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6909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docx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

税收分析常用方法

前言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在我们税收分析工作中也大量应用着统计学,例如如何反映税收整体规模和程度,怎样表述税收的开展程度,税收时间序列开展有哪些趋势,经济税收间存在怎样量的关系,如何运用税源调查的数据对整体税源状况作出判断等等。

一般的统计学教材均是站在统计角度阐述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对而言,专门介绍税收统计分析方法的工具书是较少的,而随着对税收分析工作的日益重视和深化,特别是总局将税收分析员纳入到新时期“六员〞培训目的的提出,更凸显了编写一本较为系统、全面的工具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书正是编者根据需要和长期工作经历,以税收分析为主线,将描绘统计、推断统计等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展系统介绍的一种尝试。

本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税收指标描绘分析;第二章是税收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第三章是税收与经济关系因素分析;第四章是行业税负分析;第五章是税源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本书立足于根底的普及性工具书,在介绍有关常用统计方法的同时,还详细说明了上述方法在EXCEL中的实现与应用,希望能对广阔从事税收分析的税务干部做好本职工作能有所帮助。

由于受时间和编者程度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乏和疏漏,希望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章税收指标的描绘分析

第一节概述

税收统计分析是以税收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的认识活动。

税收统计分析以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为理论根底,以统计分析方法为分析工具,对通过调查、搜集税源和税收收入情况等统计资料,进展加工整理、系统、定量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税收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性,并据以对税收将来的开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为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信息。

一、常用的税收统计指标

〔一〕税收统计数据的类型

税收统计数据可分为:

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横截面数据又称静态数据,它是指在同一时间一样单位的数量表现进展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例,某省2005年的税收收入。

时间序列数据又称为动态数据,它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总体的数量表现进展观察而获得的数据。

例,某省1994——2005年的税收收入。

〔二〕税收统计数据的构成

税收统计数据一般含以下五局部:

1、数据名称。

说明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如“税收收入〞、“GDP〞等。

2、数据值。

是数据名称的结果表达。

如1000、10000等。

3、计量单位。

分为两类名数和无名数。

名数就是计量单位有详细名称。

如实物计量单位〔千克、米等〕、货币计量单位〔元、万元、美元等〕和劳动计量单位〔工时、工日等〕。

无名数只有抽象的名称或无名称,通常有系数、倍数、乘数、百分数等。

4、时间范围。

说明数据是时期数据还是时点数据。

5、空间范围。

给数据必要的空间限制。

如“2004年GDP2000亿元〞,因为没有说明空间范围,就根本没有意义。

〔三〕常用的税收收入指标

税收收入指标详细包括各征收单位分税种不同时期的应征、入库、减免、提退、查补、欠税等各类税收数据。

主要来源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税源监控分析软件等。

二、税收分析数据的获得与整理

〔一〕税收分析数据的获得

税收分析工作从搜集税收统计数据开场。

人们要从数量上认识客观现象,就必须通过调查或实验来搜集数据。

税收统计数据搜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向调查对象搜集反映调查单位的税收统计资料,一般称为原始资料,又称为初始资料;另一种根据研究的目的搜集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说明总表达象的资料,一般称为次级资料或第二手资料。

对原始资料的搜集亦称为税收统计调查。

1、间接的税收分析资料来源

〔1〕公开出版物:

各种?

统计年鉴?

、统计月报、报纸、杂志等。

〔2〕有关机关的信息通报、纳税人申报的有关资料。

〔3〕网络。

例如:

与税源亲密相关的地区消费总值〔GDP〕、工商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物价指数、工业用电量等综合性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部门统计年鉴、月度统计报表及其他经济部门统计报表。

税务机关所辖企业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利润、应征税收、库存、本钱、折旧等各类企业微观经济指标,主要来源于纳税申报表以及有关征管法规规定纳税人上报的财务报表。

2、直接的税收分析资料来源——税收统计调查

税收统计调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定期税收统计报表。

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以原始记录为根据,按照规定的表格形式、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系统地向各级指导部门提供资料的一种组织形式。

