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89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4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课堂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上——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仿写教学的美丽邂逅

【背景】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农事、民俗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二十四节,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现实价值和教学意义呢?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一期——中国二十四节气中仿写元素研究。

这是我带领着我的学生们一起钻网阅书,一起思前想后,一起痴编迷想的辛苦结晶。

【课堂实录呈现】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三个一”玩转24节气。

请看第一个“一”。

【屏显】

一图看懂24节气

师:

这是一张我自己制作的简略24节气图,从此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24节气的相关信息呢?

生1:

由图可知,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师:

很好,能将24节气准确梳理出来。

生2:

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节气在地图上的位置,我们可以知道一年中四季的大致时间。

师:

是的,很会观察,将地图上突出部分抓出来。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生3:

我还知道,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师:

已经超越图的限制了,说得好。

24节气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那来看看,我们现在处在哪个位置?

生4:

冬至已过,正往小寒迈进。

师:

好,冬至也好,小寒也好,24节气中如何知道他们的习俗呢?

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

【屏显】

一歌唱响24节气

【示例】

立春梅花分外艳,    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    池畔赏红莲。

    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    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    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师:

为便于记忆,人们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比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同学们,请看示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节气,并简单说说理由。

生1:

结合我们第一环节所看的图,我想这些空里,依次填写这些节气:

雨水、清明、芒种、大暑、立秋、寒露、小雪、冬至。

(全班同学掌声响起)

师:

这掌声就是给你最好的奖赏与评价。

谢谢你,答得好,而且能够做到前后贯通。

这首民谣里,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孩子们,我们一起说出来):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师:

24节气我们知晓了,现在我们来简单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生1:

结合题干的民谣,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应是“雨水”和“惊蛰”。

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

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

所以横线上填写“雨水”。

师:

(指向一生)请你来作出评价。

生2:

我觉得他能观察到节气之间的几等分,而且还知道节气的特点。

很不错,向他学习。

师:

很谦虚哦,你自己评价得好,还不忘向别人学习。

我们继续!

生3:

春分和立夏之间是“清明”和“谷雨”。

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

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

所以横线上填写“清明”。

生4:

感谢前面同学给我们提供的思路,从立夏与夏至之间分析判断,它们之间是“小满”和“芒种”。

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

所以横线上填写“芒种”。

生5:

不需多说,嘻,夏至与立秋之间是“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

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

所以横线上填写“大暑”。

生6:

这样看来,秋分与立冬之间是“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

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

生7:

轮到我这儿,更明白了,冬至与立春之间是“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了。

师:

看来,理解了民谣的内涵,对同学们一点难度都没有。

是的,示例中的歌谣包含四季八节,它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

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与同学们一起结合前面图与民谣,再次进行观察)

师:

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

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

所以说:

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那现在我们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习。

【屏显】

一题玩转24节气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遗产。

请参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另选一个节气来仿写,内容要合乎该节气的特点。

【示例】立春:

一枚草,又一枚草,拱破冬天厚厚的壳,在暖风里摇着生命颤颤的渴望。

师: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大家一会交流。

(生独自练习)

师:

我看你们已经完成了,好,请你来分享。

 

生1:

我选立夏来写的,立夏:

一束阳,又一束阳,催长春日慢慢的物,在盛夏里绽放生命勃勃的活力。

师:

能简要说说理由吗?

生1:

此题考核的是仿写,那我们就要注意仿写的要点:

标题、句式相似、修辞手法、内容等等,但又必须要符合节气特征。

师:

谢谢你,抓住题目关键,抓住仿写要领,分析得很透彻。

(指向另一生)请你结合示例内容分析一下呢。

生2: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着冬去春归来,冰雪融化,草芽萌动,花枝孕蕾,耕耘播种。

师:

这样说来,示例中选取了——(师给其提示)

生2:

示例中选取了“草”这种象征报春性的代表,通过“拱破”“渴望”等词表达是春天来的气息特点。

师:

抓住了关键词解读“立春”这个节气,当然立春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诗云: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

师:

这样你可以归结为一种格式——(指向刚才那位学生,师再给点拨)

生2:

这样我们可以归纳为:

节气+有代表的物种+简单的叙述。

师:

很好,找准了方向,下面我们接着分享。

生1:

我来说说我写立夏的理由。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时节的开始。

立夏时日,万物繁茂,燕筑新巢,槐柳树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师:

哇,炼就了出口成章的功夫。

所以说,你选取了立夏特有的现象——

生1:

太阳。

师:

哦,你继续。

生1:

立夏到,天气好,蝼蝈鸣,蚯蚓出,荷花初生。

师:

所以就有“小荷——”

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

成功配合。

所以也有宋代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师:

所以更有——

师生齐说:

立夏称人,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师:

所以说迎夏,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师:

你选取了“太阳”,对立夏的阐述也很好“催长春日慢慢的物,在盛夏里绽放生命勃勃的活力。

”此时掌声一定应该有——

(全班掌声响起)

生3:

我分享立秋。

立秋:

一缕风,又一缕风,送来秋意习习的风,在秋意中展示生命甜甜的喜悦。

师:

这下,你来说说理由,看看你们的默契度。

生4: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有诗说: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 

师:

我们也有“八月秋风渐渐凉”的说法。

生4:

所以我选取“风”作为代表物。

师:

好,你继续。

生4:

我们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嘛,所以是“展示生命的喜悦”。

师:

选取代表物很恰当,用语也很美。

大家来看“秋”字,“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诗《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全班学生若有所悟)

师:

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

所以有诗:

“立秋三场雨——”

生:

“秕稻变成米”

师:

“立秋雨淋淋——

生:

“遍地是黄金”

师:

“立夏栽茄子——

生:

”立秋吃茄子”

师:

“立秋荞麦白露花——

生:

“寒露荞麦收到家”

师:

再次成功配合。

所以说,啃秋,表达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祭神答谢丰收。

(全班掌声响起)

师:

感谢大家鼓励的掌声,分享继续。

生5:

我分享立冬。

立冬:

一米雪,又一米雪,遮盖冬寒茫茫的地,在白雪中畅想生命美美的愿景。

师:

说说理由。

生5:

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师:

扣词品析,好样的。

生5:

冬,土地开始冻结,动物们开始准备冬眠。

师:

所以说: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生: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师:

所以也说:

“立冬之日起大雾——”

生:

“冬水田里点萝卜”

生5:

所以我选“雪”作为立冬的代表物,叙述的依据是“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

”这样来阐释立冬表达对生命美好的愿景。

师:

所以也说:

迎冬习俗,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同学们,通过这个题,我们了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其实,我这样设计目的是让你们了解,他们分别是四个季节的——

生:

第一个节气。

师:

对啦。

我再次发起挑战,请看第2题。

【屏显】

2.请参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仿写。

【示例】茫茫秋水泛着些许的寒意,一丛丛郁郁青青的芦苇凝着一层细细密密的白霜,摇曳在清寒的秋风里。

——白露

师:

请独立思考,完成后我们分享。

(生独立作业)

师:

请你首先来解析题目。

生1:

这个仿写中我们要知道三个关键点:

一是标题,破折号后是一个节气;二是句式,第一分句是整个的感受;第二分句是物种分析;第三分句是天气如何;三是内容要符合节气特征,要相互关联,最好不重复。

师:

大家结合“白露”这个节气来谈谈呢?

生2: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

师:

所以有说:

“天凉——“

生:

“天凉好个秋”。

生3:

所以到了这个节点,蜜蜂寻觅和储藏足够的冬粮,舞姿翩翩的蝴蝶们,也开始了大量觅食和产卵;蜻蜓点水,优美而灵动的瞬间,已将卵产于水中。

生4:

这个时候,还有画眉、百灵、麻雀等本地越冬的鸟类,在欢快地寻觅并储藏越冬的粮食;而燕子等候鸟们则梦到了南方。

师:

这白露时节的欣然之美,源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源自天下众生们走向成熟与辉煌时那由衷的欢欣。

就在这金黄的色彩中,众生们欣然地走向辉煌。

所以有农谚——

生: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师:

也有——祭拜诸神的习俗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

好,我们分析完了白露,请你来说说你选取的其他节气。

生2:

我选取“谷雨”。

我这样写的:

蒙蒙细雨听着微弱的春声,一片片青青葱葱的秧苗赶着一场淅淅沥沥的谷雨,醉笑在暮春的田野上。

——谷雨

师:

谈谈理由。

生2: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师:

“谷雨”这个节气,我们一起来看看物种如何?

