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556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docx

洛阳铁路发展研究成果汇报

洛阳市铁路发展研究课题概况

“十二五”时期,是洛阳市实现“福民强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凸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为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洛阳市铁路又好又快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铁路网整体布局

思路:

构建洛阳市铁路网主骨架,并增添必要的辅助通道,将洛阳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向外辐射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打造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助推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强化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增加部分国土及资源开发性铁路,进一步拓展路网覆盖面;完善客货运输枢纽场站布局,实现点线协调发展。

布局:

洛阳市将形成“两横一纵两支四城际”的铁路网骨架,其中“两横“为郑西客专及陇海铁路、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一纵”为焦柳铁路,“两支”为洛宜铁路延伸至洛宁、伊川-嵩县-栾川-西峡铁路;形成洛阳至登封至郑州、洛阳至巩义至郑州、洛阳至济源至焦作、洛阳至平顶山的四条城际铁路网络。

功能:

郑西客专为洛阳市对外客运主通道;陇海铁路、焦柳铁路对外货运主通道;洛阳至登封至郑州、洛阳至巩义至郑州、洛阳至济源至焦作、洛阳至平顶山为洛阳对接中原城市群周边城市,凸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地位的城际客运走廊;三门峡至洋口港、洛宜铁路延伸至洛宁、伊川-嵩县-栾川-西峡着力于对洛阳市域铁路网盲区的覆盖,同时三门峡至洋口港形成洛阳市对外货运辅助通道。

节点:

客运方面——洛阳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两主两辅”的铁路客运场站布局,“两主”为洛阳龙门站、洛阳站,“两辅”分别为洛阳东站、关林站。

洛阳龙门站定位为建成高铁、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豫西地区铁路客运中心场站和洛阳最大的对外交通枢纽。

洛阳站在中心城区洛河以北地区形成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

洛阳东站、关林站分别为中心城区辅助性铁路客运场站。

货运方面——形成“一主两辅十二节点”的货运场站布局。

规模:

洛阳市铁路网规模将由目前的266km,新增铁路里程456km,路网规模达到700km以上。

其中市域内城际铁路规模达到200km。

覆盖:

铁路将覆盖洛阳市所有县级以上经济据点,覆盖所有主要旅游景区、工矿重镇(园区)、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时效:

洛阳至北京4h以内,省会郑州0.5~1h,至西安2h以内;洛阳至济源、焦作、平顶山1h以内,至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2h以内;洛阳至偃师、吉利、新安、孟津、宜阳、伊川、洛宁0.5h,至汝阳、嵩县、栾川1h。

连通:

三个层次的快速对接。

1.对接首都、省会、区域中心城市:

洛阳——北京:

郑西客专、京广客专(836km,3.5h)

洛阳——郑州:

郑西客专(125km,0.5h)

洛阳——西安:

郑西客专(380km,1.5h)

洛阳——成都:

郑西客专、西成客专(1023km,4h)

洛阳——上海:

郑西客专、郑徐客专、京沪高速(1123km,4.5h)

洛阳——广州:

郑西客专、京广客专(1730km,7h)

2.对接中原城市群各城市:

洛阳—济源:

洛阳至济源城际(71km,0.5h)

洛阳——平顶山:

洛阳至平顶山城际(150km,1h)

洛阳—焦作:

洛阳至济源至焦作城际(131km,1h)

洛阳—开封:

郑登洛城际、郑开城际(209km,2h)

洛阳—新乡:

洛阳至济源至焦作至新乡城际(200km,2h)

洛阳—许昌:

洛阳至平顶山至许昌城际(221km,2h)

洛阳—漯河:

洛阳至平顶山至许昌至漯河城际(274km,2h)

3.中心城区对接市内区县

中心城区与偃师的连通,通过陇海铁路、郑巩洛城际实现,也可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延伸;

中心城区与伊川、汝阳的连通,通过焦柳铁路、洛平城际实现;

中心城区与新安的连通,通过陇海铁路,也可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实现;

中心城区与孟津、吉利的连通,通过焦柳铁路、洛济城际实现;

中心城区与洛宁、宜阳的连通,通过洛宜支线延伸实现;

中心城区与嵩县、栾川的连通,通过伊川-嵩县-栾川-西峡铁路实现。

二、铁路发展阶段任务

1.“十二五”后两年

——规划引领,为洛阳铁路大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铁路发展思及铁路网规划、货运场站布局规划等规划研究工作,系统研究洛阳市域铁路布局及规划项目实体,枢纽及场站布局等方面内容,为洛阳市铁路大发展奠定基础。

