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859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docx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摘要1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

石垭口煤矿位于昭通市昭阳区东北部小龙洞乡境内,距昭通市区直线距离7km。

井田面积15.05平方公里,煤层资源储量为6929万吨,已经过储量评审备案并取得了划定矿区范围。

根据国家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本着国有、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金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友好协商,就合作开发石垭口煤矿事宜达成一致,通过对昭通金寰矿业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改造重组的形式,投资开发石垭口煤矿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更好地推动项目建设,昭通市金寰矿业有限公司主持编制了石垭口煤矿开发项目投资规划纲要。

一、项目概况

1、煤矿资源概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石垭口煤矿位于昭通市昭阳区东北部小龙洞乡境内,距昭通市区直线距离7km,勘查许可证号:

T53120080201003564,勘查面积15.12平方公里。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2007年7月至2008年10月进行勘探工作,提交了《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石垭口煤矿勘查报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6月12日以云国土资矿评储字[2009]115号文批复,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7月2日以云国土资储备字[2009]113号文批准矿产资源储量备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11日以(滇)矿复[2009]第104号文批复划定矿区范围。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石垭口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由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煤炭行业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编制,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3月2日备案。

该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海拔约2000多米,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

矿区内地势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标高一般在2100~2700m,区内共有三层煤(M1、M4、M7)可采,埋藏深度520-1180米。

其中,M7煤层全厚1.73~2.25m,平均1.97m,为中厚煤层、结构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及煤层厚度变化小、全区可采,为稳定煤层。

M7煤层为特低灰、特高热值、中高硫、特低磷、一级含砷、低结渣灰、较低软化温度灰、较低流动温度灰、特低挥发分的无烟煤。

M4煤层全厚0.81~1.39m,平均0.96m,为薄煤层,全区稳定可采。

煤类单一,煤质及煤层厚度变化小,为稳定煤层。

M4煤层为特低灰、特高热值、中硫、低磷分、二级含砷、低结渣灰、中等-较高软化温度灰、中等-较高流动温度灰、特低挥发分、不粘结的无烟煤。

M1煤层全厚1.28~1.78m,平均1.52m;为较薄的中厚煤层、结构简单、煤质及煤层厚度稳定、全区可采,为稳定煤层。

M1煤层为特低灰、特高热值、中硫、低磷分、二级含砷、中等结渣灰、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特低挥发分、不粘结的无烟煤。

煤质特性除可作为动力、发电用煤、工业锅炉用煤外,还可广泛用于生产高级活性炭、高温煅后料、碳化硅、阴极炭块等高级碳素系列产品以及矿热炉还原剂、制造合成原料气的优质原料。

在冶金、化工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探矿权范围内,勘探查明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共计6929万吨,其中:

工业资源储量为5232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3728万吨。

该井田为单斜构造,缓倾斜地层,倾角变化不明显。

断裂构造较发育,较大断裂构造为F1、F2、F3,其余为小断层,且分布零星,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以顶板岩溶含水层间接充水、底板岩溶含水层直接充水为主的中等偏复杂类型。

矿床工程地质地质条件属以层状岩类软弱—半坚硬岩为主的中等复杂类型。

本区虽为低瓦斯区,但可采煤层埋藏深,瓦斯相对含量高,以沼气带为主,部分测试样品已接近临界值,建议按高瓦斯矿井设计。

煤层有煤尘爆炸性和和自然发火倾向,为Ⅱ类自燃。

简易测温表明本区无地温异常区,但井底岩温均大于26℃,设计时应考虑相应的降温措施。

2、项目建设主体企业概况

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金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对昭通金寰矿业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改造重组的形式,由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昭通金寰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石垭口煤矿项目。

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煤炭为依托、煤电为主体,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的大型股份制企业。

目前,旗下辖有煤炭、热电、水泥、化工、生物科技等行业的10多个企业,拥有资产49亿元、员工7000多人。

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特级(AAA)信誉企业、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省部级殊荣50多项。

近几年来,公司全面落实“均衡、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产业相联、优势互补”的循环经济,不断强化“打造舰队、挑战远航”的企业文化,使公司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山东省乃至全国同类企业榜首。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完成利税7.39亿元,其中利润5.16亿元。

公司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以产业链生长为主导、以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为支撑、以舰队文化为灵魂、以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在“抓龙头、带两翼”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加快集团化大企业建设。

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年产煤炭400万吨、水泥1200万吨、低聚木糖5000吨、瓦楞纸和复混肥各20万吨、热电装机容量达到18.6万千瓦,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现代化企业。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矿井建设的必要性

(1)开发石垭口煤矿煤炭资源有利于促进昭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云南省煤炭工业发展2008年—2012年行动计划》分析,到2012年,云南省煤炭需求将达到15296万吨,全省煤炭产量在昭通盆地褐煤化工项目取得突破,配套的昭通盆地褐煤露天煤矿形成2000万吨能力的条件下,力争达到1.3亿吨。