〔2〕专门税收统计调查。

它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和要求,专门组织的一种搜集税收统计资料的调查形式。

其目的就是研究税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是定期统计报表调查的必要补充。

专门税收统计调查又可分为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二〕税收统计数据的整理

税务统计数据资料经过调查获得后,还必须进展系统地整理。

税务统计资料的整理是根据税收分析的要求,对统计调查获得的原始统计资料进展加工和汇总,从而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得出可以反映税收特征的综合资料。

它既是税收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和根底。

1、税收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

做好税收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应预先制定整理方案和工作方案,它是通过一套综合表式和编制说明来反映的。

税收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统计资料的分组、汇总和统计图表的设计。

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根底,统计汇总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中心内容,统计图表那么是统计资料整理的表现形式。

〔1〕统计资料的分组

这是整理工作的关键步骤,其工作内容是将全部调查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区分,使反映一样性质的税收活动的资料归并在同一组内,以便于比照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标志分组:

①按税种分组。

反映各个税种、税目之间的税收数额的比重和增减变化;②按地区分组。

反映各个地区之间的税收收入的分布和增减变化;③按城乡分组。

反映城乡税收收入比例的变化和增减变化;④按行业分组。

反映不同行业之间的税基、税源和税收状况;⑤按时间分组。

反映不同时期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变化;⑥按经济类型分组。

反映不同经济类型税收收入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税收的影响;⑦按重点产品分组。

反映重点税源和税收的变动情况等。

〔2〕税收统计资料的汇总

这是指统计资料经过科学分组后,按一定要求对统计资料进展综合归类。

汇总的形式主要有集中汇总和逐级汇总两种。

集中汇总是指组织指导统计资料整理工作的工作机构,集中全部统计资料进展汇总;逐级汇总是指在汇总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税务部门的作用,将已经汇总好的资料逐级上报。

〔3〕统计图表的设计

经过统计资料汇总,得出许多说明税收现象和过程的统计资料,并按一定的指标顺序排列在适当的表格内,或者根据统计资料汇制成图形。

运用统计表,可以使大量统计数字系统化,便于比照分析,说明问题明晰醒目;运用统计图,能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用一种明晰扼要的形式,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恰当、准确地设计和运用统计图表是非常重要的。

如某地各税种税收收入进度运用图表表示如下

图1-1

三、税收分析的常用方法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税收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税收指标的描绘分析与趋势分析、经济与税收的相关分析、行业税负分析、税源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等。

四、税收分析的常用工具

税收分析常用的软件有:

SAS、SPSS、Excel等,其中Excel使用最为普遍。

本书将通过实例的形式,介绍Excel在税收分析中的应用。

Excel是通过电子表格方式来进展数据录入、管理与分析的,最根本的操作对象是单元格,Excel常用的操作方式有快捷菜单方式,工具按钮方式和宏命令方式;另外,Excel还有大量的函数,为计算和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节税收总量指标分析

税收总量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税收总规模、总程度的统计指标。

例如:

2004年我国税收总收入是25718亿元。

一、税收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其反映的内容分类

税收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税收总体单位总量和税收总体标志总量。

税收总体单位总量是总体单位数的总和,它说明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

如,某县国税局2005年末所辖一般纳税人为2000户。

税收总体标志总量反映的是总体内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如,某县国税局2005年税收收入为8亿元。

〔二〕按其反映的时间分类

税收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时期指标和指点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总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规模的总量。

如上例中某县的税收收入。

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规模的总量指标。

如上例中的一般纳税人户数。

二、税收总量指标的分析要求

对总量指标的分析描绘应简洁、明了、突出其主要数量特征,给人以深化印象。

例:

2004年全国税收收入打破250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增收额打破5000亿元,超过了税改初年1994年全年的收入总额,税收收入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三、总量指标在Excel中的图表描绘

总量指标在Excel中的图表详细可描绘为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

例:

1994—2004年我国税收入库数:

表1-1

1、用折线图描绘

图1-2

2、用柱形图描绘

图1-3

第三节税收相对指标分析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络的指标比照的比值,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随着税收分析目的的不同,两个互相联络的指标数值比照,可以采取不同的比拟标准〔即比照的根底〕,而比照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相对指标。

