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970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史学史习题.docx

西方史学史习题

导论

一、西方史学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五次转折(P3-5)

四个阶段:

1、古典史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

2、中世纪史

3、近代史学

4、现代史学

五次转折:

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

第二次转折,发生于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第三次转折,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

(人本主义史学出现)

第四次转折,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历史学开始专业化,并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史观念从思辨的向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转变。

第五次转折,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从此开始了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

二、如何研究西方史学史(P12-14)

1、应研究西方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

2、应研究西方历史学家所处的历史环境;

3、应研究西方史学流派,研究它们的过去与现在、繁荣与式微、成就与问题;

4、应在西方史学的扣流变中做出动态的考察,即对西方的某一史家、某一作品、某一流派的研究,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

5、应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即不能把它当作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要把它看作全部人类文化扩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应从世界史学发展的总进程中,从空间上对它与其他地区史学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总之,应有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引导。

第一章古典史学Ⅰ

一、城邦文明

古希腊文明就是城邦文明,作为城邦文明,古希腊城邦具有古代世界城邦的一般特征,也有自己的独特性。

古希腊所建立的城邦国家,发展十分充分,具有惊人的生命力。

在早期希腊时代(前8—前6世纪),希腊世界先后形成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

城邦特点之一是小国寡民,小农经济是奴隶制城邦的经济基础。

希腊城邦还具有明显的自治性质,一方面城邦实施公民之间的平等原则,亦即实施“主权在民”与“轮番执政”;另一方面,每个公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自我意识的个人生活的权利,同时,又被个人对国家的服从这样一种最高的道德信念所制约。

古希腊历史令人瞩目的特点之一,便是各个城邦在政治上独立的历史发展。

城邦之间存在一种超越狭隘的城邦政治体制的共同的文化传统,有力地把所有希腊城邦都维系在一起,即使在公元前337年希腊臣服于马其顿,乃至公元前146年被罗马人征服以后也未曾消失。

古希腊人的文化传统终经罗马人之手发展成为蔚为壮观的“古典文化”传统,从而对西方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西方史学的创立:

希罗多德、《历史》(P10-24)

西方史学的创立:

希罗多德的《历史》放弃了神话的形式,以叙事的散文体直接对人类的经历加以描绘。

“历史”这一新的叙述方式的出现意味着希腊人或希腊社会的兴趣和注意力的转移,即从对神、人地关注转向对人的全面关注,从遥远时代的兴趣转化为对当代的兴趣。

而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

希罗多德是西方史学的创立者,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

对于历史事件,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

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社会文化史的传统,创立了历史叙述体,创立“鉴诚史学”的原则,《历史》中初步体现了求真精神,《历史》的文笔华美,描写生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

总之,《历史》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罗多德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

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

影响:

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

②.治史观念的变化:

历史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历史》:

作者希罗多德,这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

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部分。

从第一卷至第五卷第27节为前半部分,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等东方民族以及希腊诸城邦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

历史的后半部分集中描写了希波战争的起因、经过、主要战役直至公元前478年的胜利。

肯定了亚非人民的文明成就,此外,书中对希波战争也有细致的描绘。

史学思想:

平等的社会民主观念;进步的社会政治观念;稚嫩的人本观念;变化的历史观念。

三、西方传统史学范型确立(论述题)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专门讨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著作。

他在书中叙述了了整个战争的过程,重点突出那些与战争相关的事件与人物,而将与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全都排除在外,并由此开创了西方政治军事史的传统。

修昔底德专注于战争的描写,他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看做一个整体,并努力探求战争的因果关系,他认为,贪婪和占有欲才是战争爆发的最根本的原因。

修昔底德对经济因素与军事成败的关系所作的出色分析,也给人深刻的印象。

修昔底德这种注重军事的撰史传统,对后世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史学纷纷效仿的正统模式。

其思想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求实的精神,理智的批判态度。

(2)从人事活动的角度出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3)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4)开创“范例历史学”先河,追求史学垂训功能。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对希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次战争的记录,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之间年龄相差不到30年,但其作品的主题却不同:

希罗多德的《历史》以一个宽泛的题目作为其主题,内容丰富,以广阔的视野,华美的文笔成为后来的社会文化史之祖;而修昔底德专注于军政大事,堪称政治军事史之父。

可以说,没有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我们对古希腊的理解几乎是不完整的,他们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取舍的同等重要性。

