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021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docx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并初步学习歌曲的诙谐、幽默的风格。

2、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张;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个

2、表现歌曲内容的图卡十二张、字卡:

三只猴子

3、猴妈妈头饰五个、小猴胸饰十二个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猴子爬树》

老师带上胸饰,做猴妈妈与孩子一起表演。

师:

小猴子们,跟着妈妈一起去爬树吧。

小猴子们可真乖,爬树的时候都会注意安全。

可是,还有三只猴子可调皮了,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玩的吗?

那就请你们看个节目,节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

二、观看表演,组织讨论。

1、教师操作小猴玩具,通过表演演绎歌词内容。

并念最后一句:

赶快下来别再跳。

2、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

1)谁来说说三只猴子是怎样玩的?

(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简单归纳,并分别出示相应的图谱)分段练习说歌词。

2)教师示范念歌词。

师:

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就变成一手好听的儿歌了,想不想听?

如果你会的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引导幼儿学念歌词。

师:

好听吗?

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跟着老师念一遍)师:

好听的儿歌如果配上好听的节奏,会怎样呢?

听你们听一听。

(跟着钢琴节奏念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

好听的儿歌还可以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呢。

仔细听好了……

2、幼儿随乐学唱歌曲,重点练习第二句。

师:

你们想试试吗?

你觉得那一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

(重点练习)

3、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1)师:

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

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

谁来学一学?

妈妈在喊得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分句学唱)

2)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

一起试试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师邀请三位幼儿合作示范表演。

2、分组表演。

幼儿每四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

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

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着老师一起唱给他们听,好吗?

(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

(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们也要来让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乱跳,应该说什么呢?

(幼儿讨论)老师也想用歌声告诉他们,让我来试试看。

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开心的乖宝宝。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分辨各声部、感受多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2、通过分辨、模仿学习,在合唱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初步体会与其他声部和谐合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声部。

2、歌曲音乐。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二、学习二声部衬词。

1、听音乐拍节奏。

师:

”你们会不会把这首歌的节奏拍出来呢?

2、带领幼儿跟着乐曲拍手感知节奏型︱XX︱XXX︱。

3、尝试在︱XX︱XXX︱的节奏型中加入衬词:

”别、跳、别跳、跳”,并跟着音乐节奏说唱衬词。

三、学习二声部演唱。

1、欣赏教师合作表演的二声部合唱《三只猴子》,发现二声部演唱的特点。

师:

”今天,我和另外两个老师要为你们演唱《三只猴子》,请你们仔细听,在欣赏完后回答问题:

我们三个人唱的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2、学习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尝试配唱衬词。

师:

”下面我和你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你们想演唱哪一声部?

”要求:

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把衬词唱丢。

(2)教师播放乐曲,幼儿加入二声部衬词。

要求:

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把衬词唱稳。

(3)幼儿分两个声部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小组长带领,交换声部)要求:

把旋律拉高,衬词唱低,要学会控制音量,唱出两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四、学习三声部合唱。

1、欣赏老师表演的三声部合唱。

师:

”下面我们三位老师还要为你们表演合唱,请你们仔细听我们唱的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

2、教师、幼儿、客人老师一起表演三声部合唱。

五、简单小结,自然结束。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3

活动意图:

《三只猴子》是一首趣味性强,幼儿易于演唱和表演的歌曲。

《三只猴子》是一首有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以诙谐幽默的风格讲述了猴子玩耍的事情。

本内容以故事形式串联整首歌曲,以猴妈妈带着孩子们去它家认识它的三个猴宝宝为由,看到小猴子在床上乱跳的的顽皮景象,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体验歌曲活动的乐趣。

前三段,试图让幼儿用欢快的语气去演唱。

最后一段,小猴子都摔下床进了医院,引导孩子用较慢较轻的语气去演唱,也让孩子知道了不能在高出乱跳这个安全知识。

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欢快的风格

2、歌曲第二句话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片,借助图谱初步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2、体验歌曲的诙谐感、幽默感。

3、有初步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跑。

活动准备:

猴子图片3张,猴妈妈图片1张,大床图片1张,医院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歌词,熟悉歌曲。

(拿出猴妈妈图片)师:

我们看,这是谁吖?

师:

猴妈妈怎么了?

为什么这么生气?

幼儿猜一猜

师:

我们来听听看,猴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

(教师范唱歌曲)(弹一段,有伴奏)

师:

谁告诉我,刚才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二、出示教具,引导幼儿讲述有关内容。

1、(拿出图片)这是谁?

