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464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docx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偶然在天涯论坛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详细比较透彻,想了解图书出版事宜或者想正规出版图书的作者,看一看有关出版的那些事,作为参考,也许会少走弯路……详见帖子: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附目录

  1.投稿选择

  2.出版机构

  3.销售常识

  4.选题优化

  5.作者分类

  6.稿酬类型

  7.版税稿酬

(一)

  8.版税稿酬

(二)

  9.为名誉类

  10.出版故事

  11.投稿技巧

  12.递稿技巧

  13.书稿资料

  14.编辑审稿

  15.造星秘诀

  16.立项签约

  17.交稿环节

  18.出版流程

  19.编辑加工

  20.新书主发

  21.营销例子

  22.市场现状

  23.二八规律

  24.营销方式

  25.炒作套路

  26.小炒技巧

(一)

  27.小炒技巧

(二)

  28.盗版图书

  29.侵权纠纷

  30.稿酬纠纷

  31.说几句话1

  在一家大的出版社做了十多年编辑,也想把自己做编辑(这里仅指出版社书稿编辑,杂志编辑不在此列)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作者聊一聊。

  想到那里说到哪里吧。

  先说说投稿方面的事情吧。

  每个出版社、每个编辑风格都不相同。

经常有作者拿一本书稿,投到一家出版社,被编辑退了回来,就感觉在这家出版社再也出版不了了,其实不然。

  一个大型的出版社往往有几百名编辑,这些编辑分属不同的部门,比如有的编辑是负责医学方面的、有的编辑是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你把一本医学方面的书稿投给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编辑,他当然不感兴趣。

  还有,每个部门、每个编辑的成长时期也不同。

比如,一家以法律图书为核心的出版社,可能他的法律图书出版部门会比较成熟,所以这个部门的编辑会对法律方面的稿子比较挑剔;但是这家出版社经济管理图书出版部门可能比较年轻,那么他们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稿就会渴望由而放宽采用标准。

  即使是同一个部门,干编辑时间长短也有不同。

有些老编辑,资源多见识广,对稿子会相对挑剔;一些新编辑,资源少经验少,对稿子会比较饥渴。

所以同一本书稿,在老编辑那里过不了,在新编辑那里就有可能通过。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该怎么找到合适的编辑?

  推荐一个办法,可以在书城、网上书店,搜索你所投稿稿件同类图书,看看那些近年卖得好的图书,在版权页(书内有出版时间和定价的那一页)中有责任编辑,排在第一的那个编辑绝大部分就是这本书的组稿者,就可以直接打这家出版社总机找这位编辑投稿。

一家不行,多找几家,不要怕拒绝和不好意思,这属于供需关系,成不成有各种原因,谁也不是求谁。

  当然,也不是随便一本稿子都能出版,这就需要在写稿子之前,多少了解一下市场和出版社的需求。

  一般编辑经手的书稿,主要有投稿和组稿两种。

投稿占绝大部分,因为图书编辑的职责主要就是使作者书稿符合出版规范出版而已,本身没有创作的要求。

从这一角度说,编辑更像个媒婆,看中一个适龄的小伙或姑娘(书稿),经手捣持打扮一番(编辑出版),然后推介给另一方(读者)。

媒婆的重要意义在于伯乐相马和捣持打扮,而不是自己去怀胎生产,编辑也是这样。

  作为出版社成熟的编辑,每年度都会有任务的要求。

比如,要出多少品种、加工多少字数、销售多少码洋(图书界术语,定价*册数=码洋)等等。

  一般一个成熟编辑,一年经手的选题(相对成熟的投稿意向)从几十到上百不等,最终能出版的,通常在十几到几十种,见过最能干的编辑一年可以海量经手出版上百种图书,不过这属于极少数。

