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633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生态学试题.docx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C、《我们的共同未来》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 )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B、石油C、煤气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D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B、半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 )m以上的距离。

A.120B.100C.80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B、25~30%C、10~30%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C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C群落D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 )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C.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D.城市生态学是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发生和发展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学科

17、次级生产是除()之外的其他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

A初级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初级消费者D生产者

18、下列不属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的是( )。

A架空线B重力自流管线C地铺管线D地埋管线

19、平面弯道视距界限内必须清除高于( )m的障碍物。

A1.0B1.2C1.4D1.5

20、下列不属于城市固体废物的是( )。

A城市生活垃圾B.城市建筑垃圾C.农业固体废物D.危险固体废物

21、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游憩、交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

A生产功能B物质循环功能C空间转换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E环境保护功能

22、不属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及深度的是( )。

A估算规划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B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C确定垃圾收运方式D选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E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23、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表现在( )。

A物质、能量、人口等的高度集中性B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C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层次性D.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层次性E城市生态系统的严密性

24、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 )。

A位置B气候C距离D人口E结构

2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网络大多是具有( )的网络。

A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C经济属性D环境属性

26、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上看有很大区别

B.项目建议书阶段所做的只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总体设想,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的必要性和主要建设条件是否具备,确定是否要推荐此项目,有没有价值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以防盲目建设

C.项目建议书是建设程序的最初阶段,主要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行业、地区规定、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等宏观的信息

D.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目的是推荐项目,建议是否进一步做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阶段,则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择优提出详细工程方案,详细计算项目投入的资金和产出的效益等,它是项目立项的决策文件

27、关于叠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栅格和栅格的叠合是最简单的叠合B在叠合的同时可加入栅格之间的算术运算

C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的分析中和资源、环境指标的评价中

D.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相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计算

28、下列属于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

A.研究规划期内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位置和数目、装设交换机械设备的容量以及大致建设年限的考虑

B.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目

C.研究整个市话网路近期至规划期的中继方式和其发展过程

D.确定市话线路网在各个时期中的用户线路、局间中继线以及长市中继线等各段落,应分配的线路传输衰减限值

E.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

29、人的活动有其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 )变化。

A.周期性B.间歇性 C.区域性D.空间性

30、GIS软件的几何量计算功能有( )。

A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B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

C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D以上皆正确

31、雅典卫城的中心是( )。

A帕提农神庙B伊瑞克先神庙C胜利神庙D雅典娜铜像

32、我们把各种研究系统的思路,统称为系统研究思路,下面不包括的一种是(C)

A、白箱B、黑箱C、红箱D、灰箱

33、生态型就植物来说,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的是(D)

A、土壤生态型B、气候生态型C、生物生态型D、水体生态型

34、根据信息产生、传输和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的所有信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的是(C)

A、自然非生物环境信息B、生物信息C、化学信息D、经营信息

35、从目前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各种基建工程来看,各种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A)、钙、铝

A、铁B、碳C、镁D、钠

36、污水的二级处理中主要是处理(C)

A、固体污染物B、有毒有害物质C、有机质D、氮

37、正常的环境中,一般(A)dB被认为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的便是有害噪声

A、40B、60C、80D、90

38、下列哪一种消烟除尘技术是利用重力和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B)

A、旋风式除尘器B、沉降除尘室C、袋式滤尘器D、静电除尘器

39、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的是(D)

A、共同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境外责任原则

40、生态城市应该是(A)复合的开放的巨大系统

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环境C、经济—环境D、环境—社会—经济

41、生物入侵有可能会使入侵种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引发其他的危害,下列不属于入侵种的是(D)

A、飞机草B、非洲大蜗牛C、薇甘菊D、扬子鳄

42、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AB)

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

43、城市生态学以(C)为研究对象。

A城市B人C城市生态系统D群体

44、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

A人口增长过快B能源不足C粮食短缺D自然资源遭到破坏E环境污染

4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A综合作用B主导因子作用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因子作用的阶段性E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

46、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

A自然生态系统B经济生态系统年C人为生态系统D社会生态系统

47、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A地震灾害、B崩滑流灾害、C海平面上升D酸雨

48、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层次

A城市总体景观B城市区域景观C城市局部景观D城市微观景观

49、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

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

50、城市生态系统缺乏()是导致系统脆弱性的根源

A统一性B多样性C系统性D条理性

51、()之后,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A工业革命B蒸汽时代C农业革命D二战之后

5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于是()

A人为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社会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

53、()是城市的生命线,它既是食物又是原料,还是传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

A小麦B水C空气D粮食

54、在中国,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分类,可将城市人口分为哪些类型?

