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670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如图所示的测量中,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A.

18.5cmB.

26℃

C.

107gD.

6352.6kW

2.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

墙上出现手影﹣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B.

如图:

实验中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且同一高度的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C.

如图:

平行光经凹透镜后的现象﹣光由空气射向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

如图:

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同时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3.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

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他们分别属于(  )

A.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汽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

4.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首枚金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行时,运动员选择观众作为参照物会觉得自己是静止的

B.直道匀速滑行时人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起跑时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5.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

B.螺旋桨转动发出的轰鸣响声是噪声

C.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降低

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

6.五一期间,杜一忠同学和家人来到网红城市重庆,品尝了特色美食酸辣粉。

如图是一碗刚出锅的酸辣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B.酸辣粉周围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装酸辣粉的碗温度升高,碗的内能增加

D.吃酸辣粉烫嘴是因为滚烫的酸辣粉含有的热量多

7.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

B.楼房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了,可以直接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C.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D.人手只要接触火线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

8.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通电螺线管M端放有一小磁针。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M端为S极

B.小磁针N极指向水平向右

C.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汽油机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C.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能量

D.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1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通过滑轮组在25N拉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了2m。

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0N,这过程中,结果错误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m

B.拉力做了150J的功

C.滑轮组的额外功为1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1.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增大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踢足球的不同位置运动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2.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L1和L2分别是规格为“2.5V 0.3A”和“2.5V 0.5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

B.若在电路中M点接入电铃,电铃响表示水位到达警戒线

C.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D.L1正常工作1min电流做功45J

二.填空题(共16小题,满分46分)

13.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中国。

为了防感染,各学校都开通了网课。

小明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课,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小明能听到手机播放老师说话的声音,说明手机的扬声器在  。

14.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  m/s,合  km/h。

1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利用无烟煤给质量为100kg、初温为50℃的水加热,共完全燃烧无烟煤0.84kg,不计热损失,水上升的温度为  ℃[q无烟煤=3×107J/kg,c水=4.2×103J/(kg•℃)]。

16.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3V,并保持不变,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1.5Ω,接通电路后,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读数I=0.8A,已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能量转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摩擦不计,则:

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W=  J,线圈产生的热量Q=  J。

电动机能量转化效率η=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突然出现故障转动部分被卡死,此时线圈中的电流I=  A。

17.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海域训练如图所示,当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将  ,航母的排开海水的质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航母将  (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位置不变”)。

18.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

卫生间的地面一般会铺上防滑瓷砖,这是为了  ;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的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

19.如图所示,把一个未知电阻R1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2串联接到电压不变电源上后,闭合开关S,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

1,则未知电阻R1的阻值是  Ω。

20.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同时要观察和记录小灯泡的  情况。

21.如图,甲是“一开五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两孔插座、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乙是其接线图。

认真观察可以发现,g孔没有接线。

为了安全,g孔应该与  相连,并且图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接  (选填“两孔插座”或“三孔插座”)下的用电器。

22.医院急用的氧气罐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密度为8kg/m3,当用去

后,瓶中氧气体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23.如图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杠杆上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4.如图所示,F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O点是光心,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25.(5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阻力的作用;

(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

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

运动物体的不受外力时它将  。

26.(5分)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  (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

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

在  (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

(4)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5)移去棋子B,将﹣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6)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7)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表: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0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  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7.(6分)小月和小亮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为“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1A”。

(1)小月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分别将R1调到5Ω、10Ω、15Ω和20Ω接入电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均为2.5V,记下对应电流值,依据数据作出I﹣R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

(2)小月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调节R1和R2的阻值,获取了第一组数据,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压为  V.接着他保持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三组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试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0.3

2

4.0

0.20

3

4.5

0.15

4

5.0

0.10

(3)正在他准备重新实验时,小亮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做出了某个元件的I﹣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请你帮他们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

(4)与两实验中使用电阻箱实现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

A.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8.(6分)我市一辆纯电动客车铭牌上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某次搭载乘客时车与人的总质量为15000kg,假设车在额定功率下以2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20min,所受阻力为车与人总重力的0.02倍(g取10N/kg,大气压强为1×105Pa).求:

核定载客人数

57

电动机额定功率

90kW

电动机额定电压

600V

电池容量

600Ah

(1)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2)该过程客车消耗的电能;

(3)该过程中客车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

(4)该车搭载了如图所示的弹弓式安全锤,利用两个吸盘将安全锤固定在玻璃窗的边缘,紧急情况下,使用者像拉动弹弓一样将锤头向后拉,释放后击破玻璃。

若吸盘的直径为4厘米,为保证安全锤能正常使用,则拉开锤头时允许施加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解答】解:

A、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读数为1.85cm,故A错误;

B、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的高度在0℃的下面,所以读数是:

﹣14℃,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0g+5g=105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是2g,所以天平的读数应为107g,故C正确;

D、从电能表上可以看出电能表的示数为63526,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故电能表的读数为6352.6kW•h,故D错误。

故选:

C。

2.【解答】解:

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暗区,不是物体的像,故A错误;

B、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故B正确;

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经凹透镜后变的发散,故C正确;

D、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的,如果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猫,则小猫通过平面镜也看到小明,故D正确。

故选:

A。

3.【解答】解:

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选:

A。

4.【解答】解:

A.在滑行的过程中,以观众为参照物,武大靖的位置与观众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武大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冰面上,冰面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武大靖身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用力蹬冰面加速,对冰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对人有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加速,故C正确。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刻停下来,所以要继续滑行,惯性只能说“具有”,不能说“受惯性”故D错误。

故选:

C。

5.【解答】解:

A、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行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

B、螺旋桨转动发出轰鸣的响声是空气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属于噪声,故B正确;

