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5890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三河市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题;共7分)

1.(2分)在下面一段话划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

岂非         !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

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

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

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

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C.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欧洲迄今已有十名滑雪者丧生或因雪崩失踪,最严重的是瑞士戴提格谷三日发生雪崩,把一批滑雪者和援救人员在山谷底部被活埋。

B.刘良欢认为,既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打车软件带来的不公采取了措施,同理,该部门也应为打车软件带来的不诚信提供纠纷解决。

C.韩流偶像在10年后的今天成为一种现象,与李敏镐、金秀贤的卖力表演和爆棚人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D.央视新闻评论员认为:

余额宝不仅冲击银行,而且冲击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

3.(3分)(2017高三上·庄浪月考)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

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________?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________,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跟着消失了之后,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

外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________;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6分)

4.(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黑格尔说,“真正有价值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眼下,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没有什么比谈论人工智能更酷炫的了。

但问题在于,许多科幻电影、电视剧都设想了最终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

最近霍金就再次表示了这种担忧。

其实,无论是科幻电影中的桥段,或是霍金的担心,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于人类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种不确定,既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在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可能造成冲击的不确定性。

其实,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基于对人类智能的简单、粗糙的模仿。

即使像所谓的“神经网络”这样的名称,听着特别玄,但它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还是要差上很多级别,它们仍然只是建立在神经元连接机理的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

并且,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局限于某个极窄的范围之内,不要说超级智能,即使是简单的跨界,也要做出很大的调整,才能实现。

当然,你可以说,还是存在某个时刻,人工智能就是变得比人类聪明了。

我们假设真的存在这种可能,那意味着人工智能需要具备某种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否跟人类相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人工智能为什么要来消灭人类呢?

为什么一定要与人类为敌呢?

更何况,人类现在对于自身的意识、伦理、思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是什么,尚不清楚。

如果机器真能自主产生意识,那也只能说,这是宿命。

相较于这种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威胁,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

这种冲击,并非人工智能的主动行为,而是当其改变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后,人类社会自身适应、调整自身制度的努力所带来的改变。

虽然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潮,可能消灭近半数的工作岗位,但失去收入的只是普通的劳动者而已,企业却可能因此受益,甚至获取更多利润。

那么这些利润、财富该如何分配呢?

很大可能是这个社会的财富将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正如英国乐施会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所言,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八个人,拥有财富是人类总体财富的一半。

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人革命加剧这种趋势,结果又会如何?

社会的不公平将会是极大的问题。

正如上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劳动与资本关系发生了变化,进而产生了福利制度和福利国家。

现在,我们更紧迫的事情,恐怕不是去想,人工智能有了自主意识后,会如何消灭人类,而是在面对新的劳动关系、新的生产方式时,人类社会的制度究竟应该怎么调整。

所以,如果人工智能能够摧毁人类,那一定不是因为人工智能觉醒,而是人类在这一波的社会关系变化中,自己失控了,放任极端化的社会制度出现,破坏了其自身生存的基础。

这与其说是人工智能带来的,还不如说是人类自身的不可靠所导致的。

(摘编自南方时报网)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是对人类智能简单、粗糙的模仿,它只是建立在粗浅抽象上的数学模型。

B.人工智能中即使能够建立所谓的“神经网络”,与人类神经系统的真实情况相差甚远。

C.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的冲击可能会大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的威胁。

D.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潮可能使企业获取更多利润,还改变了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

(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太多科幻作品设想了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的悲惨结局,连霍金这样的科学家都因此表示了担忧。

B.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可能源于对人工智能理解的不确定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制度的冲击。

C.随着技术的发展,即使人工智能有可能变得比人类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一定会与人类为敌。

D.人工智能如果能摧毁人类,更可能是人类在适应新的一波社会关系变化中,自身失控而导致的。

(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存在一种两难境地,人工智能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其发展也有诸多不确定性。

B.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应用上局限于极窄的范围之内,想实现产品简单的跨界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

C.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尚且有限,人工智能能否自主产生与人类相同的意识对于人类来说更是不能确定之事。

D.与其担心人工智能的觉醒,不如更关注人类如何解决由于自身的不可靠而导致的一系列失控问题。

5.(13分)(2019高一上·肇庆期中)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

张再生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

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

卫星回收工程。

按照测算,卫星将于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

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

2分钟后,“飞物”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

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天外来客”。

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

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

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

1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

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

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1929年,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

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研究“相对论”的两篇论文脱稿了。

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四维时空”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声全球。

他身材矮小,仪容和蔼。

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

他们通宵达旦畅谈,大师赞誉了束星北的两篇论文。

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

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对论”。

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1929年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

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怀祖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

衰变”这一尖端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

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

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

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

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

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

“妙!

