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591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57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主题活动一我们共同进步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人各有所长。

2、能欣赏别人的长处,积极、主动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懂得妒忌害人害己。

3、通过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活动准备:

A学情分析:

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克服狭隘、妒忌的不良心理,做个心胸开阔的人。

五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几年,他们之间彼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也一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真诚中发现他人之美,在行动中学习他人之长。

B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

卡片、调查表格、一个沙包(绢花)、一些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

伙伴的优点(长处)填写表、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一些文字资料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让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优点(长处),填写一份表格,供学生在课上交流。

引导学生,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性格、品质、特长、兴趣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人们常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谁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2)学生举例说明

(3)教师小结: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谦虚好学的民族,古人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就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今天让我们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去发现美,感受美,赞美美。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我的伙伴个个棒

1、指生读海燕和英子的故事,说说英子为什么改变了对燕子的看法?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小组同学间介绍一下自己的伙伴。

(在伙伴的身上有那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课前完成调查表格,课上交流)

伙伴姓名

伙伴的优点(长处)

活动二、夸夸我的伙伴。

1、游戏。

以“丢沙包”或以“击鼓传花”的形式开一个“夸夸小伙伴”的交流会。

2、学生游戏。

3、交流:

随机交流,听了伙伴对自己的夸奖,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美在生活中。

(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完成,在课堂上交流)

1、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社区里,也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同样有美,把你知道的人、了解的事写在卡片上。

2、教师出示搜集到的图片资料(热心的邮递员、拾金不昧的司机等)

2、学生动手写卡片。

3、交流卡片内容。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2、活动:

学生准备登记卡,随时记录伙伴的长处和优点,并选择不同的方式及时的告诉对方,注意赞扬后的表现。

时间

姓名

优点、长处

赞扬方式

他(她)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例子,看看他们是怎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

二、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故事导入。

1、看图读《苹果李的故事》,结合故事,说说什么是取长补短。

活动一、资料展示,提出问题

1、课前搜集的有关取长补短的例子,从例子中明白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从搜集来的资料中、故事中,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哪些问题?

4、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如下:

①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举例说明)

②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是我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觉得那样别人会瞧不起我。

③妒忌有哪些危害?

应该怎样克服妒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有具体事例说明,会更有说服力。

④怎样克服“红眼病”?

“红眼病”有哪些危害?

(举例说明)

5、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做一些具体的强调,包括一些方法的渗透。

活动二、分工协作,自主探究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分小组探究。

2、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划分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3、教师适时调控学生,及时指导帮助学生。

活动三、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1、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学生分组汇报,各抒己见,分享探究成果。

3、总结提炼观点。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活动四、观点大家谈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了哪些更多的认识?

2、教师出示一些观点,你会怎么做?

①你学习成绩好,帮我写作业,我帮你扫地,这就是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②上次比赛,如果不是我生病了,他怎么能获得冠军呢!

③哼!

瞧他那窝囊样,谁稀罕和他做朋友。

④他有什么本事,能评上三好学生,还不是老师偏心。

3、学生交流汇报。

4、小结: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出色的同学,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真诚的向他们学习。

活动五、我来做宣传

1、教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用什么方式告诉更多的人真正做到取长补短?

2、学生每人(小组)设计一句宣传语。

3、交流宣传语。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生成以下新问题。

我有一技之长,可是我也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

我认为是自己的长处,可是别人不认为,我很苦恼?

针对这样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展开讨论,可以召开一个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课后实践

教师:

妒忌害人又害己,对于这样的人和事,你还想了解哪些?

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你还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以和老师交流,也可以和家长一起探讨。

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主题二将心比心心更宽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心胸开阔、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学会将心比心替别人着想,体谅别人难处,帮助他人。

3、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

(二)活动准备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成长环境使他们容易形成自私、霸道、狭隘、嫉妒等不良个性。

五年级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已经

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同学相处也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的现象,但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学会欣赏,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心胸开阔,分享快乐”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更有意义。

资料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扎针的故事》

学生准备:

寻找有关心胸开阔的名言警句和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故事,准备小卡片若干。

(三)活动时间:

两课时

(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说声没关系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课前观察生活周围,同学之间遇到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2、问一问家长,邻里之间出现矛盾时是怎么处理的?

