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034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生物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物质和结构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所含的能量相同

B.核糖体和tRNA的合成均会出现碱基配对

C.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知识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试题解析】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A错误;核糖体和tRNA的合成均会出现碱基配对,B正确;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功能上有差别,所以蛋白质种类也有差别,C错误;脂质的合成车间是内质网不是核糖体,D错误。

【答案】B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B.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H2O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试题解析】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茵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A错误;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血红蛋白的释放所依据的原理都是水的渗透运输,B正确;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形成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的是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D错误。

【答案】B

3.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知识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减数分裂

【试题解析】细胞甲是有丝分裂中期图,染色体组数是后期最多,A错误;DNA复制只是是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有丝分裂中无交叉互换现象,C错误;细胞丙(前期)和戊(末期)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D正确。

【答案】D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消耗ATP

B.赤霉素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通过拮抗调节细胞分裂

D.植物各部位都能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乙烯

【知识点】植物激素的应用

【试题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因素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错误;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错误;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答案】C

5.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也能由部分神经细胞分泌,其因能够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脏、皮肤、黏膜等血管收缩,所以是拯救濒危患者的常用药物。

下表为某医院利用肾上腺素抢救因过敏引起的休克病人的相关数据。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休克后使用时间

(min)

总例数

抢救结果

痊愈

死亡

0-5

69

69

0

6-10

5

5

0

11-15

1

0

1

16-30

1

0

1

A.过敏反应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过强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

B.肾上腺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体内有多种细胞含有其受体

C.肾上腺素能够引起人体内部分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D.及时使用肾上腺素能提高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知识点】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

【试题解析】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过强导致的异常免疫反应,A错误;肾上腺素在人体含量很少,体内有多种细胞含有其受体,B正确;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人体内部分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C正确;及时使用肾上腺素能提高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D正确。

【答案】A

6.癌细胞被称为“不死的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组织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线粒体功能出现障碍,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也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癌细胞比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更短,RNA的含量更多

B.癌细胞比衰老细胞自由水比例高,细胞吸收物质更快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分裂一次需要的葡萄糖更少

D.癌细胞中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常情况下不会启动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试题解析】癌细胞分裂速度快,细胞周期短,RNA聚合酶活性高,RNA的含量更多,A正确;癌细胞代谢活动旺盛,自由水比例高,B正确;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因此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由题意知,癌细胞能连续分裂,具有不死性,因此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通常情况下不会启动,D正确.

【答案】C

7.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下图为人体内半乳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当相关基因杂合时对应的酶活性约为正常人的1/2,致病基因纯合时相应酶活性显著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乳糖血症与白化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不同

B.显微镜观察1、9、17号染色体结构可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C.三种致病基因不能表达是半乳糖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

D.葡萄糖一定会参与图中①、②、③中的某个反应过程

【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试题解析】半乳糖血症与白化病体现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都是基因控制酶的合成,A错误;基因突变显微镜观察不到,B错误;三种致病基因不能表达是半乳糖代谢障碍的间接原因,C错误;葡萄糖一定会参与图中①、②、③中的某个反应过程,D正确。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无效。

第Ⅱ卷共4题。

8.(12分)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氢接受者”,比如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蓝色氧化状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

研究者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

溶液种类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叶绿体悬浮液

1mL

1mL

DCPIP

0.5mL

0.5mL

0.5mL

0.5mL

0.5mol/L蔗糖溶液

4mL

5mL

4mL

5mL

光照条件

光照

光照

黑暗

黑暗

上层液体颜色

无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                       ,这些氢在暗反应的                       过程中被消耗。

(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                       ,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                       。

(4)实验结束后A组试管中叶绿体             (填“有”、“没有”)(CH2O)的产生,主要原因是                       。

【知识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试题解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水光解产生的氢被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过程消耗。

(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光反应过程中还有氧气的产生所以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A与C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所以可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照,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

(4)实验结束后A组试管中叶绿体 没有(CH2O)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氢转移到DCPIP中而不能参与暗反应或密闭环境中没有CO2。

【答案】

(1)类囊体薄膜   C3的还原

(2)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   有气泡产生(3)需要光照   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4)没有 氢转移到DCPIP中而不能参与暗反应或密闭环境中没有CO2

9.(12)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图丙

(1)图甲中鹰属于                       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                       。

