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5920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E)

AHBcAgBHBsAg  CHBeAg  D抗HBe  E抗HBs

2、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

A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B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D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E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d)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乙型肝炎疫苗

4、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B)

A鼠疫、艾滋病  B鼠疫、霍乱  C鼠疫、霍乱、艾滋病

D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E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5、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病毒是(C)

A流感病毒B埃可病毒C风疹病毒D轮状病毒E麻疹病毒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B爱国卫生运动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以上都不是

7、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

8、类毒素是(C)

  A、由细菌产生的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具有相似的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但没有毒性

  D、与外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E、与内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9、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计划免疫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除

10、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11、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12、百白破疫苗包括(A)

  A、百日咳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

  E、百日咳灭活菌、白喉活菌苗、破伤风活菌苗

13、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4、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例在(C)

  A、1977年  B、1980年  C、1960年  D、1958年

E、1978年

15、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病例时间在(B)

  A、2000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0年

  E、1988年

16、在我国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普及计划免疫目标为(A)

  A、在198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B、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1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C、2000年实现无脊灰证实标准

  D、2012年实现麻疹消除标准

  E、在1989年以省为单位、1992年以县为单位,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12月龄内接种率达到85%。

17、计免接种反应中度反应是()

A、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温)~℃

B、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温)~℃

C、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

  D、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温)~℃

  E、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18、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宣传卫生知识B、使教育对象实现知识、观念和行为改变的统一

  C、提高认识

  D、健康教育活动是从计划、实施到评价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E、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信息传播、行为干预和社区组织

19、常见的活疫苗有(A)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流脑疫苗

  D、百白破疫苗  E、白破二联疫苗

20、乙脑灭活疫苗基础免疫是(B)。

A、1针  B、2针C、3针D、6个月开始接种E、2岁开始接种

21、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A)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C、皮下注射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E、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

  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角  E、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23、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A)

  A、支气管肺炎

  B、心血管功能不全C、喉炎D、脑炎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4、疑似暴发疫情(A)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C、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10例或10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D、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E、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10例或10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25、乡(镇)卫生院发现暴发疫情时,(A)

  A、应立即向所属的乡(镇)政府报告,并要在1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或派人)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应立即向所属的乡(镇)政府报告,并要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或派人)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应立即向所属的乡(镇)政府报告,只要在48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或派人)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不必向所属的乡(镇)政府报告,只要在1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或派人)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E、不必向所属的乡(镇)政府报告,只要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如电话或派人)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计划免疫常用指标为(A、B、C、D、E)

  A、建卡率  B、接种率  C、抗体阳转率  D、保护率E、以上都对

  2、麻疹实验确诊病例有(B、C、D)

  A、有发热、出疹、结膜充血等麻疹典型症状;

  B、近一个月未接种麻疹疫苗而血清中监测到IgM阳性的病人;

  C、出疹病人恢复期血清IgG是发病期呈四倍以上增长;

  D、出疹病人尿中、咽拭子等物生物材料中电镜检测麻疹病毒;

  E、经临床医生确诊为麻疹的病例

3、关于AFP下列有哪些说法正确(ABCD)

  A、是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缩写的简称;

  B、全身重症肌无力应作为AFP病例报告;

  C、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合格便;

  D、麻痹超过三个月的AFP病例可以不采便;

  E、AFP病例随访可能通过电话进行随访

4、高危AFP病例的条件包括有(BCD)

A、小于3岁;  B、小于5岁;  C、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不祥;

  D、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便;  E、小于14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B、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C、12月1日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宣传日”;

  D、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E、疫苗分为两类。

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三、判断题(正确的表述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每题1分,共10分):

  1、疫苗是药品。

(√)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

  3、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

  4、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

  5、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

  6、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

(×)

  7、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

(×)

  8、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

  9、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计划免疫工作。

(√)

  10、所有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应实行疫情网络直报。

(√)

  四、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计划免疫

  2、异常反应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写出常见的10种乙类和5种丙类传染病。

  2、如何鉴别百白破疫苗是否冻结过?