煤炭缺口达到2300万吨。

昭通市是云南的主产煤区之一。

昭通市保有资源储量94.49亿吨,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35.27%昭通市有煤矿302个井(坑),生产能力1056万吨/年,分别占全省矿井总数和生产能力的22.08%、15.55%,远低于资源保有量在全省的比重;随着云南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昭通市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将会迅速扩大,煤炭市场需求缺口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保持云南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保证煤炭的供应,开发本矿井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十分必要。

(2)开发石垭口煤矿煤炭资源有利于拉动昭通地区经济发展。

石垭口煤矿开发项目,以45万t/a石垭口煤矿为依托,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原煤-洗精煤-煤化工-洗煤副产品发电或生产建材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循环式组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建新型煤化工业园区。

石垭口煤矿开发项目规模大,投资较高,估算总投资13.83亿元。

但其投资回报率也是非常可观的,测算项目投资利润率平均为14.2%,产值利税率将达到22.8%。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亿元,年实现利税7.4亿元,其中税金4.1亿元,必将带动昭通市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垭口煤矿的建设,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矿区建设及生产,将会吸纳和接收大批当地人员就业,而且还将带动当地建筑、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种植、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稳定和百姓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矿区所有项目都立足于环保,有利于环保。

煤炭将实现变废为宝,清洁利用。

(3)石垭口煤矿的建设是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山东丰源的发展战略是:

以“抓龙头,带两翼”为发展思路,构筑“大规模、大产业”架构;循着“以煤为主、兼顾热电、主业突出、多业并举”的经营方向,强调主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本着“产业相联,优势互补”的原则,以“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市场占有高、经济效益好”为标准,做好煤炭深加工文章;瞄准煤与热电联产,热电与项目优配的“一联一配”目标,发展高科技绿色环保产业。

由此可见,开发建设以45万t/a石垭口煤矿为依托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是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总之,开发本项目对促进云南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及对于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4、项目建设的优势分析

(1)市场优势

“十一五”期间及今后几年,全省化工、电力行业用煤量将大幅增加,冶金、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也会有所增加,另外煤炭洗选加工、以煤代柴民用煤的用量也会增加。

随着滇东、滇南、滇东北火电基地的建成,火电行业煤炭需求量将从2007年的3100万吨增加2010年的4100万吨,到2012年达到4800万吨。

随着曲靖、昭通、红河、昆明等4个煤化工基地建设的逐步实施,化工行业用煤将从2007年的19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726万吨,到2012年达到6976万吨(含昭通盆地褐煤化工项目用煤2000万吨);随着大焦化企业的相继建成,对精煤煤质要求的逐步提高,焦炭产品煤炭消费量也将有所增长。

冶金行业的煤炭需求将在2007年10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2010年的1250万吨,到2012年达到1350万吨。

建材行业煤炭需求将在2007年95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2010年的1000万吨,到2012年仍然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

随着以煤代柴工程的逐步推进,民用煤将小幅增长,将在2007年40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到2010年的460万吨,到2012年达到500万吨。

与此同时,由于烟草行业实施“双控”,烤烟煤炭需求将有所降低。

在分析各行业煤炭需求的基础上,预计到2010年,全省折原煤的需求量为12236万吨,到2012年,全省折原煤的需求量为15296万吨(含昭通盆地褐煤化工项目用煤2000万吨)。

为给工业强省提供可靠能源保障,云南省政府提出:

2010年,云南省原煤产量力争达到1亿吨,选煤产量力争达到3000万吨,焦炭产量力争达到1200万吨。

为此,将采取强化规划管理、加大勘探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煤炭综合利用、继续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和强化安全保障体系等措施。

将继续发展壮大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小龙潭矿务局等3个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全省培育20户以上百万吨级生产能力的煤炭企业,建成100对9—15万吨/年以上规模的骨干矿井,促使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对市场稳定起到主要调控作用。

此外,邻近的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市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省的煤炭仍存在一定的省外市场空间。

昭通市是云南的主产煤区之一。

2009年全市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8亿元;共生产原煤1189.6万吨,同比期增长86.6万吨;销售原煤1276.2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12.98亿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启动,能源的需求量将会更大,煤炭市场需求缺口较大,故该矿的建设符合市场需要。

因此,从国内市场供需要求,特别是西南地区能源短缺的现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来看,加速张集井田的开发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2)外部建设条件优势

运输条件优越。

区内有简易公路通达昭通,距小龙洞乡政府3km,昭通市16km,G213国道和内昆铁路纵贯全区,公路距昆明390km,距金沙江水富港226km,距宜宾288km,距水城202km。

