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9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篇 主要栽培植物病虫害Word文件下载.docx

叶片

20、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风雨传播

21、水稻纹枯病菌的无性世代属()。

半知菌亚门

22、防治水稻恶苗病主要措施之一可采用()。

种子处理

23、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以()为主,辅以()措施。

药剂防治耕作栽培

24、水稻恶苗病菌无性阶段产生的孢子是()。

分生孢子

25、油菜菌核病可为害油菜的茎、叶、花、角果,其中以()受害最重。

26、小麦三种锈病按发生由早到晚顺序依次为()、()、()。

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27、棉卷叶螟一般在()龄开始吐丝卷叶。

3

28、小麦叶锈病病原物为()。

隐匿柄锈菌

29、TuMV是()病毒的简称。

芜菁花叶

30、小麦锈病的三种锈菌均仅依靠()世代完成侵染循环。

夏孢子

31、豌豆田豆秆黑潜蝇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苗期

32、蚕豆象一般一年发生()代。

一代

33、黏虫幼虫一般有()龄。

6

34、玉米小斑病属于()病害,甘薯瘟病属于()病害,大豆花叶病属于()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

35、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主要采用()防治。

药剂

36、棉花炭疽病主要危害棉花的()。

棉铃

37、我国危害棉花的麦蛾类害虫主要是()。

棉红铃虫

38、棉红铃虫第一代卵大多产在()。

棉株嫩枝上

39、野蛞蝓在浙江沿海棉区一般以()在春花作物根际土下越冬。

成体和幼体

40、温度在()、相对湿度在()时最适于棉铃虫的发生。

25~30℃;

70%以上

41、不同棉区对棉红铃虫应该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华北地区主要以()防治和()防治为重点。

越冬期中后期

42、截形叶螨和土耳其叶螨外部形态与朱砂叶螨十分相似,可根据其()特征进行区分。

阳具

43、棉花枯萎病是由()侵染棉株维管束引起植株萎蔫的真菌性病害。

尖孢镰刀菌

44、棉卷叶螟在长江流域年发生达()。

4~5代

45、棉蚜的天地种类繁多,主要的蜘蛛种类是()。

草间小花蛛

46、利用棉铃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等特点,一般主要会采用()植物对其进行诱集灭杀。

杨树枝把

47、用()吡虫啉拌棉种可以在2个月之后对棉卷叶螟有防效,且可以兼职棉蚜。

10%

48、棉蚜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棉区年发生约()代。

20~30

49、危害棉花的蛞蝓主要以()为主。

野蛞蝓

50、远距离传播棉花枯萎病的主要途径是()。

气流

51、我国危害棉花的叶螨中()只分布在新疆棉区。

土耳其斯坦叶螨

52、棉盲蝽喜危害棉花的()。

幼蕾

53、()是引起棉铃虫滞育的决定性因素。

光照

54、在我国,棉花黄萎病是由侵染棉株维管束引起植株萎蔫的真菌性病害()。

大丽轮枝孢

55、棉铃虫的化学防治指标是:

第2代为百株棉铃虫卵()粒,或百株低龄幼虫15~20头,第3代棉铃虫防治指标为百株棉铃虫卵100~150粒,或百株幼虫()头。

150~20010

56、危害棉花的蛞蝓主要有()、()和()。

野蛞蝓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

57、我国危害棉花的螨类主要为,其种类较多,主要有()、()、()、()和()。

棉叶螨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

58、我国危害棉花的夜蛾类害虫主要有:

()、金刚钻、()、地老虎及斜纹夜蛾等。

棉铃虫棉小造桥虫

59、棉花炭疽病病原物有性态为(),属于子囊菌亚门校从壳属,无性态为(),属于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

