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159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docx

高一第一学期期终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吮吸shǔn瞋目chēn逡巡qūn

B刀俎zù堆砌chè拙劣zhúo

C透辟pì三弦子xián周匝zā

D赝品yàn寒碜chen债券quà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藕断丝连铜墙铁璧战战兢兢警诫

B闷闷不乐安然无样刮目相看琐碎

C屏气凝神花呜春晓面面相觑讥诮

D光芒四射余音绕梁冷酷无情化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希拉里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美国应及早从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中。

(2)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庄严承诺,他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地履行打击犯罪的职责,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3)在刘国梁,孔令辉退役之后,王励勤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

A.摆脱自始至终一马当先

B.转移继往开来首屈一指

C.脱身一如既往当仁不让

D.退出长抓不懈首当其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B、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C、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D、三年前,计算机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都是熟悉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D.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题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

A.但是如果也那么B.然而虽然就但是

C.因为然而也但是D.但是因为就所以

7.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呢?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8.修辞格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排比)

B.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比喻)

C.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排比)

D.整个这小世界的成员,操着惹人喜欢的响亮声音,躲在一簇簇小灌木里,彼此询问着,互相回答着。

(拟人)

9、从语言的得体性考虑,用词正确的一句是

A.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10、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是运用拟人化修辞手法,借暮春衰残景象渲染离别的忧伤。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是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别后的思恋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C“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是运用白描手法,写自己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容。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是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并寄予希望。

1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离别之苦。

B诗的首联先写景,后抒情,以残春之景烘托出一种笼罩全诗的悲剧气氛。

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D此诗采用多种抒情方法,主要借景抒情,借叙事抒情,借比喻抒情,借神话传说抒情。

二.填空(10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

本纪、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______  (法)(《项链》、《羊脂球》)     (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7.宋朝朱熹将《    》、《    》、《    》、《    》称为“四书”。

8、书信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句话最早是东晋时期在《》中说的。

10.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

11.__________,洵美且异。

三、判断题(8分)

1.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以《诗经》中的“国风”民歌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屈原《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

()

2.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向人们叙述了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小小的人生悲剧,作品尖锐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

3.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劝学》一篇中劝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并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中心论点。

()

4.文艺随笔,是对文学或文艺有所得、有所感而随手写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形式的短篇小说。

(  )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   ) 

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文章”这副对联是称赞杜甫的。

()

7、“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

8.《静女》选自十五国风中的“魏风”,属于民间创作的诗歌。

()

四.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1—4题。

(13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

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

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

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着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因为凡是以虚伪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

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价值。

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什么?

(不超过6个字)(2分)

答:

2.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你把这5组10段文字的内容概述出五个要点来。

(不超过60个字)(4分)

答:

3.作者在文中说: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

(40字以内)(3分)

答:

4.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5分)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各项中“而”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蟹六跪而二螯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君子生非异也

3.翻译下列句子。

(3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段选自荀子的《劝学》,其中“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1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属于到装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

(1分)上文第一段使用的五个比喻是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1分)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五作文

答案

一、选择

1、B  2、D 3、C    4、B     5、D   6、B   7.B(长篇大论:

指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见长的文章。

)8、  C  9、D

 10、D署名是否连名带姓,要看给什么人写信,署名只适宜于较为庄重的关系,如果一概而论,就机械、生硬了。

11-12CB

二、填空

1.列传、表、书2. 欧•亨利 莫泊桑 契诃夫3.小人长戚戚

4.  达则兼济天下  5无以成江海6长风破浪会有时 

7《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一般书信专用书信9、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0.孙犁11.自牧归荑

三、判断题1.×2.√3.×4×5√6√7√8×

四.阅读

(一)、1观察、研究。

2、不:

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势利的人,别憎恨虚伪的人,别反感分享你胜利的果实的人,别鄙视精神空虚愚昧无知的人。

3、读出别人的缺点并引以为戒,读出别人的优点来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

4、AE(这两项只是读人的现象,未涉及本质内涵)

(二)1、D。

D项中的“而”与例句中相同都表转折。

A项中“而”表并列;B项中“而”表修饰;C项中“而”表递进。

2.停止;通智,智慧;借助;资质、禀赋。

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4.劝勉、鼓励状语后置句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学不可以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