你得到哪些启示。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活动一:

名人故事我知道

(1).简单介绍萧伯纳,讲述萧伯纳被自行车撞倒的故事并提问:

你觉得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

(幽默、风趣、心胸开阔)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萧伯纳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引导学生要心胸开阔、对人宽容,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二:

我的故事说一说

(1).教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你能把你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生活中的故事)

(2).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当有人误会或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时,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学学萧伯纳,试着用幽默的态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自由谈论,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课本中出现的故事)

(4).教师小结:

当别人的错误影响到自己时,我们要能够原谅别人;当遭到别人的误解时,要能够心平气和地解释清楚;当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时,我们要学着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

“开心秘笈”

(1).教师:

“开开心心”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但生活中又难免有些不开心的事。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不开心的事。

主要侧重于被人误解的事、自己受到委屈的事、被人粗暴对待的事、自己的难处得不到理解的事,其他同学帮他(她)寻找解决的方法。

(3).教师:

我们同学中间一定有很多人懂得在生活中让自己开开心心。

请大家把自己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的好办法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4).学生各自总结让自己开心的经验并写在小卡片制作自己的“开心秘笈”。

(5).阅读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把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写在“开心秘笈”里。

(如:

笑一笑,十年少;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生活中的矛盾无处不在,难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

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不让这些不愉快影响我们的心情。

让我们用开阔的胸怀迎接生活,善待他人,快乐自己。

第二课时理解万岁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想一想生活、学习中有没有别人帮助、理解自己的事;

2、你想办法帮身处困境的同学解决过哪些难?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矛盾,遇到困难,有被人不理解的时候,这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帮助了你,理解你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听故事,谈感受

(1).学生请听《扎针的故事》。

教师提问:

谁来概括一下故事梗概?

(2).学生设想:

小护士第一次扎针失败后的心情;假如老人责备了这个小护士,小护士当时的心情会如何、对她将来可能会有什么影响;这位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采取先讨论后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小护士的心情。

(3).教师总结:

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关怀真的是很好。

像这位小护士,老人的谅解和理解不但打消了她的担心,而且使她增强了信心。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儿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分尊重,对孩子多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活动二:

我能理解你

(1).教师: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为难的事情,都会有不得已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体谅和关怀。

反过来,当他人遇到这样的难题,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他(她)的难处,他人也会像我们一样心存感激。

(2).学生看课本第12页的两幅图,并思考:

大家为什么责备思思和周文。

(思思影响了班级得流动红旗,周文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表面上看大家的责备似乎有道理,也许还有学生会认为该责备,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否定,而应进一步带领学生挖掘事情的深层原因,让学生了解事情的真相)

(3).学生讨论该如何对待思思和周文。

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学会理解、体谅别人的难处,同时学会自省,弥补自己的过错。

教师可以用下面的导语提出要求。

教师:

同学们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责备思思和周文。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这时候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4).学生讨论交流人们之间发生误会和误解的原因。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理解建立在面对问题心平气和地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遇事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很容易产生误会。

人们常常因为以自我中心、心急而误解、错怪他人,从而伤害了他人。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为什么我们有时常会误解别人呢?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

你帮我帮大家帮

(1).教师:

刚才我们学会了理解关心他人。

老师也相信,在我们中间一定有许多这样的事。

现在就请你回忆一下,说说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帮你的一件事。

(2).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每组推举一人准备上台去说。

(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回想当自己遇到困难的那一刻是什么心情,当别人帮助完自己时,自己又是什么心情)

(3).全班交流,小组内推举的人上台汇报。

(4).根据大家的演说,评选班级最热心的人,大家鼓掌热烈祝贺他(她)。

(5).教师:

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回忆,老师真是很感动。

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人。

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被人关心和得到他人的帮助是多么的幸福的事情。

现在,看看我们身边有谁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帮他走出困境吧。

(6).学生自由交流,看看身边有谁需要帮助。

可以分小组制定帮助计划,下课后具体实施,当然如果学生决定单独实施帮助行动,教师也应全力支持。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同学之间相处要做到理解与宽容,学会推己及人,体谅别人的难处。

在家庭中、社会上也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他人之所想。

尤其在现代社会,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种品质更显得难能可贵。

从自尊开始

 

活动目标

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活动准备

学情分析:

基于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领域的局限,理解能力差,教师在教学时应善于挖掘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尊的事例及现象,引发孩子对这些事实、行为进行反省,知错并改正错误。

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

物质资料准备

教师:

录音故事《抽屉内的纸条》,幻灯片。

学生:

搜集有关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名言警句,书签纸。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同学之间回忆自己以前做过的有关缺乏自尊的事(例如:

乱扔垃圾、抄袭舞弊、小偷小摸等等)并分析原因及今后的做法。

为课中体验,深化感悟环节做个铺垫,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几组图片想不想看一下?

课件出示(乱扔垃圾、抄袭舞弊、小偷小摸等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伤害我们的自尊。

想不想知道怎样才能维护我们的自尊?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悬念竞猜

1.首先让我们听一段故事《抽屉内的纸条》并思考:

小作者为什么从此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

2.根据故事内容,学生猜想那张“给了我一生尊严的纸条”写的内容是什么。

先学生独自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集大家的想法后写出小组的意见,

最后全班交流。

(只要通过活动能让学生懂得自尊的意义就可以了。

3.教师出示自己的猜想:

“峰儿,你是一个好孩子。

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4.小结: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小事。

但是有时在这些小事面前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失去的可能就是人的名誉和自尊。

活动二:

辨析是非

1.刚才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自尊的重要性。

有些时候,我们确实会面对一些需要我们做出抉择的情境,如果稍不注意,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做出损害我们名誉的事情。

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同学有不够自尊的行为。

在下面的这些情况下,怎么做能够维护我们的自尊,怎么做会损害我们的名誉?

2.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三幅图。

3.教师进一步提问:

在这些情景下,你会怎么选择?

(也许每个学生都会说得冠冕堂皇,但教师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而应熟悉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尊,才有别人尊重你)

活动三:

爱惜名誉

1.教师:

通过刚才这三幅图,同学们明白了什么事不能做,这些事为什么不能做,它的后果是什么?

(不自尊,会损坏人的名誉)

2.进一步讨论损害我们名誉的事情。

学生首先自由讨论交流,结合具体生活事例说说哪些事不能做,然后总结汇报。

3.在讨论总结的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设计一个“自尊自爱公约”,将那些不能做的事情写下来,大家共同遵守。

同时“公约”中还要写出违反公约的惩罚措施。

(这一活动可以和制作书签的活动结合起来,将一些名言警句也写入“公约”中)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教师:

到现在为止,同学们知道了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说明大家是一群能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人。

2.把有关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名言警句做成书签自勉或是赠送给其他同学。

3.学生制作书签,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汇报,比比谁的书签做得好。

5.把书签送给同学或是留着警示自己。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希望你们以后再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能分清是非、爱惜名誉。

 

敬人者,人敬之

活动目标:

1.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2.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能为自己的过错真诚地向人道歉。

活动准备:

学情分析:

由于教材的设计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时应尽量结合学生生活中事例来达到教学目的。

物质资料准备:

教师:

录音机等

学生:

表演的头饰等。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教师课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互相尊重的事情。

2、回忆自己做过或看过嘲笑、挖苦他人的事并设计(要找回失去的友谊)卡片,为真诚表白环节做好准备。

3、根据课文小组学生选择情景,自选角色、自排自演,为角色表演做准备。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播放《礼貌歌》同学们认真听,思考歌中表达了什么?

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小结:

我们就要有礼貌、相互尊重。

板书课题《敬人者,人敬之》。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角色表演,引发思考

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上懂得尊重他人,而且需要学会具体的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学会一些基本的礼貌行为。

课下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节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边看边想,他们做的对不对?