但他们的确又是很不相同的,希罗多德的史学是古代希腊史学的一种类型,与修昔底德的史学恰成对比。

前者追求广博,寻找人类的共同特征;而后者注重当时的具体事件,研究和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代表了西方史学史的两种不同风格和模式,二人开创了西方史学的两条路径。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是西方史学两种最早的史学范例的奠基者,都具有求真的精神、写实的态度和分析的眼光。

事实上,两人对西方史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难分轩轾的。

两人观点迥异,但有一点共同的是,由他们所奠定的这两种史学范型对后世的西方史学都发生了至为持久和深刻的影响。

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

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

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章古典史学Ⅱ

一、拉丁史学(P48-51)

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其后拉丁作家纷出,且多有建树。

拉丁史学的发展主要有赖于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

撒路斯提乌斯继承了老伽图的传统,但他并不是对前人的一味模仿,而是有所发展,不仅是撰史的语言文字,而且更体现在罗马的政治史学的传统的奠基上。

撒路斯提乌斯的传世之作有《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

揭示罗马贵族骄奢淫逸与贪赃枉法是《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的共同主题。

追溯罗马往事,抨击政界弊端,揭露贵族的腐朽,进而寻求罗马社会日益衰败的原因是他的追求。

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希腊的历史学家,特别是修昔底德的,但是他的最突出的优点完全是他个人的。

恺撒留给后世的作品有《高卢战记》、《内战记》,恺撒的史才,突出地表现在善于叙事这一点上,他叙事通过寓论于史,往往能做到叙事冷静而不失客观。

恺撒用第三人称的形式,力图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高卢战记》是一部生动的战争实录,也是一部古老的战争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高卢战记》不仅是历史著作,而且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其书在西方广为流传影响很深。

二、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P66-69)

(1)求真探索的精神

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也许是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核心。

希罗多德的《历史》的求真与批判精神超越了他的时代。

修昔底德更被后世历史学家视为一个“求真的人”,他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先提出了史料批判的方法,唯其对史料采取严格的考证与辨伪的科学方法。

因此,古希腊古希腊在史学史上确立了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亦即求真探索的精神,为西方近现代是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文主义观念

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

早在西方上古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就不发有先民对人的问题的思考。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希腊罗马史学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特征之一是人文主义。

(3)宽宏的历史眼光

在有代表的西方古典历史学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很充分的反映,尤其是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历史学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例如李维的《罗马建成以来史》写的是罗马自建成以来至奥古斯都时代晚期的罗马兴衰史,堪称为一部综合性的通史之作,他的历史界是相当辽阔的。

因此,写作专史的人,要有整体的观念与宽宏的视野。

(4)注重对历史现实的借鉴作用

许多历史学家都注重里历史对现实的作用,希罗多德认为历史是一门以事实为训的哲学,它不仅使人们从中获取广博的知识为满足,而且应当成为指导人们行动指南。

李维的《建成以来史》意在通过歌颂先辈创业之艰难,激励当代罗马人的爱国热忱,以找到未来行动的方向,他对历史的垂训作用的强调,着眼于整个罗马国家的存亡断绝,其立意与视野是较高的。

(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希罗多德被西方称作“史学之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不仅首创了日后成为西方史坛编纂历史的正宗体裁——叙述体,而且还具有卓越的编史才能,正是他把历史的真实性与编纂的艺术性成功的结合起来,教会了西方人应当如何去编纂历史。

卢其安在他的《论撰史》一文中提出:

理想的历史学家必须具备两种才能:

政治眼光与表现才能。

前者指的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器识,后者指的是史家撰史的文化素养。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

一、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P78-81)

奥古斯丁:

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等书,《上帝之城》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奥古斯丁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1)发挥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而历史时间观念的定性决定了中世纪历史写作的基本形式;2)对时间的始与终;3)就早期教会史学的形性质与目的而言,应避免用近现代的史学观念去解释。

奥古斯丁的杰出著作《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从他的宗教思想中看到,在历史时间.历史发展。

历史学的性质与目的等方面,奥古斯丁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1、发展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上帝创造时间,从创世纪开始,结束于末日审判。

2、地上之城,即人类的历史是从该隐开始,这个时期是黑暗与邪恶主导世界;而人类的历史结束于上帝之城的降临人间,这是一个光明与善的时期。

从始至终,展现一幅恶逐渐变成善的图画,由此,一种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在我们眼前。

