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107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数据:

C:

12H:

1O:

16Na:

23Mg:

24Al:

27Fe:

56Cu:

64Cl:

3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历史悠久,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造纸技术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B、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而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80年代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碘单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烧制陶瓷的原理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酿酒是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其中应用了将打碎的纤维漂白这一环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工艺,A项正确;B.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B项正确;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是将氨气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再通入过量的CO2,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NaHCO3结晶析出,C项正确;D.食盐加碘加的是KIO3,D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B、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C、氨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D、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稀豆浆、硅酸属于胶体,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A项错误;B.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C.氨水是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D.葡萄糖属于单糖,葡萄糖、油脂都是小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F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B、0.1molFe与少量氯气反应生成FeCl2,转移电子数为0.2NA

C、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3NA

D、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32-离子数目小于0.1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项错误;B.氯气无论过量与否,Fe与氯气反应都生成FeCl3,B项错误;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是CH2,1.4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CH2的物质的量为1.4÷14=0.1mol,含有的原子的数目为0.3NA,C项正确;D.没有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计算。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将海带灼烧成灰B、除去氯气中的HCl

C、实验室制取NOD、配制溶液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灼烧海带用坩埚,不用烧杯,且加热烧杯应垫石棉网,A项错误;B.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B项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项正确;D.用胶头滴管定容时,胶头滴管悬停在容量瓶的正上方,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及操作的正误判断

5、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Al3+、NH4+、Cl-、S2-

B、由水电离得到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

Mg2+、Cu2+、SO42-、NO3-

C、0.1mol·L-1NH4HCO3溶液中:

K+、Na+、AlO2-、Cl-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Al3+与S2-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气体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由水电离得到的c(H+)=1×10-13mol·L-1,小于10-7mol/L,该溶液是酸或碱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C.AlO2-与HCO3-反应生成沉淀,C项错误;D.含有Fe3+的溶液显酸性,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离子共存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

Fe2O3+6H++2I-=2Fe2++I2+3H2O

B、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

ClO-+SO2+H2O=HClO+HS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Fe2O3能溶于强酸,且Fe3+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I-=2Fe2++I2+3H2O,A项正确;B.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B项错误;C.KMnO4酸化用硫酸,不与浓盐酸,C项错误;D.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HSO3-离子氧化成SO42-,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烯与HCl反应属于加成反应,A项错误;B.油脂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B项正确;C.Cl2+2Br-=2Cl-+Br2,该反应Cl2得电子被还原,Zn+Cu2+=Zn2++Cu,该反应Zn失电子被氧化,C项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的判断。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

得电子能力相同

D、F-、O2-、Mg2+、Na+半径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及应用,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9、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剩余的钠不能再放入原试剂瓶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于金属钠与水和氧气均能反应,所以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A项错误;B.滴定管在使用时,用待盛溶液润洗,B项正确;C.锥形瓶加热时需垫石棉网,C项错误;D.用蒸馏水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倒掉重新配制,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或操作的正误判断。

10、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纯碱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达到去油污的作用,A项错误;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分解使漂白粉变质,B项错误;C.碳酸钾水解碱碱性,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C项正确;D.潮湿的空气酸性较弱,钢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钢铁的腐蚀等知识

11、三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三联苯属于对称型分子,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三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2、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14g,反应中有关物质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消耗2molCO2和2mol过氧化钠,生成2mol碳酸钠的同时固体质量增加2×44g-32g=56g。

其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因此如果固体质量增加了14g,则消耗CO2是0.5mol,在标准状况下占11.2L,生成碳酸钠是0.5mol,共53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电子数为0.5NA,据此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有关计算。

1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中镁和铝的

A、摩尔质量之比为2∶3

B、失去的电子数之比为8∶9

C、反应速率之比为2:

3

D、质量之比为4∶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相等,所以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

9,A项错误;B.由图象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失去的电子数之比为1:

1,B项错误;C.由图象可知,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

3,则二者的速率之比为3:

2,C项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质量之比为4:

3,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镁、铝的化学性质与计算。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CH3COONa溶液:

c(Na+)>c(CH3COO-)>c(H+)>c(OH-)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增大和KW不变

C、一定温度下,pH=6的HCl溶液和pH=6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不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H+),A项错误;B.Na2CO3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后,虽然会促进CO32——的水解,但是溶液中的OH—浓度是减小的,因此pH减小,B项错误;C.根据PH的定义,只要PH值相同,c(H+)就相等,都等于10-6mol/L,C项正确;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会得到硫化银沉淀,c(S2-)下降,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

15、将0.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据此分析,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有关混合物的计算,元素化合物、图像数据的处理等知识。

16、已知:

A(g)+3B(g)

M(g)+N(g);ΔH=-49.0kJ•mol-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6molB,测得A和M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98kJ的热量

