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29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docx

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15课《过秦论》教案

章节名称:

第八单元第二课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过秦论》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本文借古喻今,告诫汉代统治者勿蹈秦王朝覆辙的主旨。

2.学习本文历叙史实,然后分析议论,从史实对比中水到渠成地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铺张渲染的叙事特色和酣畅流利的语言特点。

4.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5.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重点:

1.文章通过史实对比分析,再得出结论的写作手法。

2.在朗读中理解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1.文章铺张渲染的叙事特色在突出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2.文章借古喻今的写作主旨以及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与方法):

朗读课文,

1.课件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小组自学法。

教学手段:

诵读、鉴赏法

课件教学

讨论法

作业: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并思考问题:

两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

诗中写出了主人公才能如何?

他又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呢?

(点击课件)

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思考。

教师提示:

两首诗中写的同一个主人公就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贾谊。

这两首诗都突出写到贾谊的才情之高,世人不及,但却怀才不遇,抑郁而终。

那么贾谊的“才情”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解题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中来。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

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所谓的“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作者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洛阳人。

少时即因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0多岁召为博士,被文帝赏识,提拔为太中大夫。

主张改革,因遭周勃、灌婴等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在去长沙途中,贾谊写下了力作《吊屈原赋》。

四年后,被召回朝,拜为梁怀王太傅。

在此期间贾谊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等问题,

银川大学教案用纸NO.________

提出过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

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入朝时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一年有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所著的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四、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国力逐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是诸侯国之间旷日持久的兼并战争。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秦统一天下后,人民希望休养生息,过和平宁静的生活。

但是,秦始皇为了保持其政权,为了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不仅严刑苛法,焚书坑儒,而且行封禅大典,造阿房宫。

上面为穷奢极欲而横征暴敛,下面因戍役无期而民不聊生,终于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葬送了秦王朝。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

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

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

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五、疏通文意

1.听课文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散读、齐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1)对于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以相同句式归类讲析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

这样的句子有: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D.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2)重点疏通第三、四自然段文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