3、撰写历史的目的在于为神学和教会辩护,使史学在性质上完全隶属于神学之权威的影响不可估量。

二、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P93-96)

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

①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历史学家们的写作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同样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种献身于上帝的神圣事业;

②从历史著述内容来看,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们有着浓厚的宗教意图,于是他们往往偏向于选择那些能够证明基督精神的材料,有时甚至不惜篡改.编造;

③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编年史与年代纪中作常采用的方法就如同这两种类型的名字那样,只是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与罗列。

(2)对中世纪史学的理解:

①基督教史学创造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观,即一种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

②基督教史学蕴藏着目的论,是一种目的论史学,而目的优于起源使自然而然地将进步史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③基督教史学关注历史的延续性,于是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理解,史学家们采取了历史分期的方式。

中世纪史学的特点

历史观:

神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直线进步观取代循环历史观;基督教的普遍史观。

历史方法上:

圣经是判断一切事实正误的标准;历史分期:

基督教纪年;年代记和编年史是主要形式;拜占庭对古典史学的保留。

史学社会功能:

精神世界的统一;文化教育

柯林伍德:

(对古典史学中的人性乐观主义和实质主义的扬弃)

克罗齐(提供了一种精神价值;打破了循环史观;普遍历史)

第四章近代史学Ⅰ

人文主义史学特征(P100-101)

其一,在历史观方面,开始同神学史观决裂。

其二,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其三,崇尚古典文化。

其四,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其五,具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其六,从地域上而言,从意大利发展到欧洲的西北部

人文主义史学指: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资产阶级史学。

反对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否定以教会史为中心的编史体系,以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传统为楷模,把历史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

代表人物有布鲁昂、比昂多、马基雅弗利等。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近代史学Ⅱ

一、理性主义史学(p134-135)

理性主义史学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是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当时的史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

18世纪的理想主义史学,继承与发扬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史学的传统,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他们摒弃虚妄的神学史观,反对把圣经中那些荒诞无稽的东西视为信史,并公开鼓吹“自由、平等、博爱”,进而以历史为资产阶级服务。

他们从共同的人性出发,来探求社会历史变化的规律性,普遍相信历史运动的前进性和可预见性,认识到人类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他们努力开拓历史编纂学的新天地,开始打破西方史学中的政治史传统,重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力图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列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并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世界通史。

理性主义史学:

产生于启蒙时代。

理性主义史家用理性批判旧时代,用理性认知历史,从而满怀信心地认为,一旦人的理性从宗教迷信和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历史进步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理性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多方面的影响。

理性主义史学的以史论政是要否定不合理的社会,相信今人可以胜过古人,是今胜于昔而非今不如昔,人类必然具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二、历史哲学:

维柯、康德、赫尔德(p156-162)

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对历史哲学也有独到的见解,1787年写成《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这篇历史哲学论文从理论上典型地发挥了他本人乃至整个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念,从而大大推动了18世纪的历史哲学,成为后世历史哲学之先导。

其思想:

(1)、历史不是由个人,而是由人类集体共同创造的。

(2)、历史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内部是立宪共和政体,外部是国际永久和平,人人在和平竞争中充分发挥各自才智的理想境界。

维柯:

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

被称为历史哲学真正奠基人,最主要著作《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简称《新科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真理内在联系,认为人类能创造世界,因而也能认识世界。

另一功绩是建立了历史发展观点,并企图为它寻找一个有规律发展过程。

维柯(1688——1744)代表作《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新科学》)

其思想:

⑴继承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认为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否定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指出思维不可能是存在的原因,而存在的事物并不都能思维;强调知与行,实践与真理的内在联系,认为人类能创造世界,因而也能认识世界。

人的认识内容来自创造的实践活动,真理即创造的实践。

⑵他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历史发展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神祗时代(本能),英雄的时代(意志),人的时代(知识)。

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⑶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的观点。

局限:

他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

赫尔德(1744——1803)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

赫尔德:

在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复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也影响了狂飙及跃进时代的兴起和浪漫主义文学,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

著有《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认为人的本质目的是人道,历史进化的目的是人道的实现,也就是理性和正义的实现,而人道的完成正是历史发展的终极结果。

哲学思想:

①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也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向上的前进和发展的过程,即“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哲学时代”。

③反对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永恒人性”

