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4499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doc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教字[2006]30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第一章教学基本要求

一、时间及学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时间为9~13周,学分为9~13,正常情况下应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二、主要任务

1.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2.经济、管理、文、法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有关图表。

三、知识要求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能力要求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和论文(设计)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五、综合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章选题原则

选好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原则是: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二、应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允许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专题作为学生的选题;

三、选题应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可增加与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题目的比例;

四、选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能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内容,又能使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选题应尽量做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开拓性;

六、非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完成计算机软件题型设计题目时,其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七、要注意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八、学校鼓励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以获得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经费的支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果促进科研项目的完成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实现双赢。

第三章成果形式

一、理工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工程设计型和工程技术研究型的毕业论文(设计),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计算、测试、实验、软件开发和技术经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本训练。

(一)毕业设计

1.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20000字。

如为软件设计,则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

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分析与设计说明书、软件分析与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

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软件验收。

2.绘制设计图纸。

使用最新国际标准,有条件的院(系)可用CAD绘图。

3.文献阅读。

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设计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等。

(二)毕业论文

1.实验、测试报告及论文正文的撰写字数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绘制有关图表。

3.文献阅读。

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论文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经济、文、法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科研论文,应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

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分析及绘制图表。

三、管理类专业

(一)科学研究论文

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对本专业中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

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计算与分析及绘制图表。

(二)软件分析与设计

侧重于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1.分析与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为10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5000字。

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

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验收记录单、项目开发总结。

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设计验收。

2.文献阅读。

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3.论文摘要200~300字。

4.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画图表和数据处理分析。

第四章内容要求

(参照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有关规定〈GB7713-87〉)

毕业论文应包括前置、主体和附录三部分。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和封底:

由学校统一印发,封面内容要求打印。

2.题目:

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读者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3.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必须简洁、明确,内容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必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200~300字为宜,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以黑体字另起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

5.目录:

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目录中应包括论文主体和附录。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尾注、致谢和参考文献等。

1.绪论或前言: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

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等。

2.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结论和建议:

是论文的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精华。

结论应该简练、完整、准确。

着重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发现和发展,以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意义。

4.注释:

论文中凡引用了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等,须加上注释,建议使用尾注或夹注形式。

5.致谢:

可根据论文作者需要对指导教师及其它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提出书面致谢。

6.参考文献:

按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三、附录

附录一般分为两部分:

附录A、附录B,其中附录A为非必需项目,附录B为必需项目。

在附录A缺省的情况下,附录B统称为附录。

具体要求如下:

1.附录A: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

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2.附录B:

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或书面翻译,连同外文资料原文一起作为必需附录装订在论文后面(英语专业学生可依据情况取消此项附录)。

第五章书写、打印及装订规范

(参照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有关规定〈GB7713-87、GB7714-87〉)

一、打印规范

(一)统一使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

(二)单面打印;

(三)封面和封底:

由学校统一印发,封面内容要求打印;

(四)正文内容要求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2.5㎝、下为2.5㎝;

(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小五号字底端居中,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中英文摘要、封面和封底不编入页码。

二、书写规范

(一)题目:

一般不超过20字;

(二)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200~300字为宜。

关键词为3~8个,以加粗宋体字另起一行,排在摘要左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

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英文关键词3~8个,格式编写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三)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应遵循层次清晰、一一对应原则;

(四)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层次以少为宜,具体要求见下表:

表1结构层次序数表示方法

内容

理工科类

文法经管类

外语类

章标题

一级节标题

二级节标题

三级节标题

第二章××

2.1××

2.1.1××

2.3.2.2(不推荐使用)

二、××

(一)××

1.××

(1)××

①××

Ⅱ.××

1.××

1.1××

1.1.1××

表2层次结构字体、字号对照表(以理工科类为例)