他们在干嘛?

(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拿出猴妈妈图片)你们猜,她说了什么?

(赶快下来别再跳)

师:

我们试着把这段歌词有节奏地念一遍。

(教师带领幼儿把歌词有节奏地念一遍)

师:

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变成好听的旋律的?

(老师范唱一遍)(弹第一段,无伴奏)

师:

我们来试试,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遍)

2、(少摆一只猴子)师:

剩下几只猴子了?

他们在干嘛?

妈妈说了什么?

师:

我们一起试着像刚才那一段那样有节奏地把歌词念一遍。

(教师带领幼儿把歌词有节奏地念一遍)

师:

那我们看一看这段是怎么变成好听的旋律的。

(老师范唱一遍)(弹第二段,无伴奏)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遍)

3、(少摆一只猴子)师:

剩下几只猴子?

他们在做什么?

妈妈说了什么?

师:

谁可以试着把这段歌词像之前那两段一样有节奏地念一遍。

(教师带领幼儿把歌词有节奏地念一遍)

师:

我们来试试把它变成好听的旋律吧!

(教师带领幼儿把这段唱一遍)(弹第三段,无伴奏)

三、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师:

现在你听听老师是怎么来唱这有趣的歌曲的。

(教师范唱)(带伴奏弹三段)

师:

你们想不想一起试一试?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把歌曲唱一遍)(无伴奏弹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歌词

师:

现在猴子们都摔伤了,你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

我们来听一听,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范唱第四段)(有伴奏弹第四段)

师:

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师:

我们来一起有节奏地把这段歌词读一遍吧!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读歌词)

师:

我们想一想,唱这一段要用什么语气来唱?

师:

我们来试着把这一段唱一遍吧!

(教师带领幼儿唱第四段)(无伴奏弹第四段)

五、分组唱歌曲,加深幼儿学习兴趣

师:

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有趣的歌曲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教师带领幼儿把歌曲完整地唱一遍)(有伴奏弹四段)

附歌曲《三只猴子》

63334|322|5222223|

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

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

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头上

你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

21111|63334|322|

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

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

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

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5555|31211|

快快下来别再跳。

快快下来别再跳。

快快下来别再跳。

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积极参与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关于三只猴子歌曲的图片6张,节奏型卡片教师用2张。

2.《三只猴子》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打招呼问好。

老师:

小朋友,你好!

(依次出现一些小动物图片,请幼儿问好)

幼儿回答:

***,你好!

请幼儿做动物动作,老师来问好!

二倾听,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播放《三只猴子》的音乐,请幼儿倾听。

1)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歌曲里有谁?

有几只猴子?

它们在干什么?

2)再倾听歌曲一次。

3)幼儿回答提问,当回答正确时,老师唱着歌曲拿出相应的卡片。

师:

猴子们为什么在床上跳,如果说我们跟着歌曲有节奏的跳,可能就不会摔跤了!

2.请幼儿听着音乐,想象自己在蹦蹦床上,边听音乐边跳一段。

3.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跳。

师(边出示节奏卡边说):

我们现在这样跳,按节奏一拍跳一下,大家试试看。

4.1)请幼儿3个人组成一组,手牵手听音乐来跳。

2)改变节奏型,老师唱歌,孩子拍手。

3)听旋律,孩子牵手跳。

5.分组跳,一组幼儿在前面表演跳,剩余的孩子和老师一起唱。

三.在充分倾听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1.集体唱

教师:

现在老师来播放音乐,我们一起跟着旋律来唱一次。

2.分角色唱。

老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再交换

师:

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一起用开心的样子唱一唱。

摔了一跤后感觉怎样?

谁来学一学?

妈妈在喊得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师:

那我们唱的时候,把猴子开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妈妈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是不是会更好听呢?

一起试试看。

3.观看视频跟唱。

4.表演唱

师:

面向老师一起来唱一次。

四.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并渗透安全教育。

1.师:

刚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

请你们听一听(老师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们躺在医院不能动了”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游戏:

完整唱歌曲,当唱到不能动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动。

师:

躺在医院不能动感觉怎么样?

(难受)以后还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分辨各声部、感受多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2、通过分辨、模仿学习,在合唱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初步体会与其他声部和谐合作的愉悦。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声部。

2、歌曲音乐。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二、学习二声部衬词。

1、听音乐拍节奏。

师:

”你们会不会把这首歌的节奏拍出来呢?

