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87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料分析技巧01DOC.docx

资料分析技巧01DOC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之尾数法

  一般来说,尾数法和数字的加减法相关,尤其是涉及到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当选项的尾数或者最后两位数字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尾数或者最后两位数字来得到试题的正确答案,下面来通过一道例题来看看怎么使用这个技巧。

  材料: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题目: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多少?

  A.375元B.446元

  C.528元D.602元

  解析: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182-74)+(420-153),结合选项,选项的尾数不同,所以采用尾数法。

计算式的尾数为(2-4)+(0-3)=8+7=15的尾数,即为5,结合选项,选择A选项。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之首数法

  所谓首尾法,通俗来说,就是根据试题选项中的首位数来获得答案。

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前两位数来得到答案。

一般来说,首数法和数字的除法相关,通过除法运算来得到答案的首位数或者首两位数。

当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适用于精确的列式,且选项的首位数或者首两位数不同的时候。

下面我们看通过一个例题来看一下怎么使用这种技巧。

  材料: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题目: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B.63.7%

  C.74.5%D.81.8%

  解析:

根据材料,“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为2664/3255,由于选项中的数值首位数不同,所以我们直接计算首位数即可。

得到首位数为8,结合选项,选择D选项。

  首数法和直除法有点类似,都是应用在除法运算中,两者的区别在于:

  

(1)在使用首数法的时候,一般都是相对比较精确的运算,不需要考虑放缩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2)直除法相对复杂一点,可以结合估算来使用,不过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缩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区在一年的时间内出生的总人数与这一地区在这一年内总平均人数之比,它的计算公式是: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同样,死亡率表示的是某一地区在一年的时间内死亡的总人数与这一地区在这一年内总平均人数之比,它的计算公式是:

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所以有: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年出生人数-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在上述的定义中,之所以以年为单位,是因为在一个时间点不好统计;而且人口数时刻在改变,所以一般是统计一定时期内,这个时期往往就是一年。

  总的来说,这组术语没有什么难点,比较好理解,下面来看一个例题。

  例:

假设去年北京市的户籍居民人口约1189万人,全年分娩新生儿63498人,死亡63176人,问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

  解析:

直接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求解。

一个目标:

做前3个

  两种结构:

总分式、一段式

  三种工具:

机械表、带刻度的直尺、量角器

  四种图形:

折线、饼图、柱图、其他图

  五大要点:

时间、单位细节、常识判断、特殊表述、定性分析、组合选择

  六大技巧:

估算、插值、放缩凑整、通分、近似、差分

  一、一个目标

  资料分析的目标:

做前3个,适当放弃后2个。

  总结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可以发现:

每篇资料分析的前3个题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从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辅以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就很容易做出来,而后面的2个题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以及多个选项的对错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完全部资料分析题,建议考生做完前三个而放弃后两个。

有目的的放弃,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模块相对容易的题中,可以保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两种结构

  在资料分析的三种题型中,考生反映文字阅读是最难的,而其难就难在阅读和查找数据。

为提高做题效率,建议考生熟练掌握“结构阅读法”。

一般而言,文字资料分为两种结构:

总分式、一段式。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字结构,如何使用结构阅读法,下面通过例子进行详细阐述。

  ⑴总分式

  例1:

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

  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

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

  6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8.47,比5月份上升2.41点,比去年同期上升4.68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

  6月份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达到108.91,比5月份上升0.17点滴,比去年同期上升3.44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2.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1.2个百分点。

  6月份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为97.71,比5月份下降1.23点,比去年同期上升3.73点。

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424/平方米,同比增长5.4%,而去年同期是下降0.1%。

  6月份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96.52,与5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05点。

上半年,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8.4%。

  6月份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115.97,比5月份下降0.64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60点。

上半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7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7个百分点。

  116.2002年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幅是()

  A.40.4%B.38.6%C.20.4%D.18.6%

  117.与去年六月相比,增幅最大的指数是()

  A.竣工面积分类指数B.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

  C.资金来源分类指数D.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

  118.与去年六月相比,下降的指数是()

