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765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docx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

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既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发展并提高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重境界: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

在这三重境界中,授人以鱼、授人以渔都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第三重境界——悟其渔识,许多人感悟不深。

  何谓悟其渔识?

授人以鱼可以看作教师给学生水,授人以渔可以看作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悟其渔识则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寻找水的见识、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

  以“9加几”的教学为例。

在授人以鱼的境界,教师直接告诉学生,9加几就是从“几”里拿出1给9,与9凑成10,10加上剩下的数字就是9加几的得数。

这是直接把计算方法抛给学生,之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获得方法、形成技能。

  现在,许多教师已经不会再采用这种直接告知的方法,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方法多样化的前提下,体会“凑10”法的妙处,探索并优化出“9加几”的算法。

这种设计已经达到授人以渔的境界。

  在悟其渔识中,“悟”和“识”是关键。

“悟”就是感悟、领悟,教师只有给予学生“悟”的机会和时间,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识。

在“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复习“10加几”的口算方法,然后问学生:

“为什么‘10加几’你们能算得又快又对?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并感悟,为之后的“转化”做好铺垫。

当学生探索出用“凑十”的方法计算“9加几”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给予学生第二次感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今天学习的这几种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时还要抛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计算‘9加几’时,你们要将它变成‘10加几’来计算呢?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悟出,“9加几”是新问题,“10加几”是已经解决而且很容易解决的旧问题,遇到新问题无法解决时,可以想办法将其转化为能解决的旧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会深刻地感悟:

把“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目的,就是化新知识为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解决方法。

这样,转化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会逐步地渗透到一年级的学生心中,成为今后解决数学问题的“敲门砖”。

因为有了这种教学设计做铺垫,当后续进行“8加几”的教学时,学生就能循着这种“化新为旧”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把“8加几”转化成“10加几”或“9加几”等旧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的策略。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挖好一口井,更要引导学生打开一扇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分阶段引导学生“悟”——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增长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识。

“悟”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教师无法包办代替。

“悟”从实践中来,“悟”从思考中来,“悟”从引导中来。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留足实践与思考的时间、空间,并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一些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慢慢感悟,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方案。

  教学设计中要体现的这三重境界是相辅相成、逐步上升的。

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获取,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正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逐渐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

怎样去培养?

下面逐一说明。

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

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

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

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

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

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

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

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

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

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

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

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

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

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

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

家长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

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方法之二:

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

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

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

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

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

方法之四:

鼓励孩子一题多解。

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

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

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

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

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

家长自己应给孩子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

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购几本工具书(包括资料性的)放在书架上,经常查阅。

买学科工具书,应听听任课教师的意见。

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

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

家长要指导孩子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

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

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

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

对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合作学习如何从“形”到“神”

“学习真的发生了吗?

”近年来,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怪怪的”问题。

一些看似有模有样、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并未发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和探究,改变了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模式,学生参与程度高了,互动交流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是热闹的背后,很多人担心小组合作学习会不会有名无实。

    细节决定成效

    ■李政涛

    在当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日渐受到各地学校老师的青睐,形成了丰富的合作形式和方法。

但在笔者的听课经历中,扎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是对某些细节缺乏敏感和打磨。

这些细节与以下13个问题相关。

    小组合作学习从哪里开始?

    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但这些方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地提出几个要求,让学生领会一下即可生成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培养和训练,这里的细节不是培养的时间长短,而是训练的起点:

从哪里开始培养和训练?

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先尝试让同桌两人之间相互言说、倾听、补充与合作,再逐渐过渡到小组合作。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和适应过程。

如果同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合作,如何指望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小组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有哪些前提条件?

    这里强调的是一些基础性的条件,至少包括三个条件:

其一,学生对要学习讨论的内容要有基本的阅读了解;其二,合作交流前,学生先要有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同学共同分享、探究,如此才能避免用集体的思考和声音替代个体独立自主的思考;其三,学生需要有合作需求。

之所以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本无合作的欲望,却硬要让他们合作。

    如何分组?

    一般情况下,存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大类型,许多老师陷入了纠结之中:

两种分组方式各有利弊,如何取舍?

解决之道在于轮换,不宜一学期或一学年都是同质或异质分组,可以这个月同质,下个月异质,取长补短,互补共生。

    如何分工?

    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对谁做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小组发言代表等有明确具体的分工。

分工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也在于小小分工背后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的小组分工,就把教学与德育、成事与成人融合联通起来了。

    需要有什么合作的规则?

    规则就是小组合作中对学生该如何做的具体要求。

其中代表性的合作规则是“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

判断弱者和强者的标准,不只是成绩,还有性格和习惯:

个性内向、内敛,课堂上不爱主动发言表达,沉默寡言者即为“弱者”,反之则为“强者”。

    小组合作是否有“时间底线”?