”就是这种“波尔”学风,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

其中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

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

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

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

“我物理的基础……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

他夜以继日,勤奋科研。

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国气象学会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

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

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海洋内波研究”。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戴史册。

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

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束星北家境优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B.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C.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

D.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E.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2)作者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中国的爱因斯坦”?

请简要分析。

(3)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6.(7分)(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王长元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

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

“那啥,顶子哪?

“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

“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

“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

“出了啥事?

“杀人啦,顶子。

这不,官家正寻他哪!

“啥?

”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

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

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

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

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

“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

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

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

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

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

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

“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

这,国法是不能容的。

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

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

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

”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

对,叫窝藏。

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

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村长最费思索的是:

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

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

“对,就用它。

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

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

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

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

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

可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

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

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

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

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

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

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开闩门的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

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

“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

“就这些了,都拿着吧!

顶子,你要去哪里?

“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

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

“顶子,”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

“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

“干啥?

顶子咬了下嘴唇说:

“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

”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

“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

(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

B.“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

C.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

D.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2)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7.(11分)(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也。

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

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闻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

于书无所不通,数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以母丧不试,庐于墓三年。

熙宁初,韩绛荐其材行,召试,赐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满,至京师,上以安石故,赐对。

帝曰:

“卿学问通古今,以汉文帝为何如主?

”对曰:

“三代以后未有也。

”帝曰:

“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

”对曰:

“文帝自代来,入未央宫,定变故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

至用贾谊言.待群臣有节.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

”帝曰:

“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朕以天下之大,不能使人,何也?

”曰: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又问:

“卿兄秉政,外论谓何?

”曰:

“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

”帝默然不悦,由是别无恩命,止授崇文院校书,后改秘阁校理。

屡以新法力谏安石,又质责曾布误其兄,深恶吕惠卿之奸。

先是,安国教授西京,颇溺于声色,安石在相位,以书戒之曰:

“宜放郑声。

”安国复书曰“亦愿兄远佞人。

”惠卿衔之。

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

诏以谕安石,安石对使者泣下。

既而复其官,命下而安国卒,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

(1)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B.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C.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柞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D.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这里指的是国子学,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髙学府。

B.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

C.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

这里的“秦祚”即前秦的国运。

D.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

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

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国天资很高,少年时就因所写的诗、铭文、文论、词赋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

B.因为王安石的缘故,王安国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应对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最终没有得到提拔重用。

C.王安国认为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哿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并劝谏王安石远离小人。

D.王安国在西京任职时,沉溺于声色之中,因此被罢免了官职,放还家乡。

不久虽被官复原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

②惠卿衔之。

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8.(10分)(2015高一上·常德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次①石湖书扇韵②

姜夔③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次:

次韵,古人“和韵”(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压的韵作诗)的一种格式。

②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③姜夔: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作答。

(2)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共1题;共8分)

9.(8分)(2016·双流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写景转入抒情且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归去来兮辞》中通过描写归途中的景象来衬托渊明愉悦轻快之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滕王阁序》中描写野鸭翱翔、水天一色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六、语言运用(共1题;共2分)

10.(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还指出“没有先前生物的模型或胚种”

②他似乎认为世界上的栖息者在陆续的时期内几近灭绝

③马修先生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

④其后又重新充满了这个世界

⑤也可能产生新类型

⑥这些观点表明他似乎认为生活条件的直接作用具有重大的影响,已清楚地看到了自然选择原理的十足力量

A.③⑥②④①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③②④①⑤⑥    

D.②④①⑤③⑥    

七、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

11.(3分)(2015高一上·佛山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艺术创作。

因为它是个人行为,①________。

我们曾经历过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经过拨乱反正,②______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

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

因此,③________。

八、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