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34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docx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子银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子银行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影子银行(ShadowBank)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

这一概念出现后,被广泛地引用和阐发。

一,影子银行的含义

国际定义:

广义地描述为“由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和业务构成的信用中介体系”,狭义的影子银行则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可能因期限/流动性转换、杠杆和有缺陷的信用转换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等问题

乎可以将绝大部分非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都划归到影子银行的范畴。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来,欧美国家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的边界日益模糊,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结构化投资工具等都同时参与到股权与债权活动中,甚至商业银行也开始了混业经营。

如果商业银行这一概念自身都难以界定清楚的话,那么影子银行作为其对立面,就更难界定了。

因此有必要对影子银行的层次进行细分,以全面把握银子银行的特点和形成的系统性风险。

二,影子银行在中国

影子银行即使在国外也是非常盛行,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起步比较晚,但是从08年金融危机后,08年-12年,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扩大了三倍,总量达到了28万亿元,占GDP的55.4%,增长速度确实是非常快的。

(关于国内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这里采用海通的说法。

链接:

海通: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28.8万亿占GDP的55.4%_财经)传统情况下,储户出钱存到银行,银行寻找到缺钱的企业,然后把钱借给这些企业,这是正常的存贷款流程。

中国的影子银行属于信贷主导发展模式,主要通过社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和银行稳定等渠道来威胁金融稳定。

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程度已远远超过通胀率风险、银行自身风险等因素且存在时滞效应。

强化影子银行创新功能与完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是实现金融稳定的关键。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和形态

对“影子银行”的关注2009年就出现在银监会的工作年报中,2011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将影子银行风险列为银行业2011年三大主要风险之一(其余两个是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

2012年,在银监会的监管任务部署中,影子银行再次被列为与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理财业务并列的四大重点监管领域。

银监会2011年工作年报中,有14次提到“影子银行”,明确指出要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和监管,列出专栏分析和定义,并划分了影子银行的范围。

银监会认为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不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

显然,银监会是从机构层面来定义影子银行,认为自己监管的机构都不属于这个范畴,其视野范围中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准金融机构及民间借贷。

目前我国基本没有纯粹的影子银行机构,很多机构都涉足了影子银行业务活动,成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若我们以影子银行体系提供资金的最终投向为标准,结合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划分,可将影子银行体系划分为三个部分:

四,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影子大多都是对银行信贷业务的替代,靠银行进行融资,属于信贷替代型。

我国影子银行基本上都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为依托,它的项目及资金来源、产品销售以及流动性保证大多依靠银行,两者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母体”与“子体”的关系。

以资金方面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及典当公司等,往往依靠各种方式,将商业银行贷款变成自身的资金来源,从而使得正规银行资金进入影子银行体系。

甚至银行资金也是民间借贷的重要资金来源。

根据央行温州分行的调查结果,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中,直接来自银行的有10%左右,加上间接通过企业从银行的获得的资金,此比例会更高。

在分业经营的框架下,我国的诸多大型银行已经通过控股的方式拥有了信托、证券、基金、金融租赁、保险等金融机构,“母体-子体”的关系更加明显,通过股权纽带及集团内部的业务协作,未来有可能形成影子银行集团。

这一情况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类似。

此外,国外影子银行发展基础是资产证券化,虽然我国2005年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尝试,但由于08年金融危机而停滞不前,从近期的监管要求来看,似乎也不能出表。

我国的商业银行又找到了替代办法,就是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将表内的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规避各种监管指标,同时将利差收入转化为中间业务收入。

但是,这种业务基本上无法转让和交易,没有流动性,大大降低了金融活动的效率。

同时,我国影子银行整体而言杠杆率比较低,大多没有杠杆,这主要因为资金来源脱胎于信贷,与金融衍生品的缺乏、监管的严厉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五,影子银行的流程:

第一有出钱的人:

可能是储户,可能是银行,也可能是钱多得流出来的大公司;第二有缺钱的企业;第三有收钱和放贷的中介:

例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等。

原则上公司不能直接相互借贷,所以这些中介不能直接放贷给需要的企业,要通过理财、资产管理产品、信托等等法律手段绕一圈。

但是实质是一样的,总之就是中介机构从有钱的人手里拿到钱,然后放贷给缺钱的企业。

六,影子银行比较直接的影响

1、利率比较市场化

中国银行的利率是央行确定的,可以小幅度调整,整体不能动。

但是影子银行不受央行规定的利率约束,贷款利率比较自由。

一般找影子银行贷款的企业,都是从正常银行体系贷不到款的企业,风险略高,所以利率也会略高。

于有了影子银行,中国出现了(大量)利率略高的贷款,利率更市场化了。

2、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传统银行内部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审核严格,外部又受到银监会的监管,总体是很安全的。

影子银行系统发展历史比较短,制度体系不健全,外部监管也很薄弱,比较“野蛮生长”。

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这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核心”影子银行,以及去“通道”后的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再加上财务公司贷款、民间借贷等。

近期,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测算出中国2016年影子银行资产达人民币6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

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监管趋严,流动性收紧,影子银行增速有所趋缓。

其中,银行理财是增速最快的部分,在2017年一季度达29.1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业也是影子银行资金来源之一。

3、与传统银行业务形成良好的互补

它丰富了投融资的方式,单纯从业务方式本身来讲,其实并没有错。

如果把整个市场看成一块蛋糕,传统银行业务也就只占了蛋糕的一大块,而并不是绝大部分蛋糕。

所以,单纯把影子银行业务的盛行归咎为监管机构的责任,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

七,影子银行的机构、资金来源以及投资标的

1、涉及机构

国际上通常认定的影子银行具体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内涉及有融资活动的非金融机构:

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农村(民)资金互助组织和各种民间借贷组织等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规模更大,是主体):

如采用混合资金池运作的银行表外理财、滚动发行的信托计划、货币市场基金等。

2、资金来源

国际上影子银行融资高度依赖金融同业市场、货币市场;国内的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相似,企业和居民储蓄资金是最根本的资金来源。

4、投资标的

国外:

投资资产主要是证券化资产;

国内:

债券、票据、信贷资产、股票、各类收益权等

国际上,影子银行主要是指高杆杆的非银行投资发行渠道、工具和结构。

八,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相关建议

1.理性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适度予以监管。

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金融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监管部门可遵循“适度监管、分类排查、总量控制”的原则,在梳理业务规模、交易结构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由以往侧重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与微观监管并重的模式转变(曹凤岐,2012),制定相应的金融监管政策,强化信息披露要求,防范金融风险。

2.完善配套金融制度安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影子银行的成因之一便是利率管制。

与传统银行贷款利率相比,影子银行动辄高于贷款利率数倍的收益,使得诸多资金趋之若鹜,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经济金融的正常秩序。

为引导影子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完善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当前国内金融约束问题,确保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以低成本的融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周冰,2012);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宏观金融发展环境,为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做好制度性铺垫。

3.强化金融资产服务管理,规范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

在当前金融“脱媒”以及国际加强金融监管的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以信贷为核心的传统业务模式和以利差为核心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为有效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加快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在深刻认识金融资产服务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证券、基金、租赁、保险、信托等领域以及既有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整合,形成跨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