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34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资料世界近现代史Word格式.docx

热月政变

热月党人控制了

第5时期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和执政府统治时期

反法联盟战争-六次反法联盟的胜利,捍卫了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法典

标志了以法律的形式法国资本主义的成功得到了确立

从5个阶段可以看到资产革命的过程不断的前进,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

革命的深度超过了英国

美国也有其特殊性,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

美国面临着民族解放和资本主义革命的双重性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深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革命的前期斗争:

两个名解1、波士顿倾茶事件2、莱克星顿枪声

革命的发生阶段:

1、大陆会议——独立战争的领导运动2、独立宣言3、萨拉托嘉大捷(重点)

革命的发展阶段:

1、邦联条例2、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行政体制

1861美国内战,第1次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经济矛盾

1861-1865内战才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领头羊

这三次革命都是比较彻底的,都体现了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具体的来说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度陷入危机,社会矛盾激烈、社会分化严重

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或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沙皇自杀

1861年开始实施改革:

1、废除农奴的奴隶身份

2将土地以赎买的方式分给获得解放的农奴

3实施地方自治权利

4实施司法改革

改革的缺陷: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触动沙皇制度,只是至上而下的调整不是彻底的改革,尽管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仍然是最落后的

使发展日益落后,成为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德国中欧的一个核心国家,从十世纪开始,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德国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强大,普鲁士和奥地利

普鲁士强大后,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王国

军国色彩非常浓厚

革命的过程:

1、俾斯麦建立他的专治统治,近代史上最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家

2、王朝战争——共三次,德国和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

第3课

1864年

1870年普法战争,彻底地打败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为德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3月19号正式成立德意志帝国。

存在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被外国奴役

2、德川幕府统治黑暗、腐朽

3、新兴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过程:

第一阶段,倒幕运动

记两次战役:

福建战役、鸟语战役

维新法令(重点):

1、废番置县

2、殖产兴业:

鼓励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强国富民

3、废除封建等级制

4、土地改革

5、文明的开化

影响:

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奴役的状况,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留下巨大的隐患,开始了对亚洲的侵略和征服,是不断对外扩展的道路

以上是前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六种形式

1,累积渐进型2、速成型

19世纪后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走向垄断资本主义(重点)

总趋势:

国家机器不断走向完善,国家政治结构也不断深入,资本主义民主和自由理念也不断发展

英国:

政治发展主要表现在国家机器的不断完善,在这一时期,三次重大改革1832、1868、1884年一次,核心任务是扩大议会民主的社会基础

英国的政党制度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主要是保守党和自由党,保持了英国的政治平衡

建立文官制度,英国最早

美国:

完善了两党制,共和党和民主党

效法英国建立文官制度,19世纪80年代通过哈米尔顿文官法

美英法主要是

俄国:

通过选举,杜马制度,完善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

日本:

1889年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德国:

非常法,俾斯麦,在非常时期,国家实施干预

二、从经济上来看

1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有以下几个条件

(1)航海技术的进步

(2)地理条件

(3)十五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发展,扩大市场

(4)专制政权的支持

4点过程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达加马教皇子午线发现新坐标

麦哲伦环球旅行

结果:

1、促进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不对等的,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掠夺

2、造成了对东方的殖民征服和掠夺

3、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第4课

新航路的开辟很重要,资本主义建立新的经济形态的起点,

第1次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期,以英国为核心

标志性领域:

纺织业和冶炼业

成果:

纺织机的不断发展、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动力系统的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1、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英国)的大发展2、加速了欧洲殖民主义化

第2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发起,持续时间长

标志:

以电力工业、化学工业、运输业、钢铁业

标志性的成果:

1、内燃机的发明2、化工产品的出现3、平炉炼钢法4、出现许多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1、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2、推动了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3、资本主义的生产更加的科学化,有序化

两种发展方式:

1、美国式发展道路,农业2、普鲁式道路,通过对融合地主庄园,加入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转变为现在庄园形式

思想文化形态:

文艺复兴运动(重点)

条件:

1、14至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新兴的市民阶级的兴起

3、人文主义精神的绽放

4、表达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重要的人物和作者

文化三巨头:

但丁,彼德拉特,薄珈丘

艺术三巨头: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政治学角度:

马基雅维里,康帕内拉

天文学角度:

哥白尼,开普勒

医学上:

维萨里,哈维

反应了1、崇尚科学,反对教条

2、赞扬人性,反对神性

3、反应了民主政治的观念

启蒙思想运动1、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度过了萌芽时期2、欧洲的自然科学获得重大的发展3、专制君主制度出现了转变

政治理论:

霍普斯,《论政体》、《立维樘》,自然权利说;

洛克,三权分立说

社会理论:

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开明政治;

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权利分治,相互制衡;

卢梭〈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

马不里,主张平均主义,早期的空想主义者

开明君主制(代表性的国家和人物)

对开明君主制的评价:

1、不依靠人民群众,没有触及封建君主制度的根源

2、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的进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宗教改革(一般不会考)

第5课

宗教改革爆发的条件:

1、罗马教会统治的黑暗和腐败

2、自然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怀疑论对教会的信条产生挑战

3、民主意识加强了

4、王权不断的加强,教会垄断地位受到了挑战

内容:

1、马丁。

路德引导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的瑞士宗教改革——政教合一,以教条来管理国家

3、英国的国教运动——抗议者清教

4、法国

宗教改革运动的作用:

1、推动了欧洲向市民社会的转换

2、有助于民主国家的形成

3、有助于确立资产阶级化的宗教观念和信仰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确立,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反资本主义的思想潮流

1、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出现——对资本主义发展一种新的解释

2、尼采超人学说,唯意志论——意志就是世界的一切,特别是超人意志将决定世界

现在历史的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

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主要特征

垄断的几种方式要知道,都是为了攫取高额剩余价值

为什么出现垄断: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发展联合化

2、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竞争的加剧,产生了垄断的内在需要,促进了垄断的产生

3、技术进步为垄断提供了可能

垄断的特点:

1、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程度不一样

2、各国的垄断组织的分布不一样

3、钢铁、石油、企业

4、基本上是由经济垄断走向政治垄断,经济资源的控制到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的控制

垄断的结果

1、加剧了社会竞争

2、垄断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实力阶级

3、垄断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对殖民地更大规模更深程度的掠夺

4、加剧了帝国主义相互间的争夺

帝国主义的战争(垄断的直接结果)和冲突

1、1898的美西战争,美国夺取了古巴和菲律宾

2、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

3、1899-1902年在南非布尔战争——布尔族和英国的战争

3次帝国主义战争

1879年帝国主义为了战争形成了德奥集团为主的同盟国集团,后来意大利加入

1894年俄法协约国集团,1907年英国加入

一战的预演,1912-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很重要)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独立的战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侧重于军事战役,政治内容比较少)

2008年考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表现

一战的原因:

1、各国发展的不平衡2、帝国主义争夺进一步白热化3、垄断资本主义的极端化发展所形成的极端民主主义沙文主义社会文化氛围

一战的进程:

第1个阶段:

1914-1916年

德国西线陷入焦灼,东线取得胜利

记住里面几个大的战役

第2个阶段:

1917-1918年战争的转折阶段

德国在东西线都失败,协约国胜利

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美国参战

从军事角度来进行记忆

一战的结果

1、造成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

2、改变了欧洲旧的国际关系格局

3、推动了新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六课

二三十年代的欧美资本主义(比较重要)

资本主义经过了

两种内容

一种是民主的

一种是极端的德意日法西斯主义

意大利的法西斯的出现1、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相对薄弱2、资本主义民主主义泛滥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破坏

1、1914年墨索里尼建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组织

2、1921年建立国家法西斯党

3、1922年向罗马进军的夺权运动

4、对内独裁,对外战争。

1935年埃塞俄比亚战争

法西斯和一般的帝国主义的区别

是极端反动的恐怖的独裁政治

成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法西斯的本质:

对内独裁,对外战争

德国法西斯——希特勒

1、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引起德国强大的民族主义

2、经济危机的冲击

3、德国历史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薄弱

4、吸收了各种的政治思想与学说,为法西斯主义成长提供了思想土壤

纳粹党的前身——1919年的德国工人党

《我的奋斗》德国的纳粹主义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意志总理

法国的没有

德国纳粹主义的来源

1、霍斯霍非尔的政治学说——对外扩张

2、瓦格纳和张伯伦的种族主义思想

3、尼采的权力意志论

4、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5、拉塞尔的工人主义

6、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二次革命

1935年,普遍义务兵役制度

1936年,出兵莱依南,制造莱依南事件

1937年,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威胁,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做为保护国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遭受经济危机,引起社会的巨大动荡,一战后遇到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