2、带领幼儿跟着乐曲拍手感知节奏型三只猴子大班教案6

设计意图:

本次音乐活动是幼儿在熟悉歌曲《三只猴子》的基础上,尝试用多种声部演唱歌曲,也是我班幼儿第一次学习三种声部的演唱活动,因此本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创编节奏,根据歌词的大意添加歌词的旁白,为本次的多种声部演唱做准备,同时也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思维创造空间。

通过三种声部的配合演唱,使得本次活动更生动,更有趣,大大提高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多种声部演唱歌曲。

2、培养幼儿想象力,提高创作思维。

3、通过三种声部的配合演唱,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歌曲三种声部的演唱方法。

活动难点:

能用三种声部配合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熟悉歌曲《三只猴子》。

2、歌曲图谱一张、指挥棒一支、伴奏音乐、空白卡纸、句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练声《师生问好》

要求幼儿坐姿正确,用自然地声音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鼓励幼儿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动作。

三、学习用多种声部演唱歌曲的方法。

(一)尝试用“哭哭哭泣泣”的节奏型伴唱。

1、学习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教师小结并示范应用“哭哭哭泣泣”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幼儿分组练习。

(二)学习为歌曲配词伴唱。

1、教师出示相关词语卡片。

引导幼儿说说应该把卡片放在哪个位置更合适,教师把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2、教师示范用相关词语为歌曲配上伴奏。

3、幼儿分组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出一些相应的动作表示这几个词的意思,并大胆表演出来。

(三)学习合作三种声部一起演唱歌曲。

1、与幼儿商量分声部,教师扮指挥,并配合完整练习三种声部演唱歌曲。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习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2、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词图片、包18个、猴子头饰18个。

2、环境布置:

节奏游戏王国大门。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

今天林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歌,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前三段,初步了解歌曲内容师:

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熟悉歌曲。

可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把未说到的歌词补充完整。

)师:

宝贝们听的可真仔细。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三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可是头上都起了包,为什么他们要在床上跳呢?

谁来说说看。

幼:

因为床像蹦蹦床。

师:

蹦蹦床在哪里才会有啊?

幼:

游乐场。

师:

你们是不是都喜欢到蹦蹦床上玩呀?

(是的)师:

在蹦蹦床上跳确实是一件好玩的事,可是小猴子们不会跳,跳的头上都起包了。

师:

如果我们有节奏的在蹦蹦床上跳,可能要比小猴子跳的安全。

今天你们都想玩蹦蹦床的游戏对吧?

(对)

三.边玩游戏边听,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

林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在节奏游戏国里面有好多不同的蹦蹦床,今天我们就到那儿玩好不好?

不过节奏游戏国的国王说了,进入游戏王国前必须要先掌握节奏游戏国里的节奏,才能顺利进入节奏王国。

1、徒手练习。

师:

我们一起先用小手来练习一下吧。

(教师出示不同节奏卡)

2、变换方式,用脚跳。

师:

我们现在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蹦蹦床上跳跳。

师:

大三班的孩子们,你们会有节奏的跳了吗?

(会)

3、播放前三段音乐,根据教师出示的节奏卡,三个幼儿为一组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

师:

三个朋友为一组,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的,国王就要请他们进入游戏王国,没有跟上节奏跳的孩子头上就会长个包哦。

(|××××|)4、教师变换不同节奏型,反复游戏多次。

(本环节被淘汰的幼儿就在头上贴个包,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跟着音乐拍节奏)节奏一:

|×××××|节奏二:

|×××××|节奏三:

|×××××|节奏四:

|×××××|节奏五:

|××××|(一人跳一下,最后一下一起跳)5、分组跳,根据自己组上的节奏卡,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跳,教师巡回指导。

(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种节奏型,幼儿可自由选择)

(1)请个别组的幼儿上台跳。

(2)教师评价。

四、表现歌曲,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唱一遍。

五、欣赏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围,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师:

咦?

三只猴子头上都起包了,他们会去哪儿呢?

幼:

医院。

师:

我们来听听看是不是跟你们说的一样呢。

(播放第四段音乐,出示图片)师:

三只猴子为什么都去医院了?

幼:

头上摔了个包。

师:

为什么他们头上摔了个包?

幼1:

因为他们在床上跳。

幼2:

因为他们从床上摔下来了。

师:

是的,小猴子们在床上蹦呀蹦,都摔到了地上,头上起来包,住院了,你们想对小猴子们说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我相信小猴子们听了你们的话,以后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

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蹦蹦床可以叫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那里玩呀?