  书稿有厚薄,有好卖不好卖的。

  有的书稿厚,一本书就几十上百万字;有的很薄,也就几万字。

最常见是在10-30万字左右。

字数太少了,不成书,薄薄的,放在书架上连个书籍都看不到。

  有的书好卖,编辑一年出一种也可能能顶上十种书的码洋或销量,反过来也能出了十多种也顶不上人家一种书的销量。

这种现象很常见,好卖的书可遇不可求,毕竟现阶段编辑仅仅是个媒婆,再抢手的姑娘也得有人生出来,不像电影导演或者节目主持人,可以建立品牌效应,观众可以冲着某个大导演或知名主持去捧场,还没听说哪个读者冲着哪个图书编辑去选购图书的。

2

  编辑接触的稿件来源一般有几种。

一种是,有作者投稿到出版社,出版社客服转到相关编辑手中,这种稿件来源比例很小;另一种是前面说到的有作者直接打电话、发邮件给某个编辑投稿,目前这种稿件来源也很少;最多的一种就是编辑通过拜访、网络、朋友推荐、作者圈子等五花八门的渠道主动联系、挖掘稿件。

  从每年庞大的作者书稿和图书出版量来看,作者投稿和编辑约稿就像淮海战役,两股大军胡乱地搅在一起,都在寻找目标,又都摸不清对方,只好是碰上谁算谁。

一场混战下来,有人兴奋,有人失落;有人斩缴甚丰,有人一无所获,但不管怎样,好好坏坏,一年总有那么些庞大数量的新书在出版,所以机会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都是很多的。

  现在不比十几年前。

十几年前,计算机还没普及的时候,编辑接触的稿子往往是手写稿,就是在方格稿纸中一笔一划手写的那种。

那个时候,一本书稿从酝酿、写作到出版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很多人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能攒出一本书稿。

  从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以前,市场上的各类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图书还处于紧缺状态,通常普普通通一本图书首印都是万八千册,一种书几年卖个几万册很常见。

这期间,各类以写稿为生的学生作者、职业作者、工作室大量涌现,到后期,连写稿子的耐心都没有了,一时,CV技术盛行(就是东摘西抄地攒稿子,Ctrl+C快捷键是复制,Ctrl+V快捷键是粘贴,所以业内把攒稿子技术戏称CV技术)。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年新书出版品种不断攀升,十年下来,平均每家出版社每年的新书出版规模已经翻了十几番,一些大型的出版社年出版新书已经接近或超过10000种。

  品种急速增加了,直接结果就是单种图书的书均销量越来越小,到现在,一种新书刚出版发个千八百册就死掉的比例越来越大。

  常常有作者抱怨现在书稿难出版,即使出版了稿酬少、销量少,越来越不如意。

这个中曲折,听我慢慢道来。

  现在的图书出版机构大约分为这么几块。

  第一种是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有出版资格的出版社,比如一些知名的像三联、作家、人民等,地方的像内蒙古、北京、重庆等,大学的像清华、北大、复旦等,行业的像机械、人邮、电子,教育的像高等教育、广东教育、江苏教育,还有美术类、文艺类等等。

这些正规出版社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发行渠道。

他们赚的钱主要是垄断利润,也就是图书定价乘以批发折扣减掉一些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剩下的利润。

  第二种是挂靠在上述一些大型出版社之下的合作公司,这一般是私营与出版社合资按比例分成,前身往往一些合作关系比较久,做得比较好的图书工作室或者社内人员转型,它们经手的图书仍然署正式出版社名,由出版社代领书号,销售一般也走出版社的发行渠道,总体来说和社本部出版图书差别不大,在此就不列举名称了。

这些合作公司赚得钱主要包括,一些自编稿件的稿费、编辑加工费以及图书销售的一定比例提成。

  第三种是经销商或书商变相从一些小规模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自己印刷出版、自己渠道发行,这些机构有的是经过多年作为多家出版社的经销商,经过长期积累有了自己固定范围的发货渠道,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就尝试甩掉出版社单干;另一种是有特殊渠道或者行政资源,有可以保障的发行量的一些书商。