归纳起来有两类:

一是同一总体内部之比,二是两个总体之间比照。

一、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构造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四种。

〔一〕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段时间内同一总体的实际数和方案数比照的相对数。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

它是税收分析工作中最常用的相对数,用来检查和分析方案执行的进度和平衡程度,反映方案执行的结果,并作为编制下期方案的参考。

在计算时,要求分子、分母在指标的内容、范围、计算方法及时间长度等方面完全一样。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只反映了方案执行的结果,在分析方案执行情况中,还要检查方案执行的进度和平衡程度,这就需要计算方案执行进度指标。

方案执行进度指标用于检查方案执行过程中与时间进度的要求适应与否,一般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也应过半。

方案执行进度指标可以逐日、逐旬、逐季地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反映方案执行的平衡性。

它是用方案期中某一段时期的实际累计完成数与方案期全期方案数比照。

其计算公式为:

方案执行进度=×100%

例1:

某局某月方案税收为400万元,实际完成444万元,那么税收方案完成情况百分数是:

×100%=111%

例2:

某局1-9月实际税收收入是4000万元,全年税收方案数是7000万元,那么税收方案执行进度是:

×100%=57.14%

〔二〕构造相对指标

构造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各局部,以局部数值与总体数值比照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构造相对指标=×100%

例:

某市国税局某月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为1269.1万元,其中:

市区的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为785.2万元,县局的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为483.9万元。

那么市区的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占全市的比重是:

×100%=61.87%,县局的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占全市的比重是:

×100%=38.13%。

在Excel中的用饼图描绘:

图1-4

〔三〕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中各组成局部之间数量联络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

它是总体内部各不同局部的数值进展比照的比值。

比例相对指标=

如上例,市区国内增值税税收收入是县局的:

=1.57。

〔四〕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中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之比。

这个指标用于反映现象开展速度,并据以推测现象变化的趋势。

一般把用来作为比拟标准的时期称作“基期〞,而把和基期比照的时期称作“报告期〞。

动态相对指标〔开展速度〕=×100%

本指标的应用将在第四节中详细介绍。

二、属于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

属于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有:

比拟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

〔一〕比拟相对指标

在同一时间内同类事物由于所处的空间条件不同,开展状况也不一样,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就需要将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同类事物进展比照。

比拟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性质一样的指标做静态比照得出的综合指标。

比拟相对指标=

例:

甲县2004年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为7080万元,乙县同年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为5124万元。

那么,甲县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是乙县的:

=138.17%。

〔二〕强度相对指标

是在同一地区或单位内,两个性质不同而有一定联络的总量指标比照得出的相对数,是用来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比照关系,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

例:

2004年全国现价GDP为136516亿元,全国税收收入为25718亿元。

那么〔元〕。

这一指标,也就是我们常所说宏观税负。

第四节税收指标动态分析

税收总量指标分析和相对指标分析主要是根据同一时期的资料,从静态上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展分析的根本方法。

但税收现象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开展变化,因此还要进展动态分析。

所谓动态,就是现象在时间上的开展变化。

要进展动态分析,首先要编制时间数列。

将某一个税收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一个时间数列,也叫动态数列。

一、常用的动态分析指标

〔一〕程度动态指标

1、税收平均开展程度

平均开展程度是时间数列中各个时期或时点上的开展程度的平均数,从动态上说明税收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般程度。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开展程度的公式:

例:

2000—2004年某市税收入库数:

表1-2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税收入库数〔亿元〕

71

87

103

119

155

2000—2004年平均税收入库数为:

=

=107(亿元)

②由间隔相等的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平均开展程度的公式:

例:

2000—2004年年末某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

表1-3

年份〔年末〕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一般纳税人户数

1210

1345

1702

1978

2264

2000—2004年本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平均户数:

=1691〔户〕

2、税收增长量

表示税收收入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数量。

由于选择的基期不同,又分为:

①逐期增长量:

就是报告期税收收入与前一期税收收入的差额,说明税收收入逐期增加的数量。

用符号表示:

②累计增长量:

就是报告期税收收入与某一固定时期的差额,说明一定时期内总的增长量。

用符号表示:

3、税收平均增长量

用来说明税收收入在较长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量。

计算公式:

〔二〕速度动态指标

速度动态指标可以用来比拟分析某种税收经济现象在不同开展阶段、或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开展变化程度,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动态分析指标。

1、开展速度

是根据税收经济现象报告期开展程度与基期程度比照而得到的开展程度的相对指标,说明报告期程度已开展到基期程度的假设干倍或百分之几。

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有定基开展速度和环比开展速度之分。

〔1〕环比开展速度

就是报告期程度和前一期程度之比,说明这种税收经济现象逐期的开展速度。

如用符号表示,即

环比开展速度:

〔2〕定基开展速度

就是报告期程度对某一固定时期程度〔通常为最初程度〕之比,说明该税收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开展速度。

如用符号表示,即

定基开展速度:

2、平均开展速度

某一税收经济现象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因此在各个时期中的开展速度也有所差异,为了进展动态分析,需要将现象在各个时期中的速度差异加以抽象,计算平均速度指标。

平均速度指标包括平均开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

平均开展速度是指各期环比开展速度的平均值,通常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

3、平均增减速度

平均增减速度是指各期环比增减速度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

平均增减速度=平均开展速度-100%

二、用EXCEL计算动态分析指标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见下列图〕,我们可以利用EXCEL计算有关动态分析指标,即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数。

表1-4

〔一〕程度动态指标

1、税收平均开展程度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公式法

直接写公式:

=SUM(B4:

B13)/10

表1-5

〔2〕利用AVERAGE函数进展计算:

=AVERAGE(B4:

B13)

表1-6

2、税收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在E5单元格中直接写公式=b5-b4,得出第一个增量,然后复制公式到以后各期即可。

(复制公式的做法:

将E5单元格选中后,将鼠标放在右下角待出现〞十〞字后,下拖,可复制公式,属EXCEL最根本操作,以后不再解释)。

(2)累计增长量:

计算给定的某一时期与给定的基期的增长量,在单元格中直接写公式:

=B13-B4,即可。

(3)平均增长量:

可直接在单元格中写公式:

=(B13-B4)/9即可。

表1-7

〔二〕速度动态指标

1、环比开展速度: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在c5单元格中直接写公式=B5/B4*100-100,然后复制公式到以后各期即可。

2、定基开展速度: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在d5单元格中直接写公式=B5/B$4*100-100,然后复制公式到以后各期即可。

注意,要在B4的中间加上〞$〞符号,以保证以后各期均与基期相比。

3、平均开展速度:

通常用〞power〞函数进展计算,步骤如下:

在EXCEL提供的函数库中找到〞power〞函数,双击翻开,在〞number〞选项中填写计算期和基期的有关数据,如〞B13/B4〞,在〞power〞选项中填定计算期到基期的年度,如本例为9年,那么填写〞1/9〞,然后(*100-100)即可得出平均开展速度。

表1-8

第二章税收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编制原那么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将某一个税收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一个时间数列,也叫动态数列。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绝对数时间数列:

是由一系列同类的税收总量指标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数列。

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假设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都是税收时期总量指标,就称为时期数列;假设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都是税收时点总量指标,就称为时点数列。

2、相对数时间数列:

是由一系列同类的税收相对指标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数列。

3、平均数时间数列:

是由一系列同类的税收平均指标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数列。

〔三〕编制原那么

1、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

2、注意数列前后指标的可比性〔总体范围、指标涵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经济内容等〕。

二、时间数列变动因素的构成与分解

〔一〕变动因素构成

时间数列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的性质不同,其作用程度也不同。

一般说来,税收指标的时间数列包含以下四种变动因素:

1、长期趋势变动〔T〕

长期趋势是指税收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开展变化的总趋势。

如持续上升、持续下降、根本持平。

长期趋势变动是时间数列中最根本的规律性变动,是由于税收现象受到各个时期普遍的、持续的决定性的根本因素影响的结果。

2、季节变动〔S〕

季节变动是指税收现象随着季节的更换而引起的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且周期重复的一种有规那么的变动。

