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684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docx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

新洲一中命题人:

朱良松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17日9;00——11:

30试卷满分:

150分

★祝考试顺利★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堆砌亲戚休憩亟来问讯锲而不舍

B.肄业后裔游弋络绎不绝自怨自艾

C.殷红哽咽淹没姹紫嫣红恹恹欲睡

D.盘踞拮据贫窭目光如炬前倨后恭

2.下面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纪念刘和珍君》)

B.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拔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C.酒店里的人大笑了。

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彩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他扭住伊的面颊。

(《阿Q正传》)

D.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说“木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庵名环筚,有人释为取自《春秋·左氏传》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看也可能源于同书的“筚门圭窦”,它和左邻右舍希腊式或罗马式的巍峨广厦相较,的确有似贫者之居,未免。

从这一排瓦顶的平房右侧角门穿过,自落地的玻窗向室内,当系画师的画室兼客厅。

长长的画案蒙罩着厚厚尘埃,躺榻上倚枕斜陈,茗具横置,一片

气氛。

(《访张大千加州故居》节录)

A.因为相形见绌窥视落寂

B.所以霄壤之别眺望凄凉

C.因此独树一帜仰视苍凉

D.虽然黯然失色俯瞰宁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

B.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C.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小组赛第三轮的争夺于昨天傍晚全面开战。

中国女排在与老对手韩国队交锋中发挥欠佳,以0-3完败。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B.读了“痛哉小佛山”这篇散文,林三锡才知道,小佛山的壁画因画有帝王、妃子、胡人……等,在文革破四旧时被造反派用红漆、墨汁等涂得面目全非,后来因没人管理,任其荒败。

C.“我以20美元一袋的价格将它们卖给一家农场。

”她回答道,“如果你喜欢,我可以以低一点的价格卖给你一袋,以报答你送我回家。

D.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

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

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

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

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

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

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

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难纠正。

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

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

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

“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形成这种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

一是因循守旧。

人脑有一种依据业已流行的传统观念,而不是依据面前的新情况作判断、论是非的强烈倾向。

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

而爱因斯坦正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辐射和吸收上,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

二是迷信权威。

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

为此,伽利略深有感触地说:

“这些人甘心情愿做亚里斯多德的奴隶,把他的什么话都奉为圣旨,一点不能违反。

”三是怕犯错误。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

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

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

看来,正是胆怯和害怕出错扼杀了维勒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畏缩不前了。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得好: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也就扼杀了科学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项开创性工作,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破除思维的“惰性”。

倘若只会顺着权威的思路和传统的观念去想,只会进行再生性的和习惯性的思维,那么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有开拓和进展。

唯有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等“惰性”心理,才能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使创造性思维的灿烂花朵盛开,杰出丰硕的果实。

(选自《语文读本》第五册第17课,武汉市教科院编著)

6.下列对“思维惰性”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思维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的心理特征。

B.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

C.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D.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精辟指出了人类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的三个主观原因——因循守旧、迷信权威、怕犯错误。

B.本文充分发挥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惰性产生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C.作者鼓励人们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克服思维的“惰性”,让创造思维的花朵盛开。

D.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和著名人物的许多言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因而能自觉地控制思维“惰性”的产生。

B.人类只要跳出前人的思维窠臼,破除因循守旧、迷信权威、害怕出错三种“惰性”心理,就能充分发挥好思维的创造性。

C.人类思维常常超前于实践,又时时会落后于实践;既能指导实践,又限制新事物发展,所以人类难以驾驭。

D.人脑中的固守现成流行的传统观念的倾向,使得人们无法对面前的新情况作出是非判断。

9.作者说,人类的思维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

请分条概括其依据。

(3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劝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

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

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

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②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

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

凡遇合③也,合不可必。

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

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

“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

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

“无乃畏邪?

”曾点曰:

“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

”孔子畏④于匡,颜渊后,孔子曰:

“吾以汝为死矣。

”颜渊曰:

“子在,回何敢死?

