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55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心理学分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分节.docx

《心理学分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分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分节.docx

心理学分节

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章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答: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现象包括:

心理过程:

A认识过程(基础):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核心是思维)

B情感过程(动力):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C意志过程(调控作用):

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简称个性):

A个性倾向性(动力因素):

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B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C个性心理特征(个别性集中表现):

能力、气质、性格。

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主观映象?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特性,一方面反映着人对现实的关系和态度。

b个人经验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

C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3)、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A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人的行动的必要条件。

B人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活动中发生,形成的。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和校正。

4、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有哪些方法?

答:

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主要)、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产品分析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跨文化研究法。

5、人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答:

科学的心理观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6、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多做的贡献?

答: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冯特又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心理学的方法只能是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或内省。

冯特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学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

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

1、注意概念和注意的品质

答: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品质包括: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无意注意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答:

无意注意的特点: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

在教学中的运用:

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安排好的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避免无关刺激,减少分散注意力。

3、有意注意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答:

有意注意的特点:

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

在教学中的运用: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的;利用间接兴趣;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对学生提出严格而适当的学习要求;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三章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感觉:

脑对直接作用于是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是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区别:

感觉是对个人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联系:

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是感觉器官产生的,都是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2、什么是感受性?

影响感受性变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感受性是指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引起感受性变化发展的因素主要的有: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感觉补偿、生活条件和劳动实距等。

3、根据感知觉规律怎样提高直观效果?

答:

保持和提高感官的功能;培养观察能力;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观察的兴趣;2)掌握观察的方法3)加强观察训练

4、什么是观察?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答: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1)、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充分调用感官,勤于思考;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第四章

1、记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答: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

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过程。

2、简述三种记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答:

区别:

感觉记忆(0。

25~2秒)、短时记忆(2秒~1分钟)、长时记忆(1分钟~终生)。

3、试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

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答:

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在学习停止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复习及时、适量;复习计划要科学;适当超额学习;做到经常性和多样化。

4、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答:

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而逐渐减弱;干扰说,学习和回忆之间到其它材料的干扰而导致遗忘;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是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而引起的;提取失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消失,遗忘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

5、简述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在学习停止的短期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第五章

1、想象是什么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地程。

想象的形成方式有: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

2、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答:

思维的特点是:

间接性(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去认识客观事物)、概括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3、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哪些基本阶段?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

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

它是由一定的情景所引起,按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活动过程。

问题解决的心理阶段包括: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思维定势、功能固着与功能变通、原型启发、情绪与创造性动机、问题解决的策略、认知结构、迁移、个性。

第六章

1、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区别:

情绪: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如由饮食而引起的满意或不满意的体验,因此有情景性、明显性、外在性。

情感: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如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引起体验,由人与人交往需要引起的体验。

所以是持久性、稳定性、内隐性。

2)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

基础;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答:

情感的种类:

1)按情感的状态分:

激情(猛烈,迅速爆发,短暂)、心境(微弱,平静而持久)、应激(紧张情绪);2)按社会性内容分: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第七章

1、什么是意志?

意志行动有哪些基本特点?

请举例说明。

答:

意志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对行动活动具有调动作用;克服内外部困难。

2、意志过程和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

1)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是基础,意志有反作用;2)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可以成来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意志可促入的行为服从于是理智活动。

3、意志行动包括哪些过程?

请举例说明。

答:

意志行动包括:

1)采取决定阶段;A开展动机斗争;B确定行动目的,C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法;2)执行决定阶段。

4、意志有哪些基本品质?

举例说明。

答:

意志品质包话:

自觉性(独立主动)、果断性(当机立断)、自制力(抵制诱惑、坚持性(不屈不挠)。

第八章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

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其他依次为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人尊),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人天赋、、自我潜能的极度发挥)。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提了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及时运用学习反馈;开展有效的学习竞赛。

第九章

1、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答: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

1)一般能力的个别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

2)特殊能力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第十章

1、试用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机制。

答:

巴甫洛夫发现的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和压抑过程,这两中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

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有机体的不同的行为表现是其神经过程基本性的差异性造成的。

按照这些特性,巴甫洛夫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胆汁类(行为易兴奋、不易平静、动作急);多血质(行为易兴奋、耐受性强、适应性强);粘液质(行为迟缓、不易兴奋、而受性强)抑郁质(行为紧张、刻板、不灵活、耐受性低)。

2、如何分析一个人的性格?