名称

实例

较好的字体搭配

字号

中文

英文

章标题

一级节标题

二级节标题

三级节标题

正文.摘要.目录

表题与图题

文献.表格.附录

第二章××

2.1××

2.1.1××

2.3.2.2××

×××

图4.1××

[19]××

黑体

黑体

黑体

黑体

宋体

宋体

宋体

Arial

Arial

Arial

Arial

TimesNewRoman

TimesNewRoman

TimesNewRoman

小三号(15pt)

四号(14pt)

(13pt)

小四号(12pt)

小四号(12pt)

(11pt)

五号(10.5pt)

(五)附表与插图:

1.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

2.附表要有表号、表题和表注。

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注置于表下;

3.插图要在图下一行有图号、图题和图例。

图题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图例横排于图题下方;

4.表号及图号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码,例如:

图1,图2.3;表4,表5.1。

(六)编辑数学公式时建议采取如下尺寸定义:

表3数学公式尺寸标准

公式的排序法与图表相同。

(七)致谢:

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

(八)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2.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

保存单位,年份.

(5)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

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发布日期.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8)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3.外国作者的姓名书写格式一般为:

名的缩写、姓。

例如A.Johnson,R.O.Duda

4.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说明如下: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数文献类型,如表4:

表4参数文献的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单篇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文献类型标识

M

C

(A)

N

J

参考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其它文献

文献类型标识

D

R

S

P

Z

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光盘图书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识,如表5:

表5电子文献的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网上)

计算机程序(磁盘)

光盘图书

文献类型标识

DB(DB/OL)

CP(CP/DK)

M/CD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

5.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

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姓与名之间不加编写点(·);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al”。

“等”或“etal”前加“,”号。

(九)附录:

是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1.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如下(以附录A为例):

图1附录序号编排结构图

2.每一附录均另页起。

3.附录的装订顺序为:

附录A、附录B(外文资料的调研阅读报告在前,外文资料原文在后)。

如没有论文的补充材料,外文资料的调研报告可直接附在正文后,作为附录。

三、装订规范

(一)毕业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

(二)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为:

封面、诚信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第六章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主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关键。

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每位指导教师应明确职责,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全过程。

一、指导教师的条件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有一定科研或生产设计经验、对课题熟悉的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

在校外有关单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可聘请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确需出差,须经院长(或系主任)批准,出差一周以上的须报教务处备案,并由院(系)安排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3.每位指导教师所带一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人数一般不得超过6~8人,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多带毕业论文(设计)。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1.根据选题原则,提出备选题目并附选题的主要内容、依据、目的、要求、现有物质技术条件等供教研室进行题目审查和学生选择。

2.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自身条件,帮助学生选好题目,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及时做好拟定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实验等准备工作。

4.掌握学生论文(设计)进度情况,定期辅导(每周1~2次),检查学生周志记载情况,督促学生执行实施方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或意见并签字。

5.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言行,对违纪学生及时帮助、教育和处理。

6.根据要求审查学生答辩资格,填写《毕业答辩资格审查表》和《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学生情况表》,报院(系)教学秘书进行汇总。

7.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写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应用价值等评语并进行成绩评定。

8.督促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准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第七章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

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不仅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并且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加以应用。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还为学生提供了选择、锻炼和初步发挥才能的机会。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而且可以达到锻炼学生从事科研、技术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的目的。

为此,对学生必须提出明确的基本要求:

一、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含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

二、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得无故缺席,缺席时间达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三、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论文(设计)研究的全过程。

要求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他人成果。

若发现抄袭现象,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取消答辩资格。

四、勤俭节约,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因不听从指导,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造成的自身伤害,应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国家或他人财产损失,或伤害他人者,应由学生本人和家长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

五、认真记载工作周志,记载完成进度情况、研究进展、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以及指导教师检查督促与指导情况。

记载内容应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答辩结束后连同毕业论文(设计)一同上交院(系)存档。

六、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七、做好毕业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写出论文提要、汇报提纲和必要的图表等(提倡用Powerpoint等电子形式)。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论文(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向外扩散,也不得将论文(设计)寄出发表。

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所有论文(设计)资料,应交回院(系)作为资料保存,学生不得自行带走。