B、10min后,升高温度能使n(M)/n(A)增大

C.3min时B的生成速率是M生成速率的3倍

D、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的转化率为7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M的浓度增加了0.75mol/L,即反应生成M1.5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热量1.5×49=73.5kJ,A项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M)/n(A)减小,B项错误;C.在3min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反应继续向右进行,因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3min时B的生成速率小于M生成速率的3倍,C项错误;D.根据图像,反应达平衡时消耗A(1-0.25)×2=1.5mol,则消耗B为4.5mol,则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的转化率为(4.5÷6)×100%=75%,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等知识。

17、茉莉香醇是一种具有甜香味的物质,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茉莉香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茉莉香醇的分子式为C9H14O2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

考点: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1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AgCl+Mg=Mg2++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Cl为电池的正极B、正极反应为Ag++e-=Ag

C、该电池一定不能被MgCl2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电池的总反应,Ag+得电子生成Ag发生还原反应,做电池的正极,A项正确;B.AgCl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项错误;C.MgCl2是电解质,导电能力强于海水,能激活该电池,C项错误;D.该电池能应急照明供电,能将化学能转化能电能,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19、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由电解法制备。

工业上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B、电极每产生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2mole-

C、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迁移入A电极区

D、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2HCl

2H2↑+Cl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装置图,B极区电极反应为2H++2e-=H2↑,A极区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A极区电解液为LiCl溶液,A项正确;B.没有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C.根据装置图,电解质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所以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留在B电极区,C项错误;D.反应方程式错误,不符合客观事实,应为2LiCl+2H2O

H2↑+Cl2↑+2LiOH,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0、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同时析出0.1molAg。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可以继续溶解

B、氧化性:

Ag+>Fe3+>Cu2+>Zn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

D、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考点:

考查微粒氧化性排序,化学计算等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1、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_。

(3)在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之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

(4)由②和④组成的化合物与⑤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5)⑦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常温下,由①②④组成最简单的液态有机物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之一,请写出其在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21、

(1)Na>Si>O

(2)HClO4>H2CO3>H2SiO3

(3)

(4)2Mg+CO2

2MgO+C

(5)Si+2OH- +H2O=SiO3- +2H2↑(6)CH3OH-6e- +8OH-=CO32- +6H2O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的种类,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Cl元素,据此回答:

(1)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一般越大,对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④、⑤、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Si>O。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C>Si,则C、Si、Cl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CO3>H2SiO3。

(3)在H、O、Na、Cl中的某些元素之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Na2O2,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4)由C和O组成的化合物CO2与Na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Mg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

(5)Si单质与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 +H2O=SiO3- +2H2↑。

(6)常温下,由H、C、O组成最简单的液态有机物是甲醇,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之一,甲醇在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 +8OH-=CO32- +6H2O。

考点:

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知识。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22、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与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电厂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吸收并固定酸性的二氧化硫,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I、钠碱循环法脱硫技术。

(1)此法是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OH溶液吸收SO的过程中,pH随

变化关系如下表: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II、石灰石脱硫法

此法是以石灰石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将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H=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4CO2(g)△H2=-175.6kJ·mol-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反应Ⅰ、Ⅱ写出CaSO4(s)与CaS(s)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4)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产生的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生石灰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降低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答案】22、Ⅰ

(1)SO2+2OH-=SO32-+H2O;

(2)①酸;溶液中存在:

HSO3-

SO32-+H+HSO3-+H2O

H2SO3+OH-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溶液显酸性②bc

(1)3CaSO4(s)+CaS(s)

4CaO(s)+4SO2(g)△H=+1049.2kJ•mol-1

(2)p(CO2)×p(SO2)/p(CO)(3)B(4)A、B

【解析】

试题分析:

(1)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则NaOH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2)①根据表格提供的第三组数据可知,溶液中存在:

HSO3-

SO32-+H+HSO3-+H2O

H2SO3+OH-两个过程,由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②a.根据上述分析,NaHSO3溶液显酸性,当溶液呈中性时,一定是NaHSO3和Na2SO3的混合物,不符合物料守恒,a项错误;b.NaHSO3因电离显酸性,所以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即可为中性,所以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Na+)>c(HSO3-)>c(SO32->c(H+)=c(OH-),b项正确;c.符合电荷守恒,c项正确;答案选bc。

(1)利用盖斯定律,(Ⅰ)×4-(Ⅱ)得△H=218.4kJ·mol-1×4+175.6kJ·mol-1=+1049.2kJ•mol-1,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3CaSO4(s)+CaS(s)

4CaO(s)+4SO2(g)△H=+1049.2kJ•mol-1。

(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Ⅰ的Kp=p(CO2)×p(SO2)/p(CO)。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则A、D错误;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反应Ⅰ的活化能较大,则B正确、C错误,答案选B;

(4)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生石灰,可使更多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正确;B.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则应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B项正确;C.由图象可知,降低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增大了二氧化硫的排放,C项错误;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减少,D项错误。

答案选AB。

考点:

考查SO2的吸收与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等知识。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7分

23、工业上常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取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反应原理】

【物质性质】

【实验流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