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012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电视剧《芈月传》的故事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剧中莒姬留给月儿的信居然是写在纸上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纸最早出现在(  )

A.秦朝    B.西汉C.西晋    D.隋朝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宋应星B.蔡伦C.李时珍D.毕昇

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4.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在南阳市,总有大量的各界群众在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爱和怀念。

这位医学家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5.传说大将关羽被一支毒箭射中右臂,

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身边的将士都

吓得面色如土,而关羽仍饮酒谈笑下棋。

如果有人因手术而疼痛难忍,华佗有办

法,那就是()

A.给他打麻醉剂

B.打晕他

C.给他喝大量的粮食酒

D.给他喝麻沸散

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能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是()

A.其教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B.统治者个人的喜好

C.佛教教义引人向善,值得推广

D.百姓生活富足,佛教可以丰富人们的闲余生活

8.我国古代民俗中出现的神灵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神等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那么道教的思想来源于()

A.孔子的儒家思想B.佛教思想

C.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9.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有(  )

①《伤寒杂病论》的撰写

②印刷术的发明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的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11.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对我国有何影响?

为什么这两大宗教能很快兴盛起来?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位医学家的什么成就?

除此之外,该医学家还有哪些医学成就?

(2)材料二这句话是张仲景哪本著作的宗旨?

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何地位?

(3)两位医学家都生活于哪一时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某一著名史学家故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1)这首诗称赞的人物是谁?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体例如何?

(2)鲁迅在评价这部著作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为何对这部著作评价这么高?

(3)司马迁有句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A5.C6.B

二、非选择题

10.原因:

秦汉时期,封建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这些都促进了秦汉文化的繁荣昌盛,形成了世界领先、多姿多彩的特点。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与外传促进了全世界、全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时期,我国在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非凡的创造力。

启示:

科技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反过来它又会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影响:

宗教的传播麻痹了人民的反抗意识,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也带来了愚昧和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

①统治者提倡,因为它们迎合了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加强统治的需要。

②饱受困苦的人民在心理上得以安慰。

12.

(1)华佗;创编出“五禽戏”。

发明了“麻沸散”;能实施外科手术;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

(2)《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对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有指导意义。

(3)东汉时期。

13.

(1)司马迁。

《史记》。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家之绝唱”指的是鲁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因为这部著作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3)

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地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

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教学难点:

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教学过程:

问题激趣。

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仔细阅读教材,做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注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以用百家讲坛、颁奖典礼等形式从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方面列表展示。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历史: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又改进。

质优价廉宜推广,

文明传播世界行,

东汉末年张仲景,

出书《伤寒杂病论》。

外科祖师是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立根基。

司马迁著《史记》,

记录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本、所用的练习本、阅读的各种报刊、杂志等都离不开“纸”。

“纸”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造纸术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67~68内容,完成第1~2题。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

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有什么特点?

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

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

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

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

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知识模块二 张仲景与华佗

自主阅读课本P69内容,完成第3题。

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知识模块三 历史巨著《史记》

自主阅读课本P70内容,完成第4~5题。

4.简述《史记》的作者、内容、地位。

作者:

司马迁。

内容: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地位: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著作。

5.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

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原因:

(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

(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态度: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

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知识模块四 道教和佛教

自主阅读课本P71内容,完成第6题。

6.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受到统治者的提倡?

它们分别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艺术方面)?

佛教宣扬忍苦受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愚民的一种手段。

对建筑的影响:

佛教寺院、佛塔很常见。

对雕塑的影响:

开凿石窟,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内雕刻有佛像等。

此外还带来文字词语的变化,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涅槃、无常等等。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西汉时期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和医学)。

2.我国西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们怎样的精神?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图中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纸,它出现于(C)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记载的是下列哪一人物改进的( C ) 

A.杜诗  B.华佗

C.蔡伦D.张仲景

3.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 )

A.造纸术B.地动仪

C.《九章算术》D.《伤寒杂病论》

4.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会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世界上最早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的人是( D )

A.黄帝B.炎帝

C.张仲景D.华佗

5.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

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C )

A.扁鹊B.华佗

C.张仲景D.蔡伦

板书设计

:

两汉科技文化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目标1:

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

阅读教材,记住造纸术发明的时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通过教材材料研读,初步了解纪年法的运用。

观看教材造纸工艺流程图,能够说出造纸的流程。

通过与造纸前书写材料的比较,理解“蔡侯纸”的优点,并进而分析出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培养分析、总结归纳问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

目标3: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包括教材中相关史事),掌握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培养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

目标4:

搜集司马迁生平事迹材料并阅读教材,记住《史记》的体例、内容、地位。

体会《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重点)

目标5:

阅读教材,了解佛教和道教的产生、教义及影响。

观察佛教东传路线图,培养时空观念。

(难点)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自学检测

造纸术的发明

1.背景:

(1)书写材质:

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_____上面。

(2)局限性:

简分量很重,帛虽轻但价格昂贵,使用受限。

2.发明:

_____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

东汉宦官_____改进造纸工艺,提髙了纸质,使其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4.地位: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简介:

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_____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_____”。

(2)成就。

①著《_____》,发展了_____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②提出了“_____”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2.华佗:

(1)简介:

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2)成就:

发明“_____”,创编出了“_____”用来强健身体。

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2.地位: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通史。

3.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时约3000年的史事。

4.影响:

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_____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道教和佛教

1.道教:

_____末年兴起。

张角创立_____,张凌创立五斗米道,两者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1)创立: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__,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_____。

(2)教义:

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3)传播:

张骞通西域后,通过_____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4)影响:

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三、合作探究

任务二: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造纸术的发明”的内容(包括教材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回答,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问题1.造纸术发明前,古人是怎么记录文字的?

问题2.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又是谁改进的?

问题3.蔡侯纸优点有哪些?

问题4.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任务三:

【小组探究】阅读课本“张仲景和华佗”的内容(包括教材插图),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张仲景的医学成就?

问题2.华佗的医学成就?

 

任务四:

【小组探究】搜集司马迁生平事迹材料并阅读课本“历史巨著《司马迁》”的内容(包括教材插图),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编著成《史记》的原因?

问题2.《史记》的体例、范围、内容、地位?

 

任务五:

【小组探究】搜集世界三大宗教资料,阅读课本“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包括教材插图),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道教创立的时间、派别、教义?

问题2.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起源地、教义、影响?

四、知识结构

任务六: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现发生在()

A.西汉

B.东汉

C.东晋

D.南北朝

2.下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3.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4.小明想做一个古代名人专辑,在收集某名人的资料时,见到了下面几幅图片,你认为他是在收集谁的资料()

A.蔡伦

B.张衡

C.华佗

D.张仲景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六、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