——夯实前期,稳定洛阳铁路枢纽总图方案。

在市域内铁路网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稳定洛阳铁路枢纽总图布局,重点针对城际铁路引入方案及联络线方案、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货运系统、解编系统、疏解系统,做好用地预留。

——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完成新郑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开工建设;全面开展洛阳至济源、洛阳至平顶山城际铁路、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前期工作;启动伊川至宜阳铁路延伸至嵩县、栾川前期工作。

——打造枢纽型客货运场站。

客运方面,洛阳龙门站着重打造成多种交通方式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争取协调铁路部门开行始发北京、郑州、西安等方向的始发高铁列车;既有洛阳站改造,提升对外交通枢纽形象。

货运方面,打造洛阳市铁路物流中心,在市域货运系统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建设洛阳北铁路物流中心,使之成为支持洛阳工业、物流业的核心场站;优化整合市域市区内既有铁路专用线。

2.“十三五”期间

——建成新郑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填补洛阳市城际铁路空白,强化中原经济区副中心的功能定位。

——进一步拓展城际铁路网络,加强洛阳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开工建设洛阳至济源城际铁路、洛阳至平顶山城际铁路。

——开工建设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洛宜铁路延伸至洛宁等项目,拓展洛阳市铁路网覆盖范围,消除南部山区路网盲点。

——启动郑州至巩义至洛阳城际铁路、伊川至嵩县至栾川铁路前期工作。

——进一步完善优化市域范围内货运系统布局。

3.2020年以后

——建成郑巩洛城际铁路、伊川至嵩县至栾川铁路。

三、规划项目情况

洛阳市规划新增铁路项目7个,市内总里程约456km。

2015年前,开工建设铁路项目1个,为郑登洛城际铁路;完成4个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2020年前,开工建设铁路项目4个,其中2个城际铁路项目,2个普通铁路项目。

2020年以后,开工建设铁路项目2个,其中1个城际铁路,1个普通铁路项目。

项目情况见下表。

洛阳市铁路项目规划表

规划新增

项目性质

总里程

(km)

市域里程

(km)

总投资

(亿元)

市内投资

(亿元)

项目时序

1

郑州至登封至洛阳

城际铁路

158.8

48.0

160.0

48.4

2015年前开工,2020年前建成

2

洛阳至平顶山

城际铁路

150.0

41.0

165.0

45.0

2020年前开工建设

3

洛阳至济源

城际铁路

71.4

55.7

86.0

66.8

2020年前开工建设

4

郑州至巩义至洛阳

城际铁路

130

54

130.0

54.0

2020年前完成前期工作

5

三门峡至洋口港

普通铁路

1197

117

184.4

55.0

2020年前开工建设

6

洛宜铁路延伸至洛宁

普通铁路

12

12

4.8

4.8

2020年前开工建设

7

伊川-嵩县-栾川-西峡

普通铁路

192

128

94.1

62.7

2020年前完成前期工作

合计

1911.1

455.7

824.3

336.7

 

铁路货运系统布局专项规划成果概况

现状洛阳铁路货运场站分布过于分散,规模偏小,缺乏有效的整合和集聚。

枢纽内货运场站办理的品类较为分散,货运场站之间定位模糊,境内现有货场多年运营,且维护不及时,导致既有的货运设施设备陈旧甚至废弃,满足不了目前洛阳市境内日益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存在能力缺口。

主要体现在货运仓库、雨棚、堆场、货场内外部道路以及其他设施设备。

随着洛阳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铁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洛阳市铁路货运系统布局进行规划已势在必行。

对洛阳枢纽货运系统布局规划,是贯彻铁道部“两整合一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洛阳市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需要,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是服务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布局的需要,是完善铁路货运系统和物流系统的需要。

一、货运系统整体布局

思路:

在区域路网规划既定格局的基础上,对洛阳市域范围货运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布局,着力打造货运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性货运站、周边区域服务的小型货场的多层次布局,实现洛阳市铁路货运系统对产业集聚区、城市及区域物流的发展和支撑。

布局:

市域铁路范围内,形成“一主两辅十二节点”的货运系统布局。

“一主两辅”:

中心城区形成一主(洛阳北)两辅(洛阳西、李屯)布局。

新建铁路物流中心3个:

洛阳北物流中心、洛阳西物流中心、李屯物流中心。

“十二节点”:

偃师站、首阳山站、南岗村站、铁门站、新安县站、伊川站、宜阳站、孟津站、汝阳站、洛宁、嵩县、栾川,其中洛宁、嵩县、栾川结合新建铁路设置,其余为围绕既有车站布局设置,覆盖市域范围内所有产业集聚区。

根据上述“一主两辅十二节点”总体布局,市域内17个产业集聚区与货运场站对应关系情况见表1,各货运场站支撑洛阳市大物流发展的功能分析见表2,各场站初步方案情况见表3。

表1产业集聚区与货运场站对应关系

序号

产业集聚区

主导产业

对应场站

1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

洛阳北

洛阳西

李屯

2

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新能源产业

3

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和基础零部件制造

4

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

动力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业

5

洛阳市伊滨产业集聚区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6

洛阳市洛龙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硅光伏光热及新材料产业

7

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

8

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铝加工、新材料产业

新安县站

铁门站

9

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

重型装备配套产业

10

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铝及深加工业、新能源

伊川站

11

偃师市产业集聚区

机械加工、新材料

首阳山站

偃师站

12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食品

宜阳站

13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洛宁

14

孟津县华阳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新材料

孟津站

15

汝阳县产业集聚区

新型建材、金属加工

汝阳站

16

栾川县产业集聚区

旅游商品及相关轻工产品制造

栾川

17

嵩县产业集聚区

矿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

嵩县

实现铁路货运场站对洛阳全市17个产业集聚区的全覆盖,支撑洛阳大工业发展。

 

表2货运场站支撑洛阳市“大物流”产业发展功能分析

类别

序号

货运场站

支撑物流业发展功能分析

一主

两辅

1

洛阳北站

一主两辅布局支撑洛阳市中心城区物流业发展,

考虑配套仓储、配送、交易、冷链、外贸等功能。

2

洛阳西站

3

李屯站

4

偃师站

支撑偃师市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交易等功能。

5

首阳山站

6

南岗村站

支撑新安市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交易等功能。

7

铁门站

8

新安县站

9

伊川站

支撑新安市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0

宜阳站

支撑宜阳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1

孟津站

支撑孟津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2

汝阳站

支撑汝阳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3

洛宁

支撑洛宁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4

嵩县

支撑嵩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15

栾川

支撑栾川县物流业发展,考虑配套仓储、配送等功能。

依托铁路货运场站,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若干县级配送中心为支撑的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服务高效的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

二、货运系统阶段任务

2015年前:

开工建设洛阳北铁路物流中心,充分满足中心城区货运需求,形成支持洛阳工业、物流业发展的的核心场站。

投资规模约5个亿。

2020年前:

开工建设洛阳西、李屯中心场站,形成中心城区一主(洛阳北)两辅(洛阳西、李屯)货运场站布局;改建及新建洛阳东站、南岗村站、铁门站、新安县站、伊川站、偃师站、首阳山、宜阳站、孟津站、汝阳站等12个车站货场,投资规模约12.03亿元。

表3“一主两辅十二节点”货运系统布局各车站规划方案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货运

场站

功能及服务范围

通路

货运能力及工程内容

投资

估算

1

洛阳北站

整合周边既有的铁路货场、专用线,集约化发展而成具有散堆装、包装成件、笨重机械、集装箱、国内及国际大宗物资贸易、物流包装分拨与配送、零散货物集散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中心。

服务于中心城区物流需求。

焦柳线、通过联络线与陇海线贯通。

货运能力1000万吨以上,新建货场,设置物流仓储区、集装箱作业区、散堆装作业区、笨重机械作业区,7条装卸线、3条到发线。

约5亿

2

洛阳西站

辅助型物流中心,服务于空港物流区、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服务于空港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中心城区物流辅助场站,以集装箱为主。

陇海铁路

货运能力5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集装箱作业区、物流仓储、机械作业区等,3条装卸线。

约0.8亿

3

李屯站

辅助型物流中心,服务于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心城区南部的辅助物流中心,具备仓储、物流集散等功能。

洛宜铁路

货运能力6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散堆装作业区、笨重机械作业区,5条尽端式装卸线、2条到发线。