  3、合格接种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需要肌肉注射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有:

(c)

  A.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甲肝灭活疫苗

  B.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乙肝疫苗

  C.百白破乙肝疫苗甲肝灭活疫苗

D.百白破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

  2、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发现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后,进行网络报告的时限为(B)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48小时内D.72小时内

  3、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应废弃,活疫苗超过()应废弃。

(B)

  A.小时.5小时B.1小时.5小时

  C.小时.5小时D.2小时.5小时

  4、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C)

  A.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

  C.可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D.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5、在接种场所显着位置公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下列哪种:

(C)

  A.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

  B.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服务价格等

  C.疫苗厂家的服务电话

  D.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6、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周,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后()周,可接种减毒活疫苗。

(C)

A.4,2B.2,2C.2,4D.4,4

  7、-20℃至8℃之间可以存放的疫苗包括:

(C)

  A.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

  B.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C.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D.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肝疫苗

  8、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下面处理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B.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C.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应立即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

  D.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9、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D)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C.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D.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10、预防接种服务流程正确的是:

(D)

  A.通知儿童监护人→建档、确定接种对象→实施接种→留观

  B.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建档、确定接种对象→留观

  C.建档、确定接种对象→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

  D.建档、确定接种对象→通知儿童监护人→实施接种→留观

  11、关于脊灰疫苗的使用,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D)

  A.脊灰疫苗2,3,4月龄分别接种1剂,4岁时加强免疫1剂

  B.脊灰疫苗的起始月龄是2个月

  C.最近一周内每天腹泻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脊灰疫苗

  D.有免疫缺陷的小儿可以服用脊灰疫苗

  12、服用糖丸疫苗错误的做法是(C)

  A.OPV糖丸疫苗每人l粒。

  B.月龄稍大的儿童可用消毒小勺将OPV直接喂入口中。

  C.月龄小的儿童将OPV用汤匙碾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慢慢送入口中,看其服下;凡吐出者要重服。

  D.OPV液体疫苗每人2滴。

  13、接种单位应该配备的基本冷链设备是:

(D)

  A.普通冷库,普通冰箱,温度记录器B.低温冷库,低温冰箱,温度记录器

  C.普通冰箱,低温冰箱,温度计D.普通冰箱或/和冷藏包,冰排,温度计

  1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由什么机构做出调查诊断?

(C)

  A.二级以上医院B.三级以上医院

  C.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组D.县级以上医学会

E.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F.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构

  15、免疫程序规定满6岁时儿童才能接种的疫苗是:

(B)

  A.乙脑疫苗B.白破疫苗C.麻风疫苗

  D.A+C群流脑疫苗E.麻腮风疫苗F.甲肝疫苗

  16、免疫程序规定满3岁时儿童才能接种的疫苗是:

(D)

  A.乙脑疫苗B.白破疫苗C.麻风疫苗

  D.A+C群流脑疫苗E.麻腮风疫苗F.甲肝疫苗

  17、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必须由()做出。

(B)

  A.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C.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18、卫生关于流动儿童的管理,下面叙述不对的是(A)

  A.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6个月的≤7周岁儿童。

  B.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制定针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措施,加强对流动儿童管理。

  D.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设立临时接种点,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E.接种单位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时间,及时转卡;利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组织对长期外出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或索查外地的接种资料。

  19、冻制冰排时,往冰排内注入清洁水,注水量为冰排容积的:

(C)

  A.80%B.85%C.90%D.95%

  20、接种门诊应当将接收和领取疫苗的记录保存至超过什么期(B)年备查?

  A、半B、2C、5D、18

  21、预防接种单位应该对辖区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进行主动搜索,(A)进行一次。

  A、每月B、两月C、半年D、一年

  22、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其补偿费用由(A)支出。

  A、省级财政B、市级财政C、区级财政D、接种单位

  23、通过主动搜索掌握的辖区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按照(C)进行管理。

  A、暂住儿童B、流动儿童C、本地儿童D、不予管理

  24、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的贮存条件是B

  A.5℃~10℃℃~8℃C.2℃~20℃℃~20℃

  25、疫苗在进行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哪些(D)等。

A、起运、到达时间B、环境温度C、起运、到达温度D、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

  1、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除了应当公示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接种服务咨询电话、宣传资料外,还应该重点公示(ABCD)

