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docx
《五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
备课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五年级
教师
第一学期
学期授课计划
周次
章节
内容
课时
累计课时
主备人
1
1.1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1
1
1
1.2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1
2
2
1.3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
3
2
1.4
4、蚯蚓的选择
1
4
3
1.5
5、食物链和食物网
1
5
3
1.6
6、做一个生态瓶
1
6
4
1.7
7、改变生态瓶
1
7
4
1.8
8、维护生态平衡
1
8
5
2.1
1、光和影
1
9
5
2.2
2、阳光下的影子
1
10
6
2.3
3、光是怎样传播的
1
11
6
2.4
4、光的反射
1
12
7
2.5
5、光与热
1
13
学期授课计划
周次
章节
内容
课时
累计课时
主备人
7
2.6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
14
8
2.7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
15
8
2.8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
16
9
3.1
1、地球表面的地形
1
17
9
3.2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
18
10
3.3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
19
10
3.4
4、土壤中有什么
1
20
11
3.5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
21
11
3.6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1
22
12
3.7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
23
12
3.8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1
24
13
4.1
1、我们的小缆车
1
25
13
4.2
2、用橡皮筋作动力
1
26
学期授课计划
周次
章节
内容
课时
累计课时
主备人
14
4.3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
27
14
4.4
4、测量力的大小
1
28
15
4.5
5、运动与摩擦力
1
29
15
4.6
6、滑动与滚动
1
30
16
4.7
7、运动与设计
1
31
16
4.8
8、设计制作小赛车
1
32
本学期学科课程标准摘要
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
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3、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第
(一)单元课程标准摘要
本单元名称:
生物与环境
主备人:
本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单元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联系,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
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
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
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
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
(说明:
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
4、师: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
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预设:
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
2、师点拨:
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
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观察种子发芽的阶段过程并记录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2、种子发芽实验
(二)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
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
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
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2、种子发芽实验
(一)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温度
水分
氧气
教学反思:
重视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的衔接。
在教学设计理念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因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是很容易的,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注意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
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
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过程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
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
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
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豆芽生长的阶段分为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4、蚯蚓的选择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
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
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
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
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
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
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
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
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
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
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4、蚯蚓的选择
实验记录:
蚯蚓会选择哪边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手中的蚯蚓是从哪里找到的,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然后再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结论必须通过实验去验证的道理。
对于知识的拓展,联系生活,深化运用。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5、食物链和食物网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
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
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
(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
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
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书13面图,生物有:
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
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
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
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5、食物链和食物网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6、做一个生态瓶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
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
(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
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
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
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
(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6、做一个生态瓶
制作一个生态瓶必须条件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7、改变生态瓶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
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
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
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
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
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
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
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
(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
(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
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批注或调整:
板书设计:
7、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教学反思:
电子教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8、维护生态平衡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