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005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直观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抽象出角的概念后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

教材分两个层次,第一是让学生通过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于边的长短无关,第二介绍量角器和量角的方法。

学情分析这一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首先是量角器的构造,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是量角器的特殊结构,使学生往往弄不清楚在度量的过程中到底是读内刻度还是外刻度。

班里26个学生,大部分同学在学过之后懂得用直观的方法看看度量的角是钝角还是锐角来检验自己测量时所用的刻度是否正确。

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的度量角的度数2使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3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难点:

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教学过程1、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像就叫做角2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3角的单位是“°”学生A:

我猜角一大学生B:

我猜角二大在学生不知道判断角大小的标准下让学生去猜测两个角的大小,学生猜了就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二自主探索新知1、量角器的认识师:

我们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也有工具那就是量角器。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量角器观察量角器上都有哪些结构。

提问:

量角器上的这些线这个点这些数字在数学书我们把他们叫做什么?

学生A:

量角器上有数字、有一条条的线、有一个点学生B:

我认为,量角器的这些数字叫做刻度,最下面的这根直线是零刻线,这个点是量角器的中点,从中点到各刻度的连线时刻度线学生C:

刻度线和刻度还分为内、外刻度和内外刻度线自主的通过观察发现量角器的结果特点,并通过与同学间的交流把量角器的结构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2、角的度量方法师:

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两个角,用你们量角的工具量出这两个角的度数。

提问:

1你们量得角一、角二各是多少度2试着说说你们是怎么量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

3怎么用内外刻度?

1学生动手量角的大小学生A:

角一是130°角二是50°学生B:

角一是50°角二是130°量角的步骤是:

⑴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要量角的顶点⑵压住中心不动,转动量角器,让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线重合⑶观察另一条边指向的刻度,指向多少就是多少度2量角时一定要看角的一条边与哪圈零刻线重合,和那个零刻线重合就要看哪圈零刻线学生通过动手量角的度数,并用语言把自己的测量过程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动手做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已对锐角钝角有了直观的认识,有这一认识他们可以判断自己量出的这两个角的大小对不对,给出的两个角的和事180°,很容易辨别出自己测量的角对不对,可以推断出是自己读错了刻度的数3比较角的大小师:

刚刚同学们都量得了角一是50°,现在同学们延长角一两边的长度在量量延长后的角度师:

用直尺量量角一、角二各角两边间的距离提问:

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与什么有关学生:

延长后的角还是50°学生:

角一两边的距离是5厘米角二两边的距离是10厘米学生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至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让学生通过动手量感知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三、巩固练习给出三个一眼就看得出谁大谁小的角和两个用直观不明确大小的角提问:

比较这几个角的大小学生A:

用量角器一个个角去量学生B:

先观察是锐角还是钝角在进行比较学生C: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与这三个角比较给出这几个角是让学生明白判断角的大小不是什么时候都该用量角器的,让学生走出一种思维定势比较角的大小就是先量出角的度数在进行比较课本39页3、4题学生做题目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角的度量一、量角器1量角器的结构:

中心、0刻线、内刻线、外刻线、刻度角的单位:

度符号:

°二、度量角的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三、角的大小关系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反思本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动手实践,想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交流机会。

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过。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

量角器的构造,学生在生活中没有见过,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我利用的是学生自主的观察量角器,先让学生对它上面的东西有所了解后在进行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大小比较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角度量的方法,方法要通过自己运用了才会有印象才会懂得去使用这个方法,因此我设计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量角度去发现度量角的方法步骤。

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至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用口头表达学生是不是所云的,因此,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在度量出了角的度数后,在延长这个角的两边在进行测量,学生通过对两次测量的结果得知角的大小与边无关;“张开”这个词学生理解不了就无法判断角的大小了,设计成用直尺去量两边的距离是学生了解并知道角张开越大就是两边的距离越宽,角的度数就越大。

在课堂练习中,通过学生做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不是很完全。

在教学设计的都是在介绍量角器上的结构,而没有讲到一度角的内容,导致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不会做。

学生在度量角时不太明确要读内刻线还是外刻线的刻度,在教学时只是说到了没有给出充裕的练习机会,在今后在上这内容时,要有讲有要练,要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