约3亿

4

偃师站

服务于偃师市物流产业。

陇海铁路

货物线4条,专用线1条。

既有货场改造仓库2280平米、堆场9280平米、内部道路12580平米;货场大门更换为电子门。

150万

5

首阳山站

服务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北园新建1处货场。

陇海铁路

货运能力5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集装箱作业区、物流仓储、机械作业区等,3条装卸线。

约1亿

6

南岗村站

服务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义煤集团煤炭外运及中铝洛阳公司。

陇海铁路

改造仓库308平米,内、外部道路改造2200平米。

50万

7

铁门站

服务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

陇海铁路

货运能力1000万吨,新建货场,根据现代物流要求新建或改建既有专用线,货场面积扩至1000亩以上,增设装卸设备、煤炭配送中心等

1.5亿

8

新安县站

服务于新安县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

陇海铁路

改造仓库1000平米。

100万

9

伊川站

服务于伊川县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

焦柳铁路

增设装卸线1条,既有货场6道建风雨棚2300㎡、仓库500㎡,高站台1300㎡,路面硬化4600㎡;牵出线新建轨道衡1台。

3000万

10

宜阳站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

洛宜铁路

增设装卸线1条,既有货场新建轨道衡1座;6道新建站台1000㎡,七道新建风雨棚2000㎡。

4000万

11

孟津站

服务于孟津县华阳产业集聚区、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及物流业发展

焦柳铁路

货运能力5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化工品作业区、物流仓储等,3条装卸线。

约1亿

12

汝阳站

服务于汝阳县产业集聚区,新型建材、金属加工、物流业发展

焦柳铁路

货场改造道路1000米,站台硬化1500㎡,改造雨棚2000平米、改造货物站台1000平米;货场装卸线改造并延长,每条线路长超过685米;建设集装箱装车线,线路长500米;35吨龙门吊2台;扩建整车货场,线路长2200米。

约2亿

13

洛宁

服务于洛宁县产业集聚区,支撑轻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及物流业发展

洛宜铁路延伸、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

结合洛宜铁路延伸,新建洛宁站及货场,设置仓库及物流仓储等,2条装卸线。

5000万

14

嵩县

服务于嵩县产业集聚区,支撑矿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物流业发展

伊川至嵩县至栾川、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

货运能力5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化散堆场作业区、仓库、物流仓储等,3条装卸线。

约1亿

15

栾川

服务于栾川县产业集聚区,支撑轻工产品制造及物流业发展

伊川至嵩县至栾川、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

货运能力500万吨,新建货场,设置专业化仓库、物流仓储等,2条装卸线。

5000万

合计

17.03亿

三、洛阳北站综合物流基地

1、洛阳北站概况

洛阳北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侧老城区内,车站中心里程为焦柳K114+750。

本站是洛阳枢纽主要编组站,承担了洛阳枢纽内近80%的解编作业量。

洛阳北站为横列式正线外包单向一级三场的站型,主要承担北西、北东直达、直通列车技术作业和焦柳线区段、摘挂列车、枢纽小运转列车解编作业,还担当陇海线西到货物列车的解体作业、部分编组作业和陇海线东向货物列车的编组作业。

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车站东侧至洛常路之间,北东直通线以南至规划的轴承物流园区之间地块占地约2200亩,紧邻洛常路(S328)及规划的北环路,南距G310约4公里,距二广高速约6公里,北距连霍高速约5公里;该位置公路交通便利,位置优势明显,适合发展综合性铁路货场及其他物流项目。

2.物流基地规划方案

新建综合性物流基地依托于编组站,能有效利用编组站能力,取送车作业方便快捷。

用地拆迁量小,前期费用小。

交通便捷,辐射整个洛阳地区,乃至三门峡、济源地区。

但洛阳北站作为区段技术作业站,焦柳正线外包车场,新建物流基地大量的取送车作业切割外包正线将影响正线能力,带来较大安全压力。

因此本次研究考虑物流基地走行线和焦柳正线采用立体交叉方式,避免同焦柳正线的干扰。

洛阳北站新建枢纽地区综合性物流基地,整合周边既有的铁路货场、专用线,集约化发展而成具有散堆装、包装成件、笨重机械、集装箱、国内及国际大宗物资贸易、物流包装分拨与配送、零散货物集散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其规模与洛阳市的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西部地区物流规模相匹配。

洛阳北综合物流基地规划示意图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