C、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飞机在向上飞行的过程中,所受大气压逐渐变小,故C正确;

D、机翼上的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

D。

6.【解答】解:

A、吃酸辣粉时,人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错误;

B、酸辣粉周围的“白气”是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装酸辣粉的碗温度升高,碗的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我们才用热量这个概念,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D错误。

故选:

C。

7.【解答】解:

A、我国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不是串联的,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绝对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否则或发生火灾;故B错误;

C、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电路短路,故C正确;

D、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一定会触电,只有当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人才会触电,故D错误。

故选:

C。

8.【解答】解:

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M端为N极,故A错误;

B、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即小磁针N极指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

CD、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b端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则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9.【解答】解:

A、核能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短时间内无法重新获得,属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来获得能量的,故C正确;

D、钻木取火属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D正确。

故选:

B。

10.【解答】解:

A、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

s=3s物=3×2m=6m,故A正确;

B、拉力做的功(总功):

W总=Fs=25N×6m=150J,故B正确;

C、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fs物=60N×2m=120J,

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150J﹣120J=30J,故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80%,故D正确。

故选:

C。

11.【解答】解:

A、足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但高度降低,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变小,故A错误;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故B错误;

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足球对头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踢足球的不同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不同,足球的运动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

故选:

C。

12.【解答】解:

A、金属块AB都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盐水接触B金属块,电磁铁工作,说明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盐水是导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当M点接入电铃时,当电磁铁没有磁性时,电铃和灯泡L1和电源构成电路,电铃工作,当电磁铁有磁性时,电铃和灯泡L2和电源构成电路,电铃工作,所以无论电磁铁是否工作,电铃都工作,故选项错误。

C、液面上升,液体的密度不变,A的深度增加,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p=ρgh,所以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t=1min=60s,L1正常工作1min电流做功:

W=UIt=2.5V×0.3A×60s=45J,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16小题,满分46分)

13.【解答】解: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明能听到手机播放老师说话的声音,说明手机的扬声器在振动。

故答案为:

电磁波;振动。

14.【解答】解:

由题知,s=180km,t=10min

h,

飞机的速度:

v

1080km/h,

v=1080km/h=1080

300m/s。

故答案为:

1080;300。

15.【解答】解:

(1)完全燃烧0.84g无烟煤放出的热量:

Q放=m无烟煤q无烟煤=0.84kg×3×107J/kg=2.52×107J;

(2)由题知,不计热损失,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2.52×107J,

由Q吸=cm△t得:

△t

60℃;

因为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水的初温为50℃,50℃+60℃>100℃,

所以水温升高到100℃后,温度不再升高,

因此水上升的温度为100℃﹣50℃=50℃。

故答案为:

50。

16.【解答】解:

(1)由图甲知,电动机和电流表串联,电源电压U=3V,电动机线圈电阻R=1.5Ω,正常工作时电流表读数I=0.8A,

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W=UIt=3V×0.8A×60s=144J;

线圈产生的热量:

Q=I2Rt=(0.8A)2×1.5Ω×60s=57.6J;

(2)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能,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转化成的机械能:

W机=W﹣Q=144J﹣57.6J=86.4J,

电动机能量转化效率:

η

60%;

(3)电动机转动部分被卡死时线圈中的电流:

I′

2A。

故答案为:

144;57.6;60%;2。

17.【解答】解:

航母始终漂浮于水面上,由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当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重力G减小,因航母仍处于漂浮状态,故所受浮力F浮要减小;

因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航母的排开海水的质量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

故答案为:

减小;减小;上浮一些。

18.【解答】解:

卫生间的地面一般会铺上防滑瓷砖,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手挤压钢笔的橡皮囊,排出里面的空气,松手后,橡皮囊恢复原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笔胆里面。

故答案为:

增大摩擦;大气压。

19.【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由U=IR可知,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即R1:

R2=U1:

U2=3:

1;

所以,R1=3R2=3×10Ω=30Ω;

故答案为:

30。

20.【解答】解: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P=UI;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灯泡的电流I;

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灯泡的亮度不同,需要观察和记录小灯泡的亮度情况。

故答案为:

P=UI;灯泡两端的电压U;通过灯泡的电流I;亮度。

21.【解答】解:

三孔插座除了将火线、零线与用电器连接,还要将用电器的外壳与大地相连,所以g孔应该与大地相连;

由图知,开关与三孔插座连接火线的一端串联,所以开关控制的是三孔插座。

故答案为:

大地;三孔插座。

22.【解答】解:

一瓶氧气的密度为8kg/m3,当用去

后,瓶中氧气体积将保持不变(等于氧气瓶的容积),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

根据ρ

得,

原来瓶内的氧气质量为m=ρV;

当用去

后,V不变,氧气质量变为原来的

,即m′

m,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为ρ′

ρ

8kg/m3=2kg/m3。

故答案为:

不变;2。

23.【解答】解: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想动力最小,动力臂就要最大;图中支点是O点,当力作用在C点时,最长的动力臂为OC;过C点作垂直于OC向上的动力F;如下图所示:

24.【解答】解: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另外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25.【解答】解:

(1)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用;

(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由图示实验可知,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不同,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越远;

(4)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知:

物体运动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1)重;支持;

(2)速度;(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

26.【解答】解: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使玻璃板那一面的下边线与有膜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在有阳光的实验进行实验效果好;几乎无光的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即在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

(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

玻璃板如果不竖直,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5)因为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走B棋子,将一张白卡片放在B棋子原来所在的位置,在棋子B这一侧不能直接从白卡片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见棋子A的像;

(7)①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0.0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0cm=3.50cm;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棋子A会成两个像,实验时棋子B与棋子A较远的那个像重合,导致三次实验所测像距大于物距,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有膜;

(2)②;(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