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4522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讲 80年代散文.docx

第三讲80年代散文

第三讲80年代散文

  一散文创作概况

  80年代,散文的发展面临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文体模式的障碍。

这种模式,通常表现为以“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方式,来靠近“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主题和结构趋向,以及追求散文的“诗化”和意境。

作为60年代初散文“复兴”标志的杨朔、刘白羽、秦牧等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体制,在作家和读者中产生强大影响,并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作为反拨“文革”散文的值得举荐的道路,被一些散文作家所沿袭。

不过,从总的趋势上看,“回到”个人体验,表现日常事态和心绪,已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得到初步显示。

80年代初期,巴金、孙犁、杨绛等老作家和张洁、贾平凹、王英琦、唐敏等中青年作家,侧重对“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语言方式也追求作家的“个性”。

80年代中期以后,刘烨园、赵玫、周佩红、黑孩等散文作家,将散文的“自我表现”推向深入,面向人的感觉、情绪、意识流领域,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些作品被称为“新散文”或“朦胧散文”(注:

刘烨园《走出困境:

散文到底是什么》,《文艺报》1988年7月23日,《新艺术散文札记》,《鸭绿江》1993年第7期。

赵玫《我的当代散文观》,《天津文学》1986年第5期等。

)。

  80年代散文发展的另一方面,是散文文体“窄化”的趋势,即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以剥离,重新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或“美文”等概念。

报告文学、回忆录、以及史传文学等,在许多批评家和散文作家那里,不再被放置在“散文”的范畴里。

尤其是报告文学,80年代初期的《歌德巴赫猜想》(徐迟)、《大雁情》(黄宗英)、《船长》(柯岩)等,以及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引起一时轰动的大批长篇社会问题“报告”,基本上已不再被作为散文看待。

与此同时,对一些散文与别的体裁因素渗透、交融而形成的混生性文体的命名,则又为散文文体的“规范性”提供参照。

如汪曾祺、何立伟、张承志等融会了散文的某些因素的小说,构成“小说的散文化”或“散文化小说”;郭风、柯蓝、刘湛秋等“即体现了诗的内涵又容纳了又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化合了诗的表现手段和散文的描述手段的某些特征的一种抒情性文学体裁”,则被列为独立的“散文诗”(注:

王光明《散文诗的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这本书对“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历史构成以及作家作品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

  80年代初期,在整个社会和文学界的反思性思潮的语境下,散文创作主要以老年作家巴金、孙犁,杨绛、陈白尘、黄裳等为代表。

描述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回忆旧友和亲人,批判“文革”历史暴政造成的伤害,是大多数作品涉及的方面。

一些中青年作家如张洁、宗璞、贾平凹、韩少华、唐敏、王英琦等,则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

他们的努力,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在回应“五四”(主要是20年代)抒情散文的风格,强调散文应该“独抒性灵”,自由地书写内心体验。

不过由于当代散文的积习已深,许多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仍可以看到受60年代散文模式的束缚。

过于关注散文的“诗化”和“意境”的营造,是表现这种拘囿的一端。

  总体而言,在80年代,相对于诗、小说、戏剧所取得的进展来看,散文的状况显得平淡。

对散文历来有很高期待的中国批评家,不满于散文创作“滞后”和“平淡”,于是,在1986-1988年间,他们针对散文创作状况表现了深切的忧虑,断言“毫无疑问,散文走的是一条下坡路,它确实落魄了”(注:

黄浩《当代中国散文:

从中兴走向没路》,《文艺评论》1988年第1期。

),甚而提出了“散文解体”论。

由此引发了关于散文发展和革新的讨论。

讨论涉及了散文文体的“自足性”和“规范性”,散文与文学另外的体裁的关系,散文表现内容的拓展问题等。

讨论的积极意义主要是推动作家对于这一文体的自觉意识,和变革散文创作的主动性。

  进入90年代以后,散文在几乎没有任何预言、策划的情况下,突然显现了热烈而繁盛的局面。

在图书市场上,各种散文选本和散文集开始“畅销”;专发散文的刊物如《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受到读者欢迎;一些杂志如《十月》、《收获》等也开辟散文专栏;一些报纸的副刊腾出版面来发表散文和随笔:

从而形成了“散文热”。

在各种散文选本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

在90年代,虽然不同散文作家具有很不相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创作的内容、风格的个性特征也更加突出,但是,作为一种总体状况的“散文热”现象,却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取向有密切关联。

即使是“闲适”,90年代的散文小品与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小品也存在着一些区别。

30年代林语堂等人的“闲适”被称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在看似闲适的表达中,包含了作家的现实对抗立场和文化姿态;而90年代许多散文中的闲适,则更多表现为与世俗化认同的倾向,是对社会的物质化追求和消费性的文化需要所作出的趋同性反应。