矿区距G213国道25km,距内(内江)~昆(昆明)铁路昭通站10km,距昭通机场12km。

内昆铁路客运货运已开通,大件设备运输可解决。

昭通至小龙洞乡的二级公路正在修建之中,区内有长江上游第一港——水富港以及昭通机场,交通条件良好

本区供电电源基本可靠充足。

总之,石垭口煤矿区内交通条件好,电源充足可靠,水源比较丰富,外部建设条件优越。

(3)资源优势

煤层赋存条件较好,资源可靠。

本井田采用了地震、钻探、测井和采样测试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

主采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适合于综合机械化开采,为矿井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井田境界内探明储量较丰富。

本井田构造较为简单。

煤层埋藏稳定,地层倾角大部分15°~21°,厚度平均0.96~1.97m,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以以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底板较强岩溶裂隙含水层、断层裂隙带水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类型,矿区工程地质类型为以软弱岩组为主,全段Ⅲ、Ⅳ、Ⅴ类结构面发育,具多层软弱层,岩体质量和完整性总体差的中等类型,矿区地质环境质量类型属中等类型。

区内煤层瓦斯含量较低;煤层均属不自燃~不易自燃煤层;地温梯度正常。

总之,石垭口煤矿煤炭储量较丰富,煤层厚度适中、稳定,构造、水文条件偏简单,均有利于矿井开发建设和生产。

(4)符合矿区总体规划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十一五”时期,各地区一律停止审批(核准)300kt/a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根据矿井资源储量、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认为该矿井生产能力以450kt/a为宜。

昭通市昭阳区石垭口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已经在云南省建设厅进行备案登记,备案号为“云建设单项备案20100209002号”,备案规模为450kt/a。

同时结合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2009年9月编制的《昭通市煤炭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叙述,昭阳区石垭口煤矿属规划新建矿井,矿井规模为450kt/a。

综上所述,开发石垭口煤矿煤炭资源有利于促地西南地区、云南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有利于带动昭通市的经济发展。

开发该井田具有外部建设条件优越、资源条件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综合优势。

因此,开发该井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项目循环经济规划要点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规划原则和实施纲要

⑴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45万t/a石垭口煤矿为依托,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设“原煤-洗精煤-煤化工-洗煤副产品和抽采瓦斯发电-发电副产品生产建材”的产业循环式组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建新型煤化工业园区。

⑵主要原则

根据开发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矿井的特色,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着重考虑以下原则:

①“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科技创新,高产高效”。

②“以煤为本,煤化并举,煤电联营,综合开发”。

③“加强环保,洁净利用,节能高效,持续发展”。

④“创新机制、多元投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⑶项目实施纲要

国家发改委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论坛”上,提出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为:

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矿井水为主的液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5%以上;土地复垦为主的生态环境美化率要达到90%左右;煤层气的利用要达到90%以上。

根据以上指标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纲要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产业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料循环方式

煤炭(原煤)→洗煤→洗矸、煤泥→发电→灰渣、粉煤灰→制砖;

煤炭(原煤)→洗煤→精煤→电石→PVC;

石灰石→电石→PVC→电石泥→煤矿井下沿空留巷支护用材料

②热能的循环利用

电厂蒸汽→蒸压粉煤灰制砖→冷凝水余热回收

电石→余热回收→发电

矿井回风热量回用→热泵中央空调→矿区建筑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

各生产工艺产生的余热回收后,可根据情况开展温水养殖或通过回收余热返回电厂重复利用。

③水的循环利用

矿井水→矿井水处理站(或自来水、地下水)→电厂化学水处理站→电厂锅炉→各用汽点→凝结水回收→电厂→电厂工业废水→电石厂用水、建材厂用水→污水处理站;

矿井水→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消防洒水、选煤厂生产用水、地面防尘洒水;

污水处理站(中水)→地面防尘洒水、园区绿化用水;

以上水的循环利用是基于矿井水的量足够的情况下,当使用自来水或井水时,其循环利用方式相同。

水循环利用过程中还应根据各用水环节对水质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水处理工艺。

综上所述,借助新型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伴生、衍生的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等废弃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将煤矿的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使“自然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式粗放型经济转变为“自然资源--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从而实现煤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

通过循环经济,使煤矸石、煤泥、粉煤灰、井下水、瓦斯等废弃物,都“化腐朽为神奇”,被制成了绿色环保的新型建材、二次能源;通过循环经济,使煤矿绿草茵茵,红花掩映,建设成公园式矿井和花园式小区,怡人心脾;通过循环经济,使矿区发展由单一的煤炭采选业逐步转入煤、电、化、建材“四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格局。

如下图所示。

2、煤矿矿井

该煤矿井田面积15.05km2。

开采标高+2200m~+1100m,煤炭资源量为6929万吨,设计工业资源储量为5232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3728万吨。

