《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247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docx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

《语文教学论》2011年期末复习

1、语文教学论属于什么范畴?

其学科性质、基本特点及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属于课程论研究范畴,

学科性质:

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的学科

基本特点:

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

语言教学现象和规律(及其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领域)

2、什么是语文教学现象?

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哪几个方面或层面?

语文教学现象: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表现三个层面:

环境性的、活动性的、关系性的。

3、语文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教和学、教和学什么、怎样教和学、什么人来教

4、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沿革和名称变易?

(1)发端于瑞士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裴斯泰洛齐。

他教育发展史上被称为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赢得了“各科教学法之父”的美誉。

因之,裴斯泰洛齐可以称为语文学科教学法的创始人。

(教师讲习所又附设“练习学校”)

(2)中国的师范教育。

从1897年的南洋公学首开“教授法”课程,讲授“各科教授之次序法则”算起,可视为本学科设科之始。

语文教学法在我国才有109年的历史。

根据周庆元先生的观点,我们把语文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学科萌芽期(1897---1921年):

“教授法”和“名科教授法”

(二)学科草创期(1922--1949年):

“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和“小学各科教材研究”

(三)学科徘徊期(1949--1977年):

中国语文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中国语言教学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四)学科发展期(1978年至今):

“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法”或称“语文教材教法”)  ,将“教学沦”和“学科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为“课程与教学论”—个二级学科,“语文教学论”还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5、什么是语文教学规律,语文教学规律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语文教学规律:

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内容:

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与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6、语文学科的独立设科和语文名称的变易?

单独设科: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最早得到实施

名称变易:

1934年,国文

1938年,国语

1952年,语文

1954年,语言

1963年,语文

7、语文教材百年发展概况

一、近代

 1、晚清

  教科书名称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语文教科书

 2、 20世纪初期

  语文独立设科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3、 民国初年

  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学国文教科书

 二、现代

 1、五四、

  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

  中小学国语教科书

  新学制语文课程标准

  新学制语文教材

 2、20世纪30年代

  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教科书

  《国文百八课》

  国定本语文教科书

 3、20世纪40年代

  中小学修正国语、国文课程标准

  部编语文教科书

  “文”“白”教材的处理

4、解放区的语文教材

  从苏区到解放区的语文教材概况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

三、当代

文学课本和汉字课本

重新编写语文课本(极左)

十年之课本

基层学校自编(文革)

新编全日制语文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

8、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教材及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教材: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

教学方法:

1、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儿童的兴趣

2、阅读教学:

A、熟读,精思,博览B、评点发

3、写作教学:

A、注重基本功训练B、多读多写多改C、作文从模仿入手D、先放后手

9、古代语文教材及教学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古文教育的读本主要有三种:

《四书》《五经》;蒙学读物;文选读本。

这些读物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当时的伦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语文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文章选本

就选文的标准和范围——都重视选用历来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名文。

2.课外读物

值得一提的是备学生浏览涉猎的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课外阅读书。

清代中叶,钱树棠、雷琳、钱树立合编了一种书,叫作《经余必读》。

凡例里说:

凡童子束发受书,读《四书》经传后,即可以是编循诵,故概加句读,其文义奥质者,略有笺释,使人一目了然,其易晓者则从其略。

在古代教育中也出现了“课外阅读”的读本。

从张志公先生的对古文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到古文教育所使用教材的一些特点。

一是教材并不固定,即使有很多选本,选择的权利也是在教师,所以每个学塾里的学生的所学是不同的;二是使用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掌握的标准都在教师手中;三是教育的主要材料是《四书》《五经》,其他材料只是识字工具或者过渡读物,是为进一步的读写训练服务的,而读写训练又是为达到仕途而服务的。

当时的情况是,很多孩子不能读书。

有些即使能读书,也只是在基本达到识字任务以后就结束了学习生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继续读下去。

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张志公做了这样的总结:

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教材的主线,主要的教材是“四书五经”,自汉代以来,直至“五四”前期,“四书五经”是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利器”。

文选类教材,是为了便捷学生获取功名的一条路径。

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本是为了学生自学编著的。

(二)古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

在启蒙教育阶段,学习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为代表的蒙学读物,其目的主要是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儿童识字之后,一方面读些散文故事,同时读些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这是唐宋以来一直实行的办法,后来逐渐成了蒙学中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

”可见,读散文读诗歌是识字以后的一项教学任务。

除了读散文诗歌还要进行阅读。

“大致在儿童入学的第三个年头(有的还早些),进入以读写基础训练为主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般的作法是:

开始教学生读《四书》《五经》;配合读经,教学生阅读简短的散文故事和浅易的诗歌,教学生学对对子,有的还教给学生一点极浅近的文字、音韵的知识。

“读经”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讲读”也就成为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

 

10、近代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

特点:

语文教育宗旨的转变;

文道关系的变化;