围小丛壳胶孢炭疽菌

60、棉花苗期病害按危害部位分为()病害和()病害。

根茎叶部

61、中国南方棉区苗期病害以()和()常见。

炭疽病立枯病

62、棉铃虫的主要寄生卵天敌为()和()。

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63、种植转Bt基因棉花可有效控制第()代棉铃虫危害,但对第()代棉铃虫的抗虫效果明显减弱。

23~4

64、棉蚜具有()和()两种生态型。

苗蚜伏蚜

65、引起油菜病毒病的病原物主要有()、()及()。

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66、小麦锈病三种锈菌均仅依靠()世代完成侵染循环。

67、豆秆黑潜蝇以()在寄主根茬和秸秆中越冬。

68、豆荚螟属()目科,()以危害()为主。

鳞翅螟蛾幼虫

69、亚洲玉米螟俗称()。

玉米钻心虫

70、豆秆黑潜蝇卵为()形,()色;

蛹为()形,()色。

长椭圆乳白长筒黄棕

71、小麦锈病三种锈菌中,()菌喜凉不耐热。

条锈

72、甘薯黑斑病病原物为()。

甘薯长喙壳菌

73、大豆花叶病常见的4种症状分别是()、()、()和()。

轻花叶型重花叶型皱缩花叶型黄斑型

74、我国水稻害虫中发生最严重的五种害虫是:

()、()、()、()和()。

二化螟三化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

75、水稻白叶枯病病菌借()进行近距离传播。

风雨、水流、人及昆虫活动

76、水稻白叶枯是由()引起的病害,本病远距离传播是带菌(),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和()。

细菌种子风雨水流

77、水稻矮缩病的主要症状为()、(),分蘖增多新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褪绿白色点条,()。

植株矮缩僵硬色泽浓绿根系发育不良

78、水稻纹枯病主要以()在()、()和()中越冬(夏),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来源。

菌核土壤病稻草田边杂草

79、二化螟()食性,三化螟则为()食性害虫。

杂单

80、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病的病原为(),属为病毒属(),其病毒核酸为()。

水稻普通矮缩病毒呼肠弧病毒属双链RNA

81、稻飞虱以刺入稻株组织吸取汁液,造成各种不规则的(),并以产卵器刺伤叶鞘、嫩茎和叶中脉等组织,产卵于其中,使稻株枯黄或倒伏,严重为()害时,可在短期内导致全田叶片焦枯,状似火烧,稻丛基部变黑发臭,常引起烂杆倒伏。

刺吸式口器白色或褐色条斑

82、稻瘟病在叶片上的症状表现,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品种抗性的影响,病斑表现()、()、()和()。

缓慢型急性型白点病褐点型

83、水稻上常发生病害有()、()、()和()。

稻瘟病稻胡麻斑病稻恶苗病稻白叶枯病

84、在蔬菜作物上为害的潜叶蝇种类,包括潜叶蝇科的、()、()、番茄潜蝇、葱斑潜蝇、碗豆潜叶蝇,花蝇科的菠菜斑潜蝇等。

其中()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

85、茄黄斑螟主要为害茄子,以幼虫钻蛀茄子及果实()。

花蕾、嫩茎、嫩梢

86、番茄早疫病(tomatoearlyblight),又称(),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

温室和大田均可发病,发病严重时,引起(),一般减产1~2成,重者减产3成以上。

本病除危害番茄外,还能危害()等。

轮纹病落叶、落果和断枝马铃薯、茄子和辣椒

87、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寄主植物以()蔬菜为主,其中()、萝卜、白菜、雪里蕻等受害最重。

十字花科甘蓝、花椰菜

88、菜粉蝶卵期捕食性天敌有(),寄生性天敌有()。

花蝽广赤眼蜂

89、茄科蔬菜青枯病病原物为Ralstonia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etal.,植物细菌,劳尔氏菌属()。