  A.竣工面积分类指数B.资金来源分类指数

  C.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D.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

  119.与上一个月相比,降幅最大的指数是()

  A.资金来源分类指数B.空置面积分类指数

  C.销售价格分类指数D.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

  120.2002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

  A.2424元B.2299.8元C.2302.1元D.2403.2元

  看到上面这个题目后,首先用5秒钟确定这篇文字资料的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总分式”。

然后在20秒钟内,把每一段的关键词找出来,并在下面划横线作标记。

做完标记后直接看题目,题目中问到哪个关键词,就在相应的段落里面寻找对应的数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

  ⑵一段式

  例2:

2007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50.0%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26.5%的断面为Ⅳ~Ⅴ类水质;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3.5%。

与上年相比,七大水系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近岸海域296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2.8%,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三类海水占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5.4%,上升1.1个百分点。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0.4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9万平方公里。

渤海严重污染海域面积0.6万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气温为10.1°C,比上年高0.2°C。

在监测的557个城市中,有3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有152个城市为三级,占27.3%;有16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9%。

在监测的342个城市中,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6.1%,较好的占64.6%,轻度污染的占28.1%,中度污染的占1.2%。

  115.根据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我国2006年全年平均气温为9.9°C

  B.全国共3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

  C.我国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6.5%

  D.我国2006年近岸海域296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2.8%

  针对“一段式”的文字资料,不是找关键词,而是注意那些特殊符号。

比如上面这个题目,寻找A选项中的“°C”,B选项中的“(含二级)”,C选项中的“Ⅴ”,D选项中的“一、二”,这些特殊符号,在大段的文字中比较显眼,也比较好找。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指数

  指数表示的含义是把上一时期的量看作100,用来确定现在这一时期的值,它是一个相对量,一般用来求增长率。

它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增长率=(指数-100)%。

学习这个术语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明白它是一个相对量,二是理解它与增长率之间的转化公式。

  下面来通过一个例子加深理解。

  例:

  根据下表求出2013年4月物价的变化情况。

  

  解析:

根据指数的概念和它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可知2013年4月与2013年3月相比它的增长率是50%,所以2013年4月的大米平均价格为3元。

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

  2014年412公务员联考即将考试,考生需要关注资料分析必考的十大核心要点,学会这些关键术语和核心考点有利于考生在阅读题目,回到材料中寻找到具体数据后快能速列出相应的算式来。

这些要点分别为:

  1、百分数

  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

A÷B×100%。

  例1:

50占200的百分比是多少,50/200=25%。

详见: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百分数、百分点

  2、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常用于计算经济利润问题。

  例2:

五成,就是占5/10,即1/2。

  3、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例如打七折,就是售价变为原来的7/10。

  例3:

某商品原价为400,现打折销售,售价为100,问打了几折。

100/400=2.5,打了2.5折。

  4、倍数

  A是B的N倍,则A=B×N。

详见: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倍数增速公式

  5、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

  增长量=现在量-原有量

  减少量=原有量-现有量(注:

大减小)

  增加N倍现有量=原有量×(1+N)

  原有量=现有量÷(1+N)

  例4:

2010年萝卜的产量为100,2011年为110,问2011年比2010年的增长量是多少?

  110-100=10

  6、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原有量×100%

  减少率=减少量÷原有量×100%

  增长了x%现有量=原有量×(1+x%)原有量=现有量÷(1+x%)

  减少了y%现有量=原有量×(1-y%)原有量=现有量÷(1-y%)

  注:

求“现有量”用乘法,求“原有量”用除法,增长用加法,减少用减法。

  例:

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增长10%,则今年产量=a×(1+10%)。

  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10%,则去年产量=b÷(1+10%)。

  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则今年比去年的增长量=b-a。

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b-a)/a×100%。

  今年的产量为b,只完成了(只占)计划的70%,则计划产量=b÷70%。

  今年的产量为b,超额完成计划的10%,则计划产量=b÷(1+10%)。

  例5:

2010年萝卜的产量为100,2011年为110,问2011年比2010年的增长率是多少?