九、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的必修实践课,不得免修。

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

在修业年限内可提出申请,重新修读。

第八章质量控制与检查

一、检查工作

在校级、院(系)级、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下,建立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的工作制度,抓好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三期”检查工作。

1.前期检查

各院(系)在教学任务下达后,检查落实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选题、审题、指导教师选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计划安排等,视情况组织专家对课题、任务书、开题报告等前期工作进行抽查,保证严格的选题、审题程序。

2.中期检查

由各院(系)组织教研室对论文(设计)的方案、阶段性进展、前期质量、学生工作态度、周记记载情况等进行具体的检查。

其中资料收集、理论分析、设计或实验等工作量应占论文总工作量的50%以上。

各院(系)须写出毕业论文(设计)中期小结报教务处备案。

3.后期检查

主要抽查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规范,材料是否齐全,毕业答辩资格审查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掌握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情况,检查答辩会场准备等工作。

二、评阅工作

(一)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根据要求,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平时表现、选题情况、开题报告情况、外文资料调研报告情况、论文(设计)质量等情况给出成绩。

(二)评阅人评阅

评阅要求:

1.评阅人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

2.评阅人不能评阅自己指导的学生。

3.评阅内容包括:

选题情况、开题报告情况、外文资料调研报告情况、论文(设计)质量等。

三、答辩工作

(一)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院(系)答辩工作由院(系)答辩委员会主持。

院(系)答辩委员会由院(系)领导和各专业讲师以上有关专家组成,设主任一名、秘书一名。

院(系)答辩委员会可在专业教研室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

(二)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聘请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

2.审定学生的答辩资格。

3.主持并组织毕业答辩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视情况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

4.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和评语,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三)答辩资格审查

在毕业论文答辩前,由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根据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要求,进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

1.毕业答辩资格审查要求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取消答辩资格。

(1)累计请假缺席时间超过总工作时间25%者。

(2)有抄袭行为(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中至少有25%的内容抄自其他资料)者。

(3)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未按规范格式编制,论文中的图、表或设计中的各种图纸未执行国家统一标准,文献目录未按照书写规范编写者。

(4)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的材料不能按时交齐者。

(5)有重大违规事件发生者。

2.指导教师填写《毕业答辩资格审查表》和《未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学生情况表》,汇总报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学院长(系教学主任)审查后,各院(系)将答辩资格审查情况及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四)答辩安排与实施

在答辩资格审查完成后,由各专业教研室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程序、答辩学生顺序和答辩要求等。

各专业教研室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计划组织答辩。

(五)对答辩的具体要求

1.答辩组组长应具有高级职称。

2.每个答辩组不得少于三人。

3.每个答辩组配备专职(或兼职)秘书一人。

4.答辩方式各院(系)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选择。

方式一:

答辩开始时,首先由答辩学生自述论文的内容,再由教师提问并让学生当场回答问题。

方式二:

由答辩学生自述论文内容,教师提问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准备后回答问题。

5.答辩评分时,各答辩教师要依据学生陈述和回答问题情况给出成绩,由秘书按照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出每位学生的答辩成绩。

6.在答辩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务处管理人员、各院(系)教学院长和教学主任应走访各答辩小组现场,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成绩评定

1.成绩按五个等级评定: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建议按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评分为5:

2:

3的比例评定论文(设计)总成绩分数,然后按优(90~100分);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给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等级。

各院(系)也可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评分比例,但须提前向学生公布,并报教务处备案。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中,各类成绩的比例控制一般为:

优10~20%,良20~40%。

3.对答辩不及格的学生,由答辩小组报院(系)答辩委员会进行再一次审核,确定其最终成绩。

 

第九章总结及存档

一、成绩上报

各院(系)教学秘书填写好《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报表》,于学期末将毕业论文成绩上报教务处。

二、论文评选

各院(系)按10%的比例选出最好和较差的毕业论文,于学期末上交教务处。

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存档

1.每位学生毕业设计(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