菌体()状,两端圆,极生鞭毛1~3根

茄科劳尔氏菌短杆

90、为害蔬菜的螟蛾科害虫种类主要有(),也称(),()也称茄螟、茄白翅野螟、茄钻心虫,瓜绢螟,也称瓜螟等。

菜螟菜心野螟茄黄斑螟

91、菜粉蝶幼虫期寄生性天敌优势种为(),蛹期天敌优势种为()。

菜粉蝶绒茧蜂蝶蛹金小蜂

92、为害蔬菜的蚜虫种类很多,如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桃赤蚜,萝卜蚜和甘蓝蚜。

桃蚜或烟蚜

93、引起蔬菜病害的线虫包括()、根腐线虫、螺旋线、矮化线虫、()等。

但从为害程度来看,最为重要的是(),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都有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肾形线虫滑刃线虫根结线虫

94、北方棉区则以()和()较重,疫病极少见。

立枯病红腐病

95、亚洲玉米螟主要以()取食危害玉米心叶、茎秆。

幼虫

96、水稻白叶枯病病菌远距离传播通过()。

种子调运

97、小麦锈病中,()菌耐高温而不耐寒冷。

秆锈

98、水稻矮缩病主要由()传播。

黑尾叶蝉

99、菜螟主要为害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秋播萝卜受害最重。

萝卜、白菜、甘蓝、花椰菜

100、菜螟以幼虫食害(),破坏生长点,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或者枯萎死亡。

幼苗心叶

101、为害瓜类的蚜虫主要有(),也称();

瓜蚜棉蚜

102、为害豆类的蚜虫主要有()。

大豆蚜

103、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病的病原为(),其病毒核酸为()。

条纹叶枯病毒单链RNA

104、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也为害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

以()为害叶片,初龄幼虫食害叶肉,仅留表皮,形成(),高龄幼虫食叶呈(),在叶质厚的甘蓝叶上也常形成透明斑。

幼虫透明斑小孔或缺刻

105、茄黄斑螟主要为害茄子,引起()。

枝梢枯萎、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

106、我国烟草区发生危害较重的病害有()、()、()和()。

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根结线虫病

107、斑须蝽、葱蓟马、烟蚜、等属于()害虫。

烟草

108、豆荚螟又称()、()和()。

蛀虫红虫豆瓣虫

109、烟草赤星病俗称(),由细链格孢引起。

红斑病或火炮斑病

110、马铃薯Y病毒病因病毒株系不同而表现不同症状,常见的有()和()。

脉带型脉斑型

111、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线虫,以含卵的()在病根残体、土壤和未腐熟的肥料中越冬,翌年以()龄幼虫侵染危害。

卵囊2

112、烟草野火病和角斑病临床上很少发生,主要在大田期危害()、()、()及()。

叶片花果茎秆

113、烟草角斑病的病原细菌主要借助()传播,从()和()侵入。

风雨自然伤口自然孔口

114、麦田里常发的麦蚜害虫主要有()、()和荻草谷网蚜。

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

115、根据烟叶生产的特殊性和烟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采取()的防治策略。

抓前控中,注意后期

116、烟草病虫害防治中,选用无病种子的做法是:

选用()种子;

采用包衣种子;

裸种可用适宜浓度的()或()溶液浸泡10min,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抗或耐病硫酸铜硝酸银

117、当发现烟草田间有病毒植株,可采用()喷雾控制。

硫酸锌或NS-83增抗剂

118、黑胫病主要以游动的孢子在()活动。

侵染烟株()基部。

表土层根或茎

119、苹果轮纹病病原菌主要以()、()和子囊壳在枝干病斑上越冬。

菌丝体分生孢子器

120、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或褐色斑点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

大星病

121、棉花枯,黄萎病,十字花科青枯病,小麦腥黑穗病在侵染方式上的共同点是()侵染。

系统

122、植物病原线虫的食道通常有三类,分别为(),()和()。

垫刃型滑刃型矛线型

123、根据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和性质可以分成()(),(),()等类群。

ssDNAssRNAdsDNAdsRNA

124、一个典型的子囊菌一个子囊含有()个子囊孢子。

8

125、根据寄生的部位,列当属于()寄生,槲寄生属于()寄生;

