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6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docx

机组自启停APS系统说明

十、机组自启停APS系统专题

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是热工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

APS是实现机组启动和停止过程自动化的系统,其优势在于可以提高机组启停的正确性、规范性,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机组启停时间,从整体上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

FOXBORO公司根据应用经验,做如下说明:

APS功能设计

APS功能包括机组自动启动与自动停止。

其中自动启动有冷态、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四种启动方式,对于汽机来说,其区别主要在于汽轮机自动开始冲转时对主蒸汽参数的要求不同,因而汽轮机冲转前锅炉升压时间不同。

●冷态方式:

第一级金属温度120℃

●温态方式:

第二级金属温度>120℃,且300℃

●热态方式:

第一级金属温度>300℃,且380℃

●极热态方式:

第一级金属温度>380℃

对于锅炉来说,区分以上4种启动方式,主要由汽包壁温、汽包压力和停炉时间来决定。

四种启动方式都可分为九步,每步设计为1个断点。

只有在前一步完成的条件下,通过所提供的按钮确认启动下一步,APS才会开始下一步,在每一步的执行过程中,均设计“GO/HOLD”逻辑,这九步为:

1)启动准备

2)汽机抽真空

3)锅炉初始清洗

4)锅炉冷态清洗

5)锅炉点火

6)热态清洗

7)汽机冲转

8)并网、带初负荷

9)升至目标负荷(40%BMCR)

第九个断点即加负荷断点中进行到由APS设定负荷指令为40%MCR并实现后,发出由CCS进行负荷控制并投入协调方式的命令,断点完成后,APS退出,此时机组的启动已完成,机组负荷由CCS系统控制升至操作员的设定值或由中调(AGC)给出的设定值方式。

为了适应随后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自动控制,CCS必须能根据负荷指令要求自动地投切燃烧器,适应不同的负荷要求。

投入APS前,必须具备启动允许条件,如锅炉加药系统、汽水采样系统、锅炉排污系统、灰处理系统、锅炉补水系统具备投入条件,凝结水、给水系统上水,循环水系统上水,开闭式冷却水系统上水、压缩空气系统、化学精处理系统、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凝汽器铜管造膜系统具备投入条件,启动密封油系统,发电机充氢等已准备好。

机组自动停止也可设6步,也设计“GO/HOLD”逻辑,这6步分别为:

1减负荷

2最小负荷

3解列

4汽机跳闸

5真空破坏及燃烧器退出

6停炉

APS结构

实现机组级自启/停要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来实现。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不但较高水平地完成DCS各个功能,又能实现APS功能且不影响DCS其它功能的实现,APS的结构方案成了关键。

机组级自启停(APS)采用多层级功能组结构,最高层为机组级自启停功能组。

这样做不但使APS对下层DCS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且还可以把APS拆开分步试投。

APS对电厂的控制是应用电厂常规控制系统与上层控制逻辑共同实现的。

常规控制系统是指:

闭环控制系统(MCS/CCS)、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SCS)、数据采集系统(DAS)、给水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MEH)、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BPC);给水全程控制系统;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及电气控制部分(ECS)等。

在没有投入APS的情况下,常规控制系统独立于APS实现对电厂的控制;在APS投入时,常规控制系统给APS提供支持,实现对电厂的自动启/停控制。

机组自启停系统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操作管理逻辑,其作用为选择和判断APS是否投入,是选择启动模式还是停止模式,选择哪个断点及判断该断点允许进行条件是否成立。

如果条件成立则产生一信号使断点进行。

可以直接选择最后一断点(如升负荷断点),其产生的指令会判断前面的五个断点是否已完成,如没有完成则先启动最前面的未完成断点,具有判断选择断点功能,从而实现机组的整机启动。

第二层为步进程序,是APS的构成核心内容,每个断点都具有逻辑结构大致相同的步进程序,步进程序结构分为允许条件判断(与门),步复位条件产生(或门)及步进计时。

当该断点启动命令发出而且该断点无结束信号,则步进程序开始进行,每一步需确认条件是否成立,当该步开始进行时同时使上一步复位。

如果发生步进时间超时,则发出该断点不正常的报警。

第三层为各步进行产生的指令。

指令送到各个顺序控制功能组实现各个功能组的启动/停止,各个组启动/停止完毕后,均返回一完毕信号到APS。

APS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止功能结构初步可按下图1和图2所示:

各功能组及子功能组

APS的投入主要依靠各功能组来实现,APS系统相当于机组启停信息控制中心,按规定好的程序发出各个设备系统启动的命令,由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SCS锅炉/汽机顺序控制系统

●MCS/CCS机组自动控制系统

●FSSS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

●DEH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MEH给水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BPC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

●其它控制系统(AVR电压自动调节系统)