    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后,不到1分钟就匆忙结束,这样的小组合作不可能有实效,只能沦为形式化和表演化的小组合作。

在我看来,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时间,至少不能低于3分钟。

当然,到底安排多长时间,要视学情和合作学习的内容而定。

    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该怎么说?

    如果小组代表的第一句话是“我认为,我发现,我觉得……”教师需要赶紧制止和纠正,恰当的表达应该是“我们小组……”。

无须小组合作,个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既然是小组合作之后的代表发言,就不能只讲自己的,否则,前面的小组合作基本无效。

    如何对小组代表发言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方面,评价谁?

有的老师习惯性地点评小组代表,这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实际上应该评价其背后的小组合作质量与成效。

我们倡导教师这么评价:

通过这位小组代表的发言,我发现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很有成效,具体表现在,1、2、3……教师的评价语言切忌抽象的表扬或批评,越具体、明晰,越有针对性越好。

另一方面,谁来评价?

不只是教师,也可以让小组和学生之间互评,还可以让小组与个体学生自评,如此一来,就具体实现了“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如何引发小组间的互动交流?

    小组合作结束之后,进入到全班大组交流,此时很容易陷入“报幕式交流”的误区:

小组代表各讲各的,组与组之间没有任何交集地互动,彼此割裂……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需要在第一个小组代表发言之前,发出清晰明确的指令要求:

第一小组代表发言之后,其他小组代表在介绍本组合作学习成果之前,先对前面小组代表的发言,或评价、或补充、或提问、或质疑……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成果。

这样一来,小组与小组之间就有了互动、对话和交流。

    如何培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倾听能力和习惯?

    合作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倾听,实现生命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里的关键细节,是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并鼓励学生做好批注或笔记,把同学、老师在讨论中生成的好的观点、思路、方法和语句及时记录下来,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这个细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升捕捉、提炼资源的能力。

    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年段特征?

    这不仅涉及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的小组合作特征、要求与方法的具体化,甚至包括同处一个学段,如小学,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等,各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殊合作要求和方式如何拟定。

同时,也需要对不同年段之间的小组合作如何实现有机关联、衔接、转换与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研究。

    小组合作如何体现学科知识特性?

    例如,语文课如何开展小组合作,体现“语文味”?

数学课如何体现清晰的“数学文化”,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不同学科的小组合作如何展现出明晰强烈的“学科感”?

再进一步而言,即使是同一个学科,如语文,教“议论文”,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散文、小说、古诗词等又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研中重视和解决。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的教师基于根深蒂固的教案意识和教案情结,完全按照教案预设的小组合作时间节点来安排,不到这个节点就“按兵不动”。

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及时生成小组。

这说明,小组合作也需要“动态生成”。

    如上点点滴滴的细节,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关注并践行,那些形式化、表演化的小组合作,才可能走向扎实有效的、真正的合作学习!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变平庸合作为深度参与

    ■陈雨亭

    在全国各地的校本课堂教学改革中,有很多学校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主要改革方式。

小组的组成人员不等,有的4人一组团团坐,有的8人一组团团坐,有的只在合作的环节起立临时组成小组。

我们应该弄明白:

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到底如何?

特别是优等生和学困生,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参与了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自然地成长。

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解决可能的“平庸合作”的方法,应该是在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再进行组内互学或者全班展示。

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成为常态的情况下,教师的备课着力点应该放在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哪些内容应该对话、合作。

没有充分自学的小组对话、互学,可能导致一到两名学习主动的学生主导对话过程,其他学生附和。

这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不需要特别动脑的聊天会。

    例如,在某校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的课上,有一个5到8分钟的教学任务段,教师让8人小组以组为单位编一道应用题,写在小组所属的小黑板上。

学生接到学习指令后,马上投入到任务中。

8个学生站起,头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出这道题,很快一个学生拿起粉笔,开始在小黑板上写题。

8分钟后,每小组1名学生起立向全班展示他们编写的题,老师则引导大家分析这一道题属于本章哪一节的内容。

    这一环节看上去参与度很高。

但是,我们不妨追问一下:

    小组编题的过程中,到底孩子们是如何参与的?

出题的思路是哪个或哪几个学生的?

每组内的数学优等生在对话中担任什么角色?

数学学困生担任什么角色?

执笔的学生是写自己思考编写的题呢,还是只是复制其他学生口述的编题思路?

面向全班讲解编题思路的学生和执笔的学生是同一人吗?

