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359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距,而且,开设英语课,也符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为

●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异国语言和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和突出的模仿能力;

●他们年龄小,心理负担轻,乐于出口,不怕出错;

●他们有较强的表现和参与的欲望;

●他们有较多的时间投入外语学习。

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很有必要。

那么,如何定位小学英语教学呢?

小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小学英语课程是要面向全体的课程,着眼于全人的教育和发展,通过小学英语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态度,初步的语感和文化意识,以及初步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良好世界观的形成。

尽管英语课程的开设依据了孩子年龄和心理的特征。

但是,孩子学英语也有他们的劣势----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且,他们不喜欢机械、单调的重复,对于背语音、背语法的规则不会感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所表现出的这些劣势,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定位要遵循以下规律和原则。

遵循的原则:

●在教学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

●在课堂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

●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重态度,重参与,重努力程度,重交流能力。

那么,《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上是如何设计的呢?

从小学到高中一共设定了9级目标。

在小学阶段,有一级、二级两级目标。

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一级目标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也就是说,二级目标是小学毕业,学生在英语上应达到的要求。

当然,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予以适当调整。

教育基础和师资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适当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堂目标的要求;英语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如从1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相应学段级别的要求,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超过二级要求。

小学英语课标的设计与初中、高中不同,这也反映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优势。

为什么先要学习课程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课标和教材的关系。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③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④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英语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如图

(一)语言技能

一级教学目标:

听做

说唱

玩演

读写

视听

一级:

听做     

1、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和实物;

2、            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            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

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等;

4、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短的小故事并作出反应。

一级:

说唱

1、             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             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             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

4、             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5、             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

6、             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

7、            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一级:

玩演  

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地交际;

1、            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2、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

一级:

读写   

1、            能看图识字;

2、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一级:

视听    (出幻灯片)

1、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2、            视听时间每学期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二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大约有10岁、11岁,通过三四年级的学习,也具备了一些英语的基础,所以,目标、要求的维度也发生了变化。

二级目标:

听、说、读、写、玩演视听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话(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和短文。

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为什么这些目标要求描述为“能听懂、能读、能写”呢?

以前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教什么,而“能听懂、能读、能写”这一目标要求其实是强调了在用中学,这样的描述正是我们英语课堂标准制定的突出特色。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为了交流、为了表达,所以是在用中学,是通过英语来做事情,是在使用中发展语言的技能。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二)语言知识目标  

语言知识是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没有知识就很难发展技能,但我们要求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

我们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部分的内容。

(1)语音    

语音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外衣,一口漂亮的语音能显示出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语音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听、说、读的能力。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联系密切,这就意味着掌握了发音,识记单词就会变得容易的多。

咱们很多老师都经常要求学生根据读音记单词,也就是说,语音不好,就不容易正确地识记单词,而听、读单词或课文也都是需要扎实的语音基础的。

1、            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            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            了解单词和句子有重音;

5、            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听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留意单词和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连读和意群也要予以重视。

比如:

(出幻灯片)

Johnsaid,“Myfatherishere.”与“John,”saidmyfather,“ishere.”

Tomsaid,“Thebossisstupid.”与“Tom,”saidtheboss,“isstupid.”

这两组句子,单词相同,但意群、停顿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2)词汇  

1、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2、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学习词汇的方式有哪些?

1、要在语境中学习词汇。

2、注意循环重复。

3、避免机械拼写。

现实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在词汇教学中,单词一旦出现,就要让学生会读、会拼写它的音标、会记忆它的拼写,甚至还要掌握它的用法,如果是名词,还要记住它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一下子轰炸般地砸向孩子。

其实,学习词汇应该向阅读一样,首先要认识它,然后再去使用它、掌握它。

过去我们学英语强调“死拼”,总是把单词拆成一个一个的字母,这样,就造成我们的孩子不去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记忆单词,而是把它变成了电话号码似地、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

举例:

1、广东一餐馆迎奥运,曾写了这样的标语:

WelcomeOlympic,treenewwind,把汉语都对应地翻译成独立的英语单词,就好像汉语做加法一样。

2、曾在一个学校里树的“小心滑倒”的牌子居然是carefullyslipandfalldown而不是wetfloor,mindyourstep,这也够高的,邀请大家摔倒,居然还要以小心的姿态。

3、曾见过这样一则报道:

在一次高考生去大学的英语口语面试中,老师问他:

Howdoyoufindouruniversity?

这是在问对学校有什么看法,随便你回答是It’sbeautiful还是It’sterrible都没问题,可学生答:

Withthemap。

显然,学生对like的意义理解单一。

老师无奈,接着提示:

Howcome?

意思是那你为什么喜欢这学校呢?

不料学生来了句:

Onfoot。

老师无语……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我们的教学是需要反思的: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交际。

然而很多年来,我们都却没有重视,或者说根本没有觉察到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英语交际的这个功能。

所以,太多的人学了n年的英语,到表达时却还是用着中文的思维。

比如,如果有一外国小伙高兴地冲你说“JustcallmeDad!

