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619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x

苏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9月1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

手电筒,小竹杆,呼拉圈

实验原理

手电筒和呼拉圈分别代表太阳和太阳运动的轨迹,小竹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小标杆垂直放在桌面上。

2、用呼拉圈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

3、把手电筒挂在呼拉圈慢慢移动。

4、观察小标杆的影子的变化情况。

太阳由东到西,(低——高——低)

影子由西到东,(长——短——长)

实验结论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实验问题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实验报告单(2017)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9月8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实验器材

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

实验原理

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三角形纸板的投影逐渐

由西向东移动。

实验结论

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验问题

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9月15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光的行进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原理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

2、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问题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9月22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光的反射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器材

镜子、白纸、笔

实验原理

镜面反射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2、借助镜子读一段文字。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镜子中物体的像与物体本身是上下(一样),但(左右)相反。

实验结论

镜子中物体的像与物体本身是上下(一样),但(左右)相反。

实验问题

镜子成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9月29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透镜

实验目的

了解两种透镜以光线的不同折射功能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

实验原理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的作用。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 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能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的的作用。

实验结论

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能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的的作用。

实验问题

两种透镜有什么不同?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0月13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七色光

实验目的

认识日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实验器材

手电筒、平面镜、水盆、七色转盘

实验原理

日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盒,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面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实验结论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实验问题

太阳光是由哪七种颜色合成的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0月20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

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灯泡

实验原理

简单电路的组成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炮。

2、灯炮亮后画出线路图。

当导线把电池和灯炮连接后,灯炮亮了。

实验结论

简单的线路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组成。

实验问题

简单电路由什么组成?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0月27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

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原理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利用小灯炮、电线、电池,组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体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用钢尺、铁钉等金属物体连接线路时,灯泡亮了。

用橡皮、塑料等物体连接线路时,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钢尺、铁钉等金属物体是导体,

橡皮、塑料等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问题

说出一些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1月3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目的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

接好电路的暗盒、导线若干、电池、小电珠

实验原理

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同学来检测。

2、把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亮的打√)

接点

A—B

B—A

A—C

C—A

 

实验结论

小灯泡亮说明连接线路通了,小灯泡不亮说明连接线路不通。

实验问题

怎样判断暗盒里的电路的连接情况?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1月10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研究磁铁

实验目的

探究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

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环形磁铁若干

实验原理

磁铁的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让吸起来的铁钉拔除。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

3、看磁极怎样指示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磁铁能吸回形针,能指示南北方向、

相同磁极排斥,

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

磁铁有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实验问题

磁铁有什么性质?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1月17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电磁铁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

电池、铁钉、长导线、回形针若干

实验原理

电磁铁具有磁力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

2、接通电路后,用铁钉去吸收圆形针。

 

像磁铁一样能吸引圆形针。

实验结论

电磁铁也有磁力

实验问题

电磁铁具有什么功能?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1月24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运动前后人的呼吸心跳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秒表、简易听诊器、记录表

实验原理

(运动)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平常状态)。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测量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3、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运动)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平常状态)。

实验结论

(运动)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平常状态)。

实验问题

运动前后人的呼吸心跳有什么变化规律?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2月1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肺和呼吸

实验目的

学习没肺活量,使学生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验器材

肺活量测量器

实验原理

学习测肺活量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小组同学测量每个人的肺活量,并作记录。

每个人的肺活量大小不一样

实验结论

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验问题

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2月8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心脏和血液循环

实验目的

认识心脏为什么不停地跳动。

实验器材

水槽、塑料瓶、秒表、人体血液循环图

实验原理

引导学生发现脉搏与心跳是一致的。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塑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

2、观察介绍人体的血管。

3、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动脉的心跳。

4、测量一分钟心跳的次数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交流、比较自己1分钟心跳、脉搏跳动次数,认识心脏的功能。

实验结论

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并与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致。

实验问题

心脏为什么不停地跳动?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2月15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解释

实验目的

做彩色水点现象,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器材

培养皿、白纸条、夹子、水彩笔

实验原理

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区分事实与解释。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水笔在吸水纸上画出不同试飞颜色的圆点。

2、固定纸条,使水能浸到纸条的底部,而不碰到彩色水点。

3、当水慢慢地被吸上纸条后,圆点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紫色分解为红色和蓝色

绿色分解为黄色和蓝色

黑色分解为多种颜色

红色保持单色调不变

实验结论

交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实验问题

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12月22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建立模型

实验目的

通过滚珠的运动(黑盒子),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器材

黑盒子、滚珠、厚纸板、胶带

实验原理

认识模型的作用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

厚纸板粘贴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2、把自己所在组研究结果公布于众。

3、拿到相同编号盒子的同学在一起商量一下,尽可能使解释一致。

学生交流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结论

通过滚珠的运动(黑盒子),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