APS能否全面投入运行的关键是各个控制子系统的自动投入情况,其中锅炉、汽机顺序控制系统、锅炉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和机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CCS的投入情况最为关键。

APS设计要灵活,在操作员站的APS操作画面上可以进行整机的自动启、停操作,也可以进行单独断点的自动进行操作。

在机组启、停运行操作中,如果APS在退出状态下,也可以使用APS的操作画面很方便的按设定好的步骤,直接对某一功能组进行顺控操作,当该功能组中某一设备不能投自动时,可以立即调出该设备的操作站进行手动操作,以满足该功能继续执行。

SCS系统与APS系统的接口关系

SCS系统采用多层次的结构,分为功能组级、子功能组级和设备控制级等,从结构上来看,APS实现上也是SCS系统的一个功能组,SCS是APS的一个子功能组。

SCS系统是构成APS系统的核心部分,SCS系统的成功投运是APS系统投运的关键所在,设计完善合理的SCS系统是APS投运最主要基础。

在APS的各断点,SCS系统以功能组级、子功能组级和设备级的控制方式接受APS的控制指令,完成设备的启停。

机组启动预备

机组启动预备是APS启动的第一个断点,是机组采取APS启动的开始,初步设计如下的SCS功能子组:

(a)循环水子组,

(b)凝结水子组,

(c)低压抽汽子组,

(d)高压抽汽子组,

(e)给水子组,

(f)炉水循环子组,

(g)锅炉疏水及排汽组,

(h)燃油子组等。

要选择该断点,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待进一步讨论。

以下类似作为条件时,均为待进一步讨论):

(a)选择启动方式,

(b)凝结水水位正常,

(c)除氧器水位正常,

(d)仪用气压力正常,

(e)检修气压力正常,

(f)凝结水在自动,

(g)循环水在自动,

(h)低压抽汽在自动,

(i)高压抽汽在自动,

(j)给水在自动,

(k)炉水循环泵在自动,

(l)锅炉疏水及排汽在自动,

(m)燃油在自动,

(n)给水调门处于备用等。

机组启动预备断点执行结束的条件为:

a)循环水启动完毕,

b)凝结水启动完毕,

c)低压抽汽投运,

d)高压抽汽投运,

e)给水启动完毕,

f)炉水循环泵投运,

g)锅炉疏水及排汽投运,

h)燃油投运完毕。

建立真空

初步设计如下的SCS功能子组:

(a)汽机真空子组,

(b)汽泵子组,

(c)汽机挂闸等。

要选择该断点,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汽机真空在自动模式,

(b)汽泵在自动模式等。

建立真空断点执行结束的条件为:

(a)汽机真空建立,

(b)汽泵投运结束,

汽机挂闸等。

锅炉初始清洗

锅炉冷态清洗

炉膛吹扫及点火

机组启动预备完成后,可以进行炉膛吹扫及点火,初步设计如下的SCS功能子组:

(a)风烟系统子组,

(b)炉膛吹扫子组,

(c)辅汽子组,

(d)汽机疏水子组,

(e)燃油流量调节,

(f)锅炉点火子组,

(g)汽机供油子组,

(h)发电机辅设等。

要选择该断点,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风烟系统自动,

b)辅汽自动,

c)A送风机入口控制挡板自动备用,

d)B送风机入口控制挡板自动备用,

e)A引风机入口挡板自动备用,

f)B引风机入口挡板自动备用,

g)FSSS在APS模式,

h)轻油流量控制阀自动备用,

i)汽机供油自动备用,

j)盘车自动模式,

k)汽机疏水自动模式,

l)发电机辅助自动模式等。

炉膛吹扫及点火断点执行结束的条件为:

(a)风烟系统投运结束,

(b)辅汽投入模式,

(c)汽包水位正常,

(d)空气流量>30%,

(e)MFT复位,

(f)任一燃油层在投运,

(g)冲转蒸汽允许等。

(c)

锅炉热态清洗

汽机冲转

汽机冲转升速的具体功能由DEH的ATC来完成,ATC程序接受APS系统的指令,主要有:

(a)汽机摩擦检查,

(b)升速,

(c)应力计算,

(d)暖机,

(e)阀切换,

(f)定速等。

并网、带初负荷

当汽机冲转结束定速3000r/min后,APS进入到并网断点,等待操作员发出“GO”命令后,并网断点开始执行,向电气系统发出同期投入命令,向DEH系统发出投入同期投入命令,由同期装置完成并网功能。

在刚并网时,由DEH完成初始负荷功能。

根据机组的启动方式完成初始负荷暖机后,并网及初负荷断断点结束,进入到加负荷断点。

升至目标负荷(40%BMCR)

