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042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职业学院风雨操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

单位名称:

某职业学院

某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并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某农业学校和具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某卫生学校、工业学校、经济学校以及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学院现占地面积3832亩,建筑面积61.3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9.4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807.81万元,总资产6.6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余人。

学院组建了高水平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971人,专任教师692人,其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58人,博士、硕士131人(另有105人在读),双师型教师376人;院校建设了600套兼职教师公寓,建立了616人的生产一线兼职教师资源库。

学院现设家纺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和航海学院3个二级学院,生物工程、工业工程、医疗(护理)、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工程和建筑与艺术设计6个系,基础部、社科部、培训部3个教学部,现有42个高职专业涵盖了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业、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等10个专业门类。

其中,现代纺织技术、高等护理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及应用和电子数控专业被确定为主体专业,护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

学院总结提出了高职学生“大雁型”素质结构,构建了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现已拥有2个省级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主体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研究类论文列全国高职院校第14位。

学院先后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7项评估并均获优秀等级;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23项省级荣誉称号,集体二等功等30余项市级荣誉称号。

2005年已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院,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山东省职业院校。

学院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

近三年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B级)一等奖2项,全国ERP沙盘模拟对抗赛总决赛一等奖,山东省数控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数学建模各1项,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半工半读学生提出的多项技改方案被企业采用,其中“一种商标熨烫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6倍,降低成本100余万元,拟由企业申报国家专利。

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就达94.22%,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8.6%。

某职业学院自建院以来,积极实施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先后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和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赢得了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建设性质

新建

四、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位于某市黄河十二路919号,某职业学院12#学生公寓楼以北、渤海十一路以东。

五、建设期

1年,具体时间为:

2009年4月—2010年3月。

六、建设内容与规模

为合理确定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结合学院教学需求情况、建设用地条件及周围环境状况及绿化条件,以保证学生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确定该项目的建设规模。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4956平方米。

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按一层设计,建设高度约8.45米。

七、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经估算,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总投资566.94万元,全部作为建设投资。

其中:

建筑工程费49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4.34万元,基本预备费27万元。

其资金来源566.94万元全部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某工程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资格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5、某职业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

6、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标准

7、《建筑设计资料集》

8、某市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及证明文件

本公司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遵循、依据或参照以下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或规范:

1、原国家计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现有关规范、规程、规定

4、某职业学院校区总体规划及拟建场址相关的配套条件

5、某职业学院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及提供的有关条件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规模

三、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四、工程设计方案

五、节能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七、劳动安全与消防

八、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九、项目实施进度

十、招投标方案

十一、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二、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项目总投资566.94万元,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项目总建筑面积4956m2,项目建设期为1年,2009年4月开始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3月份交付使用。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占地面积

7.5

建筑面积

平方米

4956

新增人员

4

总投资

万元

566.94

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495.6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34.34

3

预备费用

万元

27

资金筹措

万元

566.94

1

自筹

万元

566.94

2

银行贷款

万元

0

建设工期

1

第五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本项目为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个风雨操场,拟建设规模为4956平方米。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66.94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50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4.34万元,基本预备费用27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某职业学院的室内运动场,将能保证日常体育运动和小型比赛的及时进行,风雨操场内设计有主席台、排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准备室、更衣室、值班室、仓库、卫生间等。

此外,风雨操场还将成为重要的室内观演、文娱、会议场所,为学校开学典礼、文娱表演、影剧观看提供足够的场地。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切实可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职业教育形势分析

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解决生产、管理和技术难题的能手,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人才。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企业出现了专业技能人才“脱节断档”现象,以致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提升,如何尽快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教学质量,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问题。

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无论规模、规格和教学质量都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然是薄弱的环节。

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法规和配套政策不够健全,管理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薄弱;职业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建设亟需加强,高水平的示范性骨干学校数量较少,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某些方面与社会需要结合得不够紧密等。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决定》中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决定》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

《决定》要求,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助推实施好“四大工程”,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

因此,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广大教育工作及社会各方面,从国家的全局和民族的未来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齐心协力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努力办好现有各类职业技术院校,要有计划地对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规范化建设,并集中力量办好一批起示范和骨干作用的学校。

二、职业技术教育状况及发展趋势

当前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以及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能型人才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技工人才特别缺乏,在1.4亿名职工中,技工仅占50%,约7000万。

我国技工人才短缺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瓶颈”。

因此,积极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专门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改革的出路。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技能的就业岗位比重正在减少,高技能、复合技术性的就业岗位比重不断增加。

据预测,今后几年,全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

目前,全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维修技术工人数量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山东省职业教育现状

(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职教体系不断完善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1998年,先后兴办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到2003年,山东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42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0%,在校学生12.7万人;普通本科院校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10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校16所;全省各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5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7%。

全省有58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了“三、二连读”高职班,在校学生8万多人;2003年在6所普通本科院校开通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升高职本科的路子。

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和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中高职衔接、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多种形式发展高职教育的新格局。

(二)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有力

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对高职教育统筹规划、增加经费投入、创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环境等。

199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利用多渠道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2000年省人大又颁布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明确指出,“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可以举办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继续学习,毕业后享受国民教育系列同类毕业生待遇”;200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

在部分高等院校建立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也多次深入学校、企业进行调研,为高职教育发展排忧解难。

省教育厅相继出台了完善高职发展的“一调剂三扩大一沟通”政策,即调剂本科层次高职计划;扩大专科高职教育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扩大高职教育专科毕业生升本科的比例,扩大初中后“三、二”连读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改革沟通对口高职招生渠道、办法和考试内容。

