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06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滴滴出行”是一款综合性的网络约车软件,具有查找附近可用车辆、规划最优出行路线等功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GIS 

 

②RS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网络约车软件的推广()

A.投资巨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B.促进城市交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C.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实现绿色出行,解决城市拥堵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D.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8.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D.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序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A.①东北平原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南部沿海地区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B.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南部沿海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平原

C.①南部沿海地区②黄河中下游地区③东北地区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D.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黄河中下游地区③东北平原④南部沿海地区

10.①②两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差异B.热量的差异C.水分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

11.①②两地都有棉花种植,但两地相比,②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A.春季多雨,有利于棉花苗期生长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采摘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花苗期生长

结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太阳光照强,故热量较多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分界

13.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甲区:

草原广布B.乙区:

“高”和“寒”

C.丙区:

高温多雨D.甲区、乙区:

冰川纵横

14.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我们学习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

①涵盖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所有成果②包括文学艺术和理论思想

③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的程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5.下图漫画反映的观点是()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16.《变形金刚4》是全球首部采用4KIMAX3D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其高清摄像占全片60%的画面。

好荣坞非常重视全球第二大票仓的中国,融入了中国元素,取景地包括重庆武隆、香港,李冰冰等中国演员也参与演出。

这说明()

①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②文化对经济有重大促进作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7.2017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H市认为文化强市应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8.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美国电视剧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是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障观众持续观看相关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宣传的效果。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广告文化体现的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有时是强制的、无目的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9.就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

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引领、教育支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学技术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科技影响文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2016年6月16日开幕,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

这一根据华特·

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

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主题乐园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途经

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1.中央电视台“一带一路”的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讲述贸易、投资、中国制造、基础设旅、饮食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故事,呈现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图景。

该节目通过最新视频技术,使主持人“走出”演播室,在不同国家之间“穿越”,和观众一起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方面的情况。

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世界各地,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A.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感召的强大功能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大众传媒是古今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2.“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能识文断字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书写困难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可以集中展示本民族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没有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3.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

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

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24.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

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5.开封是首个“互联网十文化”智慧城市。

在这里,游客扫描街头语音导览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绘声绘色的历史故事,还可以通过微信将开封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 

④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

26.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B.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C.“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27.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28.复旦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29.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材料表明李贽

A.主张正确看待孔子B.带有唯物主义色彩

C.全面否定程朱理学D.努力追求个性解放

30.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其根本原因是

A.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

B.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C.君主专制日益强盛D.资本主义萌芽

31.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这一思想

①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②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③为政治改革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④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断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2.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某文学社举办了莎翁作品展。

可以在展会上展出的莎翁作品是

A.

B.

C.

D.

3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4.古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

这主要表明古罗马法

A.保护公民权益B.体现权力制衡C.主张法律至上D.追求司法公正

35.有人认为美国政体优于英国政体,也有人认为英国政体优于美国政体。

对此,你认为两国政体

A.都是西方国家政体,不能比较B.英国优于美国,因它建立最早

C.美国优于英国,因它国力第一D.只要符合本国国情就是最好的

36.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对黄金的狂热追逐B.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C.开发土地资源D.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37.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

“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

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B.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C.体现“体用统一思想D.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

第II卷(非选择题)

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4分)

材料一:

若羌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

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4195.05万元,其中:

红枣产业实现产值260437.53万元。

材料二:

新疆若羌红枣个大美观,刚采摘的鲜果肉脆香甜,晒干后肉软甜润,吃后余香满口。

近十几年来,该地红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1)简析若羌红枣质地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

(2)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仅以干果和鲜果划分销售类型来看,指出两大产区各自适合的主要销售类型,并任选其一分析其销售干(鲜)果的原因。

(10分)

(3)若羌地区把枣树作为主要的防护林树种、退耕还林的经济林和城镇绿化的景观林。

请你说说枣树的生态环境意义。

(4分)

(4)限制若羌红枣种植面积扩大的自然因素最主要是__________。

(2分)

3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人口86.8万,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由332个岛屿组成。

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等经济作物。

该国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有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

材料二下表为苏瓦和楠迪的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

苏瓦

气温(℃)

27.1

27.4

27.0

26.4

25.1

24.5

23.5

23.9

24.8

25.7

26.5

降水量(mm)

315

286

371

391

267

164

142

159

184

234

264

263

楠迪

27.2

26.9

26.2

24.9

24.2

23.4

23.6

24.4

25.3

26.7

299

302

324

163

78

62

46

58

77

103

138

材料三下图所示的维提岛是斐济群岛的主岛,也是该国基础设施最完善、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该国重要城市以及大多数第一、二产业和旅游业基础设施均位于此岛。

(1)描述维提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

(2)描述维提岛的气温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比较苏瓦与楠迪降水的异同,并说明原因(8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的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材料二: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

李安等中国导演依托3D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带给世界;

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

……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

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注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理论依据。

(1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哪些道理?

(1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宣传展示中国世界遗产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将于2017年8月11日至15日在福州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世界遗产•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主题,同期还将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高峰论坛”,力求为热爱世界遗产文化、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届时,3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官员、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大师等将齐聚一堂,围绕共同关注的世界遗产文化开展交流与展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曾经,外来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与挑战,出现了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

一些人热衷于“去思想化朋去价值化州去历史化删去中国化删去主流化”,以洋为美、以洋为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导致了人们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民族自信心不足。

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仁和、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也具有超时代性。

然而,我们不能躺在前人文化发展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止步不前,应以此为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召开首届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的意义。

(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启示。

(3)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传统文化与个人发展”的主题班会,请你准备两条发言提纲。

42、(26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

“夫人者,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E

F

问题:

(1)根据上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9分)

董仲舒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黄宗羲说: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以上材料反映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5分)

4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专制制度,到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一家之后,思想开始受到禁锢,难以出现在平等基础上的、充分自由的“百家争鸣”,但文化学术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耕文明达到的高度和精致程度为世界之最,适应这一文明的专制皇朝制度也设计周到、高度成熟,所以凭武力征服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在文化和制度上被汉化。

又由于地理的特点,可以长期封闭,“六合之外,姑存不论”。

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是唯一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原因在此。

——资中筠《士人风骨:

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感觉的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XX百科《苏格拉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14~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

人物

代表作

基本主张

李贽(1527

~1602)

《藏书》

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

名心太重,回护太多。

“实多恶也”;

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薄伽丘(1313

~1375)

《十日谈》

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

认为僧侣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间”

——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

(6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1-5CCBCC6-10BBCDC

11-15CDBBB16-20ACADA

21-25ACABD26-30BADCD

31-35BCDAD36-37CA

38.

(1)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2分),深居内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营养积累(2分);

冬季低温,来年病虫害少,无须施用农药(2分);

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较优(2分)。

(每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4点得8分)

(2)西北地区以干果销售为主(2分),中东部地区,以鲜果销售为主(2分)。

原因一:

西北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

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市场狭小距离东部主要销售市场远,干果保存时间长,鲜枣不易保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任意三点得6分)。

原因二:

东部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销售量大,保存、销售和运输的时间短,品质好离市场近,鲜果运输成本低,利润高;

东部地区湿润,烘烤环节成本高(任意三点得6分)。

(3)防风固沙,保护绿洲,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任意两点4分)

(4)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