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564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水的物理性质,水与人类的关系,净化水的方法

 2.了解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4.知道过滤分离物质的方法

 5.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正确书写化学式

 6.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7.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计算

二、当堂检测

1.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3.明矾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明矾外,还可用下列中的物质达到净水目的是()

A.活性炭B.高锰酸钾C.二氧化碳D.澄清石灰水

4.在常温下,镁和碘化合时,速度非常缓慢,如果滴加几滴水,则反应变得异常剧烈,形成美丽紫色烟雾。

在这个反应中,水是()

A.氧化剂B.催化剂C.反应物D.生成物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CuC.NaClD.CO

6.2018年元旦,山东烟台再现假鸡蛋。

假鸡蛋的主要原料是“海藻酸钠、氯化钙、

硬脂酸、食用色素、食用石蜡和氧化钙”。

长期食用假鸡蛋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痴呆等,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假鸡蛋主要成分海藻酸钠,化学式为(C6H7O6Na)n,下列关于海藻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藻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8

B.海藻酸钠中碳、氢、氧、钠原子的个数比为6:

7:

6:

1

C.海藻酸钠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

D.海藻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世界关注,而“加碘食盐可防核辐射”的谬说则引起中国的抢盐风波。

加碘食盐中所含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3C.+5D.+7

8.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

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

二氧化碳中含有1个氧分子

C.2H:

2个氢元素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9.现有H2S、S、M、SO3四种物质,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其中M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

A.H2SO3B.H2SO4C.Na2SD.Na2SO4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

(3)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1.给下列物质分类,将编号写在横线上。

①四氧化三铁;②氮气;③红磷;④净化后的空气;⑤石蜡燃烧后的产物;

⑥硫;⑦矿泉水;⑧水;⑨氧化汞;⑩海水。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单质的是。

12.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尿素〔化学式:

CO(NH2)2〕是一种高效、优质的氮肥,是目前农业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化肥。

请计算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以下有关铁的变化,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铁丝燃烧B.铁器生锈C.铁杵磨成针D.铁矿石炼铁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B.二氧化碳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4.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再分

B.打开试卷,能闻到油墨的味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5.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H2SO4+2NaOH=Na2SO4+2H2OB.SO2+2NaOH=Na2SO3+H2O

C.HCl+KOH=KCl+H2OD.2Na+2H2O=2NaOH+H2↑

6.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中黄钢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C.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实验中镁剧烈燃烧,产生白色、黑色两种固体,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7.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B.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氢气、固态二氧化碳、水银

8.茶中的主要成分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下列关于茶的多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茶多酚不是氧化物

B.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茶多酚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茶多酚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

18:

11

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11.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

A.2H2O中的“2”表示两个水分子

B.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原子

D.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2.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不同,是由于元素组成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D.CO与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分子构成不同

1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

5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

3:

8.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

甲>乙>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铵根离子  ,②氦气  ③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  (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17.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

(1)在家庭中区分软水和硬水可以用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  .

(2)自来水中的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得的:

2Cl2+2Ca(OH)2=X+2H2O+Ca(ClO)2,则X的化学式是  .

18.可燃物燃烧一般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但镁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还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①CO2(CO)  ②CO(CO2)  .

20.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名称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共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1)工业上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用酒精作燃料

②实验室常温制取氧气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其中“减排”主要指的是什么?

(2)使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3)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  ,

(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橡皮塞塞紧,U形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形管内的a侧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请你提出一条防止钢铁锈蚀的合理措施  .

(4)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  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溶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以下有关铁的变化,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铁丝燃烧B.铁器生锈C.铁杵磨成针D.铁矿石炼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铁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

B、铁器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浓度B.二氧化碳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D.PM2.5浓度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空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

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指数越小,空气的质量越好.

【解答】解:

A、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C、二氧化氮会污染空气,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质量检测的内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空气质量报告的内容,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能够再分

B.打开试卷,能闻到油墨的味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气体能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氢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油墨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打开试卷,能闻到油墨的味道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气体能被压缩,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H2SO4+2NaOH=Na2SO4+2H2OB.SO2+2NaOH=Na2SO3+H2O

C.HCl+KOH=KCl+H2OD.2Na+2H2O=2NaOH+H2↑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考虑即可.

【解答】解:

A、H2SO4+2NaOH=Na2SO4+2H2O,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B、SO2+2NaOH=Na2SO3+H2O,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C、HCl+KOH=KCl+H2O,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D、2Na+2H2O=2NaOH+H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根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解答即可.

 

6.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中黄钢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C.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实验中镁剧烈燃烧,产生白色、黑色两种固体,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加工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

B、氨水具有挥发性,因为氨气分子的不停的运动;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

C、丙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丁实验是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实验,此实验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解答】解: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划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结论合理;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结论合理;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故结论不合理;

D、镁带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结论合理.

故选C.

【点评】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并且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7.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B.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氢气、固态二氧化碳、水银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

A、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二氧化氮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态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

B.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8.茶中的主要成分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下列关于茶的多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茶多酚不是氧化物

B.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茶多酚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茶多酚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

18:

1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茶多酚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茶多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C.茶多酚是由茶多酚分子构成的,1个茶多酚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D.茶多酚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2):

(1×18):

(16×11)≠22:

18:

11,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会污染大气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

D、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

A、由题意可知,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催化剂的概念,知道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能够根据化学反应类型.

 

10.(2014•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和氨气分别是由水分子、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07•黄冈模拟)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

A.2H2O中的“2”表示两个水分子

B.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Fe中的“2”表示两个铁原子

D.Fe2+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