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663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广大附中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图1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拍摄地点位置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景观可能反映

A.全球气候变冷   B.北极冰盖退缩   C.生物种群繁多   D.海洋环境污染

2.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A.3月1日17时30分B.2月28日18时30分

C.2月28日17时30分D.2月28日3时30分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的航向正确。

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和所使用的象限仪示意图(图3),回答3~4题。

 

图3

3.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数据为28°,主要是为了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4.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

图4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

读图完成5~6题。

5.该产品最有可能是

A.精密仪表   B.智能手机    C.化工产品    D.高级时装

6.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A.降低关税成本   B.减少土地租金C.接近消费市场   D.利用当地原料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且最为典型。

图5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A.沉积、抬升、侵蚀B.冷凝、抬升、侵蚀

C.风化、侵蚀、搬运D.风化、侵蚀、沉积

图6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8~9题。

8.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D.④

9.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

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

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

图7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B.城市总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11.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人口老龄化加重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D.土地供应紧张

12.《白虎通义》曰:

“宗者,尊也。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这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B.有利于凝聚宗族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重视尊卑贵贱

1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14.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多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明清时期B.汉朝和隋唐时期

C.隋唐和明清时期D.隋唐和晚清时期

1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16.1934—1936年的长征是中共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17.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

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

”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

”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18.图8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马丁·路德说:

“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

”在这里他认为人们应该靠什么“才是基督的正道”

A.上帝B.教会C.《圣经》D.教皇

20.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的地名,如:

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的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21.下列文献确立的政体属于君主立宪制的是

①英国《权利法案》②法国《1875年宪法》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④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2.18至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当时这些作品主要是基于人们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C.对社会的理性认识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23.学者们在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时,使用“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A.30年代初B.40年代中期C.70年代初D.80年代末

24.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于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买绿车,补贴高”。

全国13个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试点之一的杭州,发布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国家、市两级补贴12万元。

下列示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26.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居民消费 ②增加民生支出③增加财政收入④拉动经济增长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④一③一①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

27.2013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时经济形势和2013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人民民主 ②依靠民主执政,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行党内民主,科学民主决策 ④坚持科学执政,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8.2014年1月3日,河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举行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会议要求,广大宗教界人士要积极行动起来,找准服务大局的聚集点,结合点和落脚点为改革创新,绿色崛起注入正能量。

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的本质正在逐步发生变化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④宗教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9.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村民委员会干部和居民委员会干部属于

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公民的任免权

C.公民的监督权和政治自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3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休闲的一种方式。

但是一些游客

在公共场合不文明的行为屡有出现,严重影响了自己与国家的形象。

这告诉我们要充

分认识到

1旅游既是一种娱乐活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 

②旅游既是一种生活消费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 

③旅游既是一种文化吸收活动,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 

④旅游既是一种文化享用,又是一种文化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1.在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达成2091项,比2012年同期增长12%,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3。

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进一步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这一成就说明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③文化在创新和发展中实现传播和交流

④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某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的课题,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并对研究内容做了详细分工:

小组成员将分别对老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坚持了

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③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C.社会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D.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

34.我国的许多名言名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B.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治大国,若烹小鲜——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5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就是木桶原理。

按照木桶理论,我们要不断找寻自己的短板,取长补短。

但另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一根链条总有最弱的环节,而且强弱本来就是相对的。

按照木桶原理去做事的结果,你从整体上会越来越“完美”,但也一定会越来越“平庸”,应该扬长避短。

这个新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破旧立新,自觉树立创新意识 ②统筹兼顾,抓住事物主要矛盾 

③注重整体,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④尊重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眷的指定位置上。

3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了壁垒及限制,加上自身的原因。

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

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

一些企业精心规划,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提供的的信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启示。

(1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4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违法违纪行为也趋于隐蔽化、复杂化,这些都对反腐斗争构成巨大挑战。

十八大以后,以网络微博为代表的民间反腐渠道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亦存在诬告陷害等问题。

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健全权力的监督机制,这才是反腐的关键所在。

材料二:

当前广东、浙江等省正在率先开展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试点。

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除了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外,更需要官员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防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和公民应怎样拒腐和反腐。

(10分)

(2)材料一,二体现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什么道理?

