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763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docx

高卡语文考前综合检测卷2

2017考前综合检测卷

(二)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文人认为进入作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涵泳”与“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注重悉心揣摸与反复咀嚼,如嚼橄榄,如品香茗。

“涵泳”这一概念由朱熹率先提出,他认为诗的“语言有个血脉流通,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话底意思也”。

诗的意象是一个活的整体,内部有血脉贯通流转,而读诗之人反复涵泳感受,就会领悟到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如果多引外来道理对诗进行分解,必然破坏作品的艺术生命,感受不到诗人的真正意思。

与此同时,朱熹认为读诗要“玩味义理,咀嚼滋味”,强调接受者细腻感受的重要性。

清代况周颐对此认识更为深入,“读诗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往中。

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接受者以空明之心,充分调动艺术想象,通过语言的揣摸去创造作品的意境,沉入其中,思而得之,感而契之。

其二,与“涵泳”和“玩味”的无声接受方式相补充的是“熟读”与“讽咏”的有声接受方式,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悟入作品。

明代胡应麟曾将文学作品分成“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两个层面,他认为,“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

前者是作品的表层形式,有迹可循,能进行规范化的分析,是进入作品内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后者是形式所暗示的意蕴与旨趣,不可坐实,具有不确定性,它依附于形式而存在。

这就决定了读者只能在“熟读”和“讽咏”中通过语言的节奏、声调与韵律去领略它。

严羽说:

“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方识《离骚》。

”沈德潜说:

“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都说明了读者按照作品语言的节奏、声调去高吟低唱,紧咏慢吟,从而领会到作品的妙处与味道。

桐城派散文家对此有更深入认识,刘大櫆认为读散文之法,重在音节揣摸,摸透了音节,也就把握了作品内在风神,因此桐城派极力标举高声诵读。

无论是无声的接受方式,还是有声的接受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需要接受者以己之心参与作品的创造,为此,古代文人又推出了“以意逆志”的观点。

“以意逆志”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是一种具体的接受方式,而是贯穿于各种具体方式之中的一般接受原则。

“意”是接受者的思想情感,“志”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以意逆志”是接受者从自己主观感受出发,通过想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中国古代的接受者对此有较深入认识,梅尧臣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观点就强调了要以己之意去领会作者之心;王夫之说,“读古人文字须以心入古文中”,才能得其神髓。

这些文学接受观,高扬了读者的主体性,承认了读者可以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理解作品,不一定要与作者之意相合。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以“涵泳”和“玩味”作为阅读作品的方式,注重的是对作品进行悉心揣摸与反复咀嚼,这是一种无声的接受方式。

B.“涵泳”这一阅读方式是朱熹率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涵泳就能把诗读得通畅,否则就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C.清代的况周颐认为,在阅读诗歌时接受者要以空明之心,充分调动艺术想象,通过语言的揣摸去创造作品的意境。

D.“熟读”与“讽咏”是古人阅读作品的另一种方式,注重的是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悟入,这是一种有声的接受方式。

解析:

选B。

B项“否则就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不当,绝对化。

朱熹强调的是涵泳对解读诗文的重要性,而并非唯一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代的胡应麟认为,文学作品的“体格声调”是作品的表层形式,是读者进入作品内部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B.“兴象风神”是作品所蕴含的意蕴和旨趣,它依附于形式而存在,具有不确定性,应该有其相应的领略方法。

C.严羽和沈德潜的话都说明了领悟作品时诵读的重要性,读者要通过高吟低唱、紧咏慢吟去领会作品的妙处与味道。

D.“以意逆志”指的是无声或有声的接受方式,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以己之心参与作品的创造。

解析:

选D。

原文说“以意逆志”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说的是一种具体的接受方式,而是贯穿于各种具体方式之中的一般接受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在读诗的认识上,既从诗的整体贯通上要求读诗之人须反复涵泳感受,也从“玩味义理,咀嚼滋味”上强调接受者去细腻感受。

B.刘大櫆认为读散文重在从揣摸音节上去把握作品内在风神,这与胡应麟认为读者应该通过节奏等去领略作品的意蕴与旨趣是一致的。

C.从“以意逆志”的原则出发,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就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从而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