”你会做何反应?

该不会怒气汹汹扇他一嘴巴子!

不要搞错,人家那是高兴地告诉你,他做爸爸了。

所以正确地反应应该是“Congratulations!

 

另外,对于词汇,我们的认识也有些误区。

我们称赞某人的英语很厉害,总是说他的单词量大,有多少多少的单词,大家已经习惯以数量来决定谁棒。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存在明显的问题的,这不仅仅是小学的问题了,从某个角度说,小学还应该是做得比较好的。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去钻研、研究我们的教学方法,许多不正确的方法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地改掉。

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人到在用“单词不用记”或“闪电记忆法”,比如:

business这个单词,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单词,就把这一单词拆分了:

公共汽车(bus)里面(in)有只鹅(e)和两只蛇(ss)在谈生意就是business.

他记business这个单词不是记这个单词的发音、及发音单词的构成,但却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

的确,孩子能够很快的记住这个单词,可孩子却不会读这个单词的发音。

再比如:

(出幻灯片)

writing  n.书写、笔法

拆分:

w(我)ri(日)ting(亭)

我在一个日光照耀的亭子里练书法,多么诗情画意呀!

这种伪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予以放弃,不要自己陶醉在编一些语法歌呀、记语法口诀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通过学生直接的感受--听和直接的感觉来学习英语。

(出幻灯片)

现在,我们就看一段案例,这个案例就体现了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英语的理念。

  案例:

词汇教学片断   (出幻灯片)

从这个录像里我们可以看到,朱桦老师的基本的教学步骤是:

1、让学生通过听,直接感觉;

2、通过听,检查学生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用英语说出学习用具)

这样的一种教学环节体现了通过学生的直接感觉、直接的感受,然后通过自己的体验,试着把这个事物的名称说出来。

这里面的教育理念当然也体现了语感的培养。

还有一个问题,音标教学该是不是一定要放到单词教学当中去?

如何看待音标教学?

音标的问题,在小学的课标里也不过分强调,允许你讲,也允许你不讲,但观点还是有倾向性的。

音标从某种意义上是干扰了我们学生记忆学习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到网上看一看,清华大学的程木生老先生关于英语教学当中的语音的问题和音标的问题,他有一个基本观点:

音标不等于语音。

我们的音标的引入是把语言教学理论化的一种成果,是研究语言时用的,而我们的孩子不是专门搞专业的,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感觉,是直接进入,然后能很快的表述出来。

这个时候,与其讲了半天关于语言的东西,不如让他直接去学语言。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为什么不在拼读能力上、字母的组合的拼读、逻辑重音上多做些功夫呢?

为什么非得用音标来标定它?

培养孩子语音的感觉不是音标标出来的,而是见词拼读的意识、欲望、能力,这个东西是在实践当中提炼出来的,是在日常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不是突击一段音标能够解决的。

到底是先教音标,还是不教音标,到现在还在争论。

最初,十分强调音标是学好英语的拐杖。

现在,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们的书、孩子们的录音磁带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

以前,农村的孩子没有条件,人们大多没有录音机这样的设备,更不要说电脑了,音标在当时的确起到拐杖的作用。

回家后这个单词不会读了,用音标拼拼读读。

而现在呢,社会进步了,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有录音带,而且,相当多的孩子的家里有了电脑。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直接感受英美音多好呀。

 认识一位小学的英语老师,虽然她的发音不准,但她强调让学生跟录音,她也不让学生齐读,而是让学生听,让学生模仿,看谁模仿得像。

有的孩子,还流着鼻涕呢,但他讲起英语来,很有美国西海岸的味,因为孩子直接感受了录音里的英语,老师强调的是,我不行,可你们肯定行,再加上一些激励措施,所以孩子学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他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但他能够在自然语境下能做出反应,这就已经很好了。

当然,音标到了初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如果小孩,因为怕他走路摔着就递给他一只拐棍,长大之后他也就离不开这个拐棍了,就很可惜了。

音标应该是我们使用的有效工具当中的一种,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孩子见字拼读的能力。

看案例:

孩子学过了单词map,当你给他另外的一种拼写cap,就会发觉有的孩子读成菜坡,孩子有的孩子多赛坡,(因为ABC),或者用他的经验或者用汉语拼音的借鉴,尽管读错了,我们也看到孩子在动脑子读这个音,而有的孩子唱过canyouswim这首歌,就读对了。

所以不要看到孩子们没有用音标,正是因为他们最初读音的错误,他才会比较英语和汉语发音的不同。

到了后来学cat,60%的孩子不用老师教,都会读了,到了后来学rat,百分之七八十的都读对了。

所以,这个学习是从学生的已知到新知(出幻灯片)