根据营养关系,后者属于()寄生。

根茎半(水)

 

二、选择题

1、当寄主植物开始萌芽时,瓜蚜的越冬卵便开始孵化为()。

A、迁移蚜

B、干母

C、干雌

D、性蚜

B

2、菜粉蝶幼虫主要为害的蔬菜是()。

A、十字花科

B、茄科

C、豆科

D、葫芦科

A

3、茄科灰霉病病原物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是其流行的主要条件。

A、高温多雨

B、高温干旱

C、低温潮湿

D、温暖湿润

D

4、下列方法中可驱避蚜虫的物理方法是()。

A、设置黄板

B、设置蓝板

C、设银灰膜

D、喷洒敌敌畏

C

5、蔬菜上的害螨至少有40余种,以茄科、葫芦科和()蔬菜受害最重,此外莴苣、苋菜、菠菜及百合科蔬菜也常受螨类的危害。

A、豆科B、十字花科C、木锦科D、苋科

6、只能取食为害,不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的害虫是()。

A、菜蚜

B、美洲斑潜蝇

C、温室白粉虱

D、棉红蜘蛛

7、选项中不是瓜蚜别名的是()。

A、棉蚜

B、腻虫

C、蜜虫

D、菜蚜

8、甜菜夜蛾的幼虫结茧化蛹要经过龄期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9、下列害虫中一般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是()。

A、菜螟

B、二十八星瓢虫

C、菜蚜

D、菜青虫

10、椒疫病病菌主要以()和厚壁孢子在土中或留在地上的病残体内越冬。

A、孢子囊

B、卵孢子

C、游动孢子

D、子囊孢子

11、黄守瓜的防治关键时期应在()。

A、播种期

B、瓜苗期

C、开花期

D、结瓜期

12、白菜软腐病菌侵入寄主的主要途径是()。

A、气孔

B、皮孔

C、直接侵入

D、伤口

13、番茄早疫病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

A、链格孢属

B、茄链格孢属

C、尖镰孢属

D、丝核菌属

14、黄瓜霜霉病的病原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细菌

B、真菌

C、线虫

D、病毒

15、瓜类枯萎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或未腐熟的肥料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

病菌离开寄主在土壤中能存活()年。

厚垣孢子与菌丝经牲畜消化道后仍保持生活力。

A、1~2

B、3~4

C、5~6

D、7~8

三、判断题

1、棉花枯、黄萎病均属细菌性病害,故一般农药对它防效很差。

()

2、在生物群落简单,生态条件良好的沿江,沿海、丘陵棉区,天敌常能自然控制棉蚜的经济阈值。

3、蛞蝓性喜隐蔽,畏光怕热,昼伏夜出,通常只有一次活动高峰。

4、棉叶螨常聚集于棉花嫩茎、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受害棉株呈“龙头”状以及棉叶畸形卷缩等。

5、麦棉套作田块中,小麦对棉苗具有屏障作用,有翅蚜着落机会少,蚜害较轻。

6、为采用棉花与小麦、油菜和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可以丰富棉田的天敌资源。

7、棉花枯萎病和棉花黄萎病常混合发生。

8、棉铃虫是典型的专性迁飞性害虫。

9、棉铃虫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

10、棉铃病菌多以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越冬。

11、黏虫幼虫一般6龄,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成虫昼出夜伏。

12、甘薯黑斑病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

13、大豆花叶病毒的越冬和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毒大豆种子。

14、马铃薯成虫早晚静伏,白天觅食、迁移、飞翔、交尾、产卵。

15、春季多雨,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有利于玉米螟的发生。

16、豌豆田豆秆黑潜蝇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开花期防治。

17、甘蓝型油菜病毒病主要表现花叶症状。

18、两色金小蜂、包腹金小蜂、黑绿广肩小蜂和长腹金小蜂均是豆秆黑潜蝇的天敌。

19、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大豆花叶病和小麦赤霉病均为真菌病害。

20、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21、三化螟对水稻的危害明显重于二化螟。

22、稻瘟病病斑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病斑上都会产生分生孢子。

23、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24、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经昆虫介体传播。