加负荷过程中需要各个MCS/CCS闭环自动系统、FSSS系统、MEH系统、DEH系统、给水全程系统(完成水位调节、并泵、倒泵等)协调共同完成,按以下步骤进行(机组负荷增减时,具体如何投切锅炉燃料,应在与锅炉专业一起做进一步的研究):

a)加负荷到15%;

b)投下层油燃烧器及投电除灰(若有电除灰的话);

c)目标负荷到40%,实际负荷增加到25%时再投一层油燃烧器;

d)当实际负荷达到40%时,向FSSS系统及CCS系统发出油燃烧器数量控制投自动指令,由FSSS系统和CCS系统根根据负荷情况自动投切油燃烧器;

e)向FSSS系统发出退出轻油系统指令;

f)向CCS系统发出投入负荷自动控制投入指令,机组启动结束,机组进入正常的负荷调节,由操作员或AGC设置机组目标负荷即可。

要选择该断点,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

(a)轻油层在投运,

(b)DEH在APS方式,

(c)油燃烧在自动方式,

(d)第一台锅炉给水泵小汽机控制自动启动状态,

(e)轻油自动方式,

(f)1级过热器喷水减温阀A、B自动备用方式,

(g)2级过热器喷水减温阀A、B自动备用方式,

(h)冷再喷水减温阀A、B自动备用方式等。

加负荷断点执行结束后,机组启动结束,APS退出,机组进入正常的负荷调节,判断的条件为:

a)CCS负荷控制方式,

b)任一台锅炉给水泵小汽机投运结束,

c)实际功率≥40%,

d)三冲量控制方式,

e)油燃烧器投入2层,

f)所有轻油燃烧器阀关闭,

g)轻燃油退出结束状态,

h)汽机疏水阀关闭,

i)低压加热器投运完成,

j)高压加热器投运完成,

k)A省煤器再循环阀关闭,

l)B省煤器再循环阀关闭等。

CCS系统与APS的接口关系

CCS机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机组模拟量的自动控制,其控制过程必须是全程自动,并且具有设定值跟踪、自动变化设定曲线,平滑改变设定值等功能,以满足系统全程自动的要求。

当系统工艺未满足自动投入条件时,系统应处于备用的自动状态,并与SCS系统配合自动跟踪输出以满足工艺要求。

待满足投入系统自动时,系统应能由自动备用状态切换到自动运算状态,而无须人为干预。

为实现机组的全程自动控制,CCS系统与FSSS系统密切结合,设计一个油燃器自动投/切逻辑,该逻辑根据CCS的加减负荷要求自动投切油燃烧器,真正实现全程的负荷自动调节,在CCS负荷调节下,操作员只需输入一个目标负荷即可,其它不需要人为操作。

a)机组启动阶段,CCS系统根据机组的停炉时间、主汽压力和汽机的热状态等参数,向APS系统发出冷态启动、温态启动、热态启动、极热态启动状态。

b)根据APS系统的选择,CCS系统按照冷态启动、温态启动、热态启动、极热态启动的方式,建立机组升温升压负荷曲线,以相应的负荷设定值、压力设定值及变化率完成锅炉的启动控制。

c)旁路系统全程自动投入,满足锅炉启动及机组冲转要求。

d)根据锅炉燃烧设备的投运,适时建立并监视机组的带负荷能力。

e)CCS系统具有设定值跟踪、自动变化设定曲线,平滑改变设定值功能,与SCS系统接口完成控制系统的自举功能。

f)CCS系统在加/减负荷时,与SCS密切配合,能根据负荷要求自动投/切燃烧器。

FSSS系统与APS系统的接口关系

FSSS系统接受APS的控制指令信号,完成锅炉点火前的炉膛吹扫、燃油泄露试验、燃烧器点火的控制功能。

另外FSSS与CCS结合,设计一个燃烧器台数的自动控制逻辑,根据机组的升/降负荷,自动投/切燃烧设备,实现全程负荷自动调节。

旁路系统与APS系统的接口关系

旁路系统根据APS系统的指令,完成高压旁路、低压旁路的控制。

实现旁路系统启动过程中对压力的定压控制、滑压控制、汽机冲转过程的定压控制。

并将旁路PCV阀的控制状态发送给CCS系统,共同完成启动过程的升负荷控制。

常规控制系统直接控制设备,而APS上层控制逻辑则是通过常规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启停控制,它们之间通过内部通信和硬接线进行信号传递。

APS根据上层控制逻辑进行逻辑运算后发出指令,该指令通过内部通信及硬接线传送给常规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启停控制;同时控制系统将APS所需要的信号传送给APS上层控制逻辑。

DEH系统与APS系统的接口关系

DEH中的ATC(AUTOMATICTURBINESTART)程序接受APS系统的指令,使汽机自动完成从盘车、冲转到带负荷整个过程的平稳、高效的控制系统。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