    如果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或者学校教学领导,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那么说明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具体到了每一类或者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有效的。

    拿上文的案例来说,让8个学生一起在短时间内编写一道数学题,一般来说,很难达到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的效果。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可能是鼓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整体性复习之后加以应用,就是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在自己的情境中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原理。

作为一个教学片断,应该是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在组内交流。

每一个学生在奉献出自己的成果的同时,也倾听同伴的思考。

当然,每一个学生都编题的结果,很可能是数学优等生编的题目比较复杂、比较难,而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编写的题目可能比较简单。

但正是这样的差异化思考,才使得小组内各类学生互为学习资源:

优等生为一般生和学困生进行讲解或者点评时,会更有针对性,也会更加了解同学的思路;水平相当的学生互相借鉴了思考问题的思路;如果课后老师能把各类典型编题在教室墙上的学习园地进行展示,则同组优等生或者全班不同组的优等生之间可以进行巅峰对决,互相激发。

    在有些实施合作学习的学校或班级,经常产生一个尴尬的现象:

合作后的平庸,即学生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但是“尖子生”却不见了或者大幅度减少了。

这很可能是因为,步调一致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给学生的自主思考预留足够的空间,导致合作学习期间的思维浅表化。

    因此,不管哪种课堂组织方式,教师都应该适度放手,给各类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然后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确定自主学习之后的交流展示方式:

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全班测试、小组表演,等等。

    课堂上由于时间原因而无法充分思考、探究或展示的学习内容,功力深厚的教师会把它们整合到校本课程、课外活动或综合活动课程的相关内容之中,一方面提升这类课程的品质,另一方面深化学科学习品质,特别是为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在英语课上,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通常是课堂容量过小。

由于过于强调任务的布置与完成,课堂上经常充斥着教师布置任务的声音,任务经常只强调参与即可,参与即获得掌声。

语言点和句型得不到足够频度的、融入到任务中的练习,课下如果学生再直接进入到做大量与考试相关的练习中的话,语言的输入就会严重不足。

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就会迟滞。

    这启发我们,学校在鼓励教师选择小课题研究主题时,或者在设计教研活动时,应该引导教师们去研究课堂上这些活生生的问题。

教师合作互助提高教学水平也应该有更有针对性的互助策略。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科教学常态之后,教师们应该合作进行这样的深化研究:

在一节常态课上,对一个学习小组进行针对性录像,弄清楚每一位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参与度到底有多大?

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中,各类学生的参与有效性如何?

整节课上,小组内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落实程度如何?

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应该用数据说话,而非大致的感觉。

如果教研时,以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教学片断的课堂实录作为研讨的具体资料,而非大家都凭主观印象,教研或者小课题研究就会踏实前行,就会有效得多。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经验分享

怎样让合作探究告别作秀

    ■王志勇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见实效,不走过场,应该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应经过充分的自主学习 

    在不少的公开课中,老师一个问题呈现后马上就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非常热闹,看上去效果也蛮好,但总感觉作秀成分较多。

合作促进学习,合作学习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但问题刚刚呈现就进行合作学习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脑袋里空空的。

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呢?

本人以为,在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理解了话题才有参与合作的资本,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才可能解决问题,否则合作学习就是假学习。

    第二,学习的内容应有梯度

    当前,有两种为小组合作而合作的教学:

一种是合作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问题已经解决了;另外一种是设置的问题过难,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就是合作探究也不能解决问题。

这两种问题都没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第一种情况,学生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知道再学习什么,只能把答案说一下。

第二种情况,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基本没有任何想法,甚至没有思考的方向,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的交流与表达。

因此,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使探究的问题有梯度、操作性强,保证交流能够进行,应该避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或者都不能回答的问题,设置问题要让学生有话说,但是又说不完整。

    (作者单位: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怎样让每个学生脑子转起来

    ■吴士英

    如何让小组中每个人充分参与呢?

我的做法是:

    课前自主进行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倾向、兴趣、意愿等方面的差异,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我在实行分组教学时,一般是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觅合作伙伴,4人一小组,就近坐好。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

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小组中等。

    小组成员角色定位明晰

    小组建立好了以后,我让他们每人担任一种角色,即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

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有着不同的职责,“主持人”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的结果;“汇报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由于成员各司其职,且职责分明,学生都能主动投入,自主地、自发地参与学习和交流。

角色的分配可采用轮换制,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

    汇报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如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我让小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这样各合作小组中所有成员都得认真准备,对推选的代表给予充分的帮助指导,或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或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评价时只评价小组成绩,树立一种“组荣我荣,组耻我羞”的意识。

这样既调动了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又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和互助。

    (作者单位:

山东省章丘市福泰小学)

小学生掌握9个学习方法 学习更轻松

1.课前预习

预习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

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力,又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

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认真观察、思索

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

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语文的写作训练自是不用说。

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

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经常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家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热情地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

如果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不能包办,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让孩子在家长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只要尝到胜利的喜悦,孩子便会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