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2190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docx

安徽省黄山市届高三一模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

化学试题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

“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勿服。

……《本草纲目》记载:

“绛钒,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

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钒矣。

”这里的“鼻冲水”和“绛钒“可能是指()

A.氨水和FeSO4·7H2OB.氢氟酸和Na2CO3·10H2O

C.醋和FeSO4·7H2OD.稀硫酸和CuSO4·5H2O

【答案】A

【解析】“鼻冲水”可以贮以玻璃瓶,说明不是氢氟酸,具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易挥发,所以不可能是硫酸;非有病不可嗅,说明不是醋;绛钒,本来绿色,烧之赤色,说明是FeSO4·7H2O,故A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光导纤维、淀粉、蛋白质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O3溶于氢碘酸:

Fe2O3+6H+=2Fe3++3H2O

B.Na2SO3与稀硝酸:

SO32-+2H+=S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D.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答案】D

【解析】由于Fe3+具有较强氧化性,而I-具有还原性,Fe2O3溶于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I-=2Fe2++I2+3H2O,故A错误;SO32-具有还原性、稀硝酸具有氧化性,Na2SO3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是:

3SO32-+2H++2NO3-=3SO42-+H2O+2NO,故B错误;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

+3NH4+,故C错误;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D正确。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002NA

B.0.2mol/L的NaCl溶液中,Na+数为0.2NA

C.0.1mol的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CH2Cl2其分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1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氧原子数大于0.002NA,故A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Na+数,故B错误;0.1mol的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C正确;在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体,故D错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分馏实验,温度计应该在混合溶液中以便准确测量混合溶液的温度

C.分液漏斗分液,放出下层液体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答案】D

【解析】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分馏实验,温度计应该在支管口测量蒸气的温度,故B错误;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为防止液体爆沸,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故D正确。

6.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Ba2+、K+、Cl-、NO3-

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

Na+、Mg2+、SO42-、HCO3-

C.c(OH-)/c(H+)=1012的溶液中:

K+、Na+、NO3-、HCO3-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

NH4+、Mg2+、NO3-、SO42-

【答案】A

【解析】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出酸性:

Ba2+、K+、Cl-、NO3-不反应,故A正确;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c(OH-)/c(H+)=1012的溶液出碱性,OH-与HCO3-反应生成CO32-和水,故C错误;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碱性条件下NH4+、Mg2+都能与OH-反应,故D错误。

点睛:

酸、碱能抑制水电离,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HCO3-既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又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O32-和水。

7.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

B.制取NaHCO3

C.分离NaHCO3

D.干燥NaHCO3

【答案】C

【解析】A、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反应物,故A错误;B、应将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入,否则会将液体排出,故B错误;C、从溶液中分离碳酸氢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C正确;D、碳酸氢钠不稳定,不能直接加热干燥,可烘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实验室不可用加热分解铵盐的方式制备氨气,有的铵盐分解产生多种不同性质的气体,有的铵盐分解随着温度的不同,产物也不同,比如硝酸铵。

铵盐的检验,也不能单独加热样液,而应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热,用湿润的红色湿润试纸检验。

8.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8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CO32--2e-=H2O+CO2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用电器上每通过4mol电子,电极B上参加反应的O2为22.4L

【答案】B

【解析】A、CH4→CO,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故错误;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CO32--2e-=H2O+CO2,故B正确;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用电器上每通过4mol电子,电极B上参加反应的O2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故D错误。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氯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氧化性:

Cl2>I2

B

常温下,打磨后的铁片放入浓H2SO4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常温下,铁与浓H2SO4不反应

C

向足量NaOH溶液中,先滴加少量MgCl2溶液,再滴加FeCl3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Mg(OH)2]>Ksp[Fe(OH)3]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被可知:

pH(NaClO)>pH(CH3COONa)

酸性HClO>CH3COOH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将少量氯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所以氧化性:

Cl2>I2,故A正确;常温下,铁在浓H2SO4中钝化,故B错误;向足量NaOH溶液中,先滴加少量MgCl2溶液,再滴加FeCl3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分别是NaOH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NaOH与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证明Ksp[Mg(OH)2]>Ksp[Fe(OH)3],故C错误;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NaClO溶液的PH,故D错误。

点睛:

NaClO溶液、氯水、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所以NaClO溶液、氯水、浓硝酸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向少量NaOH溶液中,先滴加足量MgCl2溶液,再滴加FeCl3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证明Ksp[Mg(OH)2]>Ksp[Fe(OH)3]。

10.气体X只可能含有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已知X通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

则下列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溴化氢、二氧化碳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

C.一定不含氨气、氯气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X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可知X中一定含有HBr,因氨气和HBr反应生成溴化铵,HBr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X中一定没有NH3和Cl2,由于CaCO3可溶于强酸中,所以在HBr存在的条件下,X若有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可能没有沉淀生成,所以无法肯定CO2是否存在,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综合应用的考查,X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可知X中一定含有HBr,因此X中一定没有NH3和Cl2,由于CaCO3可溶于强酸中,在HBr存在的条件下,X若有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可能没有沉淀生成,所以无法肯定CO2是否存在。

注意根据反应的现象判断可能含有的物质,牢固把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4种B.5种C.6种D.7种

【答案】B

【解析】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共有

共5种,故B正确。

12.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X

Fe

Al2O3

N2

HCl

Y

FeCl3

Al(OH)3

NO2

NaCl

Z

Fe(OH)3

NaAlO2

HNO3

Cl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Fe(OH)3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铁,故A错误;Al2O3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Al(OH)3,NaAlO2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Al2O3,故B错误;N2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故C错误;H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电解熔融NaCl生成氯气,氯气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故D正确。

13.已知:

室温下0.2mol/L的氨水与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假设混合以后溶液体积不变),则混合溶液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H4+)>c(OH-)>c(Cl-)>c(H+)

B.c(NH4+)+c(H+)=c(OH-)+c(Cl-)

C.c(NH4+)+c(NH3·H2O)=0.1mol/L

D.c(NH4+)+2c(H+)=c(NH3·H2O)+2c(OH-)

【答案】A

【解析】室温下0.2mol/L的氨水与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等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溶液呈碱性,说明氨水电离大于氯化铵水解,所以c(NH4+)>c(Cl-)>c(OH-)>c(H+),故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OH-)+c(Cl-),故B正确;根据物料守恒,c(NH4+)+c(NH3·H2O)=0.1mol/L,故C正确;根据c(NH4+)+c(H+)=c(OH-)+c(Cl-)、c(NH4+)+c(NH3·H2O)=2c(Cl-),可得c(NH4+)+2c(H+)=c(NH3·H2O)+2c(OH-),故D正确。

点睛:

0.2mol/L的氨水与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由于溶液体积扩大为2倍,所以c(Cl-)=0.05mol/L,c(NH4+)+c(NH3·H2O)=0.1mol/L。

根据物料守恒c(NH4+)+c(NH3·H2O)=2c(Cl-)。

14.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M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W>M>Z>Y>X

B.Y、Z二种元素分别与X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前者强

C.YX4与M的单质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往往生成5种物质

D.Y、W、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15.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

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4)硫代硫酸钠与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2O32-+I2=S4O62-+2I-

Ⅱ.[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装置后,应先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再按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B和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B.NaOH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烧瓶C中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烧瓶A中滴加浓H2SO4。

C中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

过滤C中混合液,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

(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

取10.0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配制溶液的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__及二氧化碳。

取10.00mL溶液。

以________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0mol/LI2的标准溶波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溶液的体积/mL

10.00

10.00

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9.95

17.10

20.05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安全瓶(或防止倒吸)(3).B(4).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5).过滤、蒸馏水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6).水中溶解的氧气(7).淀粉(8).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9).99.2%

【解析】试题分析:

(1).涉及气体的实验,要先验证装置气密性;SO2易溶于水,实验中要防止倒吸;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溶液反应;

(2)C中SO2与Na2CO3和Na2S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Ⅲ.