(2)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               ,主要原因是                       。

(3)野兔和灰鼠的种间关系为                       ,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这种关系在进化过程中                       (填“变强”、“不变”或“变弱”),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                       。

(4)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                       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通过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化

【试题解析】

(1)据图可知甲中鹰属于次或三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

(2)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鹰的数量将减少。

(3)野兔和灰鼠的种间关系为竞争,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这种关系在进化过程中变弱,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灰鼠。

(4)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物理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通过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次或三   样方法

(2)减少   牧草中的能量更多通过较长食物链流向鹰,鹰获得的能量减少(3)竞争   变弱   灰鼠(4)物理  调节种间关系

10.(12分)传统的胡萝卜植株易感染病虫,产量低。

农科所通过下图得到了抗虫、高产胡萝卜,并用于相关产品的生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叫植物细胞的                       ,过程②的MS培养基中比例较高的植物激素是                       ,过程②→③→④依赖于植物细胞的                       。

(2)抗虫基因和高产基因的获得需要用到的重要酶是                       ,要筛选出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植株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右图为从转基因植株和普通植株叶片中分离色素的结果,其中代表胡萝卜素的色素带是                       ,滤纸条               最可能是转基因植株分离结果。

推测高产基因通过                       使胡萝卜高产。

(4)在胡萝卜汁的生产过程中,果胶酶能够促进果胶分解为                       ,进而提高出汁率。

(5)提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时,萃取剂不能选用无水乙醇的最主要原因是                       ,萃取后的萃取液需要经过               后才能进行浓缩。

【知识点】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试题解析】

(1)过程①是离体细胞变为愈伤组织所以叫植物细胞的 脱分化,过程②是生芽,所以MS培养基中比例较高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过程②→③→④依赖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需要限制酶,要筛选出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植株可采用的方法是 接种相应害虫。

(3)图中可知代表胡萝卜素的色素带是①,滤纸条 B 最可能是转基因植株分离结果。

推测高产基因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使胡萝卜高产。

(4)果胶酶能够促进果胶分解为 半乳糖醛酸。

(5)提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时,萃取剂不能选用无水乙醇的最主要原因是 无水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后的萃取液需要经过过滤后才能进行浓缩。

【答案】

(1)脱(去)分化   细胞分裂素  全能性

(2)限制酶   接种相应害虫(3)①   B  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4)半乳糖醛酸(5)无水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过滤

11.(12分)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

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F1,统计F1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F1

灰身长翅

黑身长翅

灰身短翅

黑身短翅

雄性

3/12

1/12

3/12

1/12

雌性

0

0

3/12

1/12

(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               ,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               ,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               ,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               。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

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               。

【知识点】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试题解析】

(1)根据表格可知体色性状没有核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期中灰身为显性性状。

(2)因为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后代灰身:

黑身=3:

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2/3。

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可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

黑身=8:

1。

(3)根据表格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DXd,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

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2/9。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

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 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答案】

(1)灰身   常

(2)2/3   灰身:

黑身=8:

1(3)BbXDXd   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   2/9(4)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7题,每题6分。

1.B

2.B

3.D

4.C

5.A

6.C

7.D

第Ⅱ卷(选择题,共48分)

8.(12分)

(1)类囊体薄膜(1分)C3的还原(1分)

(2)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1分)有气泡产生(2分)

(3)需要光照(2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2分)

(4)没有(1分)

氢转移到DCPIP中而不能参与暗反应或密闭环境中没有CO2(2分,答对一个即可)

9.(12分)

(1)次或三(1分)样方法(1分)

(2)减少(1分)牧草中的能量更多通过较长食物链流向鹰,鹰获得的能量减少(1分)

(3)竞争(1分)变弱(2分)灰鼠(2分)

(4)物理(1分)调节种间关系(2分)

10.(12分)

(1)脱(去)分化(1分)细胞分裂素(1分)全能性(1分)

(2)限制酶(1分,多答不得分)接种相应害虫(1分)

(3)①(1分)B(1分)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2分)

(4)半乳糖醛酸(1分)

(5)无水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1分)过滤(1分)

11.(12分)

(1)灰身(1分)常(1分)

(2)2/3(1分)灰身:

黑身=8:

1(1分)

(3)BbXDXd(2分)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2分)2/9(2分)

(4)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