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189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docx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课程建设标准

2014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专业及课程建设标准

 

2014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轨道通信方向)专业及课程建设标准(三年制)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轨道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等实用专业知识,具备主要轨道通信信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操作技能,具备对轨道交通通信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维护管理和故障分析诊断的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轨道交通通信岗位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从事轨道通信信号技术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职业范围

序号

职业面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鉴定单位)、能力证书

1

通信设备管理员

地铁、高铁设备的安装、维护

1、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2、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证;

3、CIW网络工程师证书;

4、华为网络工程师证书;

5、思科网络工程师证书。

其中:

1为必考,2~5项至少选择二项;

2

车站安全管理员

车站安全的管理

3

乘务员

高铁列车乘务员

4

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员

地铁、高铁通信设备检修员

三、课程建设标准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轨道通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岗位应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以培养岗位群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强化专业核心能力。

学习领域共四个模块:

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素质教育模块。

(一)基础学习模块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习领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48

讲练学时

32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8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8

教学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参观调查,歌咏赛,书画展,过程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演讲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 地位倒置教学法,快乐教学法。

学习重点

1.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2.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3.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4.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5.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6.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7.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

8.遵守行为规范,锻炼高尚品格。

职业行动

能力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

职业知识

内容

职业道德认识、职业品德情感、职业品德意志、职业道德行为、职业法律意识。

考核形式

本课程实行形成性考核,不再组织期末统考,学生也不再有补考机会,不及格者重修。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有五个考核部分组成:

1.课堂考核:

由上课考勤、课堂表现二部分组成,每项10分,共40分(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2分;病假1分。

)其中一学期旷课5次以上者(包括5次)本课程不及格,必须跟新生学习,补足旷课次数才能够取得课程学分。

2.校内学术性(学习型)实践考核:

20分;

3.参观考察考核:

10分;

4.社会调查考核:

10分;

5.小论文考核(最后一次课随堂进行):

20分。

教学基本

条件

1.理论教学条件

①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②教辅材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书目;

③多媒体教室

2.实践教学条件

①校内设施设备:

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

②校外实践条件:

遵义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黔灵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麒麟洞、贵阳档案馆等。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领域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施学期

第二学期

总学时

72

讲练学时

45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8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9

教学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参观调查,歌咏赛,书画展,互动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演讲教学法,辩论教学法 地位倒置教学法,快乐教学法。

学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和根本的领导方法与政治原则;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8.“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职业行动

能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学生职业活动,为学生职业导航,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敏锐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更加实际的职业目标。

职业知识

内容

1.实事求是的精神;2.开拓创新的意识;3.高度的责任感;

4.公平正义的理念;5.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

考核形式

本课程实行形成性考核,不再组织期末统考,学生没有补考机会,不及格者就重修。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有五个考核部分组成:

1.课堂考核:

由上课考勤、课堂表现二部分组成,每项10分,共40分(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2分;病假1分。

其中一学期旷课5次以上者(包括5次)本课程不及格,必须跟新生学习,补足旷课次数才能够取得课程学分。

2.校内学术性(学习型)实践考核:

20分;

3.参观考察考核:

10分;

4.社会调查考核:

10分;

5.小论文考核(最后一次课随堂进行):

20分。

教学基本

条件

1.理论教学条件

①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②教辅材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书目;

③多媒体教室

2.实践教学条件

①校内设施设备:

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

②校外实践条件:

遵义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黔灵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麒麟洞、贵阳档案馆等。

3.贵州省情

学习领域

贵州省情

实施学期

第二学期

总学时

38

讲练学时

18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1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9

教学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参观调查,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学习重点

1.贵州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贵州落后的原因、贵州的发展潜力。

2.贵州地理、历史、民族、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

3.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贵州省“十二五”时期发展主基调和“两大战略”。

职业行动

能力

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面向商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旨在提高大学生对贵州本土情况的了解,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了解国家对贵州发展的支持与帮扶以及贵州本身的后发赶超情况,增进对贵州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保护,从而增强热爱贵州,服务贵州,贡献贵州的信念。

职业知识

内容

贵州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

考核形式

对学生实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过程性考核(70分)。

(1)上课考勤:

20分(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2分;病假1分)。

其中一学期旷课5次以上者(包括5次)本课程不及格,必须跟新生学习,补足旷课次数才能够取得课程学分。

(2)课堂表现:

20分。

(3)实践和作业:

30分。

2.终结性考核(30分):

小论文(最后一次课随堂进行):