  (110-100)/100=10%

  例6:

2010年萝卜的产量为110,2011年为100,问2011年比2010年的减少率是多少?

  (110-100)/110=1/11=9.9%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增长、增长量、增长率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已知现期和增长量求增长率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已知现期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已知基期、现期求增长量或增长率

  7、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7:

某地去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前年增加了8%,今年汽车销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13%,则今年汽车销售总额增幅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13%-8%=5%,增幅提高了5%,即提高了5个百分点。

详见: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百分数、百分点

  8、翻番

  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例8:

2011年的产量为100,2012年比2011年翻了3翻,那么2012年的产量是多少?

  100*23=800

  9、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

  末期值=初期值×(1+增长率)n,其中n为相差年数

  例9:

某公司1999年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0%,则其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为4×(1+20%)3=6.912亿元。

详见: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10、同比、环比

  同比指与去年的同一时期相比较。

  例如:

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二季度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是指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

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详见: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进出口额、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进出口额表示的进口和出口的数额之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进出口数额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行测考试中,这方面成为了考试的热点。

  掌握这一组术语重点是要把握好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顺差和逆差。

其中: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所以,当顺差额为正时,就是贸易顺差;当逆差额为正时,就是贸易逆差。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加深理解。

  例:

  某省2012年对韩国、东盟、欧洲进出口情况

  

  问该省2012年对哪些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为逆差?

逆差额为多少?

  解析:

根据上面的讲解,为逆差时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且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

所以很容易判断和计算出来。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来形容比例或增长率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而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譬如:

n个百分点,代表n%。

  它们本身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但是要注意区分,尤其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很多考生很容易出错。

  举个例子再来区分一下,2013年某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2012年比上年增长10%,则该省生产总值的增长率2013年比2012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不能说上升了2%,而应该说该省2013年的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比2012年上升的百分数是:

(12%-10%)/10%=20%。

因为这个地方基期是10%,现期是12%,根据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得到了上述结果。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拉动增长

  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长量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是部分拉动整体。

其计算公式为:

拉动什么增长多少个百分点=部分的增长量÷总体原来的值×100%。

这个术语考得相对较少,但是也应该注意,一旦考了就很容易出错,要重点把握好上面那个公式。

  下面举个例子加深对它的理解。

  例:

去年GDP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200、300、500亿美元(总GDP为1000亿美元),今年三大产业分别增加了14、36、50亿美元(总增加了100亿美元)。

那么三大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了多少?

  解析:

根据上面的公式,直接可以列式求出相应的结果:

14÷1000=1.4%;36÷1000=3.6%;50÷1000=5%。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

  重点是对这两个术语概率的理解,尤其是年均增长率。

在年均增长率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年均增长量是不同的。

例如假设第m年为A,第n年为B,那么年均增长量=(B-A)÷(n-m);而年均增长率=

,这两个公式很重要,要把握好。

  在求年均增长率的过程中,列出式子之后要知道采用估算的方法,不然根号里面的数据无法直接计算出来。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这一组术语主要是把它们区分开了,不要混淆。

同比增长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它的增长情况;环比增长是指与紧紧相邻上期相比它的增长情况。

如现期是2014年1月份,则同比是与2013年1月份的相比,此时基期是2013年1月份;而环比是与2013年12月份的相比,此时基期是2013年12月份。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加深理解。

  例:

材料:

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这534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2.78亿元,同比增长30.74%,环比下降12%。

  题目:

已公布一季报的534家公司,平均每家在2010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约多少亿元?

