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2051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

市一中大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He-4C-12N-14O-16Na-23Si-28S-32Cl-35.5

Al-27Cu-64Ag-108Fe-56

第Ⅰ卷选择题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①H2S和SO2②SO2和SO3

③SO2和氯水④SO3(气)和Cl2

⑤H2S和SO3(气)⑥H2S和Cl2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②⑤⑥D.③④⑤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B.50mL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生成0.15molCl2

C.在常温下,浓H2SO4不与Cu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C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4.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Fe→Fe(NO3)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

D.Al→Al2O3→Al(OH)3→AlCl3

5.有1.5mL2mol/L的H2SO4溶液与15mL3mol/L的Na2CO3溶液,欲使其反应产生CO2的量最多,则正确的操作是(  )

A.把两种溶液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

B.把两种溶液缓慢混合并不断搅拌

C.把Na2CO3溶液滴加到H2SO4溶液中

D.把H2SO4溶液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6.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试剂B

湿润的试纸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氨气为碱性气体

C

Na2SO3、硫酸

品红试纸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浓硝酸

淀粉KI试纸

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7.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镀加工成的古铜色硬铝制造。

取硬铝样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一步试剂均过量),

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为(已知Si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  )

样品

A.Al,Cu,Mg,SiB.Al,Mg,Si,Zn

C.Al,Fe,C,CuD.Al,Si,Zn,N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Na投入到97.7g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

B.25gCuSO4·5H2O溶于75g水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C.Na2O2溶于水后溶质未发生改变

D.6.2gNa2O溶于水后溶质仍为6.2g

9.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NaOH和H2O2

C.探究浓H2SO4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还是HClO的漂白性

10.歌曲《青花瓷》中所描绘的“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色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x等于6

11.为了检验SO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

A.方案甲:

试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B.方案乙:

试液

无沉淀(也无气泡)

白色沉淀

C.方案丙:

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D.方案丁:

试液

白色沉淀(过滤)

沉淀不溶解

1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

的浓度之比为1:

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B.113

C.31D.41

14.将5.4gAl投入200.0mL2.0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D.HCl溶液

1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消耗NA个Cl2分子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一定温度下,1L0.50mol·L-1NaCl溶液与2L0.25mol·L-1Na2CO3溶液含Na+的物质的量不同

16.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克为单位),容量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毫升为单位)

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

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倒入容量瓶中

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

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D.④⑤⑥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NH3·H2O===AlO

+4NH

+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

Ca2++OH-+HCO

===CaCO3↓+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

18.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

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19.将amLNO、bmLNO2和cmLO2混合于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a,b,c不可能是(  )

A.111B.211C.374D.152

20.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

2A

B+2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7aB.5a

C.2.5aD.2a

2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400)/(22.4+22.4V)

B.ω=17c/(1000ρ)

C.ω=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22.将一定量的铝钠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c(OH-)=1mol·L-1的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1mol·L-1的盐酸至沉淀质量最大,消耗盐酸40mL,则该合金中钠的质量为(  )

A.0.46gB.0.69gC.0.92gD.0.23g

23.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

、Na+、Cl-、CO

、I-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通入足量氯气,溶液变为棕黄色,滴加淀粉后溶液显蓝色

②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③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置于无色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火焰的颜色呈黄色

④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没有任何现象。

下列关于该澄清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I-B.一定含有CO

C.一定含有NH

D.一定含有Na+

24.已知Cu、Ag都能溶解在硝酸中,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到的VL气体全为NO

B.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

25.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向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

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知,氧化性:

HNO3>Fe3+>H2SO4(稀)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通入的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

1

第Ⅱ卷(共50分)

二、填空题

26.(10分)按要求填空:

(1)(2分)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

(2)(2分)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

(3)(2分)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应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作氧化剂。

(4)(4分)取15mLB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然后逐滴加入NaHCO3溶液,当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7.(14分)(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AlFe(OH)nCl6-n]m,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1)(7分)为检测PAFC中铝和铁元素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

Al2O3

回答下列问题:

①PAF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步骤Ⅰ中的A是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

步骤Ⅲ中的B是________。

③步骤Ⅱ的操作是________,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

(2)(7分)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铁、铁和铝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取PAFC,设计如下流程:

PAFC

①在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多个离子反应,请补全离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酸性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序号)。

A.Al3+B.Fe2+C.Fe3+D.H+

为证明该离子确实存在,可采用的操作(必须指明所采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酸性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1)(2分)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D________。

(2)(3分)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这是利用了C的________作用。

②实验室中可用________(填试剂)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________性。

(3)(11分)浓的E溶液在常温下为黏稠的液体,且E溶液具有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强氧化性。

则:

①将E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分数会_______,本过程中E表现了_______性。

②E溶液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E溶液干燥的是________。

A.氨气       B.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C.氢气       D.二氧化硫

E.氧气       F.碘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G.溴化氢(具有强还原性)

③用蘸有浓E溶液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E溶液具有________性。

④浓E溶液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碳单质等反应,并实现E→C的转化,请写出E分别与铜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E与铜反应时,除了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

⑤稀的E溶液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三、推断并计算

29.(10分)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固体SiO2和H2O)

阳离子

K+

Ag+

Ca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4分)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通过实验Ⅰ、Ⅱ、Ⅲ,写出SiO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过程:

(2分)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分)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He:

4C:

12N:

14O:

16Na:

23Si:

28S:

32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A

D

C

C

A

B

B

C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D

C

B

B

A

C

C

D

D

第Ⅱ卷(共50分)

二、填空题

26.(10分)

(1)

(1)Fe3+、Mg2+、H+

(2)②

(3)KMnO4FeCl3

(4)NaOHBa2++OH-+HCO===BaCO3↓+H2O

HCO+OH-===CO+H2O

27.(14分)

(1)①+3②氢氧化钠溶液CO2③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

(2)①Fe+2H+===Fe2++H2↑;Fe+2Fe3+===3Fe2+

②C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存在Fe3+

③2Fe2++Cl2===2Fe3++2Cl-

28.(16分)

(1)H2S;SO3

(2)①漂白、杀菌消毒;②品红溶液;漂白

(3)①减小;②CDE;③脱水;④2H2SO4(浓)+CuCuSO4+SO2↑+2H2O,2H2SO4(浓)+CCO2↑+2SO2↑+2H2O;酸性;⑤酸;3H2SO4+Fe2O3===Fe2(SO4)3+3H2O,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

29.(10分)

(1)

(1)Ag+、Ca2+、Ba2+SO

(2)CO+2H+===H2O+CO2↑

解:

H2SiO3=H2O+SiO22H++SiO32-=H2SiO3

n(SiO32-)=n(SiO2)=2.4g÷60g/mol=0.04mol

c(SiO32-)=0.04mol÷0.1L=0.04mol/L

(4)存在,最小浓度为0.8mol·L-1,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2c(CO)+2c(SiO)=2×0.25mol·L-1+2×0.4mol·L-1=1.3mol·L-1>0.5mol·L-1,因此必有K+,至少为0.8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