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64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 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docx

东南大学模电实验三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

实验三晶体管放大器分析与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Multisim的瞬态仿真方法;

2.熟悉POCKETLAB硬件实验平台,掌握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

3.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实验预习:

在图3-1所示电路中,双极型晶体管2N3904的β≈120,VBE(on)=0.7V。

根据实验二中的直流工作点,计算该单级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v,填入表3-1(CC1,CC2和CE均可视为短路电容)

图3-1.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

 

实验内容:

一.晶体三极管放大器仿真实验

1.根据图3-1所示电路,在Multisim中搭建晶体三极管2N3904单级放大电路。

加入峰峰值=50mV,频率=10kHz的正弦波。

仿真设置:

Simulate→Run。

结果查看:

采用Agilent示波器XSC1,查看输入、输出两路波形。

双击该器件,出现如图3-2所示的示波器界面。

调整2个通道的显示方式,将它们的波形显示出来,并采用如图所

指的测量工具,测试输入,输出波形的峰峰值,计算得到电压增益Av,填入表格3-1。

图3-2Multisim安捷伦示波器

表3-1:

晶体三极管放大器增益

 

计算值

仿真值

实测值

放大器增益AV

-17.935

-17.726

-16.95

2.变输入信号幅度峰峰值,取Vinpp=100mV,Vinpp=200mV,Vinpp=300mV,重新进行瞬态仿真和频谱分析,截取各输入条件下的输入输出波形图和频谱分析图,填入表3-2。

表3-2:

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入输出波形图。

瞬态波形图

频谱分析

Vinpp=50mV

瞬态波形图

频谱分析

Vinpp=100mV

瞬态波形图

频谱分析

Vinpp=200mV

瞬态波形图

频谱分析

Vinpp=300mV

思考题:

请说明不同输入情况下的输出波形有何差异,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解:

随着输入信号幅度峰峰值的增大,失真程度越来越大,非线性程度也越来越明显。

原因:

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非线性的,只有在小信号的变化范围内传输特性曲线可以近似看成一段直线,表明输入输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3.取输入信号为Vinpp=100mV,在信号源上串联一个电阻表征信号源内阻,如图3-3所示。

取该电阻为50Ω、1kΩ和10kΩ重新进行仿真,截取不同电阻情况下的输入输出波形图,并估算源电压增益Avs,填入表3-3。

图3-3信号源内阻

表3-3:

不同信号源内阻的输入输出波形图。

源电压增益Avs=17.5

源电压增益Avs=16

源电压增益Avs=8.751

R=50Ω

R=1kΩ

R=10kΩ

思考题:

请说明不同源电阻情况下的电压增益的差异,并据此估算出晶体管放大器的内阻?

解:

源电阻越大,输出源电压增益越小。

17.5=Av[Ri/(50+Ri)]

16=Av[Ri/(1000+Ri)]

8.751=Av[Ri/(10000+Ri)]

故Ri=9.862kΩ

4.改变旁路电容CE1,将其接在节点2和地之间,重新仿真图3-1,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重新获得不失真波形,并测得此时的电压增益,与原电压增益比较,得到何种结果?

请解释原因,并将两种增益值填入表3-4。

表3-4:

CE1不同接法时的放大器增益

CE1接于3-0

CE1接于2-0

电压增益Av

-17.77

-73.5

答:

Vpk=50mV(失真波形):

Vpk=20mV(波形不失真):

现象:

CE1接于2-0的电压增益明显大于CE1接于3-0

原因:

发射极旁路电容交流通路时,短路了发射极电阻,使得输出电阻大大减小,从而明显提高了电压增益。

同时由于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非线性的,故当信号进入非线性区域,产生波形失真。

二、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硬件实验

本实验采用POCKETLAB实验平台提供的直流+5V电源、信号发生器、直流电压表和示波器。

1.电路连接

首先根据图3-1在面包板上搭试电路,并将POCKETLAB的直流输出端+5V和GND与电路的电源、地节点连接;POCKETLAB的一路输出端作为电路的输入信号;POCKETLAB的一路输入端接电路输入信号端;另一路输入端接电路输出信号端,分别测试输入输出两路信号。

2.直流测试

在进行波形测试之前,请采用实验二的直流测试方法,使用POCKETLAB直流电压表测试各点直流电压,以确保电路搭试正确。

3.输入信号

在电脑中打开POCKETLAB的信号发生器界面,如图3-4所示,选择输入信号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5kHz,信号幅度为50mV,DCOffset=0V,两通道独立设置。

点击按钮Set,正弦波信号将输出到电路输入端。

 

图3-4信号发生器

4.交流波形测试

在电脑中打开POCKETLAB的示波器界面,如图3-5,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电压刻度,显示三极管单端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并在窗口中直接读出其输入输出波形的峰峰值,获得其电压增益,填入表格3-1,比较计算值,仿真值和测试值是否一致。

图3-5示波器界面

三、场效应管放大器仿真实验

1.根据图3-6所示电路,在Multisim中搭建MOS管IRF510单级放大电路。

图3-6MOS管放大器2.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完成表格3-5。

表3-5场效应管放大器直流工作点

仿真值

实测值

V1(V)

3.99999

0.007

V2(V)

148.36558m

0.008

V3(V)

2.77452

5.01

I(R3)(μA)

741.82789

0.000

3.加入峰峰值=100mV,频率=5kHz的正弦波,进行瞬态仿真,在示波器中查看波形,并将输入输出波形截图于图3-7,根据测量输入输出波形的峰峰值,求得该放大器增益为(-13.72)。

解:

检测电路连接无误,但实测波形出现失,原因未知,猜测电路原理图或者MOS管存在问题。

四、场效应管放大器硬件实验

重复第二项“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硬件实验”中的所有步骤,完成场效应管放大器IRF510的硬件实验,并将直流工作点测试结果填入表3-5。

将瞬态实测波形截图填入图3-7。

图3-8为IRF510引脚图。

图3-8IRF510的引脚图

实验思考:

1.将图3-1中的输出端改为节点2,使共射放大器变为共集放大器,查看输入,输出波形。

对比共射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理解波形中的相位对比变化。

由此可知,共射放大器是反相放大器;而共集放大器是同相且增益约为1放大器。

仿真波形:

实测波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