他们赚的钱主要包括图书定价乘以零售折扣减掉一些印刷、公关、稿费支出所剩的利润。

他们经手的图书有一个缺陷是未经过出版社专业出版流程或过分追求利润,会导致图书编辑加工、印刷质量相对较差。

3

  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基本由各级图书经销商(图书批发商)组成,通常每个省会有一两家一级经销商,负责覆盖全省的图书批销,各地级市会有二级经销商负责各自地市的批销,终端则是各地图书城、书店、学校和书摊。

  十年前,图书品种还不时那么多,一个大型出版社,新书主发(新书出版后,第一次发出的主要用来各经销商、书店、学校作为样书展示的书称为主发,后来补货、订货所发的称作补发)数量往往可以达到几千册,一些大的书城、书店往往可以备货几十册、甚至上百册,全国主要书店加起来就有几千册。

  但新书主发不等于实际销售,经销商和书店有可能退货。

  一般出版社和经销商之间会有协议,几个月周期之内退回来的图书就冲抵货款,用来更换其他图书。

一般经销商退回来的整包图书还可以再卖,不成包的零散图书只能化作纸浆。

  所以,看似一种书出版社的垄断利润似乎很高,但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

  通常,按照业内的经验一种图书销售3000册是一个平衡点,一种图书从生到死,如果过连3000册都没有销出,那这种书出版社基本上是赔钱的;即使是销售了3000册,基本上也算是白忙活一场,持平而已;只有超过3000册才有可能赚钱。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致的说法,每种书情况都不相同。

  比如,一种新书,首印了5000册,先后销售了4000册,然后再也卖不动了。

一般出版社的新书会有一个平均的退货比例,各个出版社不同。

假设这种书最后又退货了1000册,那么加上库存没有卖掉的1000册,实际上有2000册就废掉了。

这2000册的成本就要摊到那实际净销售的3000册上,这3000册的利润空间也基本被挤没了。

  再比如,编辑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

一种新书,首印5000册好久终于卖完了,还不错,正好有一点利润。

重印不重印?

不重印吧,可能还能卖一点,编辑、作者都有点不甘心;重印吧,一次至少要印1500-3000册,印刷成本才合理。

狠狠心重印,完了!

经常是重印多少,库存多少,先前5000册销售的利润又贴了回去还不够重印成本。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编辑也很难保证一种新书,首印8000册,就正好卖出8000册,一点不退一点不存。

往往,新书首印册数,大部分是按照出版社的平均规律,比如3000、4000、5000这样统一的,只有少数个别图书会根据营销、包销需要特殊处理。

  有些作者往往会陷入误区,认为首印册数越多,销量也会越大,其实,判断一本新书是否畅销,不是看它首印册数有多少,而是要看它重印的册数和频率。

也有个别编辑盲目冲动或者为了炒作,主观增大首印数和主发量,动不动几万册,但轰轰烈烈一场过后,市场反应冷淡,可能发出去的几万册,只卖掉几千册,剩下的全部被经销商退回,成了废品。

  到今天,每一家书店备货的数量,一般只有几册,甚至一两册。

为什么?

  一方面,书不好卖了,出版社不敢多发。

主发10册将来退回来8册,多发那8册干什么?

另一方面,书店也没有地方摆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各大书城、书店寸土寸金,为了能摆放更多品种的样书,就仅能减少单书品种的备份量。

  常逛书店的朋友应该有这个体会,十年前逛书店,一种书很容易找到几本新书供挑选,现在再看看,大多数只有一本,被人翻成半新不旧的,爱买不买,没有多余。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既然品种越来越多,单本销售量越来越少,出版社为什么不能少出一点品种呢?

4

  其实出版社也是“骑虎难下”。

  出版社和编辑何尝不想少出一点品种。

出版社年年谈选题优化,编辑年年被新品种压得喘不过气,累得跟孙子似的——没办法啊,这就是市场经济。

  别看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行业内的出版社可不少,之间的竞争更是你死我活。

  整个行业的圈子就那么大,你不出版别人家出。

都是在大经济环境下生存,年年要增长,今年这个社发货码洋要超1亿,明年那个社发货码洋要超2亿,后年另一个社的发货码洋要超过5亿。

怎么办,在单书品种销量不能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新书品种数是短期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出版社之间还要讲究个市场占有率和上架率。

书店书架就那么大一块地方,该多摆哪家出版社的书?

