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582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5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北京课改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材总体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整合课程

2001年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了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的原则中强调了假期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的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和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国策、历史与文化教育、地理与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新形势,加强德育实践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有效解决现行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是改革的重点。

新课程研究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个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两个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解决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课程并存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使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并具有以下特点:

1、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发展的培养,引导儿童成为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好学生。

2、学习内容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际,使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有机结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儿童学习新课程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3、学习方式多样,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等活动方式,注重教师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应到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

二、“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与学习这实际生活、真实的生活有机的融合,改变脱离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使学习者通过切身生活体验,学会生活,体验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与学习着的实际生活、真实的生活的有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

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学习内容呈现为多学科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形成对世界完整的认识图景。

达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养,以及过程与方法的多样、综合性的体现。

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实际出发,由近及远,贴近学生的生活,提供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的机会,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2、主题呈现

整合课程教材的编制,大多以综合单元——“主题”的方式,每个单元既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每个综合主题下,又有若干个内容具体的学习主题,这些学习主题与单元学习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学习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设计。

每个学习主题以探究社会和自然现象为主要特征,教材中强化探究性问题的叙述和描述,不简单、生硬的呈现探究的结论和概念,突破过去教材系统知识的传承方式,注重提示问题和活动的方式。

3、活动设计

为了体现课程“活动性”的要求,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来主动的探索,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教材编写中注意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等,以及体验、感悟、理解、反思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习,学习中积累知识或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能力。

4、回归生活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为密切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都力求通过儿童视角,联系学生生活实践,通过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

5、北京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差异显著。

学习内容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要从学生生活的周围事物开始。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化建、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更为亲切。

北京教材就要努力突出北京特色,充分体现北京地区的乡土特色,利用地方性的资源,增强学生对本地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北京人。

6、资源分享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材”不仅作为教师教学的资源,更为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学材”,因而本教材编写中注意多方位提供学生进行学习的线索,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不同形式内容的呈现,使教材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对话,共同讨论的文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教材的体系结构

1、教材体系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以及儿童生活的实际,教材的编写从有利于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材编写核心;以儿童生活为教材编写的基础;以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为教材追求的目标,重视儿童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与衔接,教材通过一条主线——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为点、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呈现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

教学内容涉及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是综合的,同一内容有可能在不同年级重复出现,但层次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8册,教科书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排,每册有四个单元,安排了4—5个学习课题。

教材内容安排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和接受水平,使儿童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等相互融合,综合体现。

2、教材体例

本套教材每册内容由4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内容。

每个单元中的具体学习主题从不同侧面组织学习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

教材呈现方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以图寓意、以图导文。

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心理特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得实景照片和图片,以及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范例。

此外,教材还设计一个小卡通的形象,始终与学生在一起,起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作用。

教材中设计的“小问号”,主要是提示问题和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学习卡”主要相对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或经典型语句,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需要学生记忆的经典名句;二是对教材某一内容的提炼;三是它们都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这些学习栏目在学生和活动上起到了作用,在此基础上,《品德与社会》教材设计了体验、链接、思考、探究、提示等学习栏目,主要有:

体验:

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者模拟某一活动或过程来获得体验和感悟,比如角色表演、画画、游泳等。

链接:

是指教材中无法呈现或者学生无需记忆,但同时又与教材某一内容相关联,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或认识的内容,包括知识扩展类、故事类等内容。

思考:

提出指的学生深思的问题,问题要具有针对性、生成性和开发性。

探究是指学生需要通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环节完成学习活动。

主要包括调查、采访、实践操作等。

提示: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时注意的一些问题。

3、课程资源

为了增加教材的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本套教材提倡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开发身边资源;字教师用书中也为教师提供一部分教学资源材料和信息源。

四、教学计划和进度

第一单元相信我能行

主题一夸夸我自己主题二我的兴趣爱好

主题三困难算什么主题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二单元温馨的家

主题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主题二我在家能做什么

主题三一家人说说心里话主题四我们都是好邻居

第三单元爱在校园

主题一我和同学主题二爱我们的老师

主题三我爱班集体主题四我为学校自豪

第四单元我居住的社区

主题一看看我们的社区主题二访访社区里服务的人

主题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主题四我也关心社区的事

 

第一单元相信我能行

成功需要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

自信者相信自己是潜力无限的人,是自由幸福的人,更是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

成功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培养自信。

这一单元设计的目的正是力求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以自知为基础,以自强为动力。

本单元教材内容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为线索,以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体验为切入点,以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认识自己的优势,、兴趣和特长,使之建立起自尊、自爱和自信,进而使学生能够勇敢、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同学的优点,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行为,取得同学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的改进、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为培养学生自信心、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初步的基础。

本单元安排了4个学习主题:

“夸夸我自己”包括“说说我的优点”、“同学帮我找优点”、“我与众不同的地方”三个部分。

这一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己和同学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并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索的学习态度与精神以及关注同学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我的兴趣爱好”包括“兴趣激励我成长”、“兴趣特长益处多”、“兴趣爱好靠养成”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兴趣能过给人带来益处,成功需要健康、需要自信、需要梦想、需要实干、需要坚持。

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困难算什么”包括“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有法宝”两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要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怕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包括“学会欣赏别人”、“寻找自己的榜样”、“弥补不足使我更行”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根据不足找到身边的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使学生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己和同学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并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索的学习态度与精神以及关注同学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2、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兴趣能过给人带来益处,成功需要健康、需要自信、需要梦想、需要实干、需要坚持。

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要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怕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

4、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根据不足找到身边的榜样,虚心向他学习、使学生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索的学习态度与精神以及关注同学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2、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兴趣能过给人带来益处,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

4、使学生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索的学习态度与精神以及关注同学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2、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兴趣能过给人带来益处,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课时安排:

9课时

主题一:

夸夸我自己课型:

综合课

设课角度:

“夸夸我自己”包括“说说我的优点”、“同学帮我找优点”、“我与众不同的地方”三个部分。

这一主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自己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并为之感到高兴和自豪,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以及关注同学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为自己的优点和独一无二的“我”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中,积极大胆地展示自己,培养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己的发现,并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的优势。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中,积极大胆地展示自己,培养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的发现,并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看到自己的优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建议教师收集本班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尤其是突出的人和事,作为资料在教室中进行恰当的补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在这里教师要有意识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默默无闻的学生。

收集信息可以从多个渠道进行,如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

可以采用访谈或者是书信沟通的方式。

2、探究:

“写出同学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

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白纸或彩纸。

3、探究“盒子里的个性”。

教师需要事先准备一个合适的盒子。

4、要设计比较充足的时间,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优点或者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5、可就学习内容设计一期专栏。

学生准备:

针对自己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可向老师和家长进行采访,做好记录。

教学方式:

体验式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说我的优点

活动过程:

1、每位同学以“我的优点”为中心,准备一个小故事。

2、课前在黑板上写下“夸夸我自己”主题课几个字。

3、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指说)你们想不想和我交朋友?

要想成为朋友,我们首先得互相了解。

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

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老师先带头讲“我的优点”的小故事,其他同学接着讲。

4、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

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

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

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5、教师出示课件:

(学生的小作文)

我,是一个模样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圆圆的脸蛋,1米44的个子,扁扁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好学、勤奋,一直想当班长,想为大家做好事,哎,可只当上了学习委员。

我,非常喜欢劳动,在家帮外婆擦地板,帮妈妈洗碗,帮爸爸煮饭。

在学校,扫完了这一组,又帮着摆桌子,扫后阳台。

我,学习成绩一般,谦虚一点,就说中游偏上水平吧。

期末考试也能考个前十名,可我不骄傲,努力学习。

如果我哪次没考好,我也不会大哭一场,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有哪件事是能一次做好的?

就说爱迪生也不可能嘛!

我,性格外向,不爱计较小事。

如果我摔了一跤,我才不哭呢,拍拍手,自己就爬起来了。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玩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鲜血一股脑的就流了出来,小伙伴们都吓呆了,我却拍拍身上的泥土,艰难的走回了家。

要知道,在那些小伙伴中,我是算最小的呢。

从那以后,小伙伴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又是一个好学、勤劳、大气、坚强的小女孩。

所以,我要夸夸我自己。

6、大家猜猜看,这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

7、猜对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某某同学。

看她介绍自己的优点介绍的多好啊!

你们能像她一样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和长处吗?

生:

我爱劳动。

我写字特别认真。

我先说行吗?

我有两条优点……

我的作业干净……

我不挑食。

9、讨论:

当听到同伴们的掌声,你自己心里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满意自己的情绪”)

10、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下面所列的几项中哪些是你的优点,请把五角星涂成红色,还可以继续补充。

☆爱干净☆爱劳动☆有礼貌

☆帮助别人☆遵守纪律☆写字认真

☆☆☆

☆☆☆

11、体验:

你在同学面前夸过自己吗?

有什么感受?

生:

在同学面前夸自己,我特别高兴,觉得特别自豪。

在同学面前夸自己真有点不好意思。

我也是,在同学面前说自己的优点,我更加自信了,也更加喜欢自己了。

12、同学们说的可真好!

那就快快写出喜欢自己的原因吧!