  A.品种及其免疫程序B.作用、接种方法

  C.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D.接种服务价格

  2、严重异常反应包括(ABCE)

  A.过敏性喉头水肿B.过敏性紫癜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心因性反应

  E.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3、关于“振荡试验”,下面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ABC)

  A.“振荡试验”是检查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B.如果试验样品出现沉淀的速度比对照样品更慢,则说明被检安瓿极可能未被冻过

  C.如果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沉淀速度相同,并且试验样品出现片状物,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说明试验样品可能被冻结破坏,不能继续使用

D.如果试验样品出现沉淀的速度比对照样品更慢,则说明试验样品可能被冻结破

  4、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遵循(ABCD)

  A.区域规划B.定点接种C.合理布局D.规范管理

  5、接种后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家长、监护人哪些内容?

(ABC)

  A.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B.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C.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D.如未带接种证,请其回去自己补上接种记录。

  6、卫生关于流动儿童的管理,下面叙述正确的是(BCD)

  A.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6个月的≤7周岁儿童。

  B.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制定针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措施,加强对流动儿童管理。

  D.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设立临时接种点,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E.接种单位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掌握儿童外出、返回时间,及时转卡;利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组织对长期外出儿童进行查漏补种或索查外地的接种资料。

  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备查。

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BD)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E.3年 F.5年

  8、免疫程序规定满18月龄时儿童才能接种的疫苗是:

(EF)

  A.乙脑疫苗B.白破疫苗

  C.麻风疫苗D.A+C群流脑疫苗

  E.麻腮风疫苗F.甲肝疫苗

  9、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AEF)

  A.百白破疫苗B.甲肝减毒活疫苗

  C.麻疹疫苗D.流脑疫苗

  E.乙肝疫苗F.甲肝灭活疫苗

  G.卡介苗I.脊灰疫苗

  10、皮下注射的疫苗是:

(BCD)

  A.百白破疫苗B.甲肝减毒活疫苗C.麻疹疫苗

  D.流脑疫苗E.乙肝疫苗F.甲肝灭活疫苗G.卡介苗I.脊灰疫苗

  1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现场调查人员应收集下列哪些资料:

(ABCDE)

  A.病人的预防接种史、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等

  B.疫苗的运输条件、过程、储存情况等

  C.接种现场组织实施情况、接种人员的资质

  D.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

  E.当地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12、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BD)

  A.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B.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C.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引起VAPP;

  D.群发性癔症。

  13、采用皮内接种法进行接种时,注射器针头应与皮肤呈()角,针头斜面向()进行注射。

采用皮下接种法进行接种时,注射器针头应与皮肤呈()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进行注射。

(BEFK)

  °B.10-15°C.15-20°D.20-30°E.30-40°F.向上G.向下H.向左I.向右J.1/3K.1/3~2/3L.2/3M.2/3~3/3

  14、导致AEFI发生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ABCD)

  A.健康状况B.过敏性体质C.免疫功能不全D.精神因素

  15、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BC)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接种百白破引起的无菌性脓肿。

  16.使用冷藏箱和冷藏包应注意:

(ABD)

  A.箱(或包)盖是否密闭,有无破损、开裂

  B.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

  C.疫苗安瓿直接与冰排接触,确保冷冻

  D.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

  17.以下关于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DE)

  A.发生在预防接种后B.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

  C.对机体只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D.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

  E.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18.以下哪些是接种门诊工作职责的是(ABD)

  A.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B.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C.对本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进行认定D.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19.某儿童年满3岁,已接种过1剂次卡介苗、3剂次乙肝疫苗、3剂次百白破疫苗、3剂次脊灰疫苗、1剂次麻风疫苗、1剂次麻风腮疫苗、2剂次乙脑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疫苗,医务人员在为其办理入托手续时应补种哪些疫苗?

(BD)

  A.脊灰疫苗B.百白破疫苗C.乙脑疫苗D.流脑疫苗

  20.《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BCD)

  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B.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D.以上均对。

  21.《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的职责是:

(ABCDEFG)

  A.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B.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

  C.按照有关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