一些大出版社,书店得罪谁也不好。

那么,只能是新书机会平等,谁出的品种多,谁占据的排放面积越大。

这就好比,你一年出版500种,人家一年出版5000种,谁的图书“上镜”机会多?

几年下来,一些小社挤也被挤死了,只能靠卖卖书号混日子。

大社之间,对峙得脸红脖子粗,但是谁也不敢松懈。

  不光出版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副德行。

  另外,选题优化也不是像说说那么容易。

出版社图书品种赢利的比例,可以用“二八原则”来作一个比喻,虽然比例可能不一定准确。

那就是,基本上一个出版社80%的利润是靠20%的品种支撑的,其他80%的品种不是微利就是持平,还有很多在亏损,也就是撑撑总码洋数就是了。

  但即使明明知道有80%比例的品种并不是优良品种,你也不能不做,这80%不做了,那20%可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说编辑组稿是“伯乐相马”,其实哪有那么准?

  除非是有比较雄厚的营销配套跟着,或者有垄断的资源罩着,或者有很知名的作者撑着,否则哪一位编辑也不敢夸下海口,我经手的这本图书可以大卖几万、几十万册。

  有眼光、有经验的编辑相比普通编辑组稿,相差个一两千或者几千册的差距还是有可能,能有几万册的差距那实属碰运气。

  通常一些超级畅销或长销的好书,不是靠伯乐相马“相”出来的,而是靠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回过头去看,很多长销十几年,畅销几十万、上百万册的超级优良图书,都是各种机缘巧合淘出来的,在出版之初,谁也未曾预料!

  不过话还得辩证地讲,虽然超级好书的出现充满偶然性,但这些超级好书无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品质,比如作者的沉淀、书稿文笔质量、独创性、开创性、迎合性等等。

  这就引出一个编辑和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怎样去设计,才能使自己的书更有将来可能能成为“巨星”的潜质?

  这个话题有点大,说来话长……5

  先阐述一下个人观点——“巨星”不可复制或者说“机缘”不可复制。

  想通过研究、分析、设计,按照同样的轨迹完全复制一个比尔盖茨,复制一个姚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对“巨星”的研究、分析,来使自己的书稿的生命潜力提高一大截,那还是很有可能的。

  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

刚加入天地会的韦小宝被迫入宫偷经书,陈近南给了他一摞绝世武功秘籍,韦小宝说“还不得看个把月”,陈近南说“我是看了三年,练了三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看了就九死一生,不看就十死无生。

  所以说,对出版和市场不太了解的作者不能急躁,需要静下心来,容我慢慢梳理清楚,顺着思路走,自然会有所收获。

  言归正传。

  “巨星”也好,平庸也好,都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还是先从地面收集收集典型。

  这些年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作者和书稿,先尝试把他们总结归归类聊一聊,没有褒此诽彼的意思,存在即合理,只是客观地点评一下。

  按照作者出书的目的分可分为几类。

  古人著书为立言,今人出书为赚钱——首先说“为赚钱类”。

  (期望通过出书名利双收,那是人之常情,每一位只要出书的人怕是都有这一层期待,只不过有的强烈,有的平淡或者各有看重而已,这里只根据侧重分类)

  到了今天,因为有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人人都有出书的机会。

  大作可以持家,小作可以零花,何乐不为?