D.梅尧臣和王夫之都强调了要领会文章的神髓,必须用“心”,必须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性,读者要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理解作品。

解析:

选C。

C项“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分析不当,原文为‘以意逆志’是接受者从自己主观感受出发,通过想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公可立,字礼卿,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①,召入西台。

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

公乃抗疏曰:

“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抗疏归。

凡公值事,多长算,得大体,洞于要会。

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解之。

公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

又值倭警,吴中豪子弟王士绣、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

两台急诇之。

公独谓是狂生,无他。

卒谳不得实,乃已。

众谓公长者也。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公问沈帅曰:

“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

”沈帅百口保其无他。

公曰:

“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

”于是公之整暇②再见之矣。

又公为苏理时,以汛期出海澨③。

有李弁者邀公饮,示三倭刀。

公谛视还之。

后半载,报海上擒倭二十人,覆夷器,则三刀俱在。

公心疑之。

亡何而琉球贡使至,称数月前有飘舟坠此岸,出其人视之,则皆琉球也。

众咸谓公神明。

又公为苏理时,郡守石昆玉以廉直忤中丞。

中丞露章劾之。

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公曰:

“吾自任之!

吾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

”谳成,对中丞诵之,其声琅琅。

中丞愧甚,举屏自障。

公读法声益厉,中丞遂自劾去。

众咸谓公强项也。

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公于末坐抗声曰:

“特相公不肯耳!

”辅臣拂然。

先是雷震景德门,公上疏陈阚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

政府用是谪公,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

救之罔效也!

寿至七十有二卒。

卒之前夕,有巨星陨西南,坠地有声。

(节选自《明史·节寰袁公传》,有删改)

【注】 ①报最:

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给朝廷。

②整暇:

形容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③海澨:

海滨之意。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B.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C.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D.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解析:

选D。

根据大意,这段文字前几句句式整齐,前两句是主谓短语;后几句句式也整齐,是对偶句。

句中的“圣怒”“夫卖直者退”等词语,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疏,古代指臣子向皇帝上书直言。

如“匡衡抗疏功名簿”中,以“匡衡抗疏”暗指自己因抗疏触怒皇上。

B.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

讼,诉讼;牒,诉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琉球,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出使琉球群岛,诏书中称其琉球,当时的琉球实际上是中国的属国。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史官性质的官职,是负责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官吏。

解析:

选D。

“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公年轻时考中进士,任苏州府推官,官员考察时政绩第一,被召入西台。

当时皇上不喜欢大臣频繁议论朝政,袁公却直言上疏,得罪皇帝而罢官。

B.袁公为官时,倭寇出没,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迅速集结,以保家护国自许,却遭到仇家诬告而入狱。

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

C.袁公在苏州府任职期间,中丞因郡守石昆玉忤逆了他,竟然公开奏章内容来弹劾陷害石昆玉,袁公不畏权势,秉公执法,为石昆玉雪冤,中丞终自离职。

D.袁公曾上疏针砭朝政时弊,抨击京郊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大事,加之触怒辅臣,而被贬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

解析:

选B。

B项“后来是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错,根据原文,是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

后来经过两台官员审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事情才停止。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5分)

译文:

(2)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5分)

译文: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

“下”,交付;“秉笔”,执笔,引申为办理;“雪”,昭雪;“同列”,同僚;“值”,适逢;“诣”,到;“政府”,引申为朝廷;“以”,介词,把;“辞”,借口。

注意语意的畅通。

答案:

(1)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依法书写供状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

(2)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

【参考译文】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年轻时考中进士,治理苏州,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入西台(官署名)。

这时候皇上有些厌恶大臣频繁地议论朝政,朝廷动不动就以“卖直沽名”压制正当的言论。

袁可立直言上疏道:

“近年来,大臣们的言论很多,言辞激烈直率,以致触怒了皇上,因此罢黜的官员不下一百人,而且都说是‘卖直沽名’。

这些正直敢言的官员都被斥退,而不正直的人却能得到升迁;爱惜名节的官员遭罢免,而坏名声的官员却能得到重用。

”因直言抗疏(遭罢官)归里。

大凡袁可立经手处理事情,都有长远的考虑和安排,深得事物的要领和精髓。

袁可立为苏州府推官时,浙江湖州董宗伯,因为广敛资财被乱民围攻,闹得非常厉害,两台官员下文书授权袁可立处理此事。

袁可立到任后,立即广泛收集诉状分发到各县衙门以削弱哄乱的声势,然后缉捕一两个带头闹事的人依法处理,事件很快得到平息。

又正当倭寇出没战备吃紧的时候,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聚集人马自称保家护国,他们的仇家向官府诬告他们图谋叛乱。

两台官员马上对他们侦查勘问。

唯独袁公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

后来经过审查果然没有发现什么,事情才停止。

大家一致认为袁可立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袁可立在登莱的时候,正值元宵节大宴宾客,忽然有报说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要谋反,众位负责监察之责的官员听到这消息都很害怕。

袁可立问沈有容大将:

“李性忠本来是你任用的人,这人怎么样啊?

”沈有容满口担保没有问题。

袁可立说:

“我本来也知道他没什么问题,只是暂且让他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

”由此又一次看到袁可立处事的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袁可立任职苏州府推官时,在汛期出海(到海滨)巡查。

有一个李姓军官邀请袁可立宴饮,席间出示三把精美的日本武士刀。

袁可立接过刀仔细查看后返还于他。

半年后,有战报说在海上擒获倭寇二十人,并搜查到很多倭人的物资,那个军官让袁可立看过的三把日本武士刀也在这次的上报之列,因此袁可立很是怀疑。

不久,琉球来朝廷进贡的使者到了,说几个月前曾有船只随风漂流到这边,把那些人放出来给他看,贡使一眼便看出他们都是琉球良民。

众人都称赞袁可立明智如神。

当其为苏州府推官时,太守石昆玉因为廉洁刚正而得罪应天巡抚(李涞)。

巡抚公开奏章内容对石昆玉进行弹劾陷害。

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书写文书卷宗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

袁可立说:

“万事由我一人承担。

我怎么会因为上司的淫威来诬陷贤明的太守呢?

”案件调查完毕,袁可立对李巡抚宣读供状,声音铿锵有力。

巡抚十分羞愧,以屏风遮住颜面。

袁可立宣读的声音更加洪亮严厉,巡抚无地自容不得已自己弹劾去职。

朝野上下都称颂袁可立是一个刚正不屈的好官。

袁可立在御史台任职的时候,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

袁可立在后面高声说道:

“只是宰相不愿意吧!

”辅臣闻听此言恼羞成怒。

在此之前,景德门被雷击,袁可立上疏针砭朝政时弊,譬如京郊的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大事,奏章没有往下分发。

朝廷因此事将袁可立降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百官相救也无效。

(袁可立)七十二岁时去世。

去世的前一天晚上,西南方向有一颗很亮的星体陨落了,这颗星落地时有很大声响。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11分)

百字令·德祐①乙亥

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

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

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

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②。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

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注】 ①德祐,宋恭帝赵

年号,德祐乙亥,1275年。

次年,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②飞书传羽,指元兵将至的军情报告,有人曾作诗句“羽书莫报樊城急”。

8.从上阕到下阕,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简要分析。

(5分)

答:

 

解析:

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除了读懂诗歌内容外,还要结合背景作出分析,这样才能全面。

词人游览西湖,有惜春伤春之情,再结合“忽见飞书传羽”及背景,又传达了兴亡之恨。

答案:

上阕写杭州西湖景色,重写“无奈”。

词人面对满地落花,听着杜鹃哀啼,顿觉空虚无奈,凄凉幽怨,内心充满惜春伤春之情。

下阕重写词人之“恨”,春意阑珊,是恨的外象。

词人真心所恨的是南宋君臣在军情紧急、北兵将至之时,依然宴乐狂欢,作者所恨是兴亡之恨。

9.有人说,本词下阕所写“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和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

本词作为爱国之作,传达的是国家兴亡之恨,“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融情于景并运用拟人手法写杨柳在东风中舒腰曼舞,不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

