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509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docx

中药鉴定学Z复习资料

《中药鉴定学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药鉴定的第一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本省市的卫生局批准的药品标准D历代主要本草

E《中药鉴定学》

2、《证类本草》的成书年代是:

A汉代B唐代C明代D宋代E清代

3、双子叶植物根的特征是:

A、断面有形成层环纹,中央有髓部B断面无形成层环纹,中央有髓部

C、断面有形成层环纹,中央无髓部D断面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部

E断面无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部

4、绵马贯众的主产地是:

A浙江、广州B福建、四川C山东、河南

D黑龙江、吉林、辽宁E河北、山西

5、薄壁细胞含有砂晶的药材是:

A大黄B甘草C牛膝D人参E麦冬

6、所含成分为生物碱的药材是:

A、黄芪B威灵仙C白芍D黄连E牛膝

7、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A齐墩果酸B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C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系皂苷

D挥发油E低分子肽

8、来源于伞形科的药材是:

A白芍B白芷C白术D木香E郁金

9、根含有挥发油和多种皂苷的药材是:

A川芎B白芷C柴胡D防风E龙胆

10、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韧皮部散有淡黄色乳管群,薄壁细胞内含菊糖,具有以上显微特征的药材是:

A黄芩B党参C木香D白术E地黄

11、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断面有分散的褐色油点,气香特异,味微苦。

此药材是:

A半夏B党参C木香D黄芩E地黄

12、药材呈扁长椭圆形而稍弯曲。

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多轮由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横环纹。

此药材是:

A何首乌B百部C天麻D川贝母E麦冬

13、来源于茜草科植物的药材是:

A沉香B苏木C鸡血藤D钩藤E关木通

14、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及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

A黄柏B杜仲C厚朴D肉桂E秦皮

15、厚朴的原植物科名是:

A茜草科B芸香科C木兰科D樟科E木犀科

16.粉末中可见簇晶及晶鞘纤维的药材是:

A.大青叶 B.蓼大青叶C.番泻叶D.黄柏 E.甘草

17.番红花的主产地是:

A.印度、埃及   B.越南、柬埔寨   C.西班牙、希腊、法国

D.河南、江苏   E.广东、广西

18.阳春砂的气味是:

A.气微、味辛苦    B.气微,味苦涩    C.气芳香浓烈,味辛微苦

D.有浓烈香气,味淡  E.气微,味辛凉,有麻舌感

19.连翘的原植物科名是:

A.毛茛科  B.伞形科 C.芸香科D.木犀科E.樟科

20.补骨脂的主成分是:

A.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 B.生物碱C.有机酸

D.多糖类E.补骨脂酚

21、利用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特征和内含物鉴定中药的方法是:

A显微鉴定法B性状鉴定法C理化鉴定法

D生物鉴定法E原植物鉴定法

22、相当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

D《图经本草》E《本草纲目》

23、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衍生物的药材是:

A白术B白芷C木香D川芎E石菖蒲

24、麦冬薄壁细胞中所含草酸钙结晶的类型是:

A方晶B簇晶C针晶束D砂晶E柱晶

25、药材为横切片,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的药材是:

A川乌B何首乌C大黄D商陆E威灵仙

26、粉未中可见草酸钙簇晶和树脂道的药材是:

A大黄B人参C白芍D川乌E黄连

27、延胡索的主要镇痛、镇静成分为:

A紫堇碱(即延胡索甲素)B四氢巴马亭(即延胡索乙素)

C原鸦片碱(即延胡索丙素)D四氢黄连碱(即延胡索丁素)

E四氢黄连碱(即延胡索戊素)

28、主含达玛脂烷系皂甙的药材是:

A三七B黄芪C党参D麦冬E百部

29、软紫草的主产地是:

A浙江B辽宁、吉林C山西、河北D甘肃E新疆

30、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药材是:

A黄芩B木香C白术D党参E地黄

31、含对羟基苯甲醇-β葡萄吡喃糖甙、赤箭甙、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等成分的药材是:

A浙贝B百部C天麻D姜黄E石菖蒲

32、粉末中可见草酸钙小针晶的药材是:

A石菖蒲B川贝母C龙胆D甘草E黄芩

33、药材呈长圆锥形,高0.7~2.5,直径0.5~2.5。

表面黄白色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

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

顶端多开口。

此药材是:

A浙贝B松贝C青贝D炉贝E平贝

34、横切面可见皮部有红褐色树脂状分泌物,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髓偏向一侧。

此药材是:

A钩藤B鸡血藤C苏木D沉香E关木通

35、黄柏的原植物科名是:

A木兰科B芸香科C茜草科D樟科E木犀科

36、番泻叶含;

A.针晶   B.砂晶   C.柱晶  D.簇晶 E.菊糖

37、药材呈线形,三分枝,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

色,此药材是:

A.菊花    B.红花   C.金银花   D.西红花   E.洋金花

38、五味子的主产地是:

A.四川、云南B.浙江  C.河北、山东  D.东北三省  E.广东、广西

39、巴豆来源于:

A.大戟科的成熟果实 B.大戟科的未成熟种子 C芸香科的未成熟果实 .   D.姜科植物的果实E.蔷薇科的成熟种子

40、沙苑子的原植物是:

A.膜荚黄芪B.扁茎黄芪  C.多花黄芪

D.梭果黄芪  E.直立黄芪

41、唐代的著名本草是:

A《植物名实图考》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42、有毒的根与根茎类药材是:

A川乌B大黄C延胡索D莪术E沉香

43、含皂苷及羟基促脱皮甾酮的药材是:

A当归B牛膝C大黄D黄芪E黄芩

44、以下哪项不是大黄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

A形成层环明显B木质部导管稀疏,非木化

C韧皮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D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

E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形草酸钙簇晶

45、横切片具凸凹不平的同心环纹,习称“罗盘纹”的药材是:

A川芎B商陆C木香D大黄E何首乌

46、狗脊的主产地是:

A浙江、广州B福建、四川C山东、河南

D江苏、安徽E河北、山西

47、党参的分泌组织是:

A树脂道B油管C乳管D间隙腺毛E油室

48、丹参的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丹参酮IB丹参酮C隐丹参酮D羟基丹参酮E异丹参酮I

49、根的的内皮层细胞被分隔为数个子细胞。

此药材是:

A龙胆B黄芩C柴胡D白芍E威灵仙

50、延胡索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A罂粟科,块茎B豆科,块根C苋科,根

D百合科,块根E唇形科,根茎

51、药材呈纺锤形、长卵圆形或长纺锤形,表面有细密的皱纹,无环节。

横断面角质样,此药材是:

A川芎B郁金C莪术D姜黄E何首乌

52、人参与三七的原植物科名是:

A毛茛科B豆科C苋科D五加科E唇形科

53、呈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灰褐色,断面木部淡黄色。

气微,味微甜。

此药材是:

A黄芪B白芷C柴胡D甘草E龙胆

54、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β-细辛醚、甲基丁香油酚、丁香油酚、二聚细辛醚等成分。

此药材是:

A莪术B郁金C天麻D姜黄E石菖蒲

55、来源于兰科植物块茎的药材是:

A川芎B百部C天麻D莪术E麦冬

56、番泻叶主要泻下成分是:

A.双蒽酮甙类      B.大黄酸   C.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

D.山柰甙        E.大黄酸异鼠李素

57、粉末中可见小的草酸钙簇晶、花粉粒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

此药材是:

A.洋金花   B.丁香    C.西红花     D.金银花    E.红花

58、药材近球形,白色,略具三钝棱;种子多面体;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的是:

A.吴茱萸B.马钱子C.阳春砂 D.决明子E.白豆蔻

59、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果实的药材是:

A.补骨脂B.巴豆C.栀子  D.决明子E.枳壳

60、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生物碱   B.内酯类   C.三萜类D.木脂素类   E.黄酮类

61、《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E清代

62、取样时,最终取平均样品的量一般是:

A被检药材总量的1/3B被检药材总量的1/2C应做实验的用量

D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2倍数E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的3倍数

63、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

A15~24个,环状排列B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C3~4个,环状排列

D2个,八字形排列E5~13个,环状排列

64、根含有挥发油和生物碱的药材是:

A防风B白芷C柴胡D川芎E龙胆

65、药用部位是根与根茎,有多数细长的根。

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气微,味甚苦。

此药材是:

A坚龙胆B龙胆C威灵仙D石菖蒲E黄连

66、加工时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的药材是:

A黄连B赤芍C黄芪D白芍E延胡索

67、含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和四环三萜达玛脂烷系皂苷的药材是:

A三七B人参C党参D黄芪E龙胆

68、老根横切面可见,木质部有栓化细胞环形成,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

此药是:

A木香B黄芩C白术D地黄E党参

69、皮部散有云锦花纹(异常维管束)的药材是:

A牛膝B商陆C黄芩D何首乌E大黄

70、粉末中可见草酸钙簇晶及树脂道的药材是

A白芷B党参C何首乌D人参E大黄

71、粉末中可见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每个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子细胞,有的子细胞又被分隔为小细胞。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

此药材是:

A龙胆B黄芩C柴胡D威灵仙E丹参

72、药材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质较软。

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具粘性。

无臭。

味微甜。

此药材是:

A黄芩B木香C白术D地黄E党参

73、药材为含有树脂的心材,有特殊香气。

此药材是:

A钩藤B苏木C鸡血藤D沉香E关木通

74、药材外表面灰棕色,具斜方形皮孔,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

此药材是:

A厚朴B杜仲C黄柏D肉桂E秦皮

75、根略呈圆柱形,枯骨形或为纵剖片,表面黄棕色,有时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

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可见散在的褐色油点。

气强烈芳香,味苦辛。

此药材是:

A半夏B党参C木香D白术E地黄

76、番泻叶基部的特点是

A.基部心形B.基部不对称C.基部耳形

D.基部楔形E.基部有翅

77、花粉粒外壁有细点条形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药材是:

A.红花   B.金银花   C.西红花   D.丁香   E.洋金花

78、吴茱萸的气味是:

A.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    B.气微香,味微苦    C.气微,味微甜酸

D.气微,味淡    E.无臭,味酸涩而微苦

79、槟榔主含:

A.苷类B.挥发油   C.香豆素类   D.黄酮类E.生物碱

80、药用部位是果实的药材是:

A 山茱萸 B.决明子C.葶苈子   D.马钱子E.补骨脂

81、抽取检定用样品的原则和方法规定平均样品的数量是:

A等于实验用量B不少于实验用量的2倍C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

D不少于实验用量的4倍E不少于实验用量的5倍

82、唐慎微编撰的本草是:

A《经史证类备急本草》B《本草经集注》C《图经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E《植物名实图考》

83、根茎薄壁组织中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大黄B何首乌C绵马贯众D狗脊E延胡索

84、药材根头部有密集环纹,习称蚯蚓头的药材是:

A白芍B威灵仙C商陆D防风E何首乌

85、威灵仙根所含成分为:

A多种三萜类皂甙及原白头翁素B黄酮类化合物C酚类

D鞣质E内酯类化合物

86、来源于苋科植物根的药材是:

A、威灵仙B川乌C前胡D地黄E牛膝

87、附子强心成分为:

A乌头碱B乌头胺C氯化棍掌碱、去甲猪毛菜碱、去甲乌药碱

D中乌头碱E中乌头胺

88、党参粉末中可见:

A油室或油室碎片,石细胞B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C石细胞和乳管

D菊糖和油室E分泌细胞,内含橙红色油滴状物

89、丹参的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丹参酮IB丹参酮C隐丹参酮

D羟基丹参酮E异丹参酮I

90、含甾醇类生物碱的药材是:

A麦冬B浙贝母C郁金D石菖蒲E龙胆

91、药材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长2~4,高l~2.5,厚0.6~1.5。

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被白色粉末。

断面白色粉性。

此药材是:

A炉贝B松贝C青贝D大贝E平贝

92、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有环节,气芳香,味苦,微辛的药材是:

A莪术B天麻C百部D石菖蒲E半夏

93、鸡血藤的原植物科名是:

A豆科    B唇形科    C木兰科    D马兜铃科  E毛茛科

94、药材外表面有斜方形皮孔,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

此药材的原植物科名是:

A马兜铃科 B唇形科    C木兰科    D杜仲科   E毛茛科

95、天麻粉末中可见

A油室或油室碎片、石细胞B草酸钙针晶束和厚壁细胞C石细胞和乳管

D菊糖和油室E晶鞘纤维

96、尖叶番泻叶主产于:

A.埃及的尼罗河中上游B.红海以东至印度C.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D.法国、意大利E.越南、缅甸

97、花粉粒极面观呈三角形的药材是

A.红花   B.洋金花   C.西红花D.丁香 E.金银花

98、山茱萸的气味是:

A.气香,味苦    B.气微香,味微苦    C.气微,味微甜酸

D.气微,味淡    E.无臭,味酸涩而微苦

99、槟榔主含:

A.苷类B.挥发油   C.香豆素类   D.黄酮类   E.生物碱

100、补骨脂的药用部位是:

A.果实   B.种子   C.果皮   D.假种皮   E.种仁

101、来源于芸香科植物近成熟果实的药材是:

A.木瓜 B.山茱萸C.吴茱萸 D.栀子 E.枸杞子

102、麻黄中的主要成分是:

A左旋伪麻黄碱    B左旋麻黄碱  C左旋甲基麻黄碱

D右旋麻黄碱     E左旋去甲基麻黄碱

103、穿心莲粉末中可见:

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方晶   C草酸钙针晶  

D草酸钙砂晶   E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104、党参来源于:

A豆科    B唇形科    C木兰科D桔梗科   E毛茛科

105、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A子实体B子座C干燥菌核D块根E块茎106、依据主含的化学成分,乳香属于:

A.油胶树脂B.香树脂C.胶树脂D.混合树脂E.酯树脂

107、血竭的表面颜色是

A.乳白色B.黄酮色C.黄色

D.铁黑色或红色E.黑绿色

108、芦荟的原植物科名是:

A.百合科B.豆科C.茜草科D.蓼科E.毛茛科

109、五倍子的药用部位是

A.块根B.香树脂C.干燥虫瘿D.分泌物E.干燥菌核

110、蛤蚧主产于:

A.四川B.云南C.广西D.山西E.浙江

111、气香,味苦、微酸的药材是:

A.五味子B.补骨脂C.枳壳D.木瓜E.马钱子

112、石斛的主成分是:

A三萜皂苷类  B挥发油    C黄酮D生物碱   E鞣质

113、穿心莲的气味是:

A气香,味淡     B气微,味极苦     C气微,味微酸

D气微香,味微甜   E气香,味苦涩

114、粉末中可见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此药材是:

A穿心莲B广藿香C金钱草D麻黄E青蒿

115、冬虫夏草菌的科名为  

A多孔菌科B麦角菌科  C白蘑科D银耳科E灰包科116、依据主成分分类,乳香属于:

A.香树脂B.混合树脂C.胶树脂D.油胶树脂E.酯树脂

117、儿茶膏的原植物科名是

A.百合科B.豆科C.茜草科D.蓼科E.毛茛科

118、五倍子的主成分是:

A.没食子酸B.树脂C.五倍子鞣质D.黄酮类E.色氨酮

119、牛黄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胆红素B.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胆固醇E.卵磷脂

120、朱砂主产地是:

A.湖南B.甘肃C.山东D.山西E.辽宁

121、马钱子的主成分是:

A香豆素B.挥发油C.三萜皂苷D.生物碱E.黄酮

122、来源于爵床科的药材是:

A紫花地丁 B青蒿 C细辛 D金钱草 E穿心莲

123、粉末中可见直轴式气孔和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细辛B穿心莲C广藿香D金钱草E麻黄

124、青蒿中抗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挥发油B青蒿素C青蒿酸 D青蒿醇 E香豆精

125、叶心形或肾状心形,须根纤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此药材是H:

\付费\医学\4\a-a:

A细辛B麻黄C青蒿D紫花地丁E金钱草

126、依据主含的化学成分,血竭属于:

A.油胶树脂B.香树脂C.胶树脂D.混合树脂E.酯树脂

127、橙红色或深红色,有特异臭气的药材是:

A.石膏B.朱砂C.雄黄D.自然铜E.滑石

128、牛黄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A.脂肪酸B.胆色素C.胆酸D.胆固醇E.粘蛋白

129、芦荟的药用部位是:

A.叶或茎叶加工制成的粉末或团块B.叶中提取的结晶

C.茎枝煎膏D.叶的粉末

E.叶汁浓缩干燥物

130、五倍子的加工方法是:

A.烘干B.晒干C.暴晒

D.阴干E.蒸或煮后干燥

131、药材断面有棕白相间大理石样花纹的药材是:

A.决明子B.五味子C.枳壳D.槟榔E.马钱子

132、穿心莲的原植物科名是:

A豆科B唇形科C木兰科D爵床科   E毛茛科

133、广藿香中抗菌的有效成分是:

A广藿香醇 B广藿香酮Cβ广藿香萜烯D丁香酚 E生物碱

134、粉末中可见腺毛、非腺毛、腺鳞、草酸钙小针晶的药材是:

A穿心莲B细辛C广藿香D金钱草E青蒿

135、茯苓的主成分是:

A挥发油B茯苓次聚糖  Cβ-茯苓聚糖及茯苓酸

D块苓酸E麦角甾醇

136、属于香树脂类的药材是:

A.乳香B安息香C.没药D.血竭E.阿魏

137、天然珍珠主产地是

A.广东、广西、台湾B.江苏、安徽C.山东沿海

D.辽宁沿海E.上海、黑龙江

138、蟾酥的气味是:

A.气微腥,味麻辣B.气微腥,味苦C.气香,味辛辣

D.气清香,味微苦E.气微,味微甜、涩

139、羚羊角表面隆起的环节间的距离是:

A.2B.3C.4D.1E.5

140、雄黄的主成分是

A.三硫化二砷B.硫化砷C.三氧化二砷

D.二硫化铁E.氧化铁

141、药材断面有棕白相间大理石样花纹的药材是:

A.决明子B.五味子C.枳壳   D.槟榔  E.马钱子

142、紫花地丁的原植物科名是:

A堇菜科   B唇形科    C木兰科    D马兜铃科   E毛茛科

143、广藿香中抗菌的有效成分是:

A广藿香醇  B广藿香酮Cβ广藿香萜烯D丁香酚  E生物碱

144、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对光透视有黑色细条纹,此药材是:

A石斛   B细辛    C广藿香  D金钱草   E青蒿

145、下列哪项不是大叶海藻的性状特征:

A主干有圆锥状突起   B叶条形或细棒状,先端常膨大、中空

C固着器盘状D侧枝具细小的刺状突起   

E气腥,味咸

146、依据主含的化学成分,苏合香属于:

A.油胶树脂B.香树脂C.胶树脂D.混合树脂E.酯树脂

147、牛黄的气味是:

A.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有清凉感B.气清香,味苦涩,有清凉感

C.气微,味苦涩,有清凉感D.气香,味苦涩

E.气香,味苦辛

148、牛黄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A.胆酸B.胆红素及其钙盐C.胆固醇D.去氧胆酸E.胆碱类

149、麝香灼烧灰化后:

A.有白色或灰白色残渣B.有棕红色残渣C.无残渣

D.有黑色残渣E.有棕色残渣

150、金钱白花蛇的原动物科名是:

A.眼镜蛇科B.游蛇科C.蝰科D.银环蛇科E.白花蛇科

B型题

A大黄甙B结合性蒽醌衍生物C游离蒽醌衍生

D鞣质类物质E双蒽酮甙

151、大黄的抗菌成分是:

C

152、大黄的泻下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E

A川贝B当归C威灵仙D何首乌E白芍

153、含挥发油的药材是:

B

154、含生物碱的药材是:

A

A玄参科B唇形科C百合科D天南星E姜科

155、石菖蒲的原植物科名是:

D

156、郁金的原植物科名是:

E

A石细胞和草酸钙针晶B晶鞘纤维C油室碎片及菊糖

D乳管及石细胞E针晶束

157、甘草粉末中可见:

B

158、党参粉末中可见:

D

A、簇晶及石细胞B、油细胞及分枝状石细胞C、油细胞及壁三面加厚的石细胞

D、胶丝及石细胞E、晶鞘纤维及分枝状石细胞

159、肉桂的粉末中可见:

C

160、黄柏的粉末中可见:

E

A.花  B.花序   C.花蕾   D.花蕾或初开的花   E.柱头

161.丁香的入药部位是:

C

162.西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E

A.枸杞子  B.补骨脂C.木瓜   D.砂仁 E.槟榔

163、主产广东省的药材是:

D

164来源于豆科的药材是:

B

165.主产宁夏的药材是:

A

166.味酸微涩的药材是:

C

A.眼镜蛇科B.蛙科C.游蛇科D.蝰科E五步蛇科

167.乌稍蛇的原动物科名是:

C

168.金钱白花蛇的原动物科名是:

A

 

A.硫化砷B.硫化汞()C.含水硫酸钙(4·2H2O)

D.二硫化铁E.三氧化二铁

169.自然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D

170.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E清代

171、《新修本草》的成书年代是:

B

172、《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成书年代是:

C

A双子叶植物根B单子叶植物根C双子叶植物根茎

D单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

173、外表为木栓层,中央有髓,此类药材是:

C

174、外表为表皮或根被,辐射型维管束,此类药材是:

B

A河北、山西B甘肃、青海、四川

C广东、贵州、云南D、新疆、西藏E河南

175、大黄主产于:

B

176、牛膝主产于:

E

A甘草B白芍C延胡索D黄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