(12分)

(3)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谈谈官员们在推进财产公示制度建设中应怎样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10分)

 

38.(24分)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岳麓版高中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材料二:

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

人)

时期

迁出

至他乡种田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20~1849年

29

29

0

0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2)试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4分)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39.(28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总理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

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

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对“世界意识”的认识历程。

(6分)结合史实论述这一认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6分)

材料二: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还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

1937—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大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

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2)材料二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导致每次机遇失去的原因。

(9分)“中国经济现代化还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导致中断的事件。

(2分)

材料三: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

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

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5分)

 

40.(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5)题。

材料一:

图9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区域图和克拉地峡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

2014年3月,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

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

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4天时间。

(1)夏至日,曼谷、金边、万象三个城市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

(4分)

(2)泰国的典型自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

(2分)

(3)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主要地形特点是_____;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

(6分)

(4)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8分)

(5)开凿克拉运河,对中国和泰国将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8分)

41.(28分)阅读相关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材料一:

松嫩平原意图(图10)和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图11)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材料三:

2012年10月,黑龙江省绥化市与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合作建立绥化枝江酒业有限公司。

湖北枝江酒业有近200年历史,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白酒10强,枝江酒业投资绥化,是一次双赢互惠的合作。

(1)据图11,可知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是,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2)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8分)

(3)试分析绥化市与枝江酒业合作各自的优势条件。

(8分)

(4)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广布的主要形成原因。

(6分)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2014.1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C

D

B

A

A

D

C

A

D

40.(28分)

(1)金边(2分),万象(2分)。

(2)热带季雨林(2分)

(3)地势北高南低(2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沿海(1分)、沿河(1分)

(4)①国际市场广阔;②海运条件便利;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劳动力丰富廉价;⑤国家政策扶持。

(每点2分,答出任四点给8分,满分8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中国:

①使中国对欧洲、非洲的海上贸易缩短航程和时间(2分);

②提高海上运输安全性(2分)。

泰国:

①获得运河通行费的收入;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泰国将成为海运枢纽(或利用该国东临太平洋、西接印度洋的独特地理优势),加大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④泰国将在运河沿岸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

(每点2分,答出任二点给4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1.(28分)

(1)春季(1分)和夏季(1分)。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2分);雨水(或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夏汛(2分)。

(2)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农业科技水平高;④粮食产量高;⑤粮食商品率高。

(每点2分,答出任四点给8分,满分8,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绥化市的优势:

①粮食产量高,质量好(或品质优),制酒的原料充足;②政府政策的支持。

(每点2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枝江酒业的优势:

①酿酒的历史悠久;②酿酒技术水平高;③产品(或品牌)市场知名度高。

(每点2分,答出任二点给4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②降水量较多,地表水源丰富;③河流众多,地下水位高;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⑤地下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每点2分,答出任三点给6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2014.11

39.(28分)

(1)19世纪中期:

以中国中心观为主;19世纪60年代:

逐渐放弃天朝观念,主张与世界各国平等往来;19落纪末20世纪初:

认识到世界意识中的“弱肉强食”,借助西方先进思想增强国力。

(6分,每点2分)影响:

维新派倡导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了戊戌变法,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6分,每个事件答完整3分,单答事件名称得1分)

(2)第一次,专制集权制度和闭关政策;自然经济的阻碍。

第二次,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阻挠。

第三次,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国“左”倾的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

(9分,每次3分)日本侵华战争。

“文化大革命”。

(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5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但要紧扣关键词:

“负责任”、“世界大国”)

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2014.11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D

A

D

D

D

D

D

D

C

D

36.

(1)①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以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3分)②企业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节生产规模,缩减生产,减少损失。

(3分)③企业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3分)④企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3分)⑤企业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提高竞争力。

(4分)

(2)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海外并购既要抓住金融危机下海外并购存在的良好机遇,也要分析中外企业文化差异等不利条件,做到趋利避害。

(2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我国企业应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认真研究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因素,以推动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2分)

37.

(1)①政府要充分利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及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对自身的监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