季节变动是由于某些社会经济现象因季节变化、社会风俗习惯以及某些制度规定等原因所引起的。

3、循环变动〔C〕

循环变动是指一种周期较长的、近乎规律性的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周而复始的变动。

循环变动是由于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4、不规那么变动〔I〕

不规那么是指除了上述各种变动以外,现象因临时的,偶尔的因素而引起的随机变动,这种变动无规那么可循,是无法预知的。

例如地震、水灾、非典、政策的改变等所引起的变动。

〔二〕变动因素的分解

对于以上四种变动形式的结合,可以用两种假设来描绘。

即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1、加法模型〔Y=T+S+C+I〕

加法模型变动因素的分解用减法。

例:

T=Y-〔S+C+I〕

2、乘法模型〔Y=T·S·C·I〕

乘法模型变动因素的分解用除法。

例:

T=Y/〔S·C·I〕

第二节挪动平均法

一、挪动平均法

挪动平均法是根据时间数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数,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

当时间数列的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和不规那么变动的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开展趋势时,可用挪动平均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对时间数列进展修匀,以便分析、预测数列的长期趋势。

挪动平均法有简单挪动平均法和加权挪动平均法两种形式。

〔一〕简单挪动平均法

预测公式:

式中:

是以第t期挪动平均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为挪动平均的项数。

〔二〕加权挪动平均法

在简单挪动平均公式中,每期数据在平均中的作用是等同的。

但是,每期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并不一样,近期数据包含着更多关于将来情况的信息。

因此,应考虑各期数据的重要性,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的权重。

预测公式:

式中:

是以第t期挪动平均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为挪动平均的项数,为y的权数。

选择的一般原那么是:

近期数据的权数大,远期数据的权数小。

应用挪动平均法对时间数列进展修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挪动平均的项数,一般是根据资料的详细特点来选定的。

假如是各年的季度或月份税收资料,那么可取4项或12项挪动平均。

这样处理可消除周期变动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修匀效果,确切反映现象开展的长期趋势。

〔2〕当为奇数时,挪动平均数都能与各时期的数值对正,一次即得出相应的趋势值;当为偶数时,计算的挪动平均数都对正两个时期的中间,因此还要进展一次两项挪动平均,得出能对正某个时期的趋势值。

〔3〕只有当原来数列的根本趋势为直线形式时,应用挪动平均法计算的一系列挪动平均数才与该数列的根本趋势符合。

假如原数列的根本趋势为非直线型的,那么计算所得的一系列挪动平均数与原数列有较大的差异,不能如实反映现象固有的开展趋势。

二、用EXCEL计算挪动平均数

某地区2000-2004年分季度税收收入情况如下,要求分别用简单挪动平均法和加权挪动平均法分别预测2005年1季度税收收入。

表2-1

〔一〕简单挪动平均

一是公式法:

在D6单元格中写公式=AVERAGE(C2:

C5)或=SUM(C2:

C5)/4,得出第一个挪动平均值,并复制公式到以后各期,可预测2005年1季度收入为376.8。

表2-2

二是利用EXCEL提供的分析工具:

在EXCEL〞工具〞下拉菜单中选择〞分析工具〞,进一步选定〞挪动平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作以下选择:

在输入区域填写的数据即$C$2:

$C$21,在间隔中选择挪动平均的项数即4,在输出区域选择将挪动平均数据存放的区域如$E$3,同时选中〞图表输出〞和〞标准误差〞,可得出表中预测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EXCEL分析工具将第一次挪动平均的结果放在了E5的位置,其他与公式分析结果一样。

图2-1

〔二〕加权挪动平均

在D6单元格中写公式=C5*0.4+C4*0.3+C3*0.2+C2*0.1(越与预测期接近的数据所占权重越大,分别为0.4、0.3、0.2、0.1),得出第一个挪动平均值,并复制公式到以后各期,可预测2005年1季度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