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746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6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docx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第7讲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考纲要求]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利用离子的特征

反应,能鉴别常见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考点一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

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紫)、Cu2+(蓝卜Fe2+(浅绿卜Fe+(黄)

氧化性

ClO、MnO4、NO3(H*)、Fe3*、Cr2O2

还原性

S2—(HS—)、SO3—(HSO—卜l—、Br—、Cl—、Fe2+

水解显酸性

NH*、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

AIO—、&—、SO2—、CO2—、SiO2—、ClO—、CH3COO—

两性离子

HCO—、HS-、HSO—、HPO4—、H2PO—

注意两性离子”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2)H+不能和大量共存。

答案0H-、C02^(HCOf)、S—(HS_)、S03一(HSO*卜P04-(H2PO^T,HPO4—)、SiO2,AIO,、CIO—、F—、CH3COO—NO-

(3)CO3_不能和大量共存。

答案H+、Mg2+、Ba2+、Ca2+、Fe3+、AI3+、Fe2+、Cu2+

(4)SO3_不能和大量共存。

答案H+、Mn0—、NO—(H+卜Mg2+、Ba2+、Fe3+、Al3+、Fe2+、Cu2+

(5)Fe3+不能和大量共存。

答案OH—、|_、S03—、CIO—、C03—(HCO—)、S2—(HS—)、AIO—、SCN—

(6)AI3+不能和大量共存。

答案OH—、SO2-、CIO—、C03—(HCO—卜S2—(HS—)、AI0—

(7)1—不能和存。

答案Fe3+、NO—(H+)、Mn0—、CIO—、Cr2O2—

(8)N0—(H+)不能和存。

答案C03—(HCO—卜Si03—、CIO—、CH3COO—S2-(HS—)、Fe2+、S03—(HSO—)、I—归纳

判断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和其他离子大量共存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C03—考虑生成气体和沉淀;

(3)Fe3+考虑生成Fe(0H)3、双水解及其氧化性;

(4)AI3+考虑生成AI(0H)3、双水解;

(5)1—只考虑其还原性;

(6)N03(H+)考虑酸性及NO3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

题组一无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COJ、H+、NOJ、Na+

B.Na+、Cu2+、OH-、SO%-

C.Mg2+、H+、AIO-、SO4-

D.NH扒K+、Br-、NO-

答案D

解析A项,H+与HCO-反应;B项,Cu2+与OH-反应;C项,H+与AIO-反应。

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Ba2+、Na+、SO2-、Cl-B.Mn0-、SO2-、H+、K+

C.AIO-、Mg2+、K+、HCO-D.K+、Na+、NO-、SO4—

答案D

解析A项,Ba2+与SO2-反应;B项,MnO-、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碱溶液中,Mg2+、HCO-不能存在。

题组二题干中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3.将足量的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SiO2-

Cl-、

NO-

B.

H+、

NH扒

Al3+、

SO2-

C.

Na+

、Cl-、

MnO-

、so2-

D.

Na+

、CO2-

、CH3COO-HCO3

答案B

解析A中SiO訂能与SO2反应;C中MnO-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中CO2

HCO-均能与SO2反应。

4.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K+、OH-Cl-

B.Na+、Cu2+、SO2-、NO-

C.Mg2+、Na+、SO2->Cl-

D.K+、Na+、NO-、CO3-

AIO-存在于强

、CH3COO-、

答案C

解析A项,H+与OH-反应;B项,Cu2+有颜色;D项,H+与CO2-反应。

“X”

题组三选项中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打“V”不能大量共存的打

(1)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Na+、SCN一、CL、I

⑵含有大量NO*的溶液:

H+、Fe2+、Cl*、SO2*

⑶常温下,pH=12的溶液:

KJCL、SO2-

(4)c(H+)=0.1mol7的溶液:

Na+、NH扌、SO2一、S?

O3—

⑸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

Cu2+、NO*、Fe3+、SO4*

、Na

⑹与铝粉反应放出H2的无色溶液:

NO*、Al3+、Na+、SO4—

⑺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

SO2_、CO3—、Na+、K+

cH+

(8)常温下話—=1X10*12的溶液:

K十、Al。

2、CO2*、Na+

(9)中性溶液:

Fe3+、Al3+、NO*、SO4*

(10)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2+、K+、SO2—、SO3—

(11)c(H+)水=10T2molr的溶液:

Na+、K+、CO3一、SO2—

(12)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Fe2+、NO*

(13)0.1molt的LNa2CO3溶液:

Al3+、SO2*、Cl*、K+

归纳

警惕题干中的常见陷阱”

条件类

咼考中的常见表述

误点点悟

无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常见的

pH=1”或pH=13”