答: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

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他人和集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2)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

行动的自觉性方面的特征(自觉性)(如:

独立或依赖);自我控制方面的特征(自制性)(勇敢与怯懦):

3)情绪愤怒感的性格特征:

强度方面的特征;稳定性方面的特征,持久性方面的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4)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

3、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答: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育方法(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暴虐型);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之间的关系;2)学校环境(失当表现:

忽视品德教育;违反教育原则;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脱节)3)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等环境的影响。

例子略

填空题

1、德国堡大学心理学家冯特于是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我国的心理学进入崭新时期。

3、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分:

普通,发展,教育,社会,认知心理学。

4、人的心理实质心理是人能对客观实际,观能动性的反映。

5、记忆分识忆,保持,与遗忘,再认各再现。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7、思维过程包括:

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8、想象的品质:

想象的清晰性,深刻性,实践性,差异性。

情绪的种类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9、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持性。

10、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12、注意的品质:

范围,稳定性,分兵配,转移。

13、个性的心理分为: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14、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

15、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各动力。

16、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7、兴趣的品质:

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

18、气质的类型: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19、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活动,相互作用,情感。

20、从群体组织角度分类:

可分为正式群和非正式群。

21、学校群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干扰作用,从众心理,互相模仿。

22、人际关系成分:

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动作成分。

23兴趣按内容可分为:

物质的兴趣,精神的兴趣。

按起因可分为: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4、心理测量的特点:

时空性,相对性,客观性,间接性。

25、心理教育的途径:

心理素质,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

名词解释

感觉:

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到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记忆: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回忆(再现和再认),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机械记忆:

是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认。

意义识记:

意义识认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认。

想象: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分析与综合,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

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再造出相应事物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

是不依据现实的描写,而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情绪与情感:

是人对事物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有否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志:

是人在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心理过程。

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兴趣: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价值观:

是关于事物具有的不同价值(对个人或对社会的需要性与意义性)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能力:

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社会化:

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所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个性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

群体:

是根据一定的特征,民族属性,共同活动情况,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组织特点等,而从社会总体中区分出来人群共同体。

人际关系:

是反映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需求满足各咱需要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心理教育:

是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各种象征及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实施的一咱育心工程。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反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一定的方法与程序,帮助咨询对象更好地了解和完善自身,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各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教育:

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们的心理上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学。

心理咨询:

是一种以语言,文字或其中它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都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学

一P3 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现象

二P11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三P22—24 感觉的相互作用

四P27—29  知觉的特性

五P33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的应用

六P38  记忆表象的总类

七P39-P40  记忆的总类  

八P47  遗忘的规律 遗忘过程的规律

九P68  思维的分类  

十 P7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十一 P83 想象的分类

十二 P91什么是注意

十三  P94  注意的分类

十四P98  正确的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十五P114115情绪的总类  情绪的状态  情感的分类

十六P129  动机冲突的分类

十七P133  挫折感与对待

十八P135  归因的概念

十九P137  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二十P145  需要的层次

二十一P168  能力

二十二P175  气质的分类

二十三P176  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二十四P179  性格的分类,形成与发展 

一  心理现象   必考填空或判断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2,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能力(一般能力,执行能力等)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性格(谦虚,乐群,自信,勇敢,毅力等)

  

二 心理学研究方法 填空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等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 填空或判断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2,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

3,感觉的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3,联觉:

色听现象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体现了感觉的嗅觉适应。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属于感觉的适应现象

举例子: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例黑暗中的某个小光点,旁有易看,旁有强光刺激则难看

1,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开灯关灯一秒以内,长点灯闪光,更短的则融合(一个闪烁的光源每秒闪烁超过10次,就会出现闪光融合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融合想象制作的)

2,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黑暗中要适应一会才看到东西,太阳光太明亮也是)

听觉(高音机器声,会发生适应现象,并且听觉感受器有明显丧失)

肤觉

味觉

3,感觉的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两个灰色的小正方形,分别放在黑纸和白纸中央,黑色背景上的会亮些,白色会暗些,这叫同时对比,明度对比。

