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610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教材分析

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自学、讨论。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

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1.基本特征:

(1)四至:

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

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

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

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水带走了什么?

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

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转)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板书)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学生表述)略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黄土高原范围,

(教师讲述)高原以东是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

以西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最西一列山脉: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要地貌:

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原山地(点击显示主要地形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显示干湿地区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引导学生判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两侧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自然植被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提问)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差异,样的差异?

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此线两侧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呈现怎(学生回答)东南部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西北部为我国主要牧区(点击显示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带。

(教师归纳)黄土高原处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过渡性位置,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从而使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和严重。

学生阅读课本“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举例”,并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多发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并显示板书)黄土高原多发自然灾害,除这些自然因素影响外,更有人为的原因,如因人口增长过快而过度放牧和樵采、陡坡开荒、垦殖草地等,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

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2.人为原因

(引导学生看书总结)

影响因素

特点

影响

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地形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土壤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加速

水土

流失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

开挖露天煤矿

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承转)为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很少或没有其他经济收来源的情况下,由于宜耕地区早已被开垦为农田,于是只能在生态系统很脆弱的地区如林地、草地、陡坡地垦殖,以期望增加粮食,从而引起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电脑显示)图3.3《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思考讨论):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人均耕地减少 B:

植被破坏 C: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

毁林开荒 E:

需要更多劳力)

(2)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框图中如何体现出恶性循环的?

(4)为什么说人口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回答)略。

(课堂讨论)有人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有赖于植被,而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则是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协调。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举一两个实例说明你的理由。

(形式):

学生按前后4个分成一组进行讨论,然后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在陈述小组观点后,持相同观点的其他小组可以作旁证说明,相异观点的小组可以补充说明。

教师主持讨论,适时点拨引导。

(点拨参考):

同意这种观点。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低,但现在实际人口已严重超过联合国计算的本区人口承载力。

过多的人口,使得人们被迫开垦种植坡度在30℃以上的陡坡地,开垦指数达到了极限,用于水土保持的土地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植被恢复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相协调,否则即使人工栽树种草,也会徒劳无功,沦人恶性循环的境地。

(小结)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讲,只要人类能控制和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的。

(承转)那么,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呢?

(板书)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水土保持的措施。

(指导阅读)大家阅读课本54页,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1)工程措施

过程措施

适用地段

效果

固沟工程

建、

地段

拦泥蓄水

防止继续扩展

营造

护坡工程

封坡育林育草

地段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发展生产

修建

保塬工程

平整土地

部分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效率

营造

(2)农业技术措施:

开展、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等农耕农业

和、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生物措施。

提高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黄土高原人民所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课件展示:

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图)

师:

大家阅读知识窗,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课文,思考:

(1)什么是小流域?

(2)治理小流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何指导意义?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4)小流域综合治理需结合采取哪些措施?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小流域的含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1)含义: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

(2)意义:

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和统一管理,而且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脱贫致富。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措施

功能

工程措施

打坝建库

储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水土

平整土地

修建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农业技术措施

深耕改土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热

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3、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实行了“保源、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课堂总结

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人为破坏作用对水土流失起了加速作用,而且事实证明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学生震惊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此严重,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恢复植被,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心。

因为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通过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制定相关的农业、人口、水土保持政策,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水土流失问题是能够治理的。

六道沟通过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小流域治理方针,并初见成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最后让学生归纳说明):

1.据图简要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位置的特殊性。

2.简述水土流失的成因。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

板书设计: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概况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B.破坏植被a.营造宫殿b.伐木烧薪c.战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

2、生物措施

3、农业技术措施

课堂练习: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A.蓄水保土B.改善生产条件C.创建旅游景点D.利用光热

解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答案:

1.C2.A

3.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打坝建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深耕改土⑤修水平梯田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

答案:

C

4.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B.喀斯特地貌广布

C.黄土覆盖,平坦广阔D.沟谷纵横

答案:

D

5.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A.季风气候B.过渡性地理位置

C.植树造林D.人口增长

解析:

此题考查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季风气候导致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过渡性地理位置导致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且极易受到外力的侵蚀;而人口增长则是导致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6.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D.提高肥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及功能。

生物措施主要种草,其目的是蓄水保土。

答案:

B

教后反思:

本节课用探究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着手分析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特点,并根据所给材料分析所提出问题并且进行归纳总结,本课时的完成能否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