语文教授法研究的兴起;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

11、现代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及方法

内容:

1、国统区语文教育,以读写为主要内容“三民主义”

2、根据地语文教育,注重文学作品及普及文的教学

3、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方法:

重视语文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倡导启发式教学

12、简析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

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13、简析杜威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主要教育思想:

“做中学”

传统教育对儿童所进行的文化知识教育,是着重为他们将来的需要做准备,而不是儿童现在生活所需要的。

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的观点。

他明确指出进步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充分发展个性”的人,而不是要培养过多知识的人。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从“做中学”,他的教育思想,在于强调学生是主体,重视开发智力和技能训练。

我认为,杜威在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既要重视知识教育,也不能忽视个性的发展,既要注意对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也要注意对现在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他在这个方面所提出的观点,补救了传统教育关于培养目标思想的不足。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方面还有失偏颇。

14、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几个主要阶段的内容)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

(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1同文馆和洋务学堂,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

2清末的语文教材

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1民国初年“国文”。

“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

2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1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2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

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

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

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

(一)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1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2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

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1“语文”学科的命名

2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

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

3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

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方针

“左”的偏向。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中国(大陆)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正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语文教材的建设、语文教学的改革和语文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

赞同

15、简析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

“红领巾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红领巾教学法:

1、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题解,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等。

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题等。

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难点分析D总结主题思想E研究写作特点。

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

九年一贯制,又分四个学段,即1-2;3-4;5-6;7-9

纵向目标:

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隐性的线索)

横向目标: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的呈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语文课程分选修和必修两个部分,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数可达14分。

17、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漪“情感教学法”,潘凤湘“语文教读法”等。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一、定向。

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二、自学。

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

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

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

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

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

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

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

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

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8、语文的涵义?

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

语文学科的性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学科的任务: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的涵义:

“语文”的本质涵义是语言,“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是二者的合称。

(叶圣陶)

19、什么是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课程目标:

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隔日规格和质量要求。

制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出发点: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另一重要维度。

再次,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

20、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21、语文素养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的三个维度?

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哪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五个方面:

(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5)发现创新

23、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4、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哪三类

(1)萌学读物,集中识字(三百千);

(2)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3)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文学读本)

26、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种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识字、阅读为获取信息;写字、写作、口语交际为输出信息

27、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实效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以心换心,以爱心获取信任1、和蔼可亲,坦诚交流

2、放下架子,用心倾听

二、尊重人格,以真诚获取信任1、鼓励自强,催人向上

2、言必有信,以身作则

三、严爱结合,以公正获取信任

28、我国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9、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共性原则:

(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实践性与综合性;

(3)基本素养和情感态度;

(4)身心发展与学习规律性;

个性原则:

(1)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2)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

(3)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30、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

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3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之间融合、相互渗透。

自主学习是关键,合作、探究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在历史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32、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重在“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自主学习”,它能最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其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立的重要因素。

二、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

1.相信学生,把合作的机会留给学生

2.拓展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合作

3.创设情景,营造合作氛围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

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

33、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最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媒介。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工具与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与学生借用教材共同成长!

34、语文教师工作的特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

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查、评析(即六字:

备教辅改考评)

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

示范性、艺术性

35、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要点:

1、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度。

即制定教学目标目标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如他们的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爱好、生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等等。

36、语文学科的知识包括哪些知识?

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及由它所承载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37、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板书或演示设计、编写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评价

38、开头的设计的主要方法?

故事法、情境导入法、设疑提问法、谈话法、借用影视文化法、幽默风趣法、利用图画法、谜语法、竞赛法、用民俗风情、比较法、从争论的焦点入手、悬念法、格言导入法、解题式、介绍式……

39、提问的主要类型?

记忆型提问、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运用型提问、评析型提问

40、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应有周密的计划

2、必须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思维价值

3、要面向全体学生

4、应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5、“受阻时”要配以辅导型提问

6、不同的课型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7、提问结束,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

8、要鼓励学生提问

42、什么是评课及怎样评课。

评课:

就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等有关理论,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做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怎样评课:

(一)评“教师的教”

1、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

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

2、评教材的处理(对教材的理解、发挥程度、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等)

3、评教学程度(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且有独创性,层次分明,脉络

4清晰,多样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5、看课程结构安排(结构严谨,自然,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

6、教法运用

7、评教师基本功(看板书、看教态、看语言、看操作)

8、评学法指导(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合理,学法指导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9、双边关系

10、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

11、教学效果

(二)评“学生的学”

43、练习设计的主要类型?

1、记诵为主的练习

2、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

3、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

4、评价性练习(人物、结构、意义等)

44、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教具、课时、教学课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45、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

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说课的核心:

教什么,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

怎样说课: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说方法、学法——介绍选择用的方法与手段

4、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5、说板书

6、说对教学计划的预评估

46、板书设计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