省直机关部门和各市政府、行业对所属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统筹规划,提供配套经费。

(三)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教育资源

山东高职教育主要是通过普通中专学校和民办高校改建,或几所普通中专学校合并,或由成人高校单独改制发展起来的。

其中56%以上是以普通中专学校为主组建的,充分发挥了普通中专教育已有的经验和优势,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使高职教育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注重办学条件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山东在推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各院校注意把面向市场、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放在重要位置。

近年来,各院校加强了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全省已有18所院校的19个专业成为国家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有1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精品专业。

省教育厅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全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构建和实施技术型教学体系。

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师资和教材建设力度。

开展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评估工作,办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几年时间,办学实力和实践经验方面还处于弱势。

一是社会上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二是有些高职院校仍按普通专科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有的甚至不愿意在校名中出现“职业技术”字样,把高职院校作为办本科院校的跳板,不是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升本科打基础;三是招生困难,报到率不高,除少数几所学校外,高职院校的志愿生源普遍不足,而且面向普通高考招收的新生报到率也不高,学校在招生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招生成本大幅增加。

2、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财政拨款的基数过低,部分普通中专升格和合并的高职院校,财政拨款的基数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专标准,学校主要是依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比例低;二是部门、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办高职院校的部门、行业,没有按要求给学校拨足办学经费,个别地方连申办高职院校时承诺的经费也没有兑现。

3、办学条件不完善。

近几年高职院校处于合并升格之中,办学条件既有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有档次需要提高的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近两年设置的院校,办学条件与升格或改制前相比变化不大,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落后,达不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42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1203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42人,占教师比例5.3%;副高级职称教师3351人,比例28%。

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明显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更低,与教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加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探索还需有一个过程,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够,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够鲜明。

4、办学处于类型或层次的转变之中。

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中专升格的有26所,民办高校改办的有12所。

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转变的问题。

中专学校需要向高职教育层次转变,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需要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变。

这种转变涉及面极广,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四、某市职业技术教育形势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快某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适应“科教兴滨”和人才强市战略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中共某市委、某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滨发[2007]23号),该“决定”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实施“赶超战略”、实现某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期间,是某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机遇期。

实现“打造系统九州,建设现代某”的战略部署和彻底改变欠发达面貌的目标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近几年来,某经济进步迅速,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趋势凸现,大招商、大引资势头强劲,各类专业技术人力缺乏的状况现在已初见端倪,且越来越严重。

现在某市面临着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黄金般的机遇,铁路、高速路、大型桥梁以及港航项目的立项或开工建设,以及电力、石油化工等项目的相继投产,所需要的大量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要靠本地提供。

滨城区和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为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短期培训生源。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近十年内仍处于上长趋势,这部分人大都需要专业培训。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二十五条“其他服务业”第18款“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规定。

一、是完善学院配套设施的需要

某职业学院现有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功能不配套,为在校师生的正常体育活动带来了不便,风雨操场项目的建成,将完善某职业学院配套设施功能,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风雨操场是某职业学院整体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所需内容。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二、是提高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山东省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加快山东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为某职业学院风雨操场项目,项目的建成在保证日常体育运动和小型比赛及时进行的同时,还将为师生的业余生活提供有利的场所,解决了雨雪天气不能在操场进行运动的难题,风雨操场将能丰富学院师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劳役结合,才能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社会需求及生源分析预测

一、某市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及分布情况

某市统计局2007年《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字显示,某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招生19204人,比上年增加2371人;在校生3407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2.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教职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295人。

其中,滨城区4所,招生4814人,在校生11510人;惠民县1所,招生381人,在校生人1056;阳信县1所,招生2535人,在校生3831人;无棣县2所,招生788人,在校生1938人;沾化县1所,招生364人,在校生1662人;博兴县1所,招生1145人,在校生3308人;邹平县2所,招生6977人,在校生10771人。

某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生42504人,增长9.1%,毕业生8838人,增长9.5%,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89人,比上年增加335人。

二、某市人口和适龄生源的增长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某市统计局2007年《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字显示,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70940人,毕业生24586人,比上年增加3007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368人,师生比1∶16.2,教师学历达标率9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普通高考本科录取8436人,录取率34.2%,列全省第4位。

2007年3所普通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在校生达到42504人,增长9.1%,毕业生8838人,增长9.5%,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89人,比上年增加335人。

三、未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某市统计局2007年年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3年至2006年)统计数字如下:

类别

单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一、人口

年底总人口

万人

366.15

368.9

371.25

373.16

按性别分

万人

185.14

186.22

187.24

188.08

万人

181.01

182.68

184.02

185.08

按农业非农业分

农业人口

万人

279.24

275.17

283.22

279.146

非农业人口

万人

86.91

93.73

88.03

94.014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388

391

393

395

二、从业人员

和劳动工资

年末从业人员

万人

219.60

222.35

223.12

225.3

第一产业

万人

103.60

98.5

95.34

91.9

第二产业

万人

62.60

67.8

70.63

74.7

第三产业

万人

53.40

56.05

57.15

58.7

职工年末人数

万人

26.7

29.5

35.18

38.83

国有单位

万人

22.2

25.29

11.81

12.08

五年间,人口增加8.37万人,农业人口减少4.58万人,从业人员增加9.6万人,其中,二、三产业增加24.6万人,年均增长4.92万人;职工五年间年均增加4.006万人,至2006年底达38.83万人。

2006年经济普查统计企业法人4655家,其中民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