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讽喻晚唐统治者淫乐误国的,所以选择赞同。

答案:

赞同。

“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中“犹自”两字,用笔拙重,有“自顾自”之意,意指杨柳袅娜,在东风中舒腰曼舞,不曾懂得世人忧国伤时的苦痛。

表面说杨柳,实质以柳喻指南宋君臣,此句融情于景并运用拟人手法,含蓄表达作者心中的感伤和愤恨。

杜牧诗句“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说无知歌女唱亡国之音,实则讽喻晚唐统治者淫乐误国,含蓄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感愤慨。

一词一诗,手法不同,异曲同工。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进退均忧国忧民的思想,直到今天为人们所称道。

(3)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答案: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幸存者

江岸

朝阳背着一个帆布包,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黄泥湾。

他惊奇地发现,村里原本清一色的板打墙黑瓦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

他凭着记忆,在楼群里钻来钻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这个破败的院落,是村里唯一残存的板打墙黑瓦屋。

院墙东倒西歪,墙头杂草丛生,院门上布满窟窿和裂缝。

他迟疑地推开院门,门轴咯咯吱吱地夸张地响了几声。

娘坐在院子里。

朝阳目不错珠地看着她。

和印象里的娘相比,他感觉眼前的娘有些瘦,有些黑。

娘一动未动,像极了一尊雕像,或者说,在这个瞬间,她凝固了。

朝阳哆嗦着,想喊一声娘,但没有喊出声。

他踉跄几步,向娘扑过去,猛地跪在娘的膝前。

他抬起头,已是满眼的泪水。

娘缓过神来,眼泪也夺眶而出,一滴一滴浇在他仰起的脸上。

他低沉地喊一声,娘!

话音未落,娘紧紧抱住了他……

我爷爷、奶奶呢?

他们都走了。

他们身体本来就不好,你出事以后,你奶奶没过半个月就走了,半年以后,你爷爷也走了。

我……黄叔呢?

村里人容不下他,说他害了你,把你奶奶、爷爷都气死了,把他撵走了。

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

朝阳不知道说什么好,呆呆地看着娘。

小时候,他一直以为黄叔是自己的亲爹。

可是,他叫张朝阳,黄叔叫黄秋生。

长大以后,他才明白,黄秋生是他后爹。

娘把什么都跟他说了。

黄秋生是爹生前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在云南边境一个武警缉毒中队服役。

他复员以后,没有回四川老家,来到了河南。

他来的时候,朝阳才三岁。

朝阳八岁的时候,爷爷、奶奶认黄秋生当了儿子,不久,在爷爷、奶奶的撮合下,他和朝阳的娘拜堂成亲。

打那以后,朝阳有时候把他喊爹,有时候依旧把他喊黄叔。

无论朝阳喊什么,他都兴高采烈地答应。

为了朝阳,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你还恨他吗?

我……

上囚车的时候,你说过,你要杀了他。

那时,我不懂事。

娘不由自主地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傍晚。

朝阳在城市打了几年工,一直灰头土脸的,没混出人样。

可是有一次回来,突然光鲜了,出手也阔绰,一把给了娘两千元钱。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再次回来的时候,是一个傍晚。

他慌里慌张,喝水、吃饭都狼吞虎咽,吃饱喝足以后,他让娘给他拿些钱,他马上要走。

这个时候,黄叔回来了,拦住了他。

你知道吗?

他向派出所举报你,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同意的。

他怎么说的?

他问我,他是不是你的爹?

我说,怎么不是?

他说,那好,朝阳的事儿,我来处理。

他劝我去自首,我没有答应。

朝阳当然不会忘记,他在桥头接货,警察神兵天降,实施抓捕。

他不要命地跑,好不容易逃掉了,逃回了家。

黄叔把娘关在屋外,逼他说实话。

朝阳只得如实说了。

他在工地上认识一个朋友,朋友给他介绍了一桩生意,比打工赚钱,还累不着。

开始的时候,只让他望风,没有让他参与行动。

后来他参加行动了。

这次在桥头接货,他被警察盯上了。

要恨,你恨娘吧……

我现在谁也不恨,要恨,只恨自己。

真的这样想?