我喜欢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出示课本中的明星卡,通过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卡通人物,激发他们关注自己的热情,小组合作,模仿和创新制作自己的明星卡,教师巡视指导。

14、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明星卡,评出优秀作品、最佳设计、小小鉴赏家、最佳合作小组等。

板书设计:

说说我的优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二:

同学帮我找优点

活动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优点,可有的同学只找到了自己的一条优点,还有的同学想不起来自己有哪些优点了。

其实你们都很出色,都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有个建议:

请你的小伙伴帮你找找优点。

(组建4~6人小组)

2、宣布组长职责:

各位组长,你们好!

被大家推选为组长,很高兴吧。

你们愿意为大家服务吗?

能负起责任来吗?

来看看,你们要为大家做什么:

(齐读)

组长职责:

1、到“快乐包”里为每一位组员拿一份小档案;

2、分发给每位组员,组织大家帮他找优点;

3、把优点补充到小档案中;

4、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影响其他小组的同学。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

你们就上去拿吧

3、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生:

上体育课,老师表扬他每个动作都非常认真。

赵一总是喜欢帮助小同学,我亲眼看到的。

我自己找到一条优点,你们却帮我找到了这么多优点,在你们眼里我有这么出色,我真高兴,谢谢你们。

5、体验:

当你知道自己在同学眼里有很多优点时,你的心情如何?

6、制作优点卡:

认真思考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并写在优点卡的背面。

然后,将写有该同学优点的书签赠送给对方。

同时,你也会收到其他同学赠送给你的精美的优点卡。

提示:

优点卡的使用可以是一张卡写一位同学的优点,也可把一位同学的若干优点分别写在多张卡上。

活动三:

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1、出示课件:

一个调琴师的故事

2、思考: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3、同学们,你知道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我们要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与众不同。

4、写出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

我的个子比同龄人都高,篮球打的特别好。

我平时不爱讲话,但我特别注意观察。

5、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在游戏中感受与众不同的乐趣。

“盒子里的个性”

6、游戏规则:

每个同学把某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用一句话写在纸条上,不写他的姓名,然后放在盒子里。

大家都写完后,打开盒子,一块儿猜猜每张纸条上写的性格特点像谁。

7、作为你们的朋友,我又欣喜地发现你们还有这些优点:

勇敢,大方,很有礼貌,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吗?

8、你们能不能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所有的人:

谁很棒?

谁是巨人?

谁能行?

9、对,同学们,相信自己,喜欢自己,力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建议大家课后去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这样才能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才能画出更满意的自画像。

板书设计:

同学帮我找优点

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课后反思:

 

主题二:

我的兴趣爱好课型:

综合课

设课角度:

“我的兴趣爱好”包括“兴趣激励我成长”、“兴趣特长益处多”、“兴趣爱好靠养成”三个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兴趣能够给人带来益处,成功需要健康、需要自信、需要梦想、需要实干、需要坚持。

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自信、需要实干、需要克服困难、需要持之以恒。

2、通过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知道健康的兴趣有助于身心发展,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行为。

懂得兴趣爱好是需要培养的。

教学重点:

1、通过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2、知道健康的兴趣有助于身心发展,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的行为。

懂得兴趣爱好是需要培养的。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自信、需要实干、需要克服困难、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建议教师收集了解本班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突出的人和事,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在这里教师要有意识关注那些在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

2、教师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收集勤奋出天才的资料,需要时作为教学内容。

3、设计学生兴趣爱好展示会,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参加,准备要充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活动过程。

学生准备:

1、学生要针对自己在绝活展示会上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准备,它包括思想、行为和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2、主动搜集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方式:

体验式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兴趣激励我成长

活动过程: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动课开始了,让我们来瞧一瞧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

2.看录像:

(1)看场景。

(2)看特写镜头:

我喜欢踢足球。

我喜欢……

3、让学生说说录象中的小朋友有什么兴趣爱好?

4、我的兴趣菜单:

(1)出示:

我的兴趣菜单

(2)小组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

(3)填写兴趣菜单。

(4)展示学生菜单。

5、讨论:

有了这些兴趣爱好,你有什么感受呢?

6、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有的人喜欢跳舞,有的人喜欢养小动物……那齐白石老爷爷喜欢做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

(齐白石的兴趣爱好)

7、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8、请你来听一听小提琴手和画画迷的自述吧。

9、我们能从以上故事中获得什么?

10、让我们也走上兴趣的小舞台,展示我们的风采。

11、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活动,并汇报。

谈谈活动中的感受。

12、有人说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兴趣爱好上,但是我们的兴趣和学习并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如喜欢饲养小动物,观察其生活习性就有利于我们对科学课的学习;喜欢看英文电影的同学对学习外语会有所帮助等等。

只要我们处理好兴趣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就能体会到兴趣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愉悦,还可以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13、学生总结中学生的健康兴趣对学习有哪些影响?

(教师补充)

生:

有利于开发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