()

A生产性劳动人口B非生产型劳动人口C无业D非劳动人口

55、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A交通、B通讯、C供排水、D医疗

56、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A公园、B校园、C寺庙、D广场、E球场F泳池

57、()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C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二、判断题(10×1分)

1、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的现象叫做”共生””。

(√)

2、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

(√)

3、经济性原则中的4R原则分别是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使用。

(√)

4、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

(×)

5、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是城市化的表现.(√)

6、一般来说,85dB(A)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超过85dB(A)就会发生危险。

(×)

7、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群是最主要、最高级的消费者,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

8、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

9、土壤污染是以重金属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

(×)

10、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和谐形、整体性、区域性以及高效性。

(×)

11、生态文明的特征是整体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

(√)

12、土壤污染是以重金属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

(×)

13、城市人文环境的四个层次不是孤立地存在,各自独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地显示其功能。

(√)

14、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它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劳动力、生产原料、市场。

(×)

15、一个城市的能流强度可以代表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

(√)

16、城市物质的输入比输出大得多的城市表明城市的整体规模衰弱。

(×)

17、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场所,是社会秩序的核心,但不是空间秩序的核心。

(×)

18、城市经济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

19、城市生态学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

(×)

20、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

21、按氧化塘的溶解氧来源和净化效果差异,可分为好氧塘、兼性糖和厌氧塘。

(×)

2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

23、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

(√)

24、公共绿地、园林生产和卫生防护绿地、风景旅游绿地,街道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五大类型(√)

25、城市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开放系统.(√)

26、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

27、城市景观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2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五类(×)

29、景观要素分为三种类型:

斑块、走廊、本底(√)

30、走廊即是带状斑块,斑块和走廊都是本底所包围的。

(√)

三、名词解释(5×3分)

1、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2、多型:

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多型。

3、种群动态:

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4、自疏现象:

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这一现象称为自疏现象。

5、种群:

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

6、城市人口容量:

指的是一个城市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7、城市人群结构:

指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征的人群个体数占城市总人群个体数的比例,一般可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8、城市景观:

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

9、生态位:

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0、他感作用: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1、城市景观:

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12、城市人口迁居:

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的移动

13、城市自然结构:

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和联系称为城市自然结构

14、净化作用:

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浓度的增加。

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15、生态工业园区:

指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社区。

16、城市人口:

指城镇集中连片部分和它周围能够享受城镇各种生活的人口。

17、伦敦性烟雾:

指由煤烟引起大气污染的硫酸烟雾。

因这类烟雾在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故名

18、城市人口过密化:

城市人口过多,密度过大,达到甚至超过饱和,造成住房、交通紧张的一种现象。

19、城市化水平: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20、大气污染:

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四、简答(3×5分)

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

3对人的心理影响

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

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

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3、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

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

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

4、什么是“生境”?

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

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

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

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

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7、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

(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

(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

(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

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

(1)多种效益的统一

(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

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地震灾害

(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

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

(1)城市总体景观

(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

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2)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3)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减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13、城市灾害的类型

城市灾害的分类:

城市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城市灾害主要有: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灾、各种交通灾害、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

14、水环境的分类

水环境是指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的综合体。

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

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

五、论述(2×10分)

1、城市系统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城市系统分析是对城市生态系统内错综复杂相互关系的辩证分析、预测与调整。

系统分析是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综合,从而解释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现象,对系统行为和发展做出评价和预测,并对系统做出适当调整的一种方法。

2、何谓“生态规划”,他与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有何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伤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是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是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布置城镇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计等。

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

环境的规划是强调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的检测、评价和调控管理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在对规划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他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3、能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

答:

城市的能量供应、消耗和分配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标志。

城市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速度、能源消费构成、能源价格政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多因素。

城市能源利用的未来趋势是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

发展生物能源、开发垃圾能源,建立合理化的生产——消费体系。

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新能源。

4、试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发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动态发展的,有形成、发展和相对稳定的阶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有其中的生物制约的,而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控制的,“人”不但具有流动性,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

5、论述城市植被的概念及其特色。

概念:

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等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丛、草地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特色:

(1)植被生境的特化

(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3)植被格局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

6、试论述城市生态文明在城市生态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

(答案不唯一)

重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应完整地包括: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2)建立城市生态文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工业化时代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好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危机。

发展对策:

①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导向

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③完善环境立法,加强法律约束机制

④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机能

⑤发展生态科技,确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战略

7、如何理解中国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特点?

任何一个城市的淡水资源总量都是有限的。

它的总量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制约:

①气候,如长江以南多雨地区城市的淡水资源量比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等城市相对充足得多。

②受地表江河的影响,即一个城市淡水资源深受过境径流水量的制约。

8、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1)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交通、通讯、供排水、医疗、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