”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

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说:

说教。

兑:

悦。

②堇:

毒草,根有剧毒。

③遇合:

师徒相遇而和洽。

④畏:

被拘禁。

前一个“畏”,躲藏。

10.对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彰:

彰显、显著

B.圣人生于疾学疾:

疾病。

这里是动词,患病

C.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释:

丢弃、抛弃

D.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益:

更加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

A.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

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C.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

D.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凡说者,兑之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

“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

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

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4分)

(2)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3分)

(3)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五言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1)诗运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2)这首诗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忧思独伤心”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5.填空。

(6分)

(1)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的代表作《①》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之一。

(2)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②(流派)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

(3)古人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③。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

”宋代散文家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⑤。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唐庄宗溺于伶人而丧国亡身的史实,告诫后人应当记住:

“忧劳可以兴国,⑥。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

高建群

①汉江的中游有座山城叫紫阳。

当地人每年都举办茶文化节。

小小的山城,人头攒动,为这个节日,外边来的人,当地的人,大家都激动起来,亢奋起来,县城街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在响。

②紫阳茶是大大有名的。

我很惭愧,喝了大半辈子紫阳茶了,来紫阳茶山还是头一回。

在说这话时,我摘了一片茶树上的嫩叶放进嘴里,咀嚼着。

满口生津,满口溢香,稍稍有一点苦涩。

那感觉,正像生活的况味。

③我是在北方长大的,我的笔也一直写北方的景物和北方的故事。

我去过南方很多次,或者东南,或者华南,或者岭南,但是总觉得有点“隔”的感觉。

我的思维很难进入南方。

现在,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

有一条伟大的江叫汉江,这条江一肩担南北。

中国的北方正是这样,一步一摇走入南方的那山形水势,那树木植被,那人的秉性,正是靠这条江贯通的。

④在紫阳,我还听到了最好的民歌。

对于南方的民歌,诚实地讲来,我以前也是很难进入的。

我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

但此刻听到陕南民歌,我突然眼睛湿润起来。

那歌里有一种人生况味。

我想,千百年以来汉江两岸的先民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一代一代打发着日月的。

再过千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我们,世事已经沧海桑田、山谷为陵之后,这些头戴斗笠、身穿汗夹、肩扛锄头的山民们,他们依然倚这条大江而活着,依然在唱着这千年不改的歌声。

⑤民歌中有“三千里汉江,三千里流动的画廊”的歌词。

这是一个叫张宣强的紫阳籍作家编的。

紫阳这么个小地方,出了不少的人物。

张宣强大约算一个。

我认识他,快30年了。

此外,还有一个新出的作家叫李春平,我这次也见到了他。

李春平在上海打工,然后写了一本关于上海的故事,叫《上海是个滩》。

上海好像评了个奖,不给巴金,不给王安忆,不给叶辛,给了这个从安康紫阳来的打工仔。

这事一方面说明了李春平的书写得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海人大气和公正。

⑥我还见到个紫阳人叫黄振洲的,一肚子文化,满腹经纶,谈起文坛的事情,见解精辟,一针见血。

我以这位黄先生为同类,我对他说,幸亏你的双脚被捆在紫阳,所以只能应了古人这“江湖居土闲处志”一句话,倘放在安康,你就是安康的人物,倘放在西安,你就是西安的人物了。

⑦我在紫阳只呆了一天,也就是说,时对时,呆了24个小时,然后在画家谭宗林的陪伴下,来到安康城。

夜来,在汉江南岸,一边喝着新茶,一边看着沉静而深邃的、仪态万方地从身边流过的汉江。

次日,又去了一趟岚皋,登上了南宫山,见到了诸如岚河、溢河这些蓝汪汪的汉江支流。

见识了“远山如黛、近水如岚”这句古话。

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

夜来,在汉江边的一个旅馆,我不能入睡,我将旅馆的《旅客意见表》拿过来,在背面写上以上的文字,以记述汉江给我带来的感动,以记述我对这条河流的礼赞。

⑧据说汉民族——这个称谓,就是因汉江而名,不知道我听来的这个说法对不对?

⑨汉江发源于汉中的宁强县,然后一路走来,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

仅在陕西境内,它就孕育了两座重要的城市,一是气象森森的汉中,一是安详如水的安康,然后它继续着它的行程,三千里奔流之后,在武汉三镇与长江交汇。

⑩据说这一江汉水,将南水北调到北京,以解北京的水荒。

如脂如玉的一江汉水,历史给了它这样的一个使命。

⑾旅馆的纸用完了,我们这篇短文也该结束了。

汉江的又一个早晨开始了,安康这座城市已经苏醒,又开始了它新的一天。

而在安康的上游,那个叫紫阳的小城,茶文化节既罢,那些一个一个紫阳人物,大约又开始他们的故事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日第07版),有删改。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写汉江,却宕开一笔,从汉江中游的紫阳山城茶文化节写起,是为了对比说明汉江文化与紫阳山城文化异曲同工。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但平淡中又不乏含蓄精美之句,看似随意点染,其实乃大家风范,令人回味。

C.“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这个题目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山城紫阳的喜爱和亲切感。

D.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土地的执着热爱和对理想的苦苦追寻,以及那来自朴素的力量。

17.作者说“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这种南方的感觉”的内涵。

(4分)

18.为什么“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的作者“此刻听到陕南民歌”,“突然眼睛湿润起来”?