25、稻瘟菌在自然条件下只侵害水稻。

26、稻瘟菌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亚门。

27、水稻胡麻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28、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的形成与病原物的侵染途径有关。

病原物从叶面水孔或伤口侵入,往往导致叶枯型症状,当环境条件特别适宜时高度抗病品种上常引起急性型症状,从茎基或根部的伤口侵入则多形成凋萎型症状。

另外,叶枯型症状的特点之一是病健交界线明显,常在粳稻品种上呈直线状,而在籼稻品种上呈波纹状。

29、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褐飞虱传播的。

30、防治水稻普通矮缩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

31、CMV主要引起花叶病,该病毒寄主范围广,能侵染39科117种植物,除番茄外,辣椒、黄瓜、甜瓜、南瓜、莴苣、萝卜、白菜、胡萝卜、芹菜等蔬菜都能被害,还能为害多种花卉、杂草及一些树木。

32、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喜温性的害虫,34°

C以上温度对其有利。

对湿度的要求不是很严。

33、病菌的越冬体,是菌丝体或菌丝块,它依附在植株病残组织上,也有的分生孢子附存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内越冬。

34、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在温暖地区,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35、粉虱对黄色,特别是橙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36、美洲斑潜蝇在发生区内的近距离传播主要是寄主植物或产品的人为调运和携带,其远距离传播主要靠通过成虫的迁移或随气流的扩散。

37、B型烟粉虱为害西葫芦可形成典型的银叶病症状,而非B型烟粉虱为害西葫芦则不出现银叶病症状。

38、瓜类枯萎病病菌离开寄主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

39、番茄花叶病毒在多种植物上越冬,种子也带毒,成为初浸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附着在番茄种子上的果屑也能带毒,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田间杂草等均可成为该病的初浸染病。

40、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除危害大白菜外,也可危害萝卜、甘蓝、油菜、花椰菜等。

41、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由同种病菌引起。

42、田间湿度大不利于玉米大斑病发病。

43、玉米小斑病在叶片上的表现根据品种抗病性不同通常有3种类型。

44、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可引起侵染部位细胞增生。

45、玉米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虫传病害,感病植株会出现明显的根腐。

46、玉米青枯病的果穗发病后,从叶苞开始初为局部水烫褪色,后变黄,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47、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只在玉米的苗期发病。

48、玉米在出苗后感染粗缩病毒,至2~3叶时开始表现病状。

49、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50、茄黄斑螟主要危害茄子,使之枝梢枯萎、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

51、玉米螟在我国自北至南年发生1~6代,主要以幼虫蛀食玉米子叶。

52、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小麦、高粱、蔬菜和棉花等。

53、地老虎的成虫与幼虫都取食作物根茎。

54、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我国北方的虫源均由南方迁飞而来。

55、玉米蚜只危害玉米,成蚜和若蚜在心叶上群居危害作物。

56、东方粘虫的1~2龄幼虫剥食叶肉,3龄后残食叶片,5~6龄为暴食期。

57、东亚飞蝗以卵在土下4~6cm处越冬。

58、土壤内线虫量大是大豆包囊线虫病发病和流行的主因。

59、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具近距离迁飞习性。

60、野蛞蝓食害幼苗心叶,破坏生长点,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或者枯萎死亡。

61、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括播种前防治、播种期防治、苗期防治和心叶期至穗期防治。

62、玉米病虫害苗期防治措施有药剂拌种;

提早播种;

实行轮作和间套作。

63、玉米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铲除杂草;

适当喷洒农药。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