30分。

教学基本

条件

1.理论教学条件

①教材:

《贵州省情》

②教辅材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书目;

③多媒体教室

2.实践教学条件

①校内设施设备:

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

②校外实践条件:

贵阳市黔灵公园、青岩古镇、天河潭景区等。

4.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施学期

第二学期

总学时

48

讲练学时

16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26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6

教学方法

和手段

①集中讲授、个别辅导、精讲多练;

②案例分析、演示辅导、强化实操。

学习重点

①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②Word重点讲授排版;

③Excel重点突出公式、函数和数据组织和管理;

④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

职业行动

能力

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熟悉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职业知识

内容

1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2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考核方式为以级代考。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基础实训室、数字化图书馆、教材、教辅资料

5.身心健康教育

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45

讲练学时

4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25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16

教学方法

和手段

通过讲解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来实现师生的互动教学实践形式;同时运用教师示范动作练习、动作纠错等方法来实施教学;运用学生练习、组织学生对抗教学比赛等来检验教学效果。

学习重点

对学习项目动作的掌握

1.简化二十四太极拳的动作掌握,并能熟练的运用。

2.对篮球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小战术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对足球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小战术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4.对排球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小战术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5.田径项目选用能较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作为集成项目学习教授。

6.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

7.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行动

能力

为职业能力提供健康保障,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服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掌握及运用一至两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方法项目,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知识

内容

身心健康,适应社会

1.通过学习体育项目来使学生提高身心的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体育观,从而使之“阳光”

2.通过体育锻炼要使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

抗挫、减压、激励等,使学生有自信面对社会。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意识。

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考核形式

1.在学习内容里对项目技术的掌握及运用,通过技术实践考核所得成绩占60%。

这部分的考核成绩由实践课堂上考核完成。

2.40%作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体现,以课堂表现、出勤率等作为标准来给予平时成绩(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2分;病假1分)。

其中一学期旷课5次以上者(包括5次)本课程不及格,必须跟新生学习,补足旷课次数才能够取得课程学分。

教学基本

条件

现有的场地、器材均可保证,部分器材作为消耗品在教学中可以及时上报作补充。

6.应用文写作

学习领域

应用文写作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48

讲练学时

14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8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16

教学方法

和手段

通过教授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结合写作训练,作文讲评等环节,遵循实用为本,适度放开,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辅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开展课内深化理论、课外强化实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方法,为将来参加工作,满足社会对应用文写作日益迫切的需求做准备,突出课程的特色建设,强调应用性、适用性和针对性,体现时代性。

学习重点

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日常文书的写作要求

职业行动

能力

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必备应用文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提高实际写作技能。

实行利用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展创业教育的新举措,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职业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职业知识

内容

将应用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实现基础课为专业倾斜和服务,将学生个体行动和学习过程与适合外界要求的“行动空间”结合起来,提高个体行动的“角色能力”,并体验个人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获得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

考核形式

考查,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践教学中的作业安排35%,考勤和课堂表现25%。

(旷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2分;病假1分);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设施

7.应用数学

基础学习模块

应用数学

实施学期

第二学期

总学时

64

讲练学时

40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2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12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传统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课堂讨论

学习重点

一元微积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简单应用,数学软件的学习及应用

职业行动

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可以熟悉并操作数学软件解决数学问题。

职业知识

内容

课程的内容是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内容包括:

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和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

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考核方式设计:

采用期末笔试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平时考勤表现(10%)+三次平时作业(90%)占总成绩30%,上机考试成绩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40%。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教材、教辅资料、实训室

(二)专业学习模块

1.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学习领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实施学期

第一、二、四学期

总学时

38

讲练学时

18

网络实践课程学时

20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教学方法

和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面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学习重点

1.职业生涯规划;

2.就业能力提升;

3.就业环境把握;

4.求职过程指导;

5.职场适应与发展;

6.自主创业探索。

职业行动

能力

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旨在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职业知识

内容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职业发展教育平台网络实践课程教学两部分。

课堂理论教学是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掌握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熟知求职过程的各种技巧为主,重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平台网络实践课程教学以引导参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与测评,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考核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将组织三次考核:

1.第一学期末,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按权重核定,考试合格(60分以上,含60分)授予1个学分。

2.第二学期末,通过《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教育CDEP平台》进行,考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按权重核定,考试合格(80分以上,含80分)授予0.5个学分。

3.第四学期末,通过《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教育CDEP平台》进行,考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按权重核定,考试合格(80分以上,含80分)授予0.5个学分。

