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444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docx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

实验六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和反馈

实验目的:

1.掌握多级放大器的设计,通过仿真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核心电路结构。

2.掌握多级放大器基本电参数的定义,掌握基本的仿真方法。

3.熟悉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基本方法。

4.掌握反馈对放大器的影响。

实验内容

1.多级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及直流工作点设计。

基本的多级放大器如图.

若输入信号的直流电压为2V,通过仿真得到图1中得节点1,2和3的直流工作电压。

V

(1)

V

(2)

V(3)

14.42956V

14.42958V

8.38849V

若输出级PNP管只用差分对管U3的一只管子,则放大器的输出直流电压为多少?

给出U3种采用两只管子的原因。

V

(1)

V

(2)

V(3)

14.41222V

14.42958V

7.0707V

可见采用单管后,输出直流电压V(3)减小;而采用两只管子能提高直流工作点,并使工作点更稳定。

2.多级放大器的基本电参数仿真。

实验任务:

差模增益及放大器带宽

将输入信号V2和V3的直流电压设置为2V,AC输入幅度设为0.5V,相差180,采用AC分析得到电路的低频差模增益Avd1,并提交输出电压V(3)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仿真结果。

在幅频特性中标出上限频率,相频特性中标出0dB的相位。

Avd1=

=93.3897dB=46718.08

可知fH=1.3574kHz,φ(0dB)=

共模增益

将输入信号V2和V3的直流电压设为2V,AC输入幅度设为0.5V,相位相同。

AC分析得到低频共模增益Avc,结合

中得仿真结果得到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并提交幅频特性仿真图。

仿真得,Avc=-6.61dB=0.4671

KCMR=

=100017.3

差模输入阻抗

V2、V3设为2V,AC输入幅度0.5V,相差180,AC分析,用表达式Rid=

得到Rid。

提交Rid随频率变化曲线图。

标出100Hz的阻抗值。

Rid=94.5860dB=53.62kΩ

 

输出阻抗

如下图V2、V3直流电压设为2V,AC幅度为0,V4的AC幅度设为1,AC分析。

得到输出阻抗Ro随频率变化曲线,并标出100Hz处的阻抗值。

100Hz处Ro=32.68kΩ。

思考:

若放大器输出电压信号激励后级放大器,根据仿真得到的结果,后级放大器R。

至少为多少才可忽略负载影响?

若后级放大器输入阻抗较低,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放大器的驱动能力?

若后级放大器输入阻抗较低,可以在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并联电阻以减小其输出阻抗。

3.多级放大器的频率补偿

实验任务:

简单电容补偿

按图1所示电路,将输入信号V2和V3的直流电压设为2V,AC输入幅度设为0.5V,找出电路主极点位置,采用简单电容补偿方法进行频率补偿,仿真得到最少补偿电容值,使得单位增益处相位不低于

,提交补偿后V(3)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标出fH和增益为0dB时的相位。

产生第一个极点角频率的节点一般是电路中阻抗最高的节点,本图中为输出端。

因此补偿电容接在输出电压与地之间。

单位增益即增益=1=0dB。

仿真得,最小Cφ为3.5μF。

输出电压幅频相频特性如下。

上限频率为1.9297Hz。

0dB相位为

简单密勒补偿

 

按图3设计电路,得到最小补偿电容值,使得V(3)在单位增益处相位不低于

,提交补偿后V(3)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标出fH和增益为0dB时的相位。

若要求输出电压为V(9),补偿后相位要求相同,AC仿真得到所需要的最小补偿电容。

●输出电压为V(3)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

上限频率为223.3064Hz。

0dB相位为

得到的C1=115pF。

●输出电压为V(9)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

可知上限频率为138.9495Hz。

0dB相位为

得到的C1=202pF。

 

4.反馈放大器

实验任务:

将输入信号V2直流工作电压设为0V,AC输入幅度设为1V,AC仿真,得到V(3)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在图上fH。

可知fH=2.1499MHz。

 

按图2中的分析方法,得到输出阻抗随频率变化曲线,标注100Hz处的值,与未世家负反馈的输出阻抗对照,解释变化。

V2的AC幅度设为0,V4的AC幅度设为1.仿真得到输出电阻随频率变化曲线。

其中

100Hz时,Rof=12.143=4.05Ω。

对比与没加补偿的电路(去掉R3):

可见100Hz时Ro=47.607=240.0Ω。

加了电压负反馈的电路与没有加的电路对比,输出阻抗大大减小。

本图为电压负反馈,

,因此反馈越深,输出阻抗越小。

 

R2=10Ω,R3=100Ω,R4=0.1Ω,重复;同时按图4中V2设置条件瞬态仿真,得到

V(3)的波形,观察波形是否失真,并解释。

可见V(3)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和R2、R3、R4修改前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都相同,分压也相同。

V(3)瞬时波形:

显然有失真。

这可能是因为R2、R3减小,导致差分对管基极电流过大,使三极管击穿,出现了截止失真。

思考:

若图4反馈放大器电路改为单个15V电源供电,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修改?

存在的问题:

基极和发射级之间电压不够导致U2无法工作在放大区。

解决方法:

在R2与地间串联大电阻R5,增大R2+R5的分压,进而增大基极电压,增大VBE。

此外,这样还会使更多额外功率耗费在R5上。

因此采用正负电源是更好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