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124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卤代烃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卤代烃学案.docx

《卤代烃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代烃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卤代烃学案.docx

卤代烃学案

卤代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用方程式表达出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说出溴乙烷

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激发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学重点】:

溴乙烷的结构和主要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学法指导】对比、总结、归纳

【情景导入】以涂改液、雨衣、球场上扭伤的紧急处理、臭氧空洞、不粘锅及

人造血液等,走进卤代化合物的世界,去探索它们有哪些性质。

【板书】一:

卤代烃:

1.定义:

若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后的有机物称为卤代烃。

2.饱和一卤代烃的通式

3、物理通性:

(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

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

随着碳原子

数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

(4).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加而降低。

(5)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沸点随卤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板书】二.溴乙烷

1.结构:

分子式C2H5Br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Br或C2H5Br

【分析思考:

】①从组成上看,溴乙烷与乙烷有哪些异同点,

②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38.4ºC)。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①、水解反应(也叫取代反应):

条件NaOH水溶液,加热

化学方程式: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分析思考:

】1)如何判断CH3CH2Br是否完全水解?

2)溴原子的检验:

3)检验步骤:

卤代烃

【板书】②、消去反应:

条件NaOH的醇溶液,加热

学方程式:

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

(HX,H2O),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或者“≡”)的反应。

消去反应对有机物结构的要求:

临碳有氢

反应物

反应条件

断键位置

生成物

结论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思考与练习】

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

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①CH3Cl②CH3CHBrCH3③(CH3)3CCl

【升华与反馈】

1、溴乙烷作为我们研究卤代烃的代表,其他卤代烃在化学性质上与溴乙烷有相似性,你能完成下列反应吗?

①2-氯丙烷+NaOH溶液②2-氯丁烷+NaOH醇溶液

③写出由CH2BrCH2Br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2、请由1—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选择相应试剂制取少量2—氯丙烷。

3、请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选择相应试剂制取少量1,2—丙二醇

【课堂小结】:

通过溴乙烷的学习,1、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2、卤代烃重要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的条件

【板书设计】:

一、卤代烃

1、定义2、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

CnH2n+1X

二、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

分子式:

C2H5Br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H2Br或C2H5Br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无醇则有醇,有醇则无醇)

【作业】:

导学案:

自我检测

 

【卤代烃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及自我检测的练习,发现有机物性质与官能团及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自我检测题的练习,进一步知道了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引入官能团,改变官能团的数量等。

自我总结:

1、对烃的衍生物的教学的感受

本节课通过动画演示及课堂问题的设计,很好的完成了卤代烃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学习卤代烃的性质的认识有了进一部的了解,能深刻体会到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做实验,如果能以实验带动教学,学生对卤代烃的性质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反应能力的感受

对本节课内容的提问以及以前化学课的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寻根求源,完成自己的学习体系,更能很好的完成预习及作业任务。

但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别同学被动接受的思想还是比较严重,怎么让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热爱化学,是我更进一步对化学学教学的研究

3、对课时的感受

卤代烃1课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盐类水解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盐?

2、什么是电离平衡?

3、水溶液的酸碱性由什么决定?

【引入新课】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呢?

测定下列盐溶液的PH,实验探究一下。

【实验探究】: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下列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酸碱性。

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CuSO4(或Al2(SO4)3)溶液、KNO3溶液。

【教师】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中性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

【完成表格】

盐溶液

CH3COONa

Na2CO3

NaCl

NH4Cl

Al2(SO4)3

KNO3

溶液的PH

溶液中存在

的微粒

哪些离子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溶液显示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结论】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提问】同样为盐溶液,却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说明在这六种溶液里H+和OH—的浓度分别呈何种关系呢?

【学生】回答。

【提问】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在水溶液中既不能电离出OH-也不能电离出H+,而在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的浓度总相等,那么是谁打破了这一等量关系呢?

【探究】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探究步骤】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

2、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3、CH3COONa溶液中哪些离子能共存?

哪些离子不能共存?

写出离子方程式。

4、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和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CH3COO-+H2O

CH3COOH+OH-

【迁移•运用】NH4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Al2(SO4)3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板书】NH4++H2O

NH3•H2O+OH—

【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

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3、结果:

破坏了H+或OH—浓度的等量关系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的特点:

(1):

盐类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2):

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比较小,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3):

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升温促进水解。

【交流讨论】什么样的盐才能水解呢?

