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18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docx

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12

2015年秋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各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读图回答3~4题。

3.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4.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5~6题 。

  

 

 

 

5.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下列哪个经济地带()

A.东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  C. 西部经济地带  D.东部季风区

6.下列区域中,有明确的界限的是()

A. 不同河流的流域      B. 图中所示的三个行政区    

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D. 青藏高原上的冻土区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7~8题。

7.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8.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江西素有“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可谁又曾想到,这颗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还潜伏着令人触目惊心且危害匪浅的“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9~10题。

9.南方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是指()

A.红壤的危害             B.荒漠土是红色的

C.红壤表层土壤被侵蚀          D.雅丹地貌带来的危害

1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      B.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北海红树林被评为2013年中国十大最美湿地,颁奖词称:

“北海红树林防风御浪,守护家园。

4500公顷的红树林,是北海600公里海岸线上的风景,也是珍珠之城的守护神。

因为你们的存在,招潮蟹来这里安家,中华白海豚在这里起舞,水鸟、昆虫、底栖动物在这里找到了默契。

有人讲,红树林是北部湾上的绿色银行,我们说,北海人禁渔禁猎,种植红树行动,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 回答11~12题。

11.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

A.热带沿海    B.温带沿海   C.寒带沿海    D.内陆湖泊沿岸

12.材料中红树林为“珍珠之城的守护神”及招潮蟹、中华白海豚、水鸟、昆虫、底栖动物等,是说明湿地具有的作用是()

A.降解污染,“地球之肾”和提供丰富的产品  B.调蓄洪水,发展旅游

C.减少风浪、自然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     D.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科研价值

下图为一条河流及其M点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水库的防洪效益是通过水库的蓄水消峰错峰而完成的。

水库发挥作用后,M处的流量曲线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要使水库的防洪作用得到发挥,水库的水位需要在主汛期到来之前降到最低,以留出预用蓄洪容积。

因此,上图河流水库水位降到最低的时间是()

A.5月底    B.7月底     C.2月底     D.11月底

下图为某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地形分布图。

河流流域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流经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据此回答15~16题。

15.按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各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上游—林业,中游—小麦、棉花,下游—水稻、玉米

B.上游—畜牧业,中游—种植业,下游—花卉、蔬菜业

C.上游—林业,中游—果业、蔬菜,下游—小麦、玉米

D.上游—林果业,中游—渔业、旅游业,下游—乳畜业

16.该流域若要发展旅游业,不正确的做法是()

A.结合水电站建设,水库修建,营造滨水风景区

B.结合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建立野生动物管理区

C.结合文化发展,在山区建寺庙、宾馆、饭店,提高接待能力

D.对旧矿区土地复垦,矿道改造,形成新的旅游点

美国农业是世界高度发达的农业。

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地区专门化是其突出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据此回答17~18题。

17.加利福尼亚州和福罗里达州成为美国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纬度低,光热充足      B.机械化水平高,资金充足,大棚农业规模大

C.交通、保鲜技术发达     D.人少地多

18.为确保农业经营者利益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处方农业——避免化肥、农药等的滥用  

B.免耕、休耕——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

C.目标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D.节水农业——防止水土流失

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严重的钢铁危机。

据此回答19~20题。

19.当时石油“廉价”是因为()

A.石油发热量高,基本上是无灰的燃料 B.石油是液体,开采、运输、使用方便

C.西亚石油在西方国家控制下的大量开采 D.石油储量大,分布广

20.鲁尔区因此而衰落,说明()

A.煤炭、钢铁工业已不再成为鲁尔区的主体工业

B.原鲁尔区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适应形势变化能力差

C.石油将完全代替煤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D.新兴工业将是鲁尔区工业支柱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

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21~23题。

2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2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2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出现负增长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产业布局不合理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

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完成24—25题。

24.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25.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

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A.流域面积大于D河 B.含沙量大于D河

C.流域降水少于D河 D.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7.四河流域中()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哭泣曲线图”(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30.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和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31.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分)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2分)

(3)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

(4分)

32.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三大工程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目前我国南水北调的调入地是华北地区,请简述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4分)

(2)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

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甲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优势。

(4分)

(3)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4分)

34.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请简析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4分)

(2)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8°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千克/公顷)

7 500

6 75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有哪些?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