我们头脑风暴,我起个头——柳絮飞落,大家接龙。

生3:

杜鹃夜啼。

生4:

牡丹吐蕊。

生5:

樱桃红熟。

师:

如果到了暮春之末呢?

生6:

芍药风骚。

生7:

玉兰凋零。

生8:

牡丹谢落。

师:

此时百花残败,所以有说:

“芍药承春宠——“

生:

“何曾羡牡丹”。

师:

清郑板桥《七言诗》诗云: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

(师生齐)“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师:

当然啦,谷雨也有——

(师生齐)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师:

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

(师生齐)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师:

喝谷雨茶,清火,辟邪,明目等,以祈求健康。

我带领大家了解了谷雨,下面我们的分享再次掀起——

  生9:

我选取“霜降”。

薄薄白晶缀在微凉的原野,一处处高高低低的红枫等着一场深深浅浅的霜降,唯美在萧瑟的深秋里。

——霜降

  师:

你来帮他说说理由。

生10: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是指初霜,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师:

原来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有农谚说:

“寒露无青稻——”

生:

“霜降一齐倒。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师:

白居易《岁晚》诗云: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生: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师:

因此,霜降吃柿子,冬天嘴唇都不开裂。

霜降吃牛肉,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生哈哈笑)

师:

在大家的笑声中,你继续分享。

生11:

我选取大暑。

我这样写的:

炎炎夏日撒下稠密的热气,一池池密密丛丛的莲荷晒着一场厚厚重重的大暑,孕育在丰收的大地上。

——大暑

师:

你替他说理由。

生12: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

大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师:

此时值得头脑风暴,老规矩,我起头,大暑季节,天气酷热——

生13:

干旱少雨。

生14:

蚊蝇乱飞。

生15:

古树参天,柳下纳凉。

生16:

清风拂面,蔷薇飘香。

生17:

茉莉芬芳,池中莲荷。

师:

好不——

生:

(惬意、快活、安逸……)

(师生再次哈哈大笑)

师:

配合高度成功。

所以有农谚:

“小暑不算热——”

生:

“大暑正伏天”。

生: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师:

白居易有诗《夏日闲放》: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生: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师:

所以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师:

最后一个机会了,谁来——

生18:

我来,我选大寒。

我写的是:

厚厚积雪浴着凛冽的寒风,一支支星星点点的红梅缀在一片苍苍茫茫的大雪,跳跃在广袤的原野上。

——大寒

师:

最后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你,请说说理由。

生19: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意为天气寒冷到极点。

大寒是严冬为立春拉开的序幕,是冰河解冻的信号,是春暖花开的前奏。

师:

有谚是:

“小寒大寒——”

生:

“冷成一团”

(学生自抱胸前)

师:

就是这样的,嘴巴可能还“呜啾啾——”

生:

哈哈

师:

俗话说: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然而,在这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你是否看到一幅幅温暖的画面:

看,孩子们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冻得通红的小脸洋溢着欢笑。

接龙下去。

生20:

看,大人们忙碌着备年货.

师:

正是“小寒大寒——”

生:

“杀猪过年。

师:

他们哄着孩子唱歌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你再接龙,看——

生21:

看,老人们围着火炉。

师:

此时,我们想起流传久远的农谚:

“一九二九不出手——”

生: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师:

同学们,大寒不单是一种节气,更是一种心境。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已近春天,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心里总有暖意潜升。

这时节,梅花、山茶花报时而开,刚刚过完腊八节的人们还沉静在腊八粥飘香的气氛里,开始准备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喜庆开始久久弥漫在“大寒”的节气里。

【屏显】

迎接新年的喜庆开始久久弥漫在“大寒”的节气里。

师:

咱们齐读——

(生齐读)

师:

其实我在这个题中设计了谷雨、霜降、大暑、大寒,其目的是了解这四个节气。

【屏显】

农历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

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

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

二十四节气,祖祖辈辈流传,点滴传承,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渐渐确立文化的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师:

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

对于二十四节的探索,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

(下课)

(相关思维导图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