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755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docx

高一地理上学期段考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答案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75分)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我国有首童谣唱到: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据此,回答1~3题。

1.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可见宇宙⑦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⑤⑥⑦

3.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据此回答4~5题。

4.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

5.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读下表,完成6~8题。

类地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

1

5.52

1a

23h56min

火星

0.11

0.150

3.96

1.9a

24h37min

6.从表中可以看出四颗行星最接近的是(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平均密度

7.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部分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9-11题。

9.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B.黑子C.太阳风D.日珥

10.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读下右图,完成12~13题。

12、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西北方

13、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线速度相同

D.以上都不对

14、“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区时

C.120°E的地方时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15、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

C

.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

16.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M昼短于N

C.M点正处于黎明时间

D.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M地

17.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A.甲乙B.甲丁C.乙丁

D.丙丁

18.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19.2009年12月底,菲律宾马荣火山开始喷发。

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B.地壳C.下地幔D.软流层

20.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地球处于冬至日节气的是()。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22.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

A.A点为7月7日10时B.A点为7月6日4时

C.B点为7月7日4时D.B点为7月6日10时

23.2013年3月2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时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时30分恢复正常。

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5.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幔

26.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20°N,30°EB.25°N,25°EC.23.5°S,60°WD.40°S,120°W

27.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

28.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

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  D.地面辐射

29.读下图中两幅等压线图,A、B、C、D对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B.B处    C.C处    D.D处

 

30.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四季更替B.长江南岸受侵蚀较北岸严重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31.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

A.1160EB.1240EC.1040ED.1360E

32.关于地方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D.偏东的地方时总早于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33.下面关于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避开陆地,日界线和180度经线不完全重合B.日界线是天然存在的

C.由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D.日界线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34.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①④⑤⑥

35、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36—38题。

36、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半球低纬环流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中纬环流D.南半球高纬环流

37、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38、①②③④处的气压比较(  )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3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

ABCD

40.下列几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据此完成41~42题。

41.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上海市气候类型的是( )

424

 

42.世博会期间,上海市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低温多雨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43~44题。

4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44.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①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

45.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方向的是()

47、国庆节我们新郑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

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

48、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49.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黄河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5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大行西南风

第Ⅱ卷非选择题(25分)

二、综合题(共25分)

51、下表中所列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2´)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1´)

 

(3)此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_______位置。

(1´)

(4)此日太阳直射点

在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移动,天津昼夜状况,昼夜状况的变化趋势是。

(4´)

52、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

(2)受此时气压中心的影响,C盛行________________风,D盛行____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3´)

(3)D地7月盛行___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3.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图是半球季节。

(2´)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填写字母)(4´)

(3)甲乙丙丁中,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

(1´)

(4)C、D同为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C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1´)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共25分)

题号

41

42

43

总分

得分

 

51、(8分)

(1)

(2)。

(3)。

(4)

52、(9分)

(1)、。

(2)、、。

(3)、、

、。

53、(8分)

(1),。

(2)、、、。

(3)。

(4)。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ADBCA,DABBA11-20ABAAB,BCDDB

21-30AADBD,ADDCA31-40ABACB,CADAC

41-50BCDBB,CCCCA

2、综合题

51、

(1)丙丁乙甲,丁

(2)C 

(3)

(4)南、南、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52、

(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2)西北东北低温少雨(寒冷干燥)

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53、

(1)北 冬

(2)C A B D

(3)乙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