开采煤层为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M7、M4、M1煤层。

M7煤层平均煤厚1.97m,M4煤层平均厚度为0.96m,M1煤层平均厚度为1.52m。

三层煤之间的层间距分别为50m,55m。

煤层倾角为10~20°。

矿区范围内煤层呈单斜构造,区内地质构造中等;主要有F1、F2、F3三条断层对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III类。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54m3(+1750m水平以上),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02m3(+1750m水平以上),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整个矿井具有煤层赋存较稳定,煤质优良,储量丰富,生产能力较大,适于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特点。

根据煤炭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经多方案分析比较,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45万t/a,矿井服务年限59.2年,概算投资5.06亿元。

同时在主要系统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将来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将生产能力提高到90万吨/年以上。

矿井建设规划的主要特点是绿色、安全、高效开采。

绿色开采,根据石垭口煤矿的生产地质条件,规划采用以无煤柱开采技术、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置换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提高资源回收率,缩减开采中的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损害,实现绿色开采。

安全开采,以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煤矿双基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以现代化安全技术装备为支撑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安全开采,建设和谐矿区。

高效开采,以薄及中厚煤层的综采工艺为首选生产工艺,以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综采、综掘设备装备采掘工作面,实现矿井一井一面生产格局,以自动控制技术、数字化矿山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为依托,实现重点岗位的无人值守,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目标,提升矿井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选煤厂

根据矿井开发布局以及矿井煤、电、化、建材总体开发思想,在石垭口煤矿建设与矿井规模一致的洗煤厂。

原煤经洗选加工后,精煤主要供电石厂生产电石;洗混煤、煤泥作为低热值电厂的燃料;电厂粉煤灰和矸石可作为建材厂的制砖原料。

选煤厂概算投资6500万元。

矿井选煤厂的规划特点选用动筛排矸和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为主要洗选工艺,重点是提高精煤质量和产出率,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达到物尽其用和清洁能源的目标,并为深加工创造条件。

4、电石厂

建设规模:

主装置:

30000KVA大型现代化全密闭矿热炉8台,单台额定产量5万t/a,装置总规模40万t/a。

配套装置:

67万t/a石灰石开采;600t/d双套筒式石灰气烧窑2台,单台额定产量19.8万t/a,装置总规模39.6万t/a。

生产工艺路线:

开采石灰石矿,用石灰石为原料煅烧制石灰,再以石灰和煤炭为原料生产电石。

项目概算总投资4.1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流动资金4550万元。

项目选用大型现代化全密闭矿热炉,采用高效布袋式除尘器,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粉尘污染大的问题,同时辅助矿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产品竞争力。

5、PVC厂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是国内外高速发展的合成材料中5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一种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抗化学药品性能、耐腐蚀性和难燃性,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是一种能耗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

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护套等塑料软制品,也可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塑料硬制品,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PVC的生产主要分为乙烯法和电石法两大类。

电石法是指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

PVC厂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概算投资9.82亿元。

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利税3.2亿元。

6、低热值发电厂

根据石垭口煤矿矿井选煤厂洗混煤和煤泥的产量,规划建设一座25MW低热值煤矸石、煤泥发电机组。

利用电石和PVC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规划布置25MW余热回收热电联产机组。

概算投资2.83亿元。

上述机组产生电力全部为园区各个企业自用。

7、低浓度瓦斯发电站

根据煤层瓦斯含量和生产规模,测算瓦斯抽放能力和可利用瓦斯量,建设低浓度瓦斯发电站,设计规模3000kw,建设6台500kw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756万kwh,概算投资2210万元。

投入运行后,可新增产值880万元,年抽放瓦斯672万立方米,年节约标准煤0.627万吨,每年能够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8、建材厂

为了能够有效利用煤炭生产中的低热值煤矸石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规划建设新型建材加工厂生产煤矸石砖。

煤矸石制砖工艺是将煤矿生产中产生的低热值煤矸石运至地面,作为原材料,通过粉制加工,高压挤坯,自燃培烧,实现“做砖不用土,烧制不用煤”,制成的实心、空心纯矸石砖块达到了无幅射、无污染的环境标准。

煤矸石砖厂不仅能够有效转化和吸收了大量固体废弃物,而且与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节约耕地40亩,节省征迁费、安置费达120多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规划建设规模:

1亿标块/年,概算投资:

6280万元。

9、石垭口煤矿煤炭资源开发可行性综合评价

本井田地处西南地区的缺煤地区,开发本井田有利于西南地区和云南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云南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矿区交通便利,电源、通信、水源可靠,外部建设条件优越。

本区井田主采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较厚、煤种好、储量大、地质构造中等,开采条件较好,适于机械化开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产品具有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

同时矿井煤层埋藏较深,地温高,对矿井开发带来一定困难。

设计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产业循环式组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开发石垭口煤矿煤炭资源是必要的、可行的。

三、项目投资规划

1、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石垭口煤矿资源开发项目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