因此,有人将报纸副刊上的散文称为“文化快餐”文体。

  90年代尽管也有一些专门写作散文的作家如周涛、刘烨园、斯妤,但大量作者却往往身兼数任,许多学者、小说家和诗人参与到散文写作中来。

这种现象显示了90年代散文文体发展的新趋向。

虽然有一些批评家、作家还在坚持80年代的“文体自觉”的命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已被搁置在一边。

对于散文“规范性”的强调的声音减弱;而散文文体的宽泛性和平易性则显现出来。

在诸种因素之中,散文的议论性与抒情性被突出。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学者的介入,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分量,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形态中的主体。

张中行、金克木、余秋雨、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等的作品,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被称为“文化散文”或“大散文”。

《读书》、《随笔》、《天涯》、《散文与人》等刊物,以及《书趣文丛》、《读书文丛》、《夜读文丛》、《今人书话系列》等丛书,发表了许多学者的随笔。

这种散文与刻意追求散文“窄化”的做法相反,并不过分关心散文的“文学性”问题,而是将这种文体作为作者表达现实关注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们的出现,有可能开拓散文写作的新路,加强散文写作的思想哲理和人生体验的深度,并在文体、语言中孕育革新的可能性。

  

   二“历史”的记忆

  反思包括“文革”在内的“当代”中国历史,是80年代以来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80年代初期,构成思潮的“历史反思”文学主要是指小说创作,作者则主要以“复出”作家和有过“知青”经历的青年作家。

“反思小说”在文体上突出虚构性和典型性,由于当时特定文学语境,对历史反思的深度受到制约。

因此,多数作品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在思想倾向和艺术结构上呈现极大的相似性,它们且大多关注社会上层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演变,主要从政治权力在当代的命运的角度,来提出问题。

与此稍有不同的倒是散文的创作。

这一时期散文的“真实性”和“个人性”得到强调。

一些作家,主要是老年作家,写作了一批回忆往事的散文。

或者追悼、怀念亲友,或者提供个人亲身经历的琐碎、片断的回忆,或者针对一些发生于身边的事件,不拘形式地传递深沉而凝重的切身感受。

这些作家写诗、写小说、写剧本,可能已力不从心,而供写作散文随笔的材料,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孙犁说:

“老年人宜于写散文、杂文,这不只是量力而行,亦卫生延命之道也”(注:

孙犁《佳作产于盛年》。

)——部分地说出中老年作家偏爱散文的原因。

因此,在文坛,也有将这些散文称为“老年散文”的。

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是这样的文体,对直接表达作家的情感、体验、思索,自有其便利之处。

这些作品主要有巴金的《随想录》、《再思录》,杨绛的《干校六记》、《将饮茶》,孙犁的《晚华集》、《秀露集》、《无为集》,丁玲的《“牛棚”小品》,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梅志的《往事如烟》等。

90年代又有韦君宜的《思痛录》,季羡林的《牛棚杂记》,李锐的《“大跃进”亲历记》。

一些写于五六十年代而在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作品,如《傅雷家书》,“火凤凰丛书”中的《沈从文家书》、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思忆文丛”中名为《六月雪》、《荆棘路》、《原上草》的“记忆中的反右运动”等,也为反思历史提供了感性的记叙“资料”。

  

巴金(注:

巴金,“文革”结束后,自1978年底陆续在香港的《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随想录”,按发表时间先后编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五个集子又总称《随想录》。

1996年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火凤凰丛书”出版《再思录》,编入了《随想录》之后所写的随笔。

)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称为《随想录》。

作者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

“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

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

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作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最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注:

巴金《〈探索集〉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

这段话,概括了《随想录》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特征。

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他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尤其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言论与观点的批判,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

文字朴实,记述流畅,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

他的热情并没有因为进入老年而迟滞,在严肃的自我反省和社会批判中,表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令人感动的人格美。

他对历史浩劫采取一种坚定的介入、干预的姿态,坚持人的理性能够认知、控制一切的世界观,并对人类理想前景有执著坚守的信念。

因此,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控诉和批判,从而警醒社会,使“文革”不再发生;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的解剖。

《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的名篇。

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8,其间历时八年。

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

“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釜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几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赴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巴金的反省则是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最初是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巴金这样责问自己:

“我常常这样想:

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

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

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

”接着,他又说起了令他一生都为之困扰的一件事,这就是他小时候在父亲的衙门里看到犯人挨了打还要向知县老爷谢恩的情景,这个儿时印象最早曾出现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中,此时它再次浮现出来,成为贯穿《随想录》全书的总体意象。

在以下篇章里,巴金不断反省自己的文革经历与奴隶意识的联系,他发现在文革初期他也曾像奴隶似的心甘情愿地低头认罪,主动改造思想,而在《十年一梦》中,他痛苦地喊出了这样的自谴:

“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

……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

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

我的心在挣扎,我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地紧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

”由这一痛苦的自白使《随想录》中的反省进一步深化下去,巴金以巨大的勇气来重新认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于是在《怀念非英兄》中又有了一次这样的自我发现:

“只有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投石’?