④认为中世纪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如同链条一样,它们是彼此相连、前后衔接的。

倡导用历史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尊重历史传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对中世纪,欧洲中心论的评价)关注东方文化的影响(古老的东方文明)

5在历史哲学方面,赫尔德有许多超出前人的卓越思想,他对后世的历史哲学,尤其是对黑格尔和兰克的历史哲学,无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局限:

不可能最终正确地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六章近代史学Ⅲ

历史学的世纪(p164-165)

历史学的世纪(19世纪历史学繁荣的原因):

整个19世纪,英国发端的现代化浪潮极历史学的世纪大地推动了西欧和北美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志得意满,雄视天下。

于是反映在史学上,也进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全盛时代.以至于整个19世纪都被冠以“历史学的世纪”。

表现:

历史思想推陈出新;史学流派繁衍不绝;历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跃居人文科学之首。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

①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推陈出新,许多史学流派不断兴起。

史学思想:

历史主义思潮;德国人黑格尔对历史发展进程所作的辩证的论说;达尔文的历史进化论思想。

史学流派:

浪漫主义史学,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巴克尔等人的实证主义史学。

②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被人承认和重视,历史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应的提高。

历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都被放到重要位置,史料的编撰与整理,档案文献的利用和保护,都取得显著成就。

③随着历史学的专业化倾向不断加强,历史学家的组织和刊物日益增多。

欧美各国普遍创办了历史学会与历史杂志,如:

1859年德国《历史评论》,1876年法国的《历史评论》,1886年英国的《英国历史评论》,1895年美国《美国历史评论》

④与历史学关系密切的史料学十分发达如:

《德意志史料集成》《法兰西史料汇编》《不列颠史料集成》

⑤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的揭露了人类历史发展倡导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革命。

第七章近代史学Ⅳ

一、浪漫主义史学的内涵(p201-203)

依据赫尔德的观点,浪漫主义史学的根本内涵大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历史的个性与多样性。

赫尔德非常反感启蒙理性主义秉持理性,依据这种整齐划一的标准对任何事物进行衡量,从而强调普遍性的做法。

他强调各个民族的独特性,非常注重民族的个体性与纯粹性。

第二,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

他指出,历史当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划分其优劣,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个体的衡量尺度。

反对文化史中的欧洲中心论,批评那种过分抬高古代而贬抑中世纪的观点。

第三,历史的连续性。

赫尔德认为,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是自然地由前一个历史时代进化而来的,他甚至把自然作为一切事物起源的源头,就历史研究而言,认为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从变化着得历史事件中发现统一性,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并在历史的连续性中理解各个文化或个体对象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历史理解的情感性。

赫尔德认为,要理解历史,就必须深入到历史之中去。

历史学家一方面要运用想象、情感等非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另一方面力主求真,切不可因此而导致历史著作失真。

通过赫尔德的系统论述,浪漫主义史学的根本内涵成为19世纪上半叶史学家所奉行的历史哲学。

二、客观主义史学(p209-214)

1、客观主义史学,一般指源于古希腊史家修昔底德,而成于近代德国史家兰克的一种史学观念及方法论体系,是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史学流派。

2、1824年,兰克发表他的成名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由此客观主义史学思想才成体系,兰克被称作西方“客观主义史学的祖师”。

3、内涵分为四个层次的内容:

(1)、史料批判原则:

一是对史料的分类及其各自价值的认知,二是史料考证方法;

(2)、“直觉”理解;

(3)、客观公正的撰史原则;

(4)、历史研究以政治军事内容为主。

客观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

主要倡导以“如实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p230-232)

实证主义史学在19世纪的西方史坛影响深远,与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互为呼应,堪称“历史学世纪”的双雄。

他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历史研究目的上,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究。

实证主义学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包括两个阶段:

确定事实与发现规律;

第二、在史学方法上,注重归纳、演绎等,并引入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第三、在史学研究对象上,主张史学应该从狭隘的政治事件中解脱出来,把社会整体当做史学研究的对象;

第四、以人为中心撰写历史,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民族及其文化是历史的主体。

第五、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

实证主义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拒绝探讨世界观。

本体论的问题,以中性哲学自居;

第六、注重精神文化史。

实证主义史家对人的精神及人类社会文化艺术尤有兴趣。

他们认为一切历史现象之中都蕴含着精神的内容,归根结底都是精神在起作用。

实证主义史学——近代西方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