【归纳总结】:

5、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课堂练习】:

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NH4+B、SO42-C、Al3+D、F-

2.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溴化钾B、硫酸铜C、硫化钠D、硝酸钡

3.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碳酸钾B、硫酸氢钠C、硫酸钠D、氯化铁

4.请判断下列盐在水溶液中能否水解,并试着写出水解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①KClO②BaCl2③Na2CO3④Na2SO4⑤FeCl3⑥CuSO4

1、生成弱电解质

2、破坏并使水的电离向右移动

【课堂小结】:

盐类水解

定义

1、盐中必须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2、盐溶于水

条件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

都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规律:

【板书设计】:

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

2、实质:

3、结果:

4、盐类水解的特点:

5、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作业】:

一、完成P892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

据科学实验证明:

CH3COONH4的水溶液呈中性,为什么?

【盐类水解的教学反思】

1.本节课将盐类水解从实验探究,学生能跟随教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主动参与探究,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在探究中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盐类水解实验完成后,有关盐类水解相关知识都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这使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分析得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最后,本节课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使教学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3.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生物和进行探究学习的信心。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常数(溶度积)的含义,知道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栏目和补充实例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兴趣,在“观察思考”先演示在解释现象,更深层次的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概念。

从前面所学分析平衡问题的思路出发,遵循规律进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起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

沉淀的转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引入】1、牙齿的保护2、溶洞的形成

【说明】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沉淀的相关知识

【板书】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探究实验】

(1)将少量的PbI2固体加到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一段时间。

【分析】PbI2(s)

Pb2+(aq)+2I—(aq),溶解就

是固体变成水溶液中离子的过程。

当V溶解=V结晶>0时,溶液就达到了

饱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就不再变化了,

表面上看上去就像“不溶”了,实际上是

溶解和结晶的速率相等。

【探究实验】

(2)取上层清液1~2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KI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分析

(2)的现象,说明平衡发生了移动。

那么怎么定义这个平衡呢?

【板书】一、沉淀溶解平衡

1、定义:

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形成饱和溶液,固体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

逆、动、等、定、变

【教师】那么影响这个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呢?

【启发】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的?

(从断键、成键上分析物质,但也有例外,如:

Ca(OH)2)

【板书】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

难溶物质本身性质——主要决定因素

外因:

(1)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练习】下列操作会使CaCO3

Ca2++CO32—溶解平衡如何移动?

操作

加水

升温

加入CaCl2或Na2CO3

加入盐酸

溶解平衡移动方向

【学生】回答

【板书】

(2)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4)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气

体时,平衡正移

【教师】对于PbI2(s)

Pb2++2I—这个溶解沉淀平衡的可逆过程,它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K=

,Ksp=K[PbI2]=[Pb2+][I—]2也是一个常数,我们把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

【板书】4、溶度积常数(Ksp)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其离子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为一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说明并板书】

25℃,Ksp=K[PbI2]=[Pb2+][I—]2=7.1×10—9mol3L—3

注:

(1)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问题探究】

(1)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请根据下表分析,溶度积与溶解度有什么关系?

难溶物

Ksp表达式

Ksp值(25℃)

溶解度(g)

AgCl

1.8×10—10mol2L—2

1.8×10—4

AgBr

5.0×10—13mol2L—2

8.4×10—6

AgI

8.3×10—17mol2L—2

2.1×10—7

Mg(OH)2

5.6×10—12mol3L—3

6.5×10—3

Cu(OH)2

2.2×10—20mol3L—3

1.7×10—5

(2)写出下列难溶物的溶度积表达式

(3)将0.001mol/LNaCl溶液和0.001mol/L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

【强调】

(1)溶度积的大小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离子浓度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但不能说溶度积越大,物质的溶解度就越大。

因为从c→n→m→S还要乘以M,溶解度就大的物质其M不一定大。

【板书】

(2)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同温度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应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

【强调】

(2)以AgCl为例,讲求溶解度S的计算方法。

学生完成Mg(OH)2溶解度S的求算。

(3)该题引出溶度积规则。

另沉淀完全是指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小于10—5mol/L

【板书设计】

一、沉淀溶解平衡

1、定义:

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形成饱和溶液,固体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

动、等、定、变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

难溶物质本身性质——主要决定因素

外因:

(1)浓度

(2)温度(3)同离子效应(4)其他

4、溶度积常数(Ksp)

(1)定义:

(2)表达:

注:

(1)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2)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同温度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应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

【作业】:

P962P1097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结构完整,尤其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入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的出彩点,但没能与本节要讲的基因库有关知识衔接好;学生听课情绪高涨,分组讨论非常热烈,但导学案上“合作探究1”的计算方法,学生用概念法很容易就算出来了,探究的价值似乎不大;课堂上提问面广,并且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并及时点拨。

即使时间紧张,教师也一定要领着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卤代烃的性质(说课)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教材将卤代烃安排在第二章第一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之中,旨在通过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性质上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桥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卤代烃的定义及通性。

2、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结构的对比体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与影响

3、提高对比分析能力及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溴乙烷与乙烷性质对比,逐步认识溴乙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探究溴乙烷中溴原子的检验;学以致用,学会迁移对比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

2、感受化学性质与结构问题紧密相连。

3、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性质的关系

难点: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烃的通性,卤代烃的通性,乙烷的结构与性质,溴乙烷的结构与性质

能力基础

官能团和有机物的结构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性质推断能力

官能团—Br

学生心理

乙烷溴乙烷

二、教法选择:

启发引导、创设情境

三、学法指导:

迁移对比、归纳总结

教学情境1:

引出课题

身边的化学:

涂改液、雨衣、七氟丙烷灭火器、运动场上氯乙烷的使用、臭氧空洞、不粘锅、人造血等

教学情境2:

卤代烃的定义和通性

一、卤代烃

1、卤代烃及其定义

2、了解卤代烃的通性

设计意图:

对比烷烃通性,尤其与水密度的对比进一步加深烃比水轻,大多数卤代烃比水重这一重要物理性质,这一性质主要用于有机物的萃取现象。

教学情境3:

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

乙烷与溴乙烷结构的对比溴乙烷的性质的活泼性溴乙烷的物理性质,C-Br,邻碳C-H的断裂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问题一:

溴乙烷水解反应类型

问题二:

如何判断CH3CH2Br是否完全水解?

问题三:

溴乙烷中溴原子的检验

设计意图:

1、由现象、性质来推测,考察学生对其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的掌握

2、进一步考察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及其条件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HX,H2O),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或者“≡”)的反应。

对有机物结构的要求:

“邻碳有氢”

设计意图:

1、由反应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找出反应类型

2、引出消去反应的定义及其对有机物结构的要求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CH3CH2Br

CH3CH2Br

反应条件

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加热或常温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常温

断键位置

C-Br

C-Br,邻碳C-H

生成物

CH3CH2OHNaBr

CH2=CH2NaBrH2O

结论

溴乙烷和NaOH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无醇则有醇,有醇则无醇)

作业设计:

1、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有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A、取氯代烃少许,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B、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C、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D、取氯代烃少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加硝酸酸化,然后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

2、下列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①CH3Cl②CH3CHBrCH3③(CH3)3CCl

【升华与反馈】

1溴乙烷作为我们研究卤代烃的代表,其他卤代烃在化学性质上与溴乙烷有相似性,你能完成下列反应吗?

①2-氯丙烷+NaOH溶液②2-氯丁烷+NaOH醇溶液

③写出由CH2BrCH2Br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2、请由1—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选择相应试剂制取少量2—氯丙烷。

3、请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选择相应试剂制取少量1,2—丙二醇

【板书设计】:

一、卤代烃

1、定义

2、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

CnH2n+1X

二、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

分子式:

C2H5Br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H2Br或C2H5Br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无醇则有醇,有醇则无醇)

【教学反思】:

 

对陆丁丁同志第一轮课堂达标活动的总结及评价

经过积极准备努力,历时近一个月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课活动在今天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这次活动中,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为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课,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严谨求学、认真扎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1、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准备了教具或课件;

2、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3、注重教材的挖掘,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策略明显提高,课堂提问有收有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重视提炼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以及知识的迁移,适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5、在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学生扎扎实实学习的多了。

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中能坚持以传统的教学为根基,同时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

7、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人文情怀。

8、从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姿态看教师基本功扎实,文化底蕴浓厚。

亮点方面:

1、所有参赛教师精神面貌均较好,教仪教态端庄自然,

2、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传授准确到位,课堂结构较为严谨,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的部分体现较好,训练内容和讲的内容较为统一,演绎堪称完美。

3、课堂教学能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比较灵活。

注意到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多种学习方法。

评价语言比较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