)(再如吃了糖就觉得葡萄酸,吃了苦药觉得白开水甜)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例如噪音听觉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降低为受刺激前的百分之20,轻微的肌肉运动或凉水擦脸,则提高。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盲人失去视觉可通过触觉阅读钞票上的盲文数字去识别,同理聋哑人。

3,联觉:

色听现象例如c—红,d—紫,f—粉红,g—纯蓝,b—非常明亮的铜色

四 知觉的特性

1.P27_37知觉的特性(四个,重在理解,给现象作分析,结合第五节,解答如何运用,去年简答题)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在课本P27――29,全部的例子都要看并且理解分析

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们总是把国旗看成是红色的,这现象表明:

人的知觉具有恒常性

五P33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的应用

  在课本上有答案P33 有印象就好了。

六P38  记忆表象的种类  记住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记忆表象的两个特征:

直观性 概括性

七P39-P40  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填空)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语言—逻辑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和

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更持久)

4,运动记忆:

对活动的动作及动作顺序为内容的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的特点:

1,中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3,意识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二)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分类 (大题)

.P40记忆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分类(侧重理解短时记忆)

判断题:

保持在一分钟左右的信息属于短时记忆。

 (正确的) 要与瞬时记忆区分

填空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7+2个组块

长时记忆的编码以语音为主。

(错误) 语义为主(正确)

P50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四个,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作简述分析题)

八P47  遗忘的规律 遗忘过程的规律 (填空)

遗忘的规律:

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即遗忘规律发展是“先快后慢”的一条规律。

判断题

材料达150%,记忆效果最佳。

(正确)

实例分析

艾宾浩斯的揭示的遗忘规律是怎样的?

它对我们学习有何启示?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及时复习的意义。

在学习中你是如何运用记忆规律的?

(答案自己想,没有现成的)

九P68  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分为: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二)根据在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变式:

指概念中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变式可以通过变化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P68(必考)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分为:

直观动作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

例如三岁以前的儿童拆玩具,成人的进行技术操作的专业人员。

具体形象思维:

例如人们布置房间是事先构思的,3~7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画家,作家,导演,设计师也是。

语词逻辑思维:

当人们面临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例如科学家,企业家。

儿童7岁开始能进行语词逻辑思维,但离不开具体~。

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

(二)聚合思维:

例如A>C,AC,B

发散思维:

例如如何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案件侦查,新产品研制和广告设计等

 判断题:

    三岁以前的儿童只能进行直观动作思维。

(正确)

    认识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错误) 应该是:

认识的高级形式是思维

十 P7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P7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看前四个即可,分析具体影响,必考,去年简答题)

问题中材料组织的形式  定势 功能固着  情绪与动机 人际关系

定势 概念  迈尔  陆钦欣 罗森塔尔效应

P221罗森塔尔效应(仔细理解该试验,如何来,见事实一段)(心理暗示,期望,自信)

十一 P83 想象的分类

想象的分类:

根绝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

1,无意想象例如梦

判断题 

  我们听别人讲故事,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故事的情景,这种情况属于无意想象的表现。

(正确)

2,有意想象:

根据想象的内容新颖性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主要有:

粘合,夸张,典型化三种方式)

想象可以根据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

无意想象:

人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例如梦。

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又可分为:

 再造想象:

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看工程图纸,歌唱家看歌谱,学生理解粒子的运动,人们欣赏艺术作品。

      判断题

        文学家塑造新人物的过程是属于再造想象。

(错误)   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人物,在头脑中直接形成新想象的过程。

如作曲家谱曲,工程师设计机器

举例说明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填空题:

创造想象对已有表象的加工主要有粘合化、夸张、和典型三种方式.

P84创造活动中想象的作用(三个,可不按书上作答,去年论述题)

 填空:

 吴承恩写《西游记》属于创造想象,读者读它属于再造想象。

附加;心理学上将创造定义为“提供了新颖的、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十二 P91什么是注意  填空

注意:

概念: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功能:

1,注意具有对信息进行选择的基本功能2,注意具有保持的功能

3,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

十三  P94  注意的分类

P94分类:

(作简单判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一直的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不受意识控制,消极被动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看书,做作业。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例如原先没兴趣,然后通过一番努力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该事物上。

.P96_100注意的分类及其影响(大题)

有意后注意举例说明。

判断题:

注意是一种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