其实,我应该感谢黄叔。

朝阳进了派出所以后,把所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和盘托出。

因为陷的不深,且有提供线索的功劳,将功折罪,只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后来从一个同籍的狱警嘴里,他陆陆续续地了解到,当年一起参与贩毒的同伙,不是因为吸毒抢劫杀人,就是因为贩毒数额巨大,都被处以极刑。

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黄叔,现在,又成家了吗?

我们没有离婚。

他说,你爷爷、奶奶入土为安了,他只完成任务的一半,照顾好我们娘儿俩,是他的另一半任务。

那你们……

他在城市打工。

我哪里也不去,等你回家。

他每月寄钱回来,我一分没花,都给你攒着。

娘劝过黄秋生无数次,村里人撵他走,他干脆回四川老家算了。

他执意不从。

他说,如果不是老班长纵身扑到了他,被毒贩打中的就不会是老班长,而是他黄秋生。

老班长牺牲了,他的余生,就是替老班长活着了。

令他难过的是,老班长死在毒贩手上,可他唯一的儿子,却阴错阳差地卷入了贩毒团伙。

是他的溺爱,让朝阳养成了拈轻怕重、不能吃苦的习惯,从而导致了他的失足。

他后悔莫及。

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让黄叔带我们去一趟云南烈士陵园,我要给爹扫墓。

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朝阳的爷爷、奶奶是两位内心充满矛盾的老人,他们对待黄秋生和自己的孙子张朝阳都是爱恨交加,小说真实、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一对农村老人形象。

B.“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主要交代了母子二人因十年的时间而产生的陌生感,“堆积”说明这种陌生感的强烈性,这样写为了引出下文举报的情节。

C.文本通过张朝阳的回忆介绍了张朝阳十年前被老黄举报被抓的事情以及在狱中知道的当年一起贩毒的同伙都被处以极刑,以此表现张朝阳不生老黄气的主要原因。

D.“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说明张朝阳已经把老黄当作自己的父亲了,特别是经过十年的监狱生活,张朝阳更加成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根源。

E.文本的题目“幸存者”指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当年老黄和张朝阳的亲生父亲一起缉毒时老黄是幸存的人,二是张朝阳所在的贩毒集团最终只有张朝阳活下来。

解析:

A项,“对待黄秋生和自己的孙子张朝阳都是爱恨交加”错误,爷爷、奶奶对待黄秋生是爱恨交加,但对孙子张朝阳只有爱而没有恨。

B项,“沉默”一句不是表现母子二人强烈的陌生感,而是谈论了家庭后,二人如何提起老黄这个人。

D项,“张朝阳已经把老黄当作自己的父亲了”错误,张朝阳入狱前就承认老黄是自己的父亲了。

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2)文章第一、二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

回答此题,要注重分析文段表述的内容与题目和下文之间的关系等。

文章的一、二段主要表述的张朝阳离家时间之长、黄泥湾的巨大变化以及张朝阳家的贫寒、张朝阳的母亲对张朝阳的愧疚之情,等等。

答案:

①交代了黄泥湾的巨大变化。

经过十年的时间,黄泥湾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板打墙黑瓦屋被小洋楼取代。

②表现张朝阳家境的贫寒。

因为张朝阳的犯罪等原因,一直到现在张朝阳家还是那么贫穷。

③体现了“娘”对张朝阳的爱和张朝阳的愧疚之情。

为了等待儿子的归来,“娘”一直没有出去,就在家里等着,老黄打工寄过来的钱她也为儿子攒着;看到家境如此贫寒以及瘦黑的母亲,张朝阳十分愧疚。

(3)小说塑造“娘”这一形象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解析:

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握张朝阳的“娘”与张朝阳、黄秋生的关系,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

比如“娘”是连接黄秋生、张朝阳的纽带,因为“娘”的相关回忆的内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用“娘”的相关回忆等介绍黄秋生其人、其事等。

答案:

①连接黄秋生和张朝阳的纽带。

小说通过“娘”的形象把黄秋生和张朝阳联系起来编织故事。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娘”的回忆,交代了张朝阳被逮捕后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③侧面烘托黄秋生。

黄秋生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