         Theknown:

map

         Thenew:

cap,cat,rat,bad

所以,老师在教单词时,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用他们学过的单词做个引导。

我们不必去传授读音规则,但学生用这个单词用多了,这种规则就变成了他的自然拼音的记忆。

从感觉到感知的时候,规律见得多了,适当的给予标注,这个时候音标出现并没有错误,但是,离开了音标就解决不了问题,不学音标就没法学英语,这些概念都是错误的。

我们并不否认音标的一定的标音作用,但什么时候教,时候和火候是我们要考虑的。

如果小学一上来,字母---字母的读音、字母的形态、字母和汉语拼音的关系、再加上音标的体系引进来,很容易造成混乱的。

为什么不从学生整体说话,然后逐渐的推到单词和字母的构成,最后到一定程度,五六年级也好,初中也好,再来做这种总结归纳,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其实,孩子对单词的发音、对单词的拼写有天赋的能力,比如,给学生一个单词,两边字母空着,__a__,(出幻灯片)老师读/teg/,很多孩子都写了tag,他们用了以前学汉语拼音的经验或以前学英语的经验。

这样就比老师教的拼读更自然。

这样做的好处是,但孩子听到一个声音,脑子里马上产生单词的形,当然这个形不一定正确,但至少他有了一种能力,就减少了他记忆单词的一些困难。

一般地说,见词能读得时候,听音也是能够写出来的,即使他写错了,也是他自己的一种思考,至少符合一般的读音规则的。

 

在词汇学习上,也可以运用整体识记法。

  小学生基本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所以对于英语词汇词形的记忆,主要通过整体形象记忆解决,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词汇整体识别。

案例:

(出幻灯片)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物品,然后把相关单词卡片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的下面。

这样,学生只要能整体识别这个单词(而不是要把每一个字母都准确记忆),就算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在一定积累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容易混淆的词汇,让学生进行训练,如:

hand,head;box,fox,book.Look等。

整体识别还可以用拆分、组合的方式。

教师出示一个单词链,如theredoorunder(出幻灯片),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将单词链拆成单个单词,最简单的是:

there,door,under,但也可以允许学生按顺序尽可能多地拆开,可以拆成:

the,he,her,here,there,red,door,or,run,under等。

到了一定阶段,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单词,要求学生根据该单词中的字母,组成新单词,看谁组成的单词多,例如,给出单词late(出幻灯片),学生可以组合出5个单词:

a,at,eat,let,tea.

(三)语法:

(出幻灯片)

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表义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形物主代词;

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主要了解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4种时态。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尽管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虽不是重点,但也不可缺少,只是教学方式有别于高年级的语法教学。

案例:

(出幻灯片)

先出示一张图,图上猴子在摘水果,各种水果只有一个。

让学生看相关描述:

Monkeyfatherhasanapple.Monkeymotherhasabanana.Monkeybabyhasapeach.然后让学生找出物品的名词。

再出示一张图,还是这些物品,只是所有的物品数量增加了,但增加的数量不同。

再让学生看相关的描述:

Monkeyfatherhas5apples.Monkeymotherhas4bananas.Monkeybabyhas2peaches.名词都以复数形式出现了,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里的名词复数形式。

总结:

这个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体验,先让学生大量的接触语言,有了足够的感性认识,再在此基础上刺激他们参与,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思维(属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功能和话题

什么是功能?

功能就是语言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学习语言,就是为了社会交往,为了交流,同时也可以表达个人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打招呼,别人帮了我们的忙,我们要表示感谢,这些都属于功能,语言的这种社会功能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所在。

比如问候,也就是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学到一些问候的语言。

为了能够实现社会交往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让孩子在这种情境中来运用语言,从而运用语言来完成社会交往。

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总是把功能(主情景图)放在前面,这也是强调了我们学习语言就是为了去使用。

功能目标描述:

(出幻灯片)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与功能是怎样区别呢?

话题又涉及了哪些方面呢?

  话题等于是一种语境,而功能是在语境当中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话题  (出幻灯片)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

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我们看到,话题所涉及的上述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与课标所要求的700个词汇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词汇也要在围绕话题来出现、来运用,并运用语言功能来帮助交际。

所以,教师们就应该结合这些话题的内容,让词汇不断地在这些话题里浮现,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地接触到这些词汇。

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应该从课堂走向课外,那么,我们的英语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4)情感态度目标:

(出幻灯片)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这些情感目标,是第一次纳入到我们的课程里面,而且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很难用考试来对它进行评估,但它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通过思考、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孩子的情感态度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注意我们的学习者的情感的状况,如果他对老师所讲的课一点兴趣都没有的话,那么,什么样的好教材、好方法都没有用了。

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在这个方面去专注地研究如何让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感到乐趣,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敢于开口,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够通过自己的求助、自己坚强的毅力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五)学习策略目标  (出幻灯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会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学习和归纳;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8、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9、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10、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1、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五)文化意识   

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际,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那么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要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就是我们常说的跨文化交际。

学生要学会用英语交际,就要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在中国缺少英语学习语境的情况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靠教师了。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如中西方饮食文化:

(出幻灯片)

AWesternmealhasthreeorfourcourses.Infinerestaurants,thecoursesmaybeputonthetable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