  现阶段,持有这类想法的作者占比较大的比例。

有的是工作室、公司团队运作,自己根据市场热点、出版社特点策划、编写书稿,这类作者的书稿优点是:

有一定的市场敏感度、书稿像流水线产品,编辑不大用操心就可以顺利出版,卖得不好也不坏;缺点是:

易稿多投、形式雷同、容易走进程式化现象常见,同时他们也是市场上雷同产品充斥的主要创造者。

  有的是一些个人作者,写了一本书稿偶获成功,尝到甜头,举一反三,成了业余写手。

  还有更多是门外汉,听说人家出书领稿费挺好,也跑步进场凑热闹。

  为赚钱类的作者,大致可以分为成熟型和生涩型两种。

成熟型一般上来就很老到地和编辑谈历史成绩、稿酬标准、提供样稿,基本上很麻利地“砍价、交稿、等着收钱”三步走。

生涩型一般根本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千字稿酬什么是版税稿酬,一脸茫然地签了合同,后天交了稿子恨不得今天就拿到稿酬昨天就看到样书。

  成熟型作者成功的例子不少,毕竟赚钱的直接目的驱使,要求他们必须要多花一些心思策划、打造书稿产品,才可能获利;另外写得多了,熟能生巧,比生涩作者有一定优势。

但生涩作者群众基数大,选题类型分散,其中不免藏有好玉,况且成熟也是从生涩经历过来。

  成熟也好、生涩也好,只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自然离不开“稿酬”这个焦点。

  “我的书若出版有没有稿酬?

”、“稿酬什么标准”、“稿酬能给多少?

”、“什么时候能领稿酬?

”……

  可能编辑被“为赚钱类”作者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关稿酬了。

  没有什么好回避的,下面就来仔细说说“稿酬”那点事。

  ——————————————————————————————————6

  “稿酬”,也称“稿费”。

说白了,就是出版社分给作者的辛苦费,在图书不是按照内容价值而是按照纸张定价的前提下,只能这么理解。

  出版社支付稿酬,主要有四种形式:

千字稿酬、版税稿酬、一次性稿酬、不付稿酬。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收取出版费,这不属于支付稿酬,以后再讲。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千字稿酬”。

  随便找一本书,翻开版权页,里边会有一项“字数:

***千字”。

按照惯例,这通常是出版社和作者结千字稿酬的依据。

当然也有少数出版社或者编辑或者中介者,按照页数、按纯文字数(插图不算)来作为结算千字稿酬的依据,这其中往往有隐情或猫腻,暂且不表。

  千字稿酬的标准,一般是30-100元/千字不等(翻译类图书稿酬不在此范围),现阶段,最常见的是30-50元/千字。

有一些知名作家、重大出版项目或者特项委托编写,会开到几十、上百标准,这一般属于特例。

  举个例子,如果一本书正式出版之后的出版字数是300千字,与出版社商定的稿酬标准是40元/千字,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0千字×40元/千字=12000元。

出版社会根据作者人数和扣税标准代扣税额,剩下的就是作者的纯稿酬了。

  千字稿酬一般与图书的销售好坏无关,仅仅与出版社编辑付给你稿酬的心情有关。

只要在正式出版合同(注意:

仅指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与图书中介、个人签订的合同不算此列——不要告诉我你不会判断哪是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啊,再说下去,就影响一些人生意了)中列明按照千字稿酬标准结算,那么哪怕这本书最终只卖了1册,出版社也要全额支付稿酬。

只是,如果这本书只卖了1册,那么如果合同约定图书正式出版后两三个月内支付稿酬,恐怕你就要等上个年半载,等编辑的心不那么痛的时候,再付给你稿酬;如果这本书大卖1万册,那么编辑肯定会乐颠乐颠地提前通知你领稿酬。

  说到这里,也许有作者会问,“我怎么和出版社谈,到底是按30元还是50元标准呢?

  这不太好说,只能聊聊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或许能给点启发。

  一般出版社会根据编辑的级别、资历,限定编辑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的浮动范围。

  假设啊,某家出版社,一个普通编辑,只允许他在25-40元/千字之间浮动,超过40元/千字标准,他就需要请示上级特批。

  作为编辑,在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时,就会从多方面考虑:

比如你是个新作者,一般会低一点;如果你的稿子乱一点,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觉得你的书稿卖不动,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谈得那天编辑刚被领导骂过,一般会低一点……

  还有,如果你正好把稿子投给了一个部门领导,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作为作者名气很大,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和编辑很熟,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的稿子质量或者潜力很好,也许能高一点……

  还有,如果一个出版社效益相对好一点,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一个编辑的考核效益比较好,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你赶上了一个部门发展初期,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

  总体来说,在大致的范围内,会因为时机、机缘、对象等各种因素,稿酬标准或许谈得高一点,或许谈得低一点,这是常情。

从长远计,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必太较劲或者反复对比,你签的标准多5块,我签的标准怎么少10块。

  拿郭德刚的话“你就看到赚钱的,那还有跳楼的呢;你失业了,那还有失身的呢!