(游乐场)而且要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节奏的跳,这样就比小猴子们安全,这样才会玩的开心。

当然,我们是大班的孩子,在其他活动中也要注意安全,午休的时候能不能再床上跳呀?

(不能)是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原本是中班课程里的一节音乐活动,重点是放在学唱歌曲上的,那么我把它放到大班来上,就选择了把节奏作为重点。

在活动中,幼儿的节奏游戏的难度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是一个人跳四分音符,接着是三个人一起跳,再来是加入八分音符,然后是创编,最后是轮流跳,让幼儿永远有一种新鲜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看似一直在玩节奏游戏,但我逐步逐步让幼儿参与歌唱,最后教师退位,完全由幼儿来伴唱,这样,孩子们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把歌曲唱会了。

在经过领导和备课二组老师们的点评之后,我发现我的活动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

首先整个活动一直在让孩子们跳,在体力上可能孩子们有些吃不消,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身体跳换成用手指在大腿上来跳,这样既节省了幼儿的体力,也使整节课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较强,总是在一个较为高控的状态下来引导幼儿活动,其实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机会,比如设计更多种类型的节奏卡;每次换节奏的时候问问幼儿想要换什么样的节奏等。

在单独跳和小组跳的时候,多引导下面的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从幼儿的回答中总结出可以跳的更好的方法,体现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在节奏卡的设计上,也有一些小问题,八分音符做成“●●”会更好,在节奏卡位置的摆放上可能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整个活动上下来发现幼儿还是很感兴趣的,就是在一些细节上还需要做一些调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多一些钻研,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思考,相信自己会越来越棒的!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8

教学目标

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分辨各声部、感受多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通过分辨、模仿学习,在合唱中坚持自己的声部,并初步体会与其他声部和谐合作的愉悦。

教学准备

熟唱歌曲《三只猴子》的第一声部。

歌曲音乐;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三只猴子》。

二、学习二声部衬词。

1、听音乐拍节奏。

师:

”你们会不会把这首歌的节奏拍出来呢?

2、带领幼儿跟着乐曲拍手感知节奏型︱XX︱XXX︱。

3、尝试在︱XX︱XXX︱的节奏型中加入衬词:

”别、跳、别跳、跳”,并跟着音乐节奏说唱衬词。

三、学习二声部演唱。

1、欣赏教师合作表演的二声部合唱《三只猴子》,发现二声部演唱的特点。

师:

”今天,我和另外两个老师要为你们演唱《三只猴子》,请你们仔细听,在欣赏完后回答问题:

我们三个人唱的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2、学习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尝试配唱衬词。

师:

”下面我和你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你们想演唱哪一声部?

”要求:

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把衬词唱丢。

(2)教师播放乐曲,幼儿加入二声部衬词。

要求:

能跟上音乐的节奏,把衬词唱稳。

(3)幼儿分两个声部尝试合作演唱歌曲。

(小组长带领,交换声部)要求:

把旋律拉高,衬词唱低,要学会控制音量,唱出两声部歌曲特有的此起彼伏的美感。

四、学习三声部合唱。

1、欣赏老师表演的三声部合唱。

师:

”下面我们三位老师还要为你们表演合唱,请你们仔细听我们唱的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

2、教师、幼儿、客人老师一起表演三声部合唱。

五、简单小结,自然结束。

三只猴子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律动小游戏《各种爷爷》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歌是唱谁的?

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几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干嘛?

(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

(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

(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

(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

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

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

(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

歌曲中是三只猴子,那请你用自己的手指变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三根手指头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里跳?

(床上)那小朋友平时在床上跳吗?

(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蹦蹦床上跳)在床上跳很危险,如果我们想玩的开心又安全就在那里跳?

(蹦蹦床)今天你们都想去蹦蹦床上跳是吗?

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出示蹦蹦床乐园图)

4、你看,一个蹦蹦床有几只猴子(1只)看到一个小猴子我们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床,幼儿跟音乐跳,

5、现在我们换个玩法,3个好朋友手拉手,听音乐跳

6、现在呀要给小朋友出难题了,那一只小猴子跳一下,现在要换种跳法,我想在第三个蹦蹦床里面住2只猴子,一只猴子跳一下,两只猴子跳几下(2下)幼儿跟音乐跳。

7、换不同颜色蹦蹦床乐园,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