(1)根据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分析;

(2)蒸馏水经过煮沸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用碘液进行滴定,所以用淀粉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根据方程式2Na2S2O3+I2=Na2S4O6+2NaI进行计算。

解析:

(1).涉及气体的实验,要先验证装置气密性,所以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按图示加入试剂;SO2易溶于水,实验中要防止倒吸,B和D的作用是防倒吸;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溶液反应,所以E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选B;

(2)C中SO2与Na2CO3和Na2S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反应方程式是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Ⅲ.

(1)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所以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蒸馏水洗涤沉淀,再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蒸馏水经过煮沸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用碘液进行滴定,所以用淀粉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碘水时,溶液无色变蓝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设10mL溶液中含Na2S2O3·5H2Oxg,第二次实验数值偏离正常值舍去,第一次、第三次实验消耗碘液的平均体积为20mL,

X=0.992g;100mL溶液中含Na2S2O3·5H2O9.92g,则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16.甲醇(CH3OH)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上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备CH3OH的反应为:

CO(g)+2H2(g)

CH3OH(g)△H

(1)T℃时,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

①反应2min到5min,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B.5min后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

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增大

D.2min前v(正)>v(逆),2min后v(正)

E.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CO和H2平衡的转化率

③下列叙述可以说明该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发生改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C.v(CO)正=2v(H2)逆D.n(CO)与n(H2)的比值不变

(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1.2mol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5mol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molCO和0.3mo1CH3OH(g),则此平衡将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压强、投料比x=n(CO)/n(H2)对反应的影响如图二所示,则图中曲线所示的压强关系:

p1_____p2(填“=”“>”或“<”)。

(4)工业上另一种合成甲醇的方法是利用CO2和H2,已知:

CH3OH、H2的燃烧热(△H)分別为-726.9kJ/mol、-285.8kJ/mol,则常温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33mol·L-1·min-1(或者1/3mol·L-1·min-1)

(2).B(3).B(4).100(5).向逆反应方向(6).<(7).CO2(g)+3H2(g)=CH3OH(l)+H2O(l)ΔH=-130.5kJ/mol

【解析】试题分析:

(1)①根据

计算v(H2);②CO的转化率=

;根据图像5min后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min前后,反应都正向进行;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③根据平衡标志分析;

(2)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根据

与K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百分含量降低;(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焓变。

解析:

(1)①反应2min到5min,CO的浓度变化是0.5mol/L,H2的变化量是1mol/L,

0.33mol·L-1·min-1;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故A错误;根据图像5min后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所以5min后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故B正确;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2min前后,反应都正向进行,所以2min前后都是v(正)>v(逆),故D错误;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加入催化剂CO和H2平衡的转化率不变,故E错误;③A.容器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根据

,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密度不发生改变,不一定平衡,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变量,根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一定平衡,故B正确;C.正逆反应的速率比等于系数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v(CO)正=2v(H2)逆不一定平衡,故C错误;D.n(CO):

n(H2)=(2-x):

(4-2x)=1:

2,所以n(CO)与n(H2)比值是定量,定量不变不一定平衡,故D错误;

(2)

CO(g)+2H2(g)

CH3OH(g)

开始1mol1.2mol0

转化0.5mol1mol0.5mol

平衡0.5mol0.2mol0.5mol

K=

;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molCO和0.3mo1CH3OH(g),容器的体积变为

,Q=

,所以此平衡将逆向移动。

(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百分含量降低,所以p1

3O2(g)=CO2(g)+H2O(l)ΔH=--726.9kJ/mol;②H2(g)+

O2(g)=H2O(l)ΔH=-285.8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②

①,得CO2(g)+3H2(g)=CH3OH(l)+H2O(l)ΔH=-130.5kJ/mol。

点睛: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无关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无关气体,相当于减压,反应物的浓度变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增大的方向移动。

17.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