  什么事都得往下看,你就会很快乐。

7.版税稿酬

(一)

  接着解释一下什么是“版税稿酬”。

  同样随便翻开一本书的版权页,里边会有定价和印数两项。

  正常情况下,版税稿酬是以定价和印数为依据计算的。

  假设,你看到一本书版权页上印的定价为30.00元,首印印数是5000册,你与出版社签定的版税稿酬标准为8%,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元×5000册×8%=12000元。

同样是代扣所得税之后,剩下的就是作者的纯稿酬。

  各出版社版税稿酬的幅度大致为5%-15%。

最常见的幅度是6%-9%,更高或者更低的都属于特殊情况。

至于每个人最终与出版社谈妥的标准,各种机缘状况,前面已经说过了。

  现阶段,版税稿酬是上述四种稿酬支付形式中适用最广泛的支付形式。

  主要原因是,版税稿酬将图书的销量与作者的稿酬收入挂钩,书卖得越多,作者能得到的稿酬越多,这样就把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免得像“千字稿酬”那样,常有作者领完稿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独留下出版社在寂寞承受。

  按道理,在出版合同上,作者有自主选择或者商议选择稿酬支付形式的权利,但事实是,不讲道理的事情太多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出版社。

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而且现阶段书稿总量是供大于求,稿酬还得指望出版社顺利支付……种种因素凑在一起,不得不让出版社相对于作者个体处于强势——相对比银行、保险、中石化,出版社还算讲道理得多。

  现在稍正规一点的出版社,提供的都是定式合同,你如果不是个较真的人,合同条款不大用看(说实话,天天签合同,好多编辑也不全明白合同里到底写些啥),基本上对出版社有利的它都涉及,对出版社不利的它都规避,除了稿酬幅度,其他可供商量改动的条款不多。

也不用太担心,多少年来多少作者都这么签下来的,一批定式合同也不会针对哪一位作者,至少这一层面是公平的。

  早些年有一阶段,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还是可选的,这是因为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对出版社来说,有一个平衡点。

  举例子啊,我现在从手边书架随便拿一本书,哈,一个大厚本《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

它版权页上注明的字数是959千字,定价88元,首印册数6000册。

假设本书稿酬可选40元/千字和8%版税两种,

  先算千字稿酬:

959千字×40元/千字=38360元(税前稿酬)。

  再换算平衡点的销售册数:

38360元÷8%÷88元≈5448册。

  也就是说,按照8%版税稿酬出版社要销售5448册才能冲抵预先支付给作者的40元/千字千字稿酬,而且这5448册还得是扣掉退货的净销售册数才行。

  通过多本书的换算,出版社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衡点的平均册数值。

  剩下的道理就简单了,以前,大部分图书都可以销售过万册的时候,出版社当然愿意支付作者千字稿酬;现在大部分图书只能卖个三五千册,出版社自然是支付版税稿酬划算而且风险小——谁还比谁傻么。

  啰里啰唆解释了一大堆,又是公式又是换算,还真有些枯燥。

  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是不是有人翻看版权页没有找到印数这一项?

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且看下文分解。

8.版税稿酬

(二)

  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正规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是有标有印数的。

  但随着竞争加剧,市场越来越残酷,就有一些出版社变得“聪明”起来了,悄悄地把印数这一项去掉。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可以方便少给作者算点版税稿酬,我版权页上没标明,我到底印刷了多少册,就不告诉你,反正大部分作者不会费精力去查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