每一阶段教学计划结束后,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成绩综合考核评分,报教务处备案。

教学基本

条件

1.理论教学条件

①教材: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②教辅材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阅读书目;

③多媒体教室。

2.网络实践教学条件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教育CDEP平台。

2.职业英语

学习领域

职业英语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60

讲练学时

38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3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9

教学方法

和手段

讲授、PPT演示、练习

学习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学习词汇、语法、阅读及写作技能

职业行动

能力

课程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进行英语日常生活、工作会话、处理一般业务信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自学能力和将来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知识

内容

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职业性、任务性和自主学习性。

考核形式

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英语过级成绩相结合的形式,不及格学生重修。

平时表现+考核成绩=70分,英语过级考试成绩30分。

1.平时成绩的评定:

(1)考勤30%,迟到一次,扣5分;早退6分;事假4分;病假1分;旷课一次扣10分。

旷课超过本学期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成绩为零分。

其中一学期旷课5次以上者(包括5次)本课程不及格,必须跟新生学习,补足旷课次数才能够取得课程学分。

(2)课堂实践,占20%:

课堂实践包括回答问题、朗读课文、背单词情况、、对话、听力训练、语音训练、语法、阅读、互动情况等。

(3)平时作业,30%:

五次书面作业,包括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翻译等,每次7分。

2.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形式,其内容重在考核学生掌握英语听说及写作的基本能力,占考核成绩占20%,

3.英语过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1)大学英语三级考试计分方案(满分100)

①10分以,计下5分;

②11—59分,计为:

考分×50%;

③60分以上,计30分;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计分方案(满分750分)

①0—150分,计5分;

②425分及以上,计30分;

③151分—424分计为:

考分×7%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教室

3.电子电工技术基础

学习领域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45

讲练学时

25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2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8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

学习重点

掌握电子产品中最基本的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检测、选用方法,基本电路的左右及分析调试方法

职业行动

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电路分析、安装、调试能力,生产计划、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知识

内容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入门性质的专业必修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各单元电路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上机考试+卷面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践教学中的作业安排20%,考勤和课堂表现20%。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上机考试30%,卷面成绩30%。

教学基本条件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实验课在实训机房。

4.轨道交通概论

学习模块

轨道交通概论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30

讲练学时

22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8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传统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课堂讨论

学习重点

基本概念、基本系统、基本应用

职业行动

能力

全面认识城市轨道交通,了解社会生各种轨道交通的分类及特点

职业知识

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车站的形式、轨道交通车辆的组成、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车站机电设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交通安全。

考核形式

该课程拟设为考试科目。

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3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30%和平时成绩占40%(其中作业完成情况占20%,考勤和课堂表现占20%)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教室、机房

5.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45

讲练学时

30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15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0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

学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协议

职业行动

能力

组建小型办公局域网络

职业知识

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集成、网络的软硬件、局域网的布线系统、网络互连,Internet网络的应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考试形式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

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查进行综合测评打分。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考勤三部分共占30%;实训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40%。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机房(教室)、真实操作环境

6.C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模块

C语言程序设计

实施学期

第一学期

总学时

60

讲练学时

30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24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6

教学方法

和手段

精讲多练、强化实操、案例分析

学习重点

C语言基本概念、C语言编程结构

职业行动

能力

能读懂C语言程序,会用C语言编写程序,能将C语言思想应用于其它语言学习之上。

职业知识

内容

C语言相关概念、程序的结构、典型算法。

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

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①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占30%

②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30%

③平时成绩占40%(其中作业完成情况占20%,考勤和课堂表现占20%)

教学基本

条件

多媒体教室、装有VC或TC的机房

7.通信原理

学习领域

通信原理

实施学期

第二学期

总学时

56

讲练学时

28

单项技能训练学时

20

综合技能训练学时

8

教学方法

和手段

教学辅导+面授辅导+学生自学+教学研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本课程教学媒体以文字教材、网上辅导和电话答疑为主要形式。

文字教材使用的是由张忠民、丁玉影编著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网上辅导是文字教材的配套教材,主要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以强化学员所学知识为主。

学习重点

数字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内容

职业行动

能力

在通信模拟平台上体验数字信号的传输、转换,观察数字通信的整个过程

职业知识

内容

理解并掌握通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在工作中及时检查故障原因和处理故障

考核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上机考试+卷面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践教学中的作业安排20%,考勤和课堂表现20%。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上机考试30%,卷面成绩30%。

教学基本条件

多媒体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