应该怎样做?

学生汇报表演。

学生针对表演中遇到的情况展开讨论。

活动二、联系生活,反省自我

1.针对具体情境反省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首先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两幅图并提问:

如果你是刘宏兴,被别人戏弄后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青,当得到王叔叔的尊重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页的主题故事。

针对故事中的事情开展讨论。

3.学生进一步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遭到他人嘲笑、戏弄时或者得到尊重时的感受。

4.交流小结:

我们不应该嘲讽、挖苦他人,应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关心、鼓励、帮助他人。

尊重别人,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相反,不尊重别人,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还会失去很多朋友。

(三)、深化感悟,引领生活

1.教师:

普希金说,尊重别人吧,它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或者由于我们的疏忽大意,或者由于我们的幼稚无知,难免会伤害他人。

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过失并设法弥补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了,也还为时不晚。

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勇敢地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现在,让我们来一次真情表白吧,把你的歉意写在卡片纸上,用真诚的心呼唤朋友,呼唤友情。

2.教师引发学生反省自己曾经伤害边别人的行为。

由伤害同学的行为拓展到伤害老师、家长、陌生人等等。

写下自己真诚的歉意。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将你的信、卡片,送给你要表达的对象,真诚地对他说:

对不起,我愿永远做你的朋友。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真诚的尊重他人,让我们快乐的成长。

《谁说了算》教学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民主生活的启蒙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民主建设进程的要求。

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主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中自主、自理的事也多了起来,但他们在处理集体中的一些事情时,还不太懂得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着办,也不会商量事情。

有时,因意见不同而发生争吵,或因有人固执己见而使事情办不成,旨在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多种议事途径和一般原则因而,教给他们一些商量事情的原则和方法,帮助他们学习过民主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的基本原则。

提高

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意识。

(2)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3)在民主协商中能做到求同存异,学会倾听和吸纳别人的意见。

(4)当自己的意见不被别人采纳时,要心胸开阔,做到少数服从多事等。

2、过程与方法:

重学习过程,采用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观察、走访、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

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

实践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懂得集体的事一定要大家商量。

教学的难点:

有事大家商量是民主思想的体现和集体生活的原则。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可给学生讲明两点:

第一,因为集体的事是大家的事情,应该由大家来商量;第二,个人的能力和办法有限,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活动准备:

A、物质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民主的挂图与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

若干调查表格

B、学情分析:

虽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但他们年龄小,判断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因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照此守则修正自己的言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  完成特别调查,了解自己家庭、学校、班级的事由谁决定。

(2)  老师引导学生去统计一下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初步感知家庭、学校、班级的事到底由谁说了算。

(3)  课前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学生举办一次“实话实说”节目,看看“集体”的事情到底由谁说的算,并讨论是否一个人说了算。

二、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      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

刚才老师看了你们这个节目真是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很积极的发言,而且说的很有道理,同时也让老师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大。

(出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

问:

你知道这句谚语的意思吗?

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

集体不仅力量大,而且智慧也很高。

怎样才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呢?

(板书:

有事大家商量)

过渡:

为什么有事要大家商量,大家该怎样商量事情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班级体活动混乱

(由5个同学表演组织班集体活动不理想的场面。

表演后讨论下列问题:

a、我们小队搞活动为什么不理想?

主要问题是什么?

b、为什么有事要大家商量?

教师小结:

遇事大家商量才能把事办好。

板书:

才能把事办好

过渡:

经过了这一次教训,我们小队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

活动二:

有事大家商量

(学生表演《有事大家商量》)

讨论下列题目:

a、这次学生活动搞得如此成功,原因是什么?

B、这次活动前,同学们是怎样商量活动计划的?

c、在商量活动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耐心听取别人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

个人服从集体

教师小结:

集体的事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在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其实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商量着办,也可以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做到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这都是统一大家意见的办法。

活动三:

名主无处不在

师:

课前我已经让同学们搜集有关民主的新闻、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1、示“校长信箱”“职工代表大会”“政务、财务公开栏”三组画面让同学们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