”接下来的《怀念胡风》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动感情的一篇随想,文中他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此时的忏悔之情给他造成的内心伤痛已经无以排解,而使他感到恶心、耻辱。

很显然,巴金在这里所忏悔的,已不仅是奴隶意识。

所谓奴隶意识还是以相信自己有罪为前提,把自救的希望寄托于救世主,本质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但巴金对他在50年代的一些行为的反思,则是挖掘到一个更深的思想层次上了:

即在专制主义统治下,他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这就在事实上为专制主义作了帮凶,而在这行为的背后,他原是明白是非的,所以他的良心也要为此而受到煎熬,结果就在愈加绝望的生存环境和身心交困的巨大痛苦中,他最终一点点地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作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这也正是他何以会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

这不禁令人想到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觉新性格”:

一种在环境的压力下主动放弃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妥协的性格。

这原本是巴金站在“五四”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立场上加以鞭挞的内容,他曾经是一个以“五四”精神为人生探索起点的现代知识分子,但经过了一场钙劫之后,才发现在自己身上也有着可怕的“觉新性格”,这是令他真正痛心疾首的事情。

由此从《随想录》第七篇《“遵命文学”》中对自己在1965年参与批判柯灵的剧本《不夜城》的反省,到最后关于反胡风运动的忏悔,巴金艰难地完成了漫长的由浅及深的自我发现与清算。

它的意义应该不仅在于巴金个人的反思,因为他所揭示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

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整整一代知识分子悲剧的成因中,无疑是包含着他们逐步地在环境压力之下放弃了对专制主义的批判和对“五四”精神传统的捍卫,这一放弃行为及随之而来的不断妥协、屈服于强势压力,最终在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觉新性格”的可耻的烙印。

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

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比如巴金起初通过谈论创作自由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证明独立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如《“遵命文学”》、《“长官意志”》、《文学的作用》、《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等篇),在后来几篇以“探索”为题的随想中,则明确地提出没有“独立思考”、“探索精神”的人跟机器人一样没有真正的生命力,而只有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自己的人生,通过表明对当时“伤痕文学”的支持态度,他还多次直接提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新一代作家的批判精神给以褒扬。

从《随想录》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巴金对于“五四”现实战斗精神的逐步觉醒,他引用了赵丹的遗言:

“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

”(《“没什么可怕的了”》)这种重新被点燃的勇气使他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保持着警醒和批判的态度,对存留在当代社会形态中的封建意识则加以毫不留情的揭露,尽管在心理上经过了义无反顾和心有余悸的交替消长,但最终他战胜了几十年不幸遭遇留在他心头的恐惧,在最后的几篇随想,如《官气》、《“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老化》、《怀念胡风》中,火山爆发式的社会激情又重新从他的笔端喷射出来,老人真正敞开了心胸,义无反顾,大声疾呼,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

可以说,这部“遗嘱”一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也以个人的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这就是自觉继承“五四”新文化传统,自觉地成为现实社会的清醒的批判者,用现代文化来战胜社会上各种丑恶、落后和黑暗的事物。

    孙犁(注: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

1927年考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

高中毕业后,在北平流浪三年,后回本省任小学教员。

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4年到延安工作和学习,写作的小说《荷花淀》、《芦花荡》等以独特的风格引起广泛的注意,奠定了作者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1949年到天津。

“文革”后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共出版《晚华集》、《秀露集》、《无为集》、《曲终集》等十部散文集。

)自1956年大病之后,创作渐少。

但“文革”结束后,他的创作进入另一次“高峰”期,到1995年,共出版十本散文集。

他的散文“取眼之所见,身之所经为题材;以类型或典型之法去编写;以助人反思,教育后代为目的;以反映真相,汰除恩怨为箴铭”(注:

孙犁《〈无为集〉后记》,《无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

他的笔墨平淡古朴,与巴金热情峻急的写作姿态不同。

孙犁称自己的写作是“患难余生,痛定思痛”(注:

孙犁《文字生涯》,收入《晚华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在它的容纳之中,都是小的、浅的、短的和近的”(注:

孙犁《〈尺泽集〉后记》,《尺泽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在对往事旧人的回忆中,流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痛切感慨和饱经忧患的“残破”意识。