(5分)

19.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

(2)(汉江)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

六.(12分)

20.杜甫《兵车行》中有这样的描写:

“爷娘妻子走相送,行人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请你展开想象,以脚本形式把“爷娘妻子”哭诉的台词补写出来。

要求:

想象合理;

语言符合人物身份;

每句台词不超过50字。

(4分)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场景一】(老大娘拉着儿子,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悲痛欲绝)

娘:

儿啊,你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

刀枪可不长眼,千万小心……(背过身去拭泪)

儿:

(跪下)娘,恕儿不孝,不能为你养老送终,忠孝难以两全!

【场景二】(妻子悲痛欲绝,携着嚎啕大哭的孩子,孩子紧扯着父亲的衣袖)

妻:

子:

(满脸是泪)

夫:

(面对妻子)

(接着抱起孩子,用手擦去孩子腮边的泪)

【远镜头】一队队出征的行人,在尘土飞扬中从身边掠过。

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直冲上云霄。

21.下面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名篇《墙上的斑点》中的一段想象性的描写。

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加点的内容予以点评。

要求: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4分)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散,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点评:

22.阅读下面关于“鲇鱼效应”的一段话,解释后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

(4分)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死亡,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后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

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

①在中国当今的金融格局中,中资银行无疑是沙丁鱼,而外资银行肯定是一条鲇鱼,它们的存在使上海滩的银行业更具朝气和活力。

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面对各种诱惑,你要动脑。

否则,你就会变成一条贪心的“鲇鱼”,一个“拳头”也会轻易地把你钓起来……

③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在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

一进门,他的头不小心被狠狠地撞到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地用于揉搓自己的脑袋,一边有些恨恨地看了看那比他的身高略要低矮的门框。

没想到,出来迎接他的老人恰好看到这一情景,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很痛吧!

可是,这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机动车驾驶有这么一条规定:

换挡时禁止低头看变速杆档位。

特别是在城市道路驾驶或高速行驶时,低头看变速杆的档位容易使方向跑偏,发生交通事故。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B(A戚qī锲qiè其余读qìC,咽yè其余读yān,D据jū其余读jù)

2.D(A慨-概,B拔-拨,C彩-采)

3.A

4.C(A主语残缺,在“呼吁”前加上“主办方”;B语序不当,该句改为“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D句子杂糅,将“了”改为“的”。

5.B(引号改为书名号,省略号与“等”不能并用。

6.A。

根据原文“它……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可知判断是正确的。

B、D两项是谈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非思维“惰性”,不合题干要求。

C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不明确,应排除。

7.B项中恩格斯所言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人类的思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不是“思维的惰性”。

8.D(A强加因果,况且,思维惰性也不能自觉控制。

B文中指出的三种心理只是阻碍思维创造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的主观因素,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关系。

C强加因果,推不出“人类难以驾驭”的结论)

9.①毛泽东列举的游击战争时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②改变自然界物体运动状态比较费力;③新理论诞生总受到流行观念的挑剔和反对;④贝佛里奇认为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

(每一条1分,答对三条满分。

10.B(据上下文,应是形容词,“努力”之义)

11.B(A项上下句均说的是“尊师”;C项上句说的是“劝师”,下句说的是“尊师”;D项上句是说的是“尊师”)

12.C(文中把颜渊侍奉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曾点派曾参外出属于“事父”,不属于“尊师”的内容。

13.

(1)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

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

(2)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

(3)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14.

(1)这首诗采用动静相生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忧愤、苦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起坐弹琴、孤鸿哀鸣、飞鸟盘旋、忧思徘徊是动写,明月朗照、夜色茫茫是静描。

这些动景集中反衬出了夜的死寂与深重,映衬了诗人不寐而弹琴的孤影,突出内心的焦躁与悲凉。

(4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将内心忧愤、悲凉等感情寄托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盘旋的飞鸟、深夜不眠的弹琴者中,月明风清,衬托了诗人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而鸿雁哀号、翔鸟徘徊正是诗人看不见希望和出路的忧愤、苦闷的形象写照。

(4分,意思对即可)

15.①窦娥冤②魔幻现实主义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④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⑤弊在赂秦⑥逸豫可以亡身

16.A(作者开篇宕开一笔,从紫阳茶文化写起,其目的是说明汉江文化哺育滋养着紫阳文化,从而表达作者对这条伟大的河流的礼赞,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17.“这种南方的感觉”指的是:

①伟大的汉江横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