  A.0.63B.7.54C.8.56D.9.73

  解析:

已公布一季报的534家公司平均每家在2010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572.28/(1-12%)/534=4572.28/(0.88×534)。

0.88≈88.8%≈8/9,则计算式约为4500×9/(8×540)=450/48,口算该值要大于9。

所以答案为D。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增长、增长量、增长率

  增长量表示的是增长的数量,它是一个数值,反应了增加的多少;增长率表示的是增长的速率,它是一个百分值,反应的是增加的快慢,有时候增长率也叫做增幅或增速;而增长包括了增长量和增长率。

在具体的题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它问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如果选项中出现的是实数,那么表示的意思就是增长量,如果选项中出现的是百分数,那么表示的意思就是增长率。

具体的计算是:

增长量=现期数-基期数;增长率=增长量÷基期数×100%。

  下面举一个例子加深对它们的了解。

  例:

已知2012年大米产量为a,比2011年增长了x%,问2011年的大米产量是多少?

2012年比2011年增加量为多少?

  解析:

设2011年大米产量为b,则x%=(a-b)÷b,所以得b=a÷(1+x%),即2011年的大米产量为a÷(1+x%);2012年比2011年增加量为a-b=(x%×a)÷(1+x%)。

考试的时候,它往往就会这么考,所以上面两个公式一定要熟练掌握。

基期是指基础时期,现期是指现在时期。

这组术语本身的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关键是要到具体的题目中能够明白哪个是基期、哪个是现期,它是整个与增长相关的统计术语的基础,所以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举个例子加深对它的理解。

  例:

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100万元,2012年的营业收入为120万元,则2012年的营业收入比2011年多百分之多少?

2011年比2012年少百分之多少?

  解析:

问2012比2011年多多少,则2011年为基期,2012年为现期,所以列式为:

(120-100)/100;而问2011年比2012年少多少,则2012年为基期,2011年为现期,所以列式为(120-100)/120。

可以看出比字后面的为基期。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用专业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且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长率=

在求解的时候,涉及到多次方数,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可以采用近似处理的办法来求解:

(1+r)n≈1+n×r(r要较小)。

  下面来看一个具体的例题:

  例题:

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饥饿人口所占比重为2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A.3.30

  B.3.96

  C.4.02

  D.4.82

  解析:

我们必须先求出2002年人口总量,然后才能求解饥饿人口,人口年均增长率只有2%,很小,就直接利用公式。

2002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5×(1+2%)10≈15×(1+10×2%)=15×1.2=18,饥饿人口数量达到18×22%=18×(20%+2%)=18×20%+18×2%=3.6+0.36=3.96,实际值略大于3.96。

所以答案为C。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在资料分析的比重类计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用处,如灵活应用,能够有效节约在考场中的做题时间,大幅提高得分率。

下面来看一个相应的例题:

  例题:

2007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

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9%;重工业增加值2718.12亿元,增长14.2%。

则该市2006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中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为()?

  A.28.59%B.29.56%C.71.15%D.72.26%

  解析:

根据十字交叉法相应的计算公式,2006年前三季度,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值为:

  

  则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37+15)≈0.71,C选项满足题意。

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之反推法

  反推法,主要是指在计算性的试题中,根据给出的选项来反推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选项延伸而来。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4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很容易排除的,而剩余的两个比较接近,此时就可以采用反推法。

下面先来看一个例题。

  材料:

截至2011年4月21日22时,沪深两市已有534家上市公司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其中对于6家钢铁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39亿元,同比略有降低,环比下降20%;实现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表现更好,这6家公司2010年四季度净亏损3.77亿元。

  题目:

已经公布一季报的钢铁板块房地产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的净利率(净利润比营业收入)约为()。

  A、2.57%B、1.80%

  C、-0.96%D、-0.61%

  解析:

根据题目和已知材料,可以知道答案是一个负值,所以迅速的排除A、B两个选项,然后C、D两个选项,一个接近-1%,一个接近-0.5%,从这个角度出发,于是就能够迅速的判断相应的结果。

倍数增速,指的是随着年份的增加,某一部分(A)是另一部分(B)的倍数(A/B)的上升、下降情况。

在解题过程中,倍数增速公式同样适用于求形如A/B形式的比重、平均数等的增速情况。

下面就以倍数为例进行分析。

  例:

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为X亿元,同比增速为x,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A亿元,同比增速为a;第二产业增加值为B,同比增速为b;第三产业增加值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