但叙述者并不沉浸在情感的旋涡中,而是化绚烂为平淡,往往以超然和平静的眼光洞察人生的悲喜,将自己的感情隐藏在淡淡的语句之中。

孙犁在文体上,有多种经营。

从“耕堂散文”,“芸斋琐谈”,“乡里旧闻”,“耕堂读书随笔”,“耕堂题跋”,“芸斋短简”等名目,也可见格式体裁的多样。

    杨绛(注: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

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

)的《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

所写的内容,大都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

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

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事“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某种承传。

杨绛的另一个随笔集《将饮茶》,部分也写到了“文革”期间的遭遇,不过似乎不如《干校六记》的从容。

这个集子中更有价值的,是回忆亲人往事的那些部分。

杨绛的文字简约含蓄,语气温婉,对历史事件多少取置身事外,作平静的审视的态度。

她将笔触专注于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

《将饮茶》的最后一篇是《隐身衣(废话,代后记)》,她说到“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时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这可以看作杨绛反顾历史时所采取的基点。

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而能够冷静地展示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却往往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透出心中深刻的隐痛。

  

   三抒情散文

  针对散文文体的宽泛性,一直存在一种对“散文”作出某种文体“规范”的努力。

但无论是创作界,还是批评界,都难以对散文的“质的特征”作出能为许多人认同的描述。

比较有影响的提法,有“艺术散文”的概念,说“艺术散文”是“创作主体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写法,真实、自由的‘个性’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裸露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性散体篇章”(注:

刘锡庆《艺术散文》,《新中国文学史略》第六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刘锡庆在《当代艺术散文精选》(刘锡庆、蔡渝嘉编,北京十月出版社1989年版)的《序》中提出了相似的看法,并归纳为四点:

“其一是篇篇有‘我’,个性鲜明”,“其二是外物‘内化’,因小见大”,“其三是真实、自然,笔墨自由”,“其四是纸短韵长,富于趣味”。

)。

另外又有“美文”的重申,称“美的文章”是要“还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注:

《美文》发刊词,《美文》1992年第1期。

)。

类似的看法都主要将散文的“质的规定性”设置在“自我”的表现和“抒情性”上。

这与80年代文学创作“主体性”的强调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是强调散文的文学“自觉”意识,更为重要的是突出文学的“向内转”,侧重表现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灵”。

因此,一种可以称为“抒情散文”的形态得到了较多的发展。

  周涛、贾平凹、刘烨园、周佩红等是在“抒情散文”创作中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作家。

周涛(注:

周涛,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

1955年因父亲调动工作而进入新疆。

1965年入新疆大学中文系学习。

后在军队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秋风旧雨集》、《游牧长城》、《高榻》等。

)早期主要从事诗歌写作,曾是“新边塞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80年代中期转入散文写作。

作品以描述西部边陲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语句密集(但也有些芜杂),情感充沛。

往往借对博大而广漠的边疆自然山水的描述,赞美勇猛、强健、充满阳刚之气的野性生命力。

他的长篇散文《游牧长城》、《蠕动的屋脊》、《伊犁秋天札记》等,由一些松散的短章构成,但统一在奇诡的想像和流泻的情感之中,往往融议论、抒情和叙事于一体,思路开阔,笔触自由。

  一些女作家的散文也常常表现了“抒情性”的特征。

她们善于从细微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诗意,并在对自我情绪的敏感表达中,营造一种细腻而多情的情调。

女作家群中较为突出的有王英琦、唐敏、叶梦、苏叶、斯妤、黄茵等。

王英琦(注:

王英琦,1954年生,安徽寿县人。

14岁下乡劳动。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后在安徽、河南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热土》、《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我遗失了什么》、《美丽地生活着》,以及小说集《爱之厦》等。

)散文创作的不同阶段,都以自己对生活体验的感受为创作的基本素材。

她的成名作是《有一个小镇》,写一个民风淳朴小镇上人与事的记忆,抒发对“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间温情的感慨。

唐敏(注:

唐敏,1954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

“文革”期间到福建山区插队。

后曾在福建省图书馆、福州文联、厦门市文联工作。

主要有散文集《怀念黄昏》、《心中的大自然》、《纯净的落叶》、《女孩子的花》。

)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女孩子的花》,写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用水仙花来占卜孩子的性别,害怕自己的孩子将因为是女性而受到更多的伤害,温婉而细腻地传达出对生为女性的复杂感受。

在90年代的“散文热”中,许多女作家的散文都被结集出版。

在市场消费的影响下,女作家散文创作在情感表达、题材选择以及作品风格上都有被简化和同一化的倾向。

也出现了由出版商和杂志共同操作而推出的“小女人散文”。

  小说家和诗人在8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