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82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doc

六年级上册科学

学校:

班级:

学生:

新建街小学

课题:

显微镜下的世界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初步认识显微镜

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实验器材

生物显微镜等。

1、把显微镜摆放在桌面上,让学生了解构造。

2、介绍构成部分:

1)镜座2)镜柱和镜臂

3)载物台4)透光器

5)反光镜6)镜筒

7)压片夹8)准焦螺旋

9)目镜

实验

结论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仪器,能观察肉眼看不清楚和看不见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像,因此,要使物像向上移动,就要向()移动玻片;要使物像向左移动,就要向()移动玻片。

1

课题:

显微镜下的世界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目的

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等

1、把显微镜安放在桌面上,调整好。

2、用滴管取一滴实验用水在载玻片上。

3、把载玻片安放在载物台上。

4、观察记录。

实验

结论

细菌、霉及病毒,要借助()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微生物是非常微小的生命体。

它的特点是:

种类(),公布(),代谢()

代谢强度(),生长繁殖(),容易()。

2

课题:

显微镜下的世界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认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器材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等。

1、把显微镜安放在桌面上,调好。

2、把洋葱表皮细胞标本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3、观察、讨论、记录。

实验

结论

生物体是由()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洋葱的表皮细胞呈()的结构。

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和()

等。

植物细胞是由()、()、()和()

组成的,动物细胞是由()、()和()组成的。

3

课题:

我们的地球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的现象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进出港的帆船”,从而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器材

橡皮泥,火柴梗,小纸片,地球仪等。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港,你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

结论

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只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由此可见,地球是()形的。

4

课题:

我们的地球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弄清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实验器材

纸盒、积木等。

1、在纸箱上面画出等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

结论

地壳的岩层在()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了巨大的(),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5

课题:

物质在变化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蜡烛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实验器材

蜡烛、烧杯、石灰水、抹布、白瓷碗。

1、加热蜡块,观察有什么变化?

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2、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4、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

实验

结论

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没有生成();另一类是从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从()、()、()、()等现象加以判断。

6

课题:

探索宇宙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环形山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实验器材

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而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

4、观察,思考,讨论并记录。

实验

结论

太阳落山后,()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用自制的()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和()撞击而形成的。

7

课题:

假设与实验年月日教师评价:

实验名称

谁先着地

实验目的

通过假设与实验,弄清纸球落地的情况

实验器材

大小相同的纸、小球

1、提出假设

2、实验验证

3、用两张一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4、观察记录。

5、把一张纸揉成一团。

与一个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6、观察记录。

实验

结论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不同,把物体同时从高处丢下时,受阻力()的物体先着地,受阻力()的物体后落地。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