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

而不能大量共存”

大量共存,不包括其他类型反应的离

常见的

易错点

透明”

透明”也可有色”

不能大量共存”

易看成大量共存”

常见的

隐含条

与Al反应放出H2”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但

不能是氧化性酸,如HNO3

由水电离出的C(H+)

=1X10T2mol•J1”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NH3”

与NH3•2O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常见题

干要求

(1)一定大量共存”

(2)可能大量共存”

(3)不能大量共存”

审清关键字

考点二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生成

沉淀;②生成气体:

③显现特殊颜色。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

C「、Br*、

I_

AgNO3溶液

和稀hno3

AgCI(白色卜

AgBr(淡黄色卜

AgI(黄色)

\

沉淀法

SO2*

稀盐酸和

BaCS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

稀盐酸酸化

白色沉淀t

\

Fe2+

NaOH溶液

灰绿色沉淀t

\

红褐色沉淀

L\

Fe3+

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t溶解

不一定是

Al3+

气体法

NH*

浓NaOH溶液和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要加热

co2t

稀盐酸和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so2t、

HCO3有干

so2t

稀H2SO4和品红溶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且气体能

使品红溶液褪色

\

显色法

氯水(少量),CCI4

下层为紫色

Fe2+

KSCN溶液和氯水

先是无变化,滴加

氯水后变血红色

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

Fe3+

KSCN溶液

血红色

苯酚溶液

紫色

Na+、

K+

Pt(Fe)丝和稀盐酸

火焰分别呈黄色、

紫色

K+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片观察焰色

2.熟练掌握在溶液中有特征颜色的离子

常见的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有MnOzT――呈紫色,

Cu2+――呈蓝色,Fe2+――呈浅绿色,Fe3+——呈黄色。

解题时特别注意题干条件是无色透明”还是澄清透明

思考

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能否判断溶液中存在

SO2—4?

答案不能,若溶液中存在Ag+,也有相同的现象发生。

2.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CO2—?

答案不能,若溶液中存在so3—、hco—,也有相同的现象。

3.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能否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CO2—?

答案不能,若溶液中存在HCO—、SO3—、hso—,也有相同的现象。

4.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能否确定溶液中一

定存在so4—?

答案不能,若溶液中存在so3—或Ag+,也有相同现象。

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把湿润无色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则溶液中一定不存

在NH才,该判断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判断错误,检验NH才时,应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该判断是否正

确?

为什么?

答案判断错误,检验Fe2+时,应先加KSCN,再加氯水,否则,Fe3+干扰结果的判断。

7•做某溶液的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钠元素,不存在钾元素,该判断是否正

确?

为什么?

答案判断错误,钾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才能观察到

题组一排除干扰,确定离子

1.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

B.通入C1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丨-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4—存在

D.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2-存在

答案B

解析Cl-、SO4—均能与Ag+形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A错;I2遇淀粉变蓝,通入C12后,溶

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则溶液中有I-存在,B对;SO2—与Ba(NO3)2反应形成

BaSO3沉淀,加入稀盐酸后在H+、NO-的作用下可转化为BaSO4沉淀,C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或SO2,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O2-、HCO-、SO3—或HSO-,D错。

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

B

滴加氯水和CCI4,振

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1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

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

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

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离子的鉴别,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A项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2-或SO2-或Ag+;B项溶于CCl4呈紫色的为b,即原溶液中含有I-;C项观察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排除Na+的干扰;D项检验NH才应加入浓NaOH溶液,且需要加热。

反思归纳

无色溶液中离子检验的一般思路

显蓝色,可能是破、强碱瑕酸盘等

-COi-(SO?

->:

Ca1+或仁产坐白芭沉淀

—兽-3牯或G?

+,产生黑色沉淀

—0H-:

实■验表明无其他明离子后,可以确认为减

—K"、>h十、G'十筹’采用塔色反应检验

题组

3.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L、⑤S03「⑥S04—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

离出的H+、0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答案D

解析

(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故一定含有S02—,因为所给离子只有它水解后可以使溶液显碱性,进而可以判断无Ba2+。

(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I4,振荡,静置,CCI4层呈橙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

⑶分液,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03,有白色沉淀产生,结合⑴,可以判断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02-。

⑷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CI-存在,但⑵中因为已经引入了CI-,故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CI-,据溶液电中性原理,得出有Na+,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定有的离子是Na+、Br-、S03,一定没有的是Ba2+,可能含有的是Cl-、S04-。

4.下列是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无色水样成分的检验过程,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

+、Fe3+、Cu2+、AI3+、Ag+、Ca2+、C03-、S02-、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mL水样进行实验:

向样品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1mol•-1硝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写出BC段曲线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由B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硝酸的体积为

(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

填是”或否”;若存在,K+的物质的量浓度C(K+)的范围

是(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

(5)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原水样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案

(1)SO4-、CO3-1:

(2)BaCO3+2H+===Ba2十+CO2T+H2O(3)40.0mL

(4)是c(K+)>0.6mol-1-1(5)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

淀完全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水样含

CI-,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不含CI-

解析该水样为无色溶液,所以Fe3+和Cu2+不存在;根据图像知,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沉淀,加

入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所以原水样一定含有SO2-和CO2-,因为CO3—与AI3+、Ag+、Ca2+、Mg2

2.33g

+不能大量共存,所以AI3+、Ag+、Ca2+、Mg2+不存在。

n(SO4-)=n(BaSO4)=二=0.01

233g•mOl

6.27g—2.33g

mol,n(CO2—)=n(BaCO3)=h=0.02mol,c(SO2—)c(CO2—)=12。

可能含有Cl—,则

197g•mdl

c(K+)>0.6mol—1O-L

解题技巧

1.离子推断题

(1)肯定性原则:

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记住几种常见的有色离

子:

Fe2+、Fe3+、Cu2+、MnO—、CrO4—、Cr2O2—)

(2)互斥性原则:

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

的隐含条件,女口:

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

(3)电中性原则:

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

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

(4)进出性原则:

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2.电荷守恒在离子反应定量推断试题中的应用

解与离子反应有关的定量推断类试题,需要掌握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存在的方法:

如果多种离子

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

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题组三离子推断实验操作题的规范解答

5.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

Al3+、Cl—、Na+>K+>NO—、OH

—、Fe2+、AIO—、CO2—>NHZ>SO2—>H+。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

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

确定M溶液中含有Na+,不含K+

(2)根据⑴中的实验回答:

NO孑存在于液中,理由是_;

C厂存在于液中,理由是。

(3)根据

(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答案⑴①n溶液中不含co3―、so4—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o3—、so4—

②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

(2)M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才、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

N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I*存在于N溶液中

(3)OH一、AIO*、CO3*、SO2一、Na+、NO*

解析少量N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N溶液中不含CO3*、SO2*,那么

M溶液中一定含有CO2*、SO4*。

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证明含有Na+,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说明M中不含K+;用pH试纸检测M溶液,pH试纸呈蓝色,说明M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那么N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IO*不可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AI3+、Fe2+、NH扌不可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所以判断M溶液中有OH*、AIO*、CO3*、

SO4*、Na+oN溶液中含有H+、Fe2+、AI3+>NH才、K+o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I*存在于N溶液中。

答题模板

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

有••…生成?

……的是……

例如:

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出。

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o

咼考真题演练

1.(2013广东理综,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B.H+、Na+、Fe2+、MnO4

C.K+、Ca2+、Cl—、NO—D.K+>NH扎OH—SO4—

答案C

解析A项,Al3+、CO3—会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B项,MnO—(H+)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C项,K+、Ca2+、Cl—、NO—之间不能反应,能大量共存;D项,NH扌与OH-反应生成NH3•HO,不能大量共存。

2.(2013安徽理综,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

Na+、K+、NO—、NH3•SO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JS2—、B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葡萄糖分子

答案A

解析A中所给分子或离子可在银氨溶液中共存;NO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O2;在电解质溶液

中氢氧化铁胶体会聚沉,且会进一步与H+反应生成Fe3+,所以不能大量共存;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条件下的KMnO4氧

化,所以不能大量共存。

3.(2013北京理综,10)实验:

①0.1mol—1AgNO3溶液和0.1mo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2向滤液b中滴加0.1molT&I溶液,出现浑浊;

3向沉淀c中滴加0.1mol―J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l比AgCI更难溶

答案B

解析A项,在浊液a中,存在AgCI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确;B项,在滤液b中,仍含有少量Ag+,故在b中生成了Agl沉淀,错误;由于Agl比AgCI更难溶解,向有AgCI存在的c中加入0.1mol•L—1KI溶液,能发生沉淀转化反应,生成黄色的Agl,C项和D项都正确。

4.(2013江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Mg2+、K+、SO?

—、NO*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a+、Cu2+、HCO—、NO—

C.0.1mol—1・AgNO3溶液:

H+、K+、SO4—、厂

D.0.1mol—1-NaAlO2溶液:

H+、Na+、Cl—、SO4―

答案A

解析A项,甲基橙呈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4种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正确;B项,酚酞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Cu2+不能大量存在,若碱性过强,HCO—也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项,Ag+与SO2—、I―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AlO—与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5.(2013江苏,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