一战后,欧洲各国和日本的争夺加强

一战,使人们对日本的殖民政策排斥,使日本的海外市场受到影响

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重新抬头

日本法西斯建立有两条线索:

1、军部法西斯主义,

最早的开始是在1922年,冈村宁次等,三巨头秘约

1936年2月22日,广田宏义内阁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体制,标志:

建立了准战备经济体制,建立了军部法西斯政权化

2、民间法西斯主义

1、国家改造派:

北辉次郎为代表,以天皇为中心,实施至上而下的法西斯运动,建立日本的军事独裁政权

2、大川折明为代表,由上至下,民间和政府相结合的法西斯运动

美国和英法:

渐进行的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克利斯繁荣,虽然反应了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繁荣,但是也隐藏了大量的危机

第7课上

1933年,罗斯福新政,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重大调整

新政实施条件:

1、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分繁荣隐藏了大量的危机因素

2、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竞争白热化的状态

3、二三十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片面化、结构化的问题

新政的内容:

1、产业复兴法,由政府对企业实施甄别,运营良好的由国家给予支持。

对劳资关系进行调整,对工人利益进行保障,工人不能随便罢工,

2、农业调整法,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保持供销平衡,恢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存款保护法,恢复货币流通。

黄金保护法。

贷款法,对企业实施良性贷款。

证券法

4、兴建大量的公共工程,

5、司法和国家机构改革

新政的意义:

1、挽救了美国2、缓解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3、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4、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危机

建立英联邦制度,标志: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米斯特法》,确立了英联邦体制

法国:

1924年,莱恩布鲁姆建立左翼联盟政府(左派政党),积极的,进步的,外交上承认苏俄政府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

1、出现了政治的保守主义——以美国战后的麦凯锡主义为代表,反共反苏,白色恐怖压制进步人士,压制民主言论

第7课下

第2次世界大战后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2、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共识政治

名词:

巴斯克尔现象

在英国或美国,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政策都差不多

这种趋势反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党派逐渐走向了趋同,政党利益要求淡化,国家利益民主利益的要求上升

3、绿色政治或中性政治,中性政党主要表现在专业性的政党,没有明确的阶级利益的主张

阶级意识的差别在进一步的缩小

需要记忆的东西(当代史考得很少):

1、美国(至少要知道,每个总统任期内的外交内政政策了解)杜鲁门政府:

对内公平施政,对外冷战;

艾斯豪威尔政府:

对内中间道路,民主共和主义;

肯尼迪:

对内新边疆政策;

约翰逊政府:

伟大社会;

尼克松:

新联邦主义政策,放权,对外尼克松主义;

卡特:

新能源政策;

里根:

从振国威政策或里根经济学

2、英国1、英国的撒切尔主义2、英美特殊关系3、三环外交政策,对欧洲,对英联邦,对美国

3、法国主义了解,戴高乐的独立自主外交和第五共和国

4、德国1、哈尔斯坦主义2、新东方政策,建立对等外交3、联邦德国德经济奇迹

6、日本1、日本安保体系2、日本的殖民党政治3、日本经济奇迹4、迈克阿瑟的对日占领以及改革

7、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要清楚)欧共体,欧盟

第8课

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不是重点知道一下)当代科学技术更加讲求规模、理论,更加讲究综合。

相对论

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始取得突破,空间技术

社会主义的内容比较少,不太重要

工人运动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起点

最早的工人运动是英国的路德运动,核心内容捣毁机器,目标是盲目的错误的

工人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上半期3次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

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移。

工人建立自己的联合组织:

正义者同盟和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国际:

1864年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正式公布自己的共同章程和成立宣言。

反对蒲鲁东主义:

主张把社会变成小私有者联合的社会,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新的社会

反对巴枯宁主义:

建立无政府组织,社会自由发展

1876年宣告解散

作用:

1、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和联合

2、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发展

3、削弱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统治

第二国际

1889年7月建立

1、反对伯恩斯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反对剩余价值论,反对唯物史观

2、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争论

巴黎公社

原因:

1、19世纪中叶法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矛盾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了思想主导的作用

3、拿破仑三世的腐败统治是革命的导火索

1870年9月,巴黎革命推翻帝制是起点

1871年1月,工人阶级参加政府

1871年3月,正式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颁布了大量的无产阶级革命措施

1871年5月起义失败

教训

1、领导阶级政治上经济上不成熟

2、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指导

3、敌我力量的悬殊

5、对资产阶级机构的镇压不利,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现代史上的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主义重大的发展:

1,一国社会主义胜利论

2,帝国主义链条薄弱论

3,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列宁主义的前提

1、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重大的发展,但是还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地区发展不均衡,经济形态多样化

2、俄国的产业工人队伍集中庞大,受剥削程度较深革命意识较强

3、列宁参与大量的工人运动,对俄国工人状况非常了解

4、俄国的统治更加腐败

5、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6、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

第9课

1905年革命(了解)是十月革命的前奏

虽然失败了,但是沙皇政府被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教育了社会民主工党的左派力量,使其认识到沙皇政府的黑暗,使之与沙皇政府决裂

一战结束之后,

俄国在东线不断失败

1917年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预演,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正式建立了工兵代表的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共同存在

列宁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正式参与无产阶级斗争,发表了四月提纲,是指导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两个内容指出:

1、俄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从理论上解释了俄国革命存在的困惑2、提出第一阶段政权落入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要回到无产阶级手中。

指出十月革命的发展方向

1917年10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正式发动革命,占领冬宫,建立完全的彻底的无产阶级政权

要掌握的内容:

四月提纲的内容作用,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措施,颁布的一系列内政和外交政策

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和德国的布里斯特条约,建立苏维埃政权

苏联的政治一般不会考

经济上: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起因:

苏维埃物质匮乏,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体现,帝国主义封锁和国内反革命的叛乱对革命造成严重伤害(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农业集体化路线)

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买卖取消贸易,完全实施供给制、国家完全垄断生活和生产物质、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克服了面临的危机和困难,保存了苏维埃政权

问题:

造成了农业的极大损失,加剧了农民和工人之间的摩擦,不利于农业健康发展

2、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

背景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不下去了

2、农民暴动不断,矛盾严峻

3、社会主义政权需要新的发展

思路:

列宁新的探索,称为国家资本主义

1、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实行租赁和租借制,利用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来发展国家经济,弥补社会主义资金的不足

3、恢复商业贸易,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对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4,实施全面的国家资本主义,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

提出:

1、苏联一国可以率先建成社会主义

2、苏俄可以在短期内建成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农业

1930年在俄国内部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

建立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实行大机器生产

存在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现在批评的多肯定的少

德国十一月革命,建立德国共产主义

1919年匈牙利革命,现代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个高潮

失败了,合并丧失了领导权

1919年第三国际或共产国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19-1943年结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代史上的世界无产阶级运动

1、社会主义影响扩大,从欧洲走向了世界,建立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政权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不再强调暴力斗争学说,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权的改造,

存在一定争议不会考

苏俄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

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评价(注意)

苏联东欧剧变经验教训,失败的原因: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坚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领导,

第10课

3、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按部就班的

4、改革必须兼顾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

能考的是有限的,每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特定的历史事件。

答题要全面,要兼顾全部,不能只答一点。

要学会总结,按国家或时代,根据自己的记忆方式进行总结

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第11课

第四方面:

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现代国际关系(最复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法西斯国家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代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起源:

1、维斯特伐利亚条约——30年战争(搞明白)是其前因

(1)贯穿了一个新旧教国家之间的战争,宗教斗争

(2)是欧洲民主国家的利益之争

(3)战后近代国际格局的基本确立

涉及到欧洲民主国家之间的疆域的确立

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确立了国际行为中的一些准则

了解三方面:

1、30年战争2、国际法3、欧洲宗教论争

2、维也纳体系

是维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国际关系完成

拿破伦战争,出现王朝复辟的浪潮,拿破伦战争后俄国,普鲁士,奥匈帝国的兴起,民主主义迅速发展,民主意识逐渐加强

核心内容:

神圣同盟:

普鲁士,奥匈帝国,奥地利

四国同盟,共同确保欧洲的安全,防范法国东山再起

欧洲出现的重大变化:

1,使欧洲国际秩序的基本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强国联合

2,确立了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的强国地位

3,维也纳体系是一个相对保守落后的体系

4,除了肩负保卫欧洲的任务,还承担着对殖民地解放斗争压制的任务

5、维也纳体系保留了法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

6、确立了英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和态度,光荣孤立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

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1、资本主义实力最强2、独特的地理位置,远离欧洲的纠纷3、拿破伦战争后实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反映英国独特的外交政策,

光荣外交反映了英国对欧洲的一种霸权政策